烟杂店,渐渐淡出的风景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tian20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上海满大街的便利店,给市民的日常生活带来方便,也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活力。说到便利店,上海早已有之,那就是散落在大街小巷的烟杂店。
  烟杂店,也有称烟纸店的,顾名思义,经营范围以香烟为主,以杂货为辅。烟杂店经营场所不大,小有规模的,也就20平方,最小的只能放一只柜台,3、4个平方。沿店面平行的柜台是由木头、玻璃组合起来的,柜台上放着铁皮瓶架,按照需要,可放4、6、8只不等的兔子瓶,瓶里装着花花绿绿的食品,硬糖、粽子糖、清凉糖,薄荷糖,棒头糖。瓶盖是锡的,由于年代久远,锡制的瓶盖都龇牙咧嘴,不那么雅观。瓶架往往放在窗口的醒目处,吸引着孩子的眼球。在瓶架边上还有一种直瓶,有放蜜饯的,像咸支卜、盐津枣,也有放包好的油汆豆辧、油汆果玉(花生),那油从黄黄的包装纸渗透出来,香味直往鼻子里钻,引得人口水直流。
  我住的弄堂里有好几家烟杂店。有家小店,老板50多岁,夹在鼻子上的老花眼镜总好像要往下掉,因此大部分时间里,他的眼白多于眼黑。我那时戴着两条杠,读书成绩比较好,老板很喜欢我,常常唤我:“中队长,帮我抄份东西。”完事后,老板用调羹在兔子瓶里舀一小勺弹子糖放到我的手心里,引得弟弟、妹妹在我身边转来转去。不过最吸引我的是店里的火药纸,那是一张和练习簿大小一般、呈暗红色的纸,上面有一排排凸起的火药,撕下来放入木枪中(也有用铁丝做的),然后学着电影里的样子:“同志们,前进!”随之扳机一勾,“乓”地一声,那才威风呢。那时一家大小8口人,全靠母亲一人的工资维持生活,父亲早在1958年就去世,根本不可能满足我这奢侈的愿望。1967年,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春节,拿了学徒工资,就买了整整一大版火药纸,用自行车轮上的钢丝拗成了钢丝枪,我和弟弟轮流或用枪射击、或拿砖头狠狠地砸去,“砰砰啪啪”,响声不断,总算过了一把瘾。
  烟杂店是小本买卖,本小利微,没有仓库,周转很快,天天批货,市场行情拎得特别清楚。在店里打点的就是夫妇俩人,老板娘是帮工。烟杂店也有人称“夫妻老婆店”,出典恐怕就源于此。老板去批货,老板娘一边纳鞋底,一边烧饭,一边带孩子,一边看店,也忙得够呛。烟杂店不大见有雇伙计的,这除了要考虑成本外,家里地方小也是个重要因素,一般烟杂店都是家连店,店连家,没有地方可供伙计睡觉。老板还兼采购、运输,外出批货,或挎着纸盒,或拎着布袋,肩扛手提,一般都是步行,几分钱的车钱也是要省的。我家弄堂口的小店有一辆脚踏车,老板出车前,先用两只衣夹将裤脚夹紧,将固本肥皂的纸盒往书包架上一扎,然后一个跨越,绝尘而去,骑车姿势十分优雅,招人眼红。
  烟杂店的商品大都能拆零,信纸、信封可一张一卖。一次,我那读小学的弟弟给过街楼的叔叔买香烟,叔叔给了5分钱买飞马和勇士烟,那年头这两种烟是普通劳动者的大众消费,价格分别为0.28和0.13元。拿到钱,弟弟犯愁了,弟弟事先用铅笔认真算了几遍,总还有零头。到了小店,老板算也不算就给了2支飞马3支勇士,又添了2张手纸。弟弟好像发现了新大陆,2支飞马3支勇士,4分7厘5,再给2张手纸,公平交易啊。从此,烟杂店老板的精乖就留在脑海里了。
  在烟杂店的门板上,都有一扇小门,一尺见长。那时调皮,小店门板关好以后,我和小伙伴常常猫着腰在小门上敲一下,待老板将小门打开:“谁呀?”我们顿时作鸟兽散,老板一声“小赤佬”,小门“吱”地又关上了。不过,我倒是有过一次和小门打交道的经历。一天,不知什么原因,我的肚子疼得不行,大呼小叫,母亲也慌了神,赶紧去敲小店的小门,老板递了瓶十滴水出来,慌忙之际,母亲连钱也没带,老板说:“都是乡邻乡亲的,着什么急啊。”自那以后,我再也不敲那扇小门了。
  老板的儿子叫小开,姓王叫王小开,姓张叫张小开,小开比老板时髦,头发三七开,皮鞋蹭亮,裤缝笔挺,皮带上的金属搭扣总是有意无意露出来。小开一般初中肄业,有点文化,写字间进不去,小老板又不想当,吃吃白相相,乘老头子不在,有时溜进店堂间,捞几块牛皮糖,捧一把弹子糖,老板娘望着宝贝儿子也只能无可奈何。相比之下老板就土多了,脚蹬布鞋,穿皱巴巴的上衣,裤子是那种123式样,裤沿处是白边,一块布条当腰带,老花眼镜的一条腿是用绳子代替的。我认识一个小老板,一年四季不穿袜子,家里大大小小几张嘴都靠这爿小店养活,日子过得很艰辛,老板还是苦苦支撑着。
  每年除夕、初五接财神,烟杂店老板多多少少总要放点爆竹,总要重新张贴“生意兴隆、财源茂盛”之类的对联,盼望来年生意大发。尽管店里现在用的还是昏暗的电灯,日光灯争取明年再买吧。小店的名称寄托着老板的全部希望,这些店名往往叫“万昌”、“顺发”、“兴隆”、“泰祥”、“元丰”。
  烟杂店,上海这道独特的风景,陪伴这座城市走过了漫长的岁月,尽管烟杂店曾经有过辉煌,然而它的破旧落后与我们这座城市越来越不相容,“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烟杂店将逐渐被便利店取代,已是大势所趋。然而有时在上海的角角落落发现一爿烟杂店,它顽强的生命力,引发了我无尽的思绪。
其他文献
从最近上海热播的电视剧《双面胶》到重播的《婆婆、媳妇、小姑》,从《麻辣婆媳》到《我的野蛮婆婆》,引发了上海人对“婆媳关系”、“姑嫂关系”等人生关系的讨论热潮。    一个很热闹的上海家庭,婆婆、儿媳、丈夫、小姑四口人住在一起。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婆婆是急脾气,儿媳受不了,小姑又对嫂子充满了戒心。三个人天天闹矛盾;丈夫是个好脾气,遇上婆媳吵架,姑嫂冷战,他也不说什么,只哈哈一笑就算了。媳妇向
期刊
方毓强  记者、作家、摄影家、旅行家。出生于上海,曾接受经济、文学和新闻专业的高等教育,硕士学位。热衷于研究文史哲经,关注人类学。信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到过中国大部分地区考察,并关注中外文化的交流,提出“有文化,无国界”的思想。访问过欧美亚20余国。发表文字数百万。在多个国家举办个人摄影展。      建设和谐社会不是一句空话,今后还会有更多更大的政策要出台,要实施。但愿我们整个社会都从思想
期刊
秋林一落座,就说自己是狮子座的女人。两个多小时访谈下来,发现她确实具有狮子座的特质:阳光、热情、自信、大方。略作寒暄,秋林开始滔滔不绝地盘点起她过往的点点滴滴,条分缕析,适时地加以总结,让你不禁感叹,坐在面前的长着一张娃娃脸的女人对自己走过的路梳理得那么清晰,思考得那么富有逻辑。  6岁时,秋林就开始表演木偶,接待外宾,之后进入了中福会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舞蹈队,舞蹈《诚实》曾获全国“金孔雀”奖。当
期刊
英国作为世界当代艺术与创意的中心不是没有理由的,在他们的物质灵魂里无不飘荡着艺术的气息。2007年“大声展”—— 一个现在进行时的中国新生代设计和艺术的展览现场上,英国的新生力量也来“一展拳脚”,无论是作品还是讲座,他们都展示了伦敦孕育并不断发展着的创意细胞和多样的文化思考。    一个不分国界的英国展览      走进大宁国际商业广场十二座一楼,电梯旁有一片小小的草坪,草坪上躺着Julia Lo
期刊
  
期刊
她是06年的超女全国总冠军,在此之前,全国人民都不相信这个寡言爱冷场的上海女生,最终会站在所有人的上面。是这个复旦的高材生告诉人们娱乐有时候不止是逗乐,是这个法企的白领告诉年轻人梦有时候值得放弃很多;是她,把新一代上海人心中时尚而不浮华、开放而又内敛的白领精神,以最梦幻的形式,为所有正在梦和现实里挣扎得暗无天日的年轻人,带来一束透心的光。      约了尚雯婕见面那天,上海很热,下午三点,阳光明晃
期刊
在浦东机场登机的时候,上海正是炎炎七月。他只要一离开空调的地方,T恤衫立刻就粘在了后背上,湿嗒嗒地像印了一片地图。好在登机前等候在放足了空调的机场里面。  机场是崭新的,新得还很生涩,还可以嗅到新的建筑材料的气味,但比起一般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的刺鼻的尿骚气和人流拥挤的汗酸臭,实在就清新多了。然而,这一刻忽然有种奇怪的感觉,许多年在上海花花世界里的一切突然被过滤被沉淀了,全部集中到鼻子里去了。尽管在
期刊
有一张老照片,那时上海还有有轨电车。  车来了,一个女子上车,抬腿处,旗袍的下摆微微掀起,这是温热的风,也是肢体的摆动。  这张照片的视角是男性的——女人的腰肢,若隐若现的小腿。  固执往上的、松软的发卷,一颤一颤地绕过耳际,遮掩着面颊,比如阿拉伯女子的面纱。那脸也是瘦的,是旧小说里的那种瓜子脸,按照比例,大约是唐代贵妃杨玉环月盘脸的三分之一。  上海女人在那个时候就是瘦的。  说到上海女人的瘦,
期刊
十九世纪中叶上海开埠后,随着茶叶、丝绸等中国特产的出口,洋布作为进口商品大量涌入,贩卖洋布成了当时最赚钱的买卖。一批精明的宁波商人捷足先登,在老城厢外的早期租界“棋盘街”(今河南路、九江路、汉口路一带)内纷纷开起了洋布店。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进入民国时期,上海滩棉布业重新洗牌,号称“三大祥”的协大祥、宝大祥、信大祥三家布店在竞争中先后脱颖而出,鼎盛时营业额占到全市布店的三分之一,其中尤以协
期刊
我与福州路难以割舍的情结,起源于我的青年时代。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七八年时间里,我的工作、生活全部都在这条马路上。这条全长仅2公里不到的马路上,我每天上下班步行二次。上班办公在福州路外滩的申达大楼,下班住宿在浙江中路的神州大厦,宿舍的窗下就是福州路。    每天在外滩机关上班,中午必到黄浦江边散步,那时,这里没有防汛墙,从马路到江边,是水泥平台,平台上仅栓一条半米高的铁链,算是栏杆。有时退潮了,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