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初中化学教学的几点尝试

来源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j3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三化学的特点决定了实验教学、化学用语教学和创设并展示情境的重要性,使学生欣赏化学之美,感受化学家务实求真之精神,让化学课堂更有魅力,让化学教学更高效.
  关键词:实验教学;化学用语教学;教学情境;初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0-0096-02
  收稿日期:2021-04-15
  作者简介:陈希(1982.1-),男,硕士,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化学教学研究.
  初中化学,以实验为基础,兼有理科的逻辑思维和文科的感性认知.作为启蒙阶段,初三化学的时间短,任务重,跨度大.面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方法和毅力的差异,笔者以实验教学为抓手,以化学用语为突破口,完成学科的启蒙和规范.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素养.
  一、学科特点决定实验教学是最有效的教学形式之一
  在所任教的班级,关于学习现状的问卷星调查中,76.9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兴趣是影响成绩的最主要因素,91.67%的学生希望多动手做实验.由此可见,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实验教学,正是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有效手段.
  化学、物理及生物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特别是化学,作为基础学科,运用数理工具解决实验中的问题,下启材料、能源、环境等下游应用学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互联网,模拟工业三废对环境的影响过程;运用手持技术,讲解物质溶于水,形成离子的过程;录制明矾净水和粗盐提纯等实验视频;自制简易净水器和灭火器等.这样,实验教学就更贴近于生活,课堂也就更有活力.
  1.以制取实验为主的新授课,要注重实验视频的规范性
  针对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实验操作步骤多的特点,笔者录制了教材中的实验视频,并边做边讲解.视频内容可以让学生反复播放,自由学习,学会为止.在后续的分组实验中,学生较好地完成了分组实验,两组学生还为全班做了演示实验.因此,以实验为主的初三新授课,学生通过翻转课堂的方式,在家完成自主学习.学生来到实验室,就有更多的时间,进一步掌握实验操作的要点,有助于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2.以探究实验为主的新授课,要强调设计实验的创新性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的内容不复杂,但承接前六单元所有的燃烧反应.学生通过课本实验视频,了解了探究实验中“对比”和“控制变量”的思想;通过消防研究所录制的视频,了解了灭火器的原理和使用.在课堂上,学生尝试用不同方法熄灭蜡烛,讨论自制灭火器的可行性,并积极在网络完成了问卷星有关消防常识和环保理念的问卷.
  综上,以视频和网络为基础的实验教学,具有即时性和参与性,应该得到充分提倡.实验视频可以让学生随时揣摩实验要点,有助于学困生消除畏难情绪,增强其学好化学的信心.
  二、学科特点决定化学用语教学的基础性和工具性
  离开了实验就不能称其为化学,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戴安邦先生,都对实验教学有精辟的论述.以化学方程式为代表的化学用语,是化学科学思维的表现形式,是對化学实验的本质表达.
  化学中的化学式就相当于英语单词,化学式组成了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就是句子.只有熟记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才能顺利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化学用语的落实不是仅靠讲解和视频就能解决的,还要通过大量的针对性练习.要做到结果有实效,就要从基础性、全面性、细致性做起,决不能水过地皮湿.
  1.化学用语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
  从绪言开始,笔者把元素符号制成卡片,把化合价编成口诀,分散难点,分段落实,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一步到位.在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练习中,笔者更多以实例进行示范性教学,从不同角度精心设计配平练习,引导学生进行错因分析和订正.在“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微课中,笔者用多道例题为学生演示了配平思路和规范格式,并用任务驱动和分组讨论的课堂形式,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逐步提高了学生的配平能力.
  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在初中化学占有重要地位,是教学的一大难点.对于学生来说,必须在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质量守恒定律思想的基础上,规范作答.
  笔者利用翻转视频,讲解了计算步骤和范例,并设计了格式挑错题、思路分析题、图表图像题等多种类型例题,力争让学生答一题会一类,练一题习一法,规范解题步骤,减少失分环节,从初步掌握配平到熟练运用计算.
  2.化学用语教学是突破物质推断题的基础
  推断题是中考考察的重点内容,在考查化学用语和物质知识的同时,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由于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多、知识杂、易混易忘,一定要抓住其内在联系,总结各种转化关系,才能事半功倍.
  笔者整理了初中化学常见的20多种元素符号、60多种化合物的相关化学方程式,及常见物质结构、性质、用途方面的特征,总结出解题思路和技巧,并精选了难度递增,不同类型的题目,制成学案.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笔者尝试由本人和学优生一起录制视频讲解,起到了以强带弱、携手并进的作用.在课堂上,学生分组答题,各组派代表讲解解题思路.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寻找物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串联零碎的化学知识,努力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和解题能力.
  综上,化学方程式反映了化学实验的实质,体现了化学思维之美.只有落实了化学用语,才能为学生展现情境,带学生走进化学世界.
  三、学科特点决定创设情境,是开启学生思维之门的钥匙
  《时代》官网中讲:“你只要看过‘美丽化学’的视频,就一定会爱上科学的不可思议!”很多化学反应过程是美丽的,化学家使世界变得更加多彩.要创设情境,让美丽的置换反应沉淀反应和结晶反应,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要展现情境,让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1.通过实验,创设情境,使学生欣赏化学之美   通过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演示实验,让学生清晰地看到金属间的置换反应.在高清视频中,当铜和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美丽的银树生长出来时,学生们一片惊呼.
  春秋冶铁、战国炼钢,铁元素的发现和利用,贯穿于人类文明史之中.在演示实验中,当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时,学生们回味良久.
  在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的课外实验中,笔者给学生展示晶体的生长过程:胆矾晶体仿佛从水中凭空出现,晶莹美丽,形态各异.利用如魔法般的化学实验,会使学生更喜欢化学,使课堂效率更高.
  2.通过史料,展现情境,使学生感受化学家务实求真之精神
  金属中的稀土无比珍贵,是工业的维生素,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当学生听到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院士的光辉事迹,更激发了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这也是寓课程思政于化学教学的好课例.
  碳及其化合物的内容多、知识杂,“碳三角”的转化关系更是中考考查的重点.结合明朝名臣于谦的《石灰吟》讲碳酸钙的性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记牢了石灰的来源、性质和用途.
  侯德榜先生发明的侯氏制碱法,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也是初中化学工艺题的难点,化学方程式多,流程复杂.但在科学家的爱国情怀感召下,学生们学得格外认真,落实了苏打和小苏打的性质与变化规律.
  化学学科对于初三学子来说,是一门崭新的学科,要使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教师的教育教学必须是高效的.要引导学生对零碎的化学用语进行归类、整理;要在视频和微课中,讲重难点、易混点,讲清知识体系,让知识之树在学生心中扎根;要通过精心创设情境,来启迪学生的灵性和悟性,来引导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只有用心地预设,才能有完美的生成,才能使初三的化学教学散发出磁性和魅力.
  学困生是每堂课、每一天比别人差一步积累而成的,差的是学习的动力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在教学中,还要尝试建立阶梯式学习合作小组、分层布置作业,目的是在不同程度上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习水平.
  要以热情感染学生,以耐心感化学生,以真情打动学生.要合理站位,严爱学优生,厚爱学困生.要与学生共同面对,与学生共同成长.让化学课堂更有魅力,让化学教学更高效.
  参考文献:
  [1]何少華,毕华林.化学课程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吴俊明,杨承印.化学教学论[M].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季春阳]
其他文献
摘 要:物理是学生初中阶段接触到的一门新科目,物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物理之前,对物理知识也不够了解,这也导致了学生物理学习难度较大.进行初中物理教学的时候,很多知识都需要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若是教师教学的时候依旧选择传统的教学方法,对物理实验不够重视,那么学生很难掌握物理学习的内涵和知识,这便要求教师必须认识到实验教学法的重要性,并将其应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去.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
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落实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笔者认为,就物理学科的特点而言,基于情景发现问题,以问题
摘 要: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学生“四基”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学生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数学教学过程是将课程理念很好的转化为课程实践的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亲历数学活动过程,通过直观感知,将所要学习或与学习有关的事物联系起来,积累一定的直观表象经验;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猜想,在操作表达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数学思考、合作探究等思维活
摘 要: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是建立与初中物理教育教学相结合的课程资源体系,是对一线物理课程资源的系统化、理论化与实践运用.  关键词:物理教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0-0080-02  收稿日期:2021-04-15  作者简介:毛晖(1967-),男,安徽省宣城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从事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物理学
摘 要:杠杆平衡条件是初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但在教学中教师并不作为很难的知识点加以重视.本文通过对杠杆平衡类型的分析,发现这样一个简单的原理,竟然包含着很多需要注意的知识.当我们深刻理解了杠杆平衡实验的类型后,就知道在实验前杠杆应该调节到什么状态,也知道实验中如何避免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关键词:杠杆平衡原理;静态平衡;动态平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
摘 要:估算是数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内容,因为估算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比如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题时,学生如果学会了估算,就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验证,而且在生活中估算是非常方便快捷的,能够提高一些行动效率,并且节省时间.估算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得到广泛使用,从而提高了他们的思考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估算意识;培养;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物理这门学科能够发现和检验自然奥秘及物理现象,而相关实验与其有密切关联并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动手及思考能力.实验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将物理技巧熟练掌握,进一步加深课堂物理学习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因此初中物理教师需要对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的积极性进行充分调动并进一步提高其学习能力,需要重点培养中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培养
摘 要:交互式多媒体技术是在传统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加入了交互功能,并通过多种技术手段使受众群体在交互行为过程中听到、触摸到、感觉到而且还可以与之相互作用的一种新的媒介技术手段.从交互式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意义和作用来讲,交互式多媒体教学就是将传统教学模式和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的有机结合.它为现阶段的教育教学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为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和学生共同提升专业水平、协同合作发展提供了有
摘 要:初中物理知识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若能有效将生活素材融合至初中物理教学中,能有效实现教学创新,并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尤其是新课改背景下,老师更要转变传统“灌输式”教学形式,基于生活素材创新教学内容,让知识回归本质,也让学生快速掌握物理知识.但在进行生活素材应用时,老师要设计好应用模式,让生活素材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需求以及认知,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文章通过课前导入、案例分析、课堂和课后实验训练
数学建模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并能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真正体会将理论用于实际,感悟数学的实际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意识.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其它的数学核心素养,如:数学抽象,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等,由此可见数学建模在之后的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会日益凸显,必将会得到更进一步的重视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