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二〇一一年南京市历史中考特点及导向性的一点看法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shouko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南京市历史中考结束了,在学生的自我感觉上,普遍觉得试卷不难,但是从老师的观点上看,试卷虽不难,想得高分却不易。能够得到这样的评价,应该说今年中考历史试卷的命题是相当成功的,既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性质,注重对初中教学的积极导向,同时又考虑到了区分度,具有一定的选拔功能。今年的历史中考试题相比较往年来说,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不同之处:
  一、考查内容力显新意,拒绝平庸
  从试卷选择题的第一题开始,本次中考就给了大家一个不大不小的意外,虽然依旧在考查范围之内,但是考到北京人也的确让很多一线教师大呼没有想到。因为在第一课涉及到的三个原始人类中,北京人最没有特性。生活年代既不是最早,使用天然火同样也不算最早,人工取火当属山顶洞,可惜又不在考查范围之列。因此,历年来的中考试卷及平时的练习卷中,我们基本上都是以元谋人作为考查对象,变换各种形式来考查学生,几乎很少涉及到北京人的知识。而此次中考,第一题恰恰就考到了北京人,考查对象也很简单,就问时间。虽然这并不会给学生造成太大的麻烦,但是它给出了一个信号,这张试卷不比寻常。
  果然,到了选择题第8题,再一次出乎了大家的意料之外,第8题考查是《辛丑条约》,这是大家都能想到的,但是没有想到的是,试题竟然考查了拆毁大沽炮台这项条款。在平时的练习中,我们往往最关注的条款是“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亦或是“东交民巷定为使馆界”。这一变化令部分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措手不及,他们头脑中毫无印象,即使最终通过翻书找到答案,但是耗费了大量时间却也是难以避免的了。
  二、考题答案力求精准,拒绝含混
  历史中考阅卷向来都是踩考点给分,只要在答案中找到正确答案,那么即使学生作答中存在众多无效回答也无所谓,只要看到关键词就会给分。然而此次中考在命题及阅卷标准的制定上却打破了这一常规,例如材料题第33题的第三问:“材料三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哪一领域、哪一特点?”参考答案为:“航天技术或空间技术”和“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在阅卷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众多领域,三个特点不加区分的一并寫在了答卷之上。面对这样的答卷,最终的评分标准都是一律算错。当然这样做也无可厚非,从题目的本身看,确实也不应该有模棱两可的答案。
  课堂教学针对中考考题,中考考题引领课堂教学。今年的中考对我们今后的历史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必须夯实基础,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和总结。以往我们的课堂教学往往存在一定的功利性,教师和学生都不太注重基础的夯实,往往都是临时抱佛脚,遵照中考提纲,再结合教师的经验对重点的知识点进行强化突击训练,这些强化训练固然可以帮助学生熟悉经常考查的知识点,但是对一些生僻的考点,学生一旦缺乏训练,就无从下手。而根据这么多年来的中考的情况来看,大家司空见惯的考点早已经考得毫无新意。今后的考点很有可能开始不断的挖掘新的原始资料,考查平时我们忽视的知识点。单纯的想依靠突击强化来应对中考,在今后将不再那么容易了。因而,我们教师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一方面将知识点讲解到位,另一方面要收集各种新的信息,包括各地中考所出现的新题型、新材料、新考点,及时的在平时训练中给学生以指导,只有踏踏实实的夯实了基础,才有可能在最终的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其次,必须加深理解。这次从命题到阅卷标准的制定上看,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信号,那就是在今后的教学和测试中,训练学生答题时的概念一定要清晰,答案一定要严谨,绝不能含混不清。以往那套能写多少就写多少,只要有正确答案就会给分的答题宝典,如今已经成为了画蛇添足,前功尽弃的笑柄。历史教学不是死记硬背,更不是翻书抄答案,而是需要理解,每一项历史意义,每一个历史作用都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有清楚的概念,学会区别、比较和联系。因而,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讲解,对史论的知识要分析透彻,当然这种东西相对比较抽象、枯燥。不像历史史实那般精彩、生动,所以这也要求我们教师要锤炼自己的授课语言,改进自己的授课方式,尽量让课堂变得生动精彩,有吸引力,要让学生感兴趣,喜欢听。学生一旦有兴趣,能够深刻的体验其内涵,那么这个知识自然也就记住了。
  最后,必须规范答题,从两年前开始,南京市中考对错别字的问题就进行了严格的规范,两年的中考推行下来,学生和教师已经普遍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在日常的考试和训练中进行了严格的要求,中考错别字扣分已大大减少,但是从此次阅卷上看,依旧仍有部分学生因为答题不规范,字迹不清晰,抑或是书写太随意,导致最终出现错别字扣分的情况。因而,我们仍然需要坚持规范学生的书写,避免在中考中出现类似这样在不该丢分的地方轻易失分的情况。
  2011年的中考已经过去,正如我们历史教学以古鉴今的目的一样。它留给我们的除了一个永恒的历史以外,更应该看到它给我们今后课堂教学所带来的指导意义,从今年中考所体现出的一系列变化和导向性入手,深入研究,归纳总结,再次应对明年的中考,我们将会更加有的放矢。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中学)
其他文献
在清代除了曹雪芹的《红楼梦》享誉我国小说之界外还有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同样轰动至极。在这部小说中吴敬梓以极尽嘲讽之妙笔,用辛辣刚劲之语言,绘声绘色地刻画了一个儒林世界,鲁迅先生曾经评价其为说“戚而能谐,婉而多讽”。纵观全书,我个人认为最具讽刺色彩的莫过于《范进中举》这一精彩片断了。  略窥题目:范进,人名,这让我想到周进,两人异姓同名。“进”在读书人眼中应该代表着进取或暗合中进士之意,由名而知,范
我们每个教师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兴趣从何而来呢?她来自学生们的好奇心,是对未知世界的渴求、对过去的思考、对将来的猜想,这所有的一切最终归结为一个大大的问号,这就是数学课堂教学内在的驱动力。该如何生成并驾驭好这强大的动力呢?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好比是在这些“问题”上的舞蹈。  1.紧扣主题,生成重点问题  每节课都会有一个主题,她一定有别
【内容摘要】集体备课为课堂教学的同步、有效、科学提供了必要的前期准备,不过强化集体备课的同时也要考虑多元化教育价值的追求。避免教师依赖心理的产生和个体素养的不均衡,以及目标预设的单一化、教学过程的趋同性和形同作秀的表演式课堂的产生。  【关键词】集体备课课堂教师素养同质化  集体备课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各级教育行政领导所重视,通过集体备课可以避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等的随意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来说,成功的教育不是去告诉学生答案,而是教会他们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敢于自主探究,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展示个性,找准问题切入点,激起他们创造思维的火花,做一个创造潜能的欣赏者、激发者、培养者。  一、解读课题找切入点探究  从课题中解析,研究升华,不仅能快速地探究课文的来龙去脉,而
白居易读书至“口舌成疮”方有大成;韩愈则是“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始成大家;李阳的“疯狂英语”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些都说明了朗读在学习和教学中的巨大作用。  叶圣陶指出:“国文与英文一样,是语言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文学朗诵具有巨大的感染力,能产生巨大的社会价值。朗诵教学不应只局限于诗歌、散文,而冷落了小说、戏剧和古文
【内容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创新的驱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保证,对促进新课程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们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应当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好数学,才能有效促进新课程改革。  【关键词】数学学习兴趣中学生数学教学新课程改革  皮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是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名家名篇。学习本课应完成的任务主要是: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其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作者的态度感情,认识拜金主义对人性的扭曲;引发学生对社会人际关系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正确的金钱观和亲情观。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对学习小说大都有较浓厚的兴趣,他们很关注小说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看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班级建设 班风培养    良好的班风对全班学生起着巨大教育作用,这是做过班主任的老师均有的深刻体会,但较为遗憾的是,不少班主任,尤其是缺少工作经验的班主任,他们在班级建设中,往往很重视日常琐事的处理,而忽视班级整体风格的建设。笔者认为:作为一名班主任,无论何时都应该清醒的意识到“班级”并不等同于“班集体”。正如马卡连柯所说:“集体并不等于一群人,而是一个有目的地组织起来进行活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在教学活动中,如能巧妙地设计教学突破口,充分运用课堂45分钟,会使得教者得心应手,学者轻松自如。  一、巧抓“题眼”  “题眼”是题目中的关键词,抓住了“题眼”就等于抓住了题目的关键,从而为正确、快速入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教读《邹忌讽齐王纳谏》时我就紧抓“讽”这一题眼,和学生共同研析“讽”的内容和效果。“讽”的内容具体就是文中的三问;三答(与徐公比美);三比(由
【聚焦缘由】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段话,它提醒我们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个性化解读。于是,在新课程阅读课堂里,就出现一个我们熟悉的声音,“请同学们读读课文,说说你最喜欢文中哪个地方,并说明原因。”  “选择自己的最喜欢”是个多么美好的召唤啊!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