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6302289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题的产生来自于教学,教学的预设目标和实际落实的情况永远不可能完全一致,没有一节课是完美的,那么经历过不完美的课堂之后,我们要不断去追求完美,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把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疑惑、问题提出来,作为一个研究的内容,然后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从而服务于后阶段的教学。就初中数学教学而言,数学课题的研究和实践对数学教学的作用是巨大的。
  一、初中数学课题产生的背景
  初中生的数学水平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从小学六年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工具性的学习,学生进入初中后,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数学思维能力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再加上小学里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基础性的,而初中学生在考查过程中不仅是毕业会考性质,更是高中入学选拔性质的。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摆在教师面前的实际问题会有很多。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有些知识的重点难点对于部分学生而言早已突破,但是对于另一部分学生而言,却怎么也无法突破;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对出现过多次的经典例题,还是会在考试中出错;习题课中,学生的积极性总是无法提升,数学课堂经常变成独角戏。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无法一致,许多学生会解决老师讲过的内容,却总不能解决新颖的实际问题。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还是要我们一批有专研精神的教科研团队,通过理论研究、实践验证、反思交流、总结论证等一系列的过程,最终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课题研究对数学课堂的作用。
  数学课题的产生来自于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那么,在研究数学课题中,就要切实分析我们的课堂和教学对象,因此课题研究将有以下三个作用。
  1.提升课堂的效率。课题研究的实践场所就是课堂,在课堂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后,我们就会分析问题的解决方法。比如,我们发现班级中,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差异性很大,我们研究的课题就是《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那么这时我们在上课前就必须充分研究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制定分层目标,预设好科学合理的螺旋式导入方式和导入情景,设计好分层的课堂训练和课后作业,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性的分层评价等。比如“一次函数的性质和图象”的分层作业中,基础题重点是为了考查学生的对一次函数的性质和图象的掌握情况,涉及应用的内容较少,难度较小,而对于优等生或提高生,我们的训练内容就重点训练学生对一次函数的性质和图象在实际情况中的应用,通过应用不仅巩固一次函数的性质和图象的特点,更提升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促进学生的发展。课题研究的直接受益者是学生,而课题研究的根本目标就是提升课堂效率,无论学生的原有基础处于什么层面,我们都要力求每个学生在数学课堂中都有所收获,有所提升,有所发展。比如在我们研究《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在人教版“一次函数”的第一课时中,教学就可以有效使每个层面上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提升。可以通过启发式引导每个层面上的学生都能找出一次函数的一般关系式,列出自变量和变量之间的等式关系。通过学生的描点法作图,通过归纳法来发现一次函数的图象特点(如图1所示),在这个环节中,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通过启发式和类比法获取相应的一次函数的知识,而对于归纳法我们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来完成,对于优等生而言,他们能自己归纳出相应的知识;对于基础生而言,他们在小组的帮助下,也能获知相应一次函数的特点,从而达到我们全面发展的效果。
  3.加速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不断地参考相关课题的理论文献,因为需要而去学习,教师自身学习的效率也是非常高的,然后教师再结合自己所教班级及所教内容的实际情况去开展理论实践和研究,通过课堂的实践和探索,反思自己的实践效果并对比理论文献,注重反思与调整,最终写成属于自己的理论文献,并通过开题和结题的专家团队的共同研讨,从而全面提升了课题本身的价值。而且通过教师团队几年的深入研究,每个教师在整个研究课题的过程中,得到的不仅是理论文献,更理论和实践能力,最终提交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了后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通过数学课堂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更要通过深入研究初中数学课堂中的不完美因素,对课堂的不断追求来深入研究这些残缺因素。通过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探索,让初中数学课题研究成为不但完善课堂的重要方式,最终服务于“以生为本,以师为本”的教学目标,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
其他文献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纵观这几年的高考满分作文,无不是“言之有文”的佳作,高考评分标准中的发展等级要求中有一条是有文采,包括用词生动,词语丰富,句式灵活,善于运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教师普遍了解的一个教学原则,但在教育教学中却没有很好地贯彻与实施。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在课堂,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的过程,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才能真正调动自身的学习激情,进行自主学习,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学生才是学习中真正的主人,教师教是为了不教,只有通过引导、指导、督导,教会学生学会自学,让学生自己去努力发现问题、积极探索问题、认真分析
彼得·勃鲁盖尔在美术史上占据极为特殊的地位,其所开创的"农民"画风极大丰富了美术领域的发展,让美术史的发展由此打开新的篇章。本文从彼得·勃鲁盖尔的生平进行分析,探究
期刊
语文知识包罗万象,但授课时间有限。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将丰富知识传授给同学,训练同学阅读能力,培养他们探究问题的思辨能力及对社会人生敏锐洞察力,成为语文教学重点和难点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正在全国悄然兴起,并且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企业投资的热点.其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云南省部分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调查
期刊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就是以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发展为基础,充分提升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积极性,这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要达成这个效果,必须还学生应有的自由。  中学数学课堂中,尤其是初三和高三的数学课堂中,大部分学生在教师划定的圈中,即所谓的教学目标中,进行着强硬的灌输式学习,重复着题海式的强化训练,错题再练,二次练习,三次练习等变式的题海战,教师在无法有效地达成分层教学的情况下,采取这种灌输
高中是人生中极为关键的阶段之一,不论是从教学者还是学生自身都应对这个阶段加以重视。高中生面临的升学的压力是最大的,面对着各种激烈的竞争,往往会产生许多的心理问题,痛
中国已经正式加入WTO,伴随着中国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快,教育受到西方的冲击是不可避免.本文分析了加入WTO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的挑战,提出了一定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