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审美教育对医学生思想情感成长的功能作用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i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审美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全面发展的自我意识,是一个激发受教育者的情感、思想进行自我运动的过程。医学审美教育在于培养医学生具有成熟的审美心理,它不但是医学美学的重要部分,而且也是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医学生全面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医学审美教育促使培养医学生全面发展的自我意识,使他们认识自身的价值、情感、地位,提高医学生审美感受力、鉴赏力以及创造力。
  关键词:医学生 审美教育 思想情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a)-0192-02
  医学生美育包括普通美育和专业美育,也就是即具有一般大学生美育的普遍性,又具有医学生医学美育的特殊性(医学美育我们也把它称作医学审美教育)。医学审美教育是现代医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审美能力是医务人员的审美能力在医疗卫生实践中的重要体现,在现代医学模式的指导下,培养即具有医学技术知识又具有医学人文知识的通才,以适应人类对健康的不断需求,培养满足时代发展需要的医疗事业的接班人。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这一审美教育培养和提高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以及医学形式的审美感受能力、创造能力、鉴别和欣赏的能力,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使身心健美,促进医学人才素质的全面发展。
  1 医学审美教育的意义
  医学审美教育对造就医务人员健全的心态,激活他们的创造力,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审美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教育方式,它与智育、体育、德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之间是一种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美育和德育、体育、智育具有一致性,他们目标一致,都是培养人,使人得到全面发展。
  我们教育医学生热爱美好事物、厌憎丑恶事物,这实际上也就是在进行德育教育,因而,医学美育本身就包含医学德育的内容。我国正处在一个经济发展中时期,医务人员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价值取向很容易发生偏差,一些丑恶的东西不可避免的会侵蚀医务人员的良知。为社会培养大批医德医风高尚、心灵美好的医生是医学院校的责任。医学审美教育大大有助于医德教育的实现。因为抽象的法律、道德条纹往往只诉之于人的理智,一般并不诉之与人的情感,告诉人们举止、行动、思想必须符合社会道德行为标准和客观社会价值,毕竟太刻板太严肃。要让人们自觉地遵守这些道德条文,还必须诉诸情感。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说让人懂得其道理不如让人爱好它,让人爱好它不如让人感动、快乐。因而医学审美教育对高尚道德情操的陶冶,对完美人格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审美教育所培养的丰富想象力,也有助于情感的培养。因为丰富的想象力能使人产生设身处地的想象,从而使医务人员能忧病人之所忧,乐病人之所乐,急病人之所难,助病人以为需。
  2 医学审美教育的功能
  医学院校开设美育课程是帮助医学生正确认识美之所在,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审美的基本功能就是塑造完美的人格,发展完美的人格,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完美人格的塑造在于建构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这种心理结构的建造,从个人来说是经过教育的结果。我们所受的艺术熏陶越多,文化教养水平越高,那就会使心理结构越丰富。
  2.1 医学审美教育具有陶养性情的功能
  医学审美教育有助于帮助医学生形成健康、丰富的情感世界。医学教育离不开情感,要想使医学教育得到良好的效果,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就必须以感情作为桥梁和纽带。医学审美教育的特点不仅仅以理服人,更重要的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美育是德国诗人和美学家席勒于18世纪末率先提出的,在他看来,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所以加强医学审美教育,有利于医学生的个性和谐而自然的发展,塑造健全的人格。
  2.2 医学审美教育具有益智功能
  通过审美教育,使医学生的感情得到体验,形象思维得到补充,充分得到医学审美愉悦的闲适,使医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了休养生息、思维更加活跃,进一步提高了医学生的思维品质。英国赫本·里德就主张:“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教育唯有运用艺术才能解脱人类心灵所受的压制,才能达成民主社会的教育目标—— 自我实现。”审美的过程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它需要想象和创造,这是审美思维过程最基本的品质。
  医学审美感受力的培养有助于医学生的创造力的敏锐性和细致化;医学审美想象力的培养能激发医学生科学创造的灵感和超越、探索的精神;医学审美理解力的完善,能形成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医学生处于人生创造性思维和智能结构发展的最佳期,所以医学美育中内含的开发智力潜能、培养创造力的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3 医学审美教育具有伦理储备功能
  医学审美教育是一种带着深切情感体验的艺术活动,极大优化了医学生的情感结构,使他们能够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得到教益,审美教育的特点就在于它不是强迫性的,而是通过渐进的审美活动调动医学生的兴趣爱好,打动他们的感情,使他们愉快地受到道德教育。医学审美教育有利于培养医学生高度的道德自觉性。医学院校就应该通过对医学生进行善与恶、美与丑、净化心灵、感悟人生的医学审美教育,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医学审美观念,提高他们的医学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医学美的爱好与追求,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使他们全面和谐的发展,以达到提高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心等全面素质的目的,这实际是对医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最佳途径。
  2.4 医学审美教育具有体魄培育功能
  在审美教育中引导医学生参与医学审美实践活动,促进对他们的健康教育、认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在医学审美实践活动中,促使医学生形成一种自足自乐的人格和心灵境界。医学审美教育引导医学生进入医学审美经验状态,从而享受到情感愉悦。现代心理学和生理学研究表明,心情愉快,精神愉快,有助于身心健康,可以强健体魄。体质教育本来就是一种感性活动的教育,没有感性形式的教育,也就没有体质教育,如身体姿态、动作速度,必然要符合均衡、对称、整齐、和谐等形式美的法则,这就涉及医学审美教育的范畴。因此,医学审美教育是有助于健康的。   3 塑造医学生完美人格
  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塑造医学生完美人格是医学美育的核心内容。完美人格是指人能得到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医学审美教育可以提高医学生的个体情感水平,开发他们的智力、技能,有效地建立医务人员、自然环境、患者三者间的和谐关系,使医学生在医疗实践工作中领略到人生的意义、情趣及职业的神圣,自觉地根据患者的需要来规范言行、发展个性,从而在思想、品德、智力、思维、生理、心理等都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塑造现代医生完美的人格形象。医学生的审美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能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促使医学生人格完美,以美启真,以美储善。
  3.1 提高医务人员的审美素质
  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不仅需要渊博的医学专业知识、精湛的医疗技术和良好的医德医风,而且还应具备较高的审美修养。尤其是现在的医学模式正由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时期,医学审美的作用和地位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医务人员必须加强自身审美修养,才能顺应时代的需要,满足患者对防病治病、抗衰健美的高层次要求,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
  3.2 培养医务人员高尚的美德
  在现代医疗事业中必须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树立“以患者利益为中心”的观点,加强医务工作者对医疗卫生事业中道德行为规范的认识,使医德观念和医学审美情感有机融合,将对美的认识、美的人格在医学实践中得到升华,使患者能在愉悦的氛围中接受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皇帝内经》指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备急千斤要方》中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三国时期的董奉“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奉每年货杏得谷,旋以赈灾贫乏,供给行旅不逮者,岁两万余人”,由此医界美称“杏林”。
  良好的医德医风是医务人员之魂,时时指导各学科医疗实践,医学生必须认真学习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同时还应不断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继承和发扬先贤伦理学思想,促使医疗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不断提高,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医学审美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美育与德育以及其他教育的相互之间的协调。医学审美教育是感想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有机结合,既从概念、推理、判断上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热爱医学事业,树立对医学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又以美的现象去感染学生,促使他们在心里树立起白衣天使的形象,引导学生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去审视、评价、创造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而逐渐形成他们的审美能力,体现出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 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2] 蔡元培.蔡元培美学全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3] 王德峰.艺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4] 施旭升.艺术创造动力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5] 王峰.医学美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效率就是生命”,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高中《生物》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尤其以必修1“分子与细胞”更为突出,因为其中有13个夹验,一学期20周40课时,除去放假及特殊情况占有
课标提出小学生在毕业时的"写"的英语水平应达到二级目标,甚至超越此目标。根据二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学生只有通过读和听才能接触地道的英语,也只有在获得大量语言输入的前提下
提高学生质疑提问能力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和问题情境、采用丰富有效的手段、巧对生成等激发学生提
作者简介:丁军,重庆,汉族,1978.2-,博士,重庆理工大学,副教授,工程教育。  摘要: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目前工科院校培养机械类本科人才的重点工作和核心任务。以重庆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为例,该学院承担了全校机械类工科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任务,为提高和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及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对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与实践,逐步形成融专业认知教育、实验教学体系、实验课程建设
摘 要:本文根据笔者在日常工作中使用DataVideo SE-900移动导播系统的实践体会,介绍了该系统的基本构成,分析其在教学视频资源制作中的优势,并提出了如何充分的应用移动导播系统,使其更好的为教学视频资源的制作服务。  关键词:移动导播系统 教学视频资源 网络教学平台  中图分类号:G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152-01  近些年,随着我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历史进步的必然选择。回顾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程,从商鞅变法到胡服骑射,从百日维新到五四运动,每一次推动历史进步的重大变革,无不是直面束缚发展
把阳台进行适当改造,几盆鲜花、几处用心的装饰,就可以在绿色空间里享受美丽的花园氛围。有栏杆的阳台,可以用竹子切成一半来种花。还可以购买铁架来固定。把阳台变成花园,花架是
房地产调控已有数月,但房价并未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大家甚至担心一旦宏观调控政策结束,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的房价暴涨。究竟该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高房价的问题,或者说如何使(高)
期刊
水仙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叶片青翠,花姿俏丽,香气袭人,亭亭玉立水中,有凌波仙子的美誉。岁暮天寒,百花凋落之时,正值水仙盛开,人们视之为“岁朝清供”的迎春花,并作为纯洁美好、吉祥如
近3年来,资阳区林业局紧紧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兴林富民”为总目标,全面深化各项改革,深入推进文明创建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特别是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学习教育活动为抓手,把文明创建与生态文明建设以及行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创出文明创建工作与林业事业发展齐头并进、协同发展的新局面。  一、构建管理规范的文明服务机制  区林业局将文明单位创建与加强机关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