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实验室的能耗分析及节能措施初探

来源 :实验室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cqu9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实验是高校学生学习化学知识与开展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化学实验也开始朝着绿色化方向发展,实验室的节能省电属于绿色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意义.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实验室平均一个实验室(面积约60平方米,不包括空调)每天用电约为130度,半年的电费(不包括空调)为15000元左右,可见能耗巨大,亟需节能减排.根据有机化学实验室的实际工作经验初步探讨了有机化学实验室的能耗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节能措施,方法切实可行,效果明显.
其他文献
针对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引入微视频对其进行改革与实践.从课前预习、开展自助式开放实验、自制微视频与完善考核体系等方面,讨论了微视频如何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何提高学生实验兴趣、仪器操作技能、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改革实践表明微视频促进了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提高了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
针对电工电子实训教学存在对新技术的引入不够、内容缺少创新性、不能全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的问题,结合授课学生专业特点,引入机电一体化创新实训平台,设计了以智能机器人应用为主题的创新性实验项目.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利用探索者创新平台提供的机械套件和控制模块,完成不同种类机器人的自主搭建,采用Arduino编程进行机器人控制.必要时开放实验室,学生结合机器人竞赛主题或通过自主选题的方式,进行典型工程应用下的机器人系统设计.实践表明,该教学内容的应用不仅改善了教学效果,而且提高了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兴趣,适
户外拓展训练是一种新型的体验式教学方式.开设基于户外拓展训练与环境监测相融合的实训实验课,不仅增强了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了学生野外生存和团队协作能力,还学习了大气、噪音、水质和土壤等环境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亲身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促进学生进一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为适应微电子产业的高速发展,高校的微电子工艺教学实验室的建设和实验教学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介绍了微电子工艺教学实验室建设的目标和设想,详细阐述了实验室的建设规划、建设内容和内涵建设.微电子工艺教学实验室的建设完善了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微电子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为开设微加工实验课程提供了教学平台,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是各大学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保障.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对高校实验安全的要求,结合地方高校特色开展了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安全设施建设、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知识培训工作等方面的探索,以学生为中心,探讨了目前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实验室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持续改进措施等.
为适应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强化人才培养的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在研究总结本学院实践教学体系基础上对实验室开放管理机制进行探索,提出了适应本专业实践教学特点的实验室开放管理方法.从开放效果来看,进一步提高了优质实验资源的利用率,有效引导学生进入实验室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对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口腔医学实验中心承担教学、科研、技工培训等多项任务,随着实验室规模的扩大,加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体系具有现实意义.口腔医学实验中心的实验涉及面广,相关仪器设备种类多样,但往往存在实验场地不足,实验室管理人员理念滞后等特点,引入7S管理模式,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素养和节约7个要素的应用,力求打造安全、规范实验环境,提高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
我国高校大类招生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改革背景下,高校本科实验平台建设模式和实验教学管理工作面临着新形势,呈现出建设要求提升、课程体系系统化、教学平台丰富化、教学模式信息化、师资结构多样化、管理模式协同化、管理体系日趋完善的特征.打造适应通识教育环境的实验室建设模式,通过挖掘通识课程实验资源、升级实验教学环境、丰富实验师资队伍、构建多元评价激励机制等方式,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随着学校科研项目和经费的大幅增长,科研动物实验也随之越来越多,现有的科研动物实验室无法满足广大科研人员的需求.因此,南方医科大学拟投入三千万元新建科研动物实验室.为了充分发挥科研动物实验室公共服务平台作用,对学校科研动物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以期能为其他医科院校、医药企业提供有益的借鉴.
为满足CDIO理念下虚拟现实仿真实验、教学全程监管、实验数据实时记录等信息技术教育平台的建设和使用需求,利用云桌面技术优化建设工程光学实验场所,通过硬件资源共享与云计算软件实现用户桌面的统一管理,让使用者端脱离传统计算机设备,用云终端就能实现登录与使用,降低实验室整体建设和运行成本,提高工程光学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管理者的工作效率,为实验教学改革提供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