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写作能力的提升策略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zhe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文,是教师考查学生知识掌握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有助于锻炼学生知识积累和应用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初中语文教师优化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是为了强化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完善学生的学习框架。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带领学生赏析情感,为学生指明了写作的学习道路。学生在写作中产生了学习的兴趣,深化了对情感的剖析,扎实了应用基础。
  关键词:初中生 语文作文 写作能力 优化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6.024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优化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希望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探索中,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促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增强学生的信心。学生在写作应用中会感受到文字的魅力,知道怎样寻找写作的素材,丰富写作的内容,优化作文的结构,提升自身写作水平。
  一、从现实生活出发——唤起学生写作热情
  生活能够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缓解学生的写作压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好生活对学生写作的辅助作用,为学生提供生活材料,让学生发现生活与语文之间的联系,懂得在生活中搜集材料。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对生活话题进行讨论,让学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融入作文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生活熏陶下,会感受到语言的魅力,知道怎样开启作文写作之路。由此,教师可以从现实生活出发,唤起学生写作热情。
  笔者在组织学生进行“最难忘的一件事”写作时,先是为学生讲述了令自己难忘的事情,以此来唤起学生参与的热情。接着,笔者让学生与其他学生展开交流,想一想自己难忘的事情是什么,讨论应该怎样完整地将其叙述下来。学生经过讨论后认为记录人生中难忘的事情,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等。学生知道了怎样在生活中寻找写作切入点,怎样完整叙述故事。
  二、从情感赏析出发——加深学生写作程度
  部分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出现了缺乏真情实感的问题,难以写出打动人心的作文。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情感赏析的训练,让学生知道怎样借助语言来描述自己的心情,怎样通过不同的场景来营造不同的氛围,奠定作文的情感基调。
  在学习《紫藤萝瀑布》时,笔者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作者创作的背景资料,使学生能够结合文章背景来理解作者通过紫藤萝开花的盛景引发的对生命的思考,让学生在图片对比中感受生命的伟大,知道遇到人生的磨难的时候,永远都不要放弃希望。在学生理解文章情感的基础上,笔者组织学生围绕“生命”这一话题进行创作,奠定了作文的情感基調。
  三、从参与实践出发——锻炼学生写作能力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进行作文写作也是如此,只有将积累的知识应用出来,才能够真正掌握知识。教师增加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不断练习中掌握写作技能,知道怎样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在学生实践之后,还要注重对学生的评价,为学生指明方向。学生经过实践练习,会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写作现状。由此,教师可以从参与实践出发,锻炼学生写作能力。
  在学习《桃花源记》时,笔者为学生创设了翻译课文、了解作者资料、感悟作者社会理想等实践任务,并让学生将实践结果融合在一起,完成课文读后感创作。
  总之,本文从现实生活出发,唤起了学生写作热情;从情感赏析出发,加深了学生写作程度;从参与实践出发,锻炼了学生写作能力。学生在作文写作中能够从表达对生活的赞美,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拥有应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成为语文课堂的主要参与者。
  参考文献:
  [1] 董希琳《初中写作教学初探——生动传神地描写表情》,《新读写》2019年第S1期。
  [2] 王艳《合作学习法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讨》,《新课程改革》2019年第12期。
其他文献
摘 要:从古至今,有许多文人墨客满怀深情,表达自己对国家的热爱,也有很多革命先烈艰苦奋斗,只为守护国家。传统文化为现代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是我国不断前行的动力,其弘扬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关键阶段,在校学习过程中,班主任是集体中的领导者,应根据学生发展与学习特征,科学传输文化进行教导,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道德品质内容,对学生德育发展具有积极影响,所以本文将对小学班主任工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和科技水平不断进步,对于教育质量和方式的要求也在不断上升,信息技术的提高对于教育来说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互联网 ”逐渐兴起。在“互联网 ”背景下进行教育教学对于课堂效率的优化是显而易见的,对初中历史教学也有许多积极的作用。在“互联网 ”背景下优化初中历史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升级,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措施,也是帮助学生在新时代背景下提高学习效率的措施。  关键词:“互联
摘 要:职业教育是以“生利为主义”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具一技之长、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真正的素质教育。在特殊教育开展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是减轻社会、家庭负担,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举措。文章以东营市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为例,结合学生实际,探索在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职业教育课程,培养残疾学生职业规划能力,为其自强、自理,融入社会奠定基础。  关键词:职业教育 残疾学生 职业规划  DOI:10.1224
摘 要: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成了当前教育主要课题。在中学期间,高中的历史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有效引导传统文化的发扬,从而促使学生人文素养的不断提高,充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本文将针对传统文化与历史教学的融合关系做深入性探讨,仅供学习和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 教育 中学历史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6.073  关于
摘 要:写作是小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课,通过写作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让学生感受文字的力量,能够从文字中体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魅力,从而来培养学生自身的感恩之心。本文就如何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来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进行探析。  关键词:小学阶段 写作教学 感恩之心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6.023  “感恩”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但现在的教育
摘 要:教师的言谈举止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教师,要通过良好的言行,为学生做出榜样,规范学生行为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学生良好成长环境。  关键词:教师言行 影响 学生 成长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6.100  “师者,人之模范”,教师的劳动对象是身心尚未成熟的儿童。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学生的眼里,教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6.070  历史与社会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通过积极地强化该学科教学实施,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了解历史、了解社会,进而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生活。教师要积极地提高对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的重视力度,并积极地以大概念教学思想为指引,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有效开展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对策和方法,继而不断地强化该课程教学实施,为学生学科素养的全面化培
期刊
摘 要:历史是一门重要的课程,通过学习历史可以让我们了解过去,从而对历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注重传统文化渗透,有助于增强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帮助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本文首先介绍了初中历史教学的特点,然后分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最后提出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从而达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传统文化 初中历史 渗透策略 DOI:10.1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