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成为学生成长的榜样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ukou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的言谈举止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教师,要通过良好的言行,为学生做出榜样,规范学生行为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学生良好成长环境。
  关键词:教师言行 影响 学生 成长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6.100
  “师者,人之模范”,教师的劳动对象是身心尚未成熟的儿童。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学生的眼里,教师是至高无上的权威,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可以效仿的榜样。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当教师看见地上有纸张弯腰拾起时,学生会和教师一样爱护环境卫生;当教师穿戴整齐出入校园,学生就不会衣冠不整走进教室;当教师信守诺言时,学生也不会撒谎……可以说教师是学生成长的榜样,是影响学生一生的人。
  一、榜样的力量能规范学生的行为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影响人一生的发展,而习惯的好坏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后天的教育及实践中积累而成的,是需要教师、父母示范和培养的。
  几年前我在学校工作时,担任六年级(2)班语文教师,第一天进教室,学生嘻嘻哈哈,东倒西歪,垃圾遍地,桌子上满是灰尘,六年级的学生竟这样!我知道,此时的我生气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按照以往经验,我扫视了全班学生一眼:“同学们,我想大家都愿意生活在干净的教室,而不是这样的环境吧!”没等他们回答,我拾起扫把开始打扫卫生。学生面面相觑,随后陆续加入了清洁大扫除的行列。人多力量大,教室瞬间明亮起来,看着孩子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我知道走进他们的心中已不是难事。下午的班会课,我给学生一个约定,通过制定班规,每天保持教室干净。这一约定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有了约束,班风逐步得到改善。
  新上岗的小李教师向我倾诉她的烦恼,班上的学生无论怎么讲,批评、责罚,用尽了办法,书写还是一团糟。我给她出主意,一年级学生,作业不要太多,如抄写词语,最多两遍。教师要先在黑板上正确示范,规范书写,学生写词语时要集中注意力,先观察字形结构,尽量做到一次写好不再修改。同时可以让写得好的同学与写得差的同学结对子,交换作业本完成作业,几次后学生的书写会有改观。一段时间后,小李教师高兴地告诉我,在她和同学的示范下,班上大部分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由此可见,通过教师“润物细无声”式的浇灌与培育,能让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榜样的力量能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动机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用榜样激励学生,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不可估量的诱发力,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我曾带过的六年级(1)班,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换了好几个语文教师,学生不愿自主学习,更不要说什么晨读和课外知识积累了。但开学后的第三个星期,我发现学生有了很大的转变,原来是我早起晨读时被班上的学生瞧见了,开始他们觉得不可思议,教师还要早起读书?后来大家知道我一直在坚持。慢慢地,班上有大部分学生加入了晨读的队伍。平时在教学中我注意收集资料,给学生补充课本之外的知识,并为他们提供可读的课外书。课余学生不再贪玩,而是围在一起讨论,比比谁积累的知识多,工具书也开始出现在他们的书桌上,班级学习气氛越来越浓。
  无独有偶,在下校视导时,一位教师谈起他的教学经历:他平时喜欢写点儿诗歌,偶尔会在刊物上发表。一天他将刊载有自己作品的刊物带进教室,被学生看见,他便与学生聊起了自己的创作故事,朗诵了几首自己写的小诗,在学生一脸的崇敬中开玩笑似的说你们若愿意写诗,我可以为你们修改,并推荐发表。结果班上掀起了诗歌热,课间学生不再追打玩闹,而是捧起教师推荐的诗词集诵读;部分同学春游、运动会等结束会即兴吟诗一首,尽管稚嫩,但充满童趣。学生学习语文劲头十足。
  三、榜样的力量能让学生收获关爱
  我教过一个学生因先天原因,听力和视力都有问题,智力也存在一些障碍,她很自卑,不易与人交往。为了改变她,我做了很多尝试,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她摘抄的文章《我的母亲》,我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这篇文章,并对她这种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希望她能给我们奉献更多精美的文章。从那以后,她上课认真,每一次作业都用心去完成。我课余经常找她谈心,在学习上指导她,在生活中帮助她。在我的影响下,班上的学生也主动和她交往,做她的朋友。渐渐地,她也乐观起来,就像变了一个人。今年春节收到她的来信:“教师,您仅教我一年,但您时时关注被遗忘的我。如果没有您,同学们不会接受我:如果没有您,我将永远生活在黑暗的角落。是您让我明白了什么叫自信,是您让我学会了与他人相处,谢谢您,教师!”
  另一个学生小彭,平时有不良行为,和同学相处不融洽。刚接班的第一天,孩子们完成劳动后,一个学生站着不坐下,我问他为何,半晌后他指着彭说:“我的笔不见了,有人看见在他那里,是他偷的。”我问小彭是怎么回事,他红着脸说:“……是我捡到的,我没偷……”“你是不是准备下课交给教师?”我问他。他的眼里闪过一丝欣喜,连忙点头。我肯定了他的行为,并告诉学生,我相信我们班没有小偷,也不会有小偷。从那以后,小彭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从未再犯以往的错误。同学们也慢慢接受了他。教师和同学的信任和宽容能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也能拯救孩子的心灵。
  作为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娴熟的教学技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讓学生学做人。教育是爱的事业,爱是为师之魂,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任何制度约束,任何说教都是苍白无力的。因此教师一定要用仁爱之心和宽容之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和人格,处处做学生成长的榜样,是作为教师的我们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张亭《谈语文教师人格魅力的潜在教育作用》,《教育革新》2010年第9期。
  [2] 齐丽丽《用“爱”浇灌每一朵花,用“心”倾听花开的声音》,《新课程改革》2012年第8期。
其他文献
摘 要:班主任作为学生学习与成长道路上的领路人,小学班主任教师应将传统文化落实到教育实践中,通过开展教育活动、营造氛围等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使这些经典的传统文化深深印刻在学生脑海中,这是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更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学生 传统文化 教育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6.092  现代
摘 要:众所周知,我国历史文化深厚,初中历史学科教学工作的开展能够带领学生了解历史发展脉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就是历史中的一部分,带领学生学习更加丰富的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感和民族自豪感,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对于初中历史课程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探讨分析,旨在为促进初中历史教学水平的进步提供有效建议。  关键词:历史课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生是教学主体,青春期的叛逆和网络的普及造成思想观念和个人意识存在较多的问题。在此情况下的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开展要注重内容和方式的转变,解决实际工作
摘 要:鲁洁教授曾说过:道德教育是最有魅力的教育。德育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人心,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人、冷冰冰的理性。德育彰显的是向善之心,它展示的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世间还有什么比这些更有魅力呢?如何开发好德育育人功能,达到立德树人目标,归根到底就是让教育变得有魅力,那么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更有魅力呢,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管理和实践经验,谈一下自己的浅薄之见。  关键词:德育 创新 魅
摘 要:从古至今,有许多文人墨客满怀深情,表达自己对国家的热爱,也有很多革命先烈艰苦奋斗,只为守护国家。传统文化为现代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是我国不断前行的动力,其弘扬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关键阶段,在校学习过程中,班主任是集体中的领导者,应根据学生发展与学习特征,科学传输文化进行教导,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道德品质内容,对学生德育发展具有积极影响,所以本文将对小学班主任工
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生物课程是一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对我们的生活能够起着很大的辅助作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生物教学受到很多专家学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和科技水平不断进步,对于教育质量和方式的要求也在不断上升,信息技术的提高对于教育来说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互联网 ”逐渐兴起。在“互联网 ”背景下进行教育教学对于课堂效率的优化是显而易见的,对初中历史教学也有许多积极的作用。在“互联网 ”背景下优化初中历史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升级,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措施,也是帮助学生在新时代背景下提高学习效率的措施。  关键词:“互联
摘 要:职业教育是以“生利为主义”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具一技之长、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真正的素质教育。在特殊教育开展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是减轻社会、家庭负担,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举措。文章以东营市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为例,结合学生实际,探索在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职业教育课程,培养残疾学生职业规划能力,为其自强、自理,融入社会奠定基础。  关键词:职业教育 残疾学生 职业规划  DOI:10.1224
摘 要: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成了当前教育主要课题。在中学期间,高中的历史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有效引导传统文化的发扬,从而促使学生人文素养的不断提高,充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本文将针对传统文化与历史教学的融合关系做深入性探讨,仅供学习和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 教育 中学历史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6.073  关于
摘 要:写作是小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课,通过写作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让学生感受文字的力量,能够从文字中体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魅力,从而来培养学生自身的感恩之心。本文就如何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来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进行探析。  关键词:小学阶段 写作教学 感恩之心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6.023  “感恩”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但现在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