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契合度研究

来源 :社科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n649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高校是党和国家的思想理论阵地和人才培养基地,高校党组织建设是高校党的建设核心环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党中央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一项基础工程。进一步思考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切实贯穿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是大学基层党组织以及每一个共产党员必须从思想认识到工作路径以及成效考核等方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而探索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在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关 键 词】党的建设 学习型党组织 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高校党的建设面临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科学技术和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把民族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人们思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发生了深刻变化。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这些新形势和新背景对高校党组织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的重大战略任务,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1]并做出了全面部署。党的十八大报告继续明确: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进行,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高校进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科学发展的需要,是提高治校水平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深入学习党中央这一纲领性要求对于高等学校办学的重要指导意义,特别是如何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如何切实贯穿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作为基层党组织以及参与学生教育活动的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既是高校学生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的根本目的。要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必须建设一个坚持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型党组织。这一使命的完成不仅是党内事务,而应将青年大学生纳入其中,并使其在党组织的精心培养下逐步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这不仅仅因广大青年学生是伟大事业的受益者,更重要的在于党的使命需要在青年大学生中传承,要把这种先进性内化为每一个青年大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和理性精神。
  二、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契合度机理分析
  学习党组织建设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者存在着指导思想和教育内容的统一,教育主体与目标的统一,教育途径与方式的统一,是我们契合度研究的逻辑起点和落脚点。
  1.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主体一致性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理论教育,即向学生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价值观念,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和党校负责;二是行为教育,即指导和规范学生的思想道德实践及日常生活行为,由学生管理部门负责。[2]我国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队伍主要由学校党委部门党政干部、院系党务工作者和学生辅导员队伍构成,他们同时承担着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这支队伍有着从事党建工作无可比拟的优势。
  理论教育的效果在学生的道德实践和日常行为中应是统一的。要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必须注重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两支队伍的有机结合,不断改进教育工作的方法,实现高校党建与学生教育管理的相互融合、共同提高。只有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紧密配合,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开拓思想教育资源,做到以党建工作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通过加强和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不断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提高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
  2.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统一性分析。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是做好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有效途径,二者在根本任务上是一致的,都是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而开展工作的。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激发青年学生博学、质疑以及勇于实践的学习动机、使之转化成为追求进步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也能在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过程中得到实现。
  3.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径趋同性分析。
  大学教师对教育主阵地的认识水平对于施教效果的好与坏有着直接影响,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应抛开正常的教学活动另辟蹊径,而应在重视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下,拓宽教育和开展途径。
  首先,党员教师既要以身示范、也应该积极带动和影响非党同事一起认识学生、研究课程、掌握教学规律,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深入学生的课后学习实践活动之中,给学生们以知识解惑、情感疏导以及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帮助,通过语言的引导和行为的示范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其次,除了教师对学生影响较大外,学生党员榜样育人的效果不可小视。学生党员代表着党在学生中的形象,同学们首先是从身边的党员同学去看待党的。有资料显示,目前大學生申请入党人数已经占学生总数的50%,有些高校则高达90%以上,大学生已经成为新时期党组织发展的主要对象。[4]
  如果说学生党员是连接党组织、老师和普通学生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学生党建就是高校党的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一最为有效的途径。高校可以构建以学生党员为主导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学生党员以自己的政治觉悟和努力成长成才的行动和最好成绩去影响带动其他同学一起进步,增强学生党员的自主教育、自我管理和服务的意识,用党建带团建,通过发挥大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大学生立足现实追求崇高信仰,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   最后,要努力将课堂内与课堂外两个“课堂”有机结合起来,营造出一个极富文化气息的校园学习氛围。结合高校学生党建实际建立显性和隐形的两套教育管理体系:一是建立由校党委、院系党总支、基层学生党支部组成的垂直管理体系,从显性领域保障学生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得到有效的教育;二是建立学生公寓、社团临时党支部的横向联系体系,从隐性领域保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同样受到党组织的正确引领。各种学习活动、比赛、社会实践、文艺作品创作等活动,则由横向的联系体系组织举办。两套教育体系发挥作用,既保证了组织活动的丰富性和吸引力,同时减轻高校党务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更好的提升工作质量。
  4.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学生工作开展在手段和方法上互相借鉴
  党建工作中的灌输法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疏导法、党建工作中的榜样示范法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模仿法、党建工作中的表扬批评法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与自我教育法等等都可以互相借鉴。[5]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借鉴党建工作的分级教育方法能够更准确地了解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使思想政治工作分类指导、有的放矢。
  党建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都要密切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密切联系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学生党员教育也应借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采取课堂教育、社会实践等形式,感性实践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能够增强大学生对党的基本路线的认同,加深对党的政策的理解,促进其思想素质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提升的的基础,是密切联系大学生的桥梁和纽带。要强化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核心地位,须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创新党支部活动形式、党支部活动载体,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程化、立体化、阵地化机制。
  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发展也到了反思、调整的重要关口。国务委员刘延东提出“大学之大,首先在于精神之伟大”[6]的观点。结合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背景,这一观点传达出高校办学须在许多方面进行改革的新信息和要求。这就是,大学应在办学理念方面回归育人的原初意义,无论抓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还是推进实验室和图书馆等硬件设施建设,都要服务于民族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学生个体智慧的开发与提升的需要。这要求我们每一个从事与培养学生有关工作的人立即行动起来,从育人新理念的更新到育人途径规律的把握,再到优良的学风校风促成等方面做许多实实在在的具体工作并自觉深入思考。从这一思考角度出发,结合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我们认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着内在的高度契合,前者展现了党与时俱进对自身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而后者却表达了党在高等教育办学过程中一以贯之的价值期望。
  参考文献:
  [1]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
  [2]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6.
  [3]于留成,邢金亮,李勇.以党建工作为核心带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开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5,5(5)
  [4]龍海平.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现状和途径的思考[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4(2)
  [5]钱广荣.十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9)
  [6]刘延东.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努力实现高等教育的历史性跨越[N].中国教育报,2010-9-13.
其他文献
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对业主强制执行一事,余烟尚未散尽。地处北京通州区的自然佳境小区再次爆发了物业冲突,三起打砸事件引起了该小区业主的普遍不安,一些业主甚至不无感慨地对记者说:再这样闹下去迟早非出人命不可!  值得关注的是,这次暴力冲突的双方却不再是业主和物业公司。相反是为了物业公司的去留问题,引发的业主与业委会之间的纷争,双方大打出手,一时震动了整个京城。这一事件被人们形象地称为“业主内战”!    
期刊
两岸破冰    2005年,两岸关系发展变化关键性的一年,确切的说,是正义终归要战胜邪恶、真理终会拆穿谎言的象征性的一年。我们不仅看到了两岸关系缓和的希望,更有了两岸共同努力的信心。  台湾与大陆间,有着太多的微妙之处。  几年前,陈水扁肆意挑衅大陆而提倡的“一边一国”政策,曾令局势一时间高度紧张,如寒流般使本来就脆弱不堪的两岸关系迅速结冻。而后的今年,从台商春节包机直航到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
期刊
【内容摘要】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关 键 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路径 行动指南 根本保障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
期刊
【内容摘要】1992年的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之行,邓小平发表了举世瞩目的“南方谈话”,为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点亮了前进的明灯。同时,这次谈话也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日趋成熟。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思考,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我国改革开放进行初步的思考。  【关 键 词】南方谈话 改革开放 思考  改革开放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部分,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方针地位日趋明显。经济
期刊
【内容摘要】农业问题,是关系到人类生死存亡的问题,“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业在中国是一个特殊的产业,既受不可抗御的自然风险之约,又受土地、经营规模、社会传统的限制,是一个弱势产业。在新社会,依靠农业的积累,为发展工业积累资金。基于农业的特殊地位和一直存在的问题,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时,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期刊
【内容摘要】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与革命时期相比,面临着党自身、群众和社会环境三方面变化的挑战,具体来说包括党的群众工作目标、群众工作方法、党员的数量和质量、群众自身阶层的变化、意识形态包容性变化、民主法治观念的程度不同、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变化、信息传播媒介变化、社会力量的兴起与整合等变化,我们党只有把握住这些变化,才能使党的群众工作更科学,使党的群众工作能真正保障人民的利益,实现党的群众工作科学化
期刊
【内容摘要】人性假设理论是现代管理学的前提和基础,而党风廉政建設主要是党自我管理自我建设的过程,所以人性假设对于党风廉政建设意义重大。党成立以来党风廉政建设的逻辑基点经历了由“道德人”假设到“经济人”假设的转变,这种转变对于党风廉政建设和扭转现阶段反腐败的巨大压力的局面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道德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 党风廉政建设  从党的成立一直到建国以来党风廉政建设经历了从“道德人”的逻辑
期刊
【内容摘要】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的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探索资本主义道路的失败促使人们把目光转向社会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景坚定了中国人放弃资本主义的决心,近代中国的三次探索蕴含了社会主义的内在导向,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现实指引。这次选择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还为当代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深厚的理论渊源。  【关 键 词】历史 必然选择
期刊
【内容摘要】改革发展过程中,制度建设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约束、激励和协调规则。目前可持续发展制度框架并不完善、正式制度的执行力、非正式制度的形成还需要不断完善和加强。因此,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建设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制度实效,营造绿色发展文化。  【关 键 词】可持续发展 制度 建设  在20世纪50、60年代,随着人类对工业革命以来发展历程的反思,全球围绕环境和发展问题的研究与实践正式拉开序
期刊
【内容摘要】新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形势、新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中的重大创新成果。只有将其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开拓新局面,塑造大学生优良人格。  【关 键 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项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