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自主招生考核方式的比较研究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shum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自主招生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招生的考核方式,本文通过对美国社区学院的招生考核方式、我国本科院校自主招生的考核方式进行比较分析,认为高职的自主招生应从选拔性考试向服务性考试转变,需要建立完备的、自成一体的高职院校招生考核模式,采取统一的、区域性的第三方招生组织联合招生等措施。
  关键词:高职;自主招生;考核方式
  作者简介:代绍庆(1973-),男,浙江嘉兴人,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招生就业办主任,副教授;甘忠梅(1980-),女,安徽宣城人,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办干事。(浙江 嘉兴 314036)
  基金项目:本文系嘉兴职业技术学院院级重点课题“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2-0138-02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技能型人才,这与我国普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区别。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选拔对高职教育感兴趣并且适合于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而目前的高职招生主要还是以高考为主要的选拔方式。为适应高职教育的改革需要,高职自主招生应运而生,2005年,高职自主招生考试在上海率先拉开帷幕,此后,在全国各地国家级示范高职开始自主招生考试的试点。[1]目前,高职的自主招生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参与自主招生的高职院校越来越多。高职自主招生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招生的考核方式,目前主要存在两种招生考核方式,“校考单录”自主招生、“校考+高考”自主招生。这两种自主招生考核方式各有利弊,伴随着高职自主招生范围的扩大,招生计划人数的增多,需要对高职自主招生的考核方式进行一个梳理,把国内外高职的招生考核方式与本科院校自主招生的考核方式进行比较分析,深入探讨高职自主招生的考核方式改革,检视高职自主招生改革的得失成败,既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理论研究,也是一个事关高职自主招生改革走向的实践课题。
  一、高职自主招生考核方式的中美比较
  浙江省的高职自主招生有“校考单录”和“校考加高考”两种模式可选。基本上全国的高职招生考核方式都是这两种方式:“校考单录”——由院校组织考核与测试,高考前单独录取,招生对象为符合当年高考或高职单考单招报考条件,并办理高考或高职(单考单招)报名手续的高中毕业生;“校考加高考”——实行学校考核,参加高考第三类考试科目,实行提前录取办法。这两种招考方式在招考的对象,招生考试的组织模式方面,都有自己的限定范围。
  我国目前高职自主招生的招生对象还是高中、中职的毕业生,考生必须是应届、历届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这些考生平均年龄为19岁左右,入学成为全日制学生。在招生的过程中首先是资格的审核,审核的内容就是招生的条件。我国目前的职业技术学院自主招生都要求报考人员符合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这样的学历要求。从报名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以高中、中职的应届生为主。而美国的社区学院向更多的不同教育程度的人开放,体现了“生涯教育”的教育理念,报名人员以社会兼职人员为主,学生的平均年龄较大,全职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很低。[2]
  在招生考核方式上,我国的高职自主招生目前主要有“校考单录”和“校考加高考”这两种招生考核方式。我国的高职自主招生主要采用选拔式的考核方式。在校考单录考核模式下,主要是各职业技术学院自己选择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大部分考核的内容不选择高中的语数外,而偏重选择一些技能性的测试项目,还有的高职院校选择面试、才艺展示的项目。如在2010年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的动漫设计制作专业的自主招生就采取了加试素描、色彩等技能性强的内容。而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则将职业技能测试包含在面试中,专家进行提问,考生现场解答,并进行才艺和作品展示,由专家集体给予评分。对于特长成绩或者加分这一模块,各自主招生院校的政策基本相同,只存在细节上的差别。校考加高考的高职自主招生考核方式是在高考之前组织自主招生考试,通过考核的学生在高考中获得一定的加分,但是,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还必须参加高考,这种招生考核方式还是以高考的成绩作为主要指标的选拔方式,而美国社区学院的招生采用开放式的入学方式,办学非常灵活。从学生来源看,职业教育面向社区全体成员,招生从不进行严格挑选,没有入学考试、实行“无试招生”(open door admission)。如果要进行一些考核,目的也不是为了选拔,而是便于对学生定位,因材施教。如美国的中央社区学院注册程序主要有三个:第一,递交申请表;第二,参加COMPASS\GED测试;第三,学生联系指导教师做学习方面的咨询。[2]申请的学生基本都能获得入学资格,考试的选拔作用基本不存在。
  二、高职自主招生和本科院校自主招生考核方式的比较
  对于我国高校的自主招生,可能更多的人是关注本科院校的自主招生,对于高职的自主招生关注的人并不多。高职的自主招生和本科院校的招生在选拔的目的上、考核方式上、公平性上等都有很大程度的区别。对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和本科院校的自主招生进行比较分析,有利于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更好的定位,选择更合适的自主招生方式。
  从本科院校自主招生选拔人才的目标来看,各个高校针对自己的特点要求各有不同,需要招收具有综合素质与发展潜能、品学兼优、有突出特长的创新型人才。在考试的组织模式上各高校自主招生一般采用以笔试为主,笔试和面试结合,或辅之以心理测试,来认定自主招生候选人。笔试的选拔现在呈现若干所高校联合考试的趋势,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等13所高校联合自主招生考试。[3]笔试还是集中在某个时间点的考查和评价,类似一个小规模的统一高考,是非过程性的,面试则所占比重有限。
  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考核方式和本科院校的自主招生考核方式在考核的目标、考核的方式、评价的标准上有很大的不同。本科院校的自主招生是为了选拔优秀人才,发现在普通高考中被埋没的尖子、偏才、怪才等特殊类型的人才。高职教育处在高等教育的低端,是为了吸引质量相对较好的考生,选拔的功能弱化。在考核方式上,我国的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在基本模式上趋向一致,大部分都是采取笔试+面试的模式。在考核的内容上区别比较大,高职院校更重视学生的技能,而本科院校更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参与的人数上,本科院校的自主招生都是办学质量一流的高校在进行,所以自主招生的考试规模较大,选拔性占有重要的地位,只有占报考人数极少比例的学生能被录取,而高职院校的招录比例相对较大。
  三、对高职自主招生考核方式改革的借鉴和建议
  从以上对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与美国的社区学院自主招生,本科院校的自主招生比较分析中可以看出,高职的自主招生在招生目标的定位、招生的考核方式上应该有自己的特点,而不能照搬国外的经验和已有过一段实践的本科自主招生的模式,需要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可操作的、合理的自主招生考核方式。当然,成熟的美国社区学院招生模式,本科自主招生的一些成熟的操作方法对高职的自主招生考核模式还是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1.高职的自主招生应从选拔性考试向服务性考试转变
  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目前还是处在选拔性阶段,也就是说不是人人都能上高职。早期的这种选择性考试的形成是由于我国的教育发展状况决定的。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学校越来越多,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目前的高校招生部分省份已经达到50%。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适龄高中生越来越少,高中生整体规模缩小,高校招生的录取比例还将扩大。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高职院校招生考试的选拔功能会进一步削弱。如何建立合理的招生考核方式,是高职自主招生改革的重要内容。从选拔性招生考核方式转变到通过考核,观察鉴别学生的能力,作为学生入学后个性化培养的依据。通过入学考核,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按照不同的要求采取個性化的培养方案。如有些技能型的专业需要一定的基础,有些有一定基础的学生通过考试,就可以免修,而没有基础的学生则可以通过补修的方式达到要求。这样既照顾了大多数,也不至于让已经有基础的学生再重复接受教育,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
  2.建立完备的、自成一体的高职院校招生考核模式
  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考核模式在目前来说还是沿袭过去的文化课成绩占主导的地位,虽然与本科自主招生一样增加了面试考核的内容,但是在考核过程中还是处在初步的水平,没有形成一套规范的、可操作的、客观的面试评价体系,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如何区别于本科院校的自主招生考核模式,建立自己的特色考核体系,也是需要研究的内容。要建立相应的高职自主招生考核评价体系,可以加强起以下几点。
  增加评价项目和内容,重视评价的过程,而不是评价的结果。在评价的过程中,不仅要评价学生知识掌握的水平,还要选择适合的方式对其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动手能力、思想道德修养等多方面进行科学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现在的状况,还要评价学生可能的未来的发展的潜力,以肯定性的评价代替否定性的评价。录取过程中,可以把学生的平时表现、实验成绩、参加社团情况、推荐信等多项内容纳入考查内容。
  改革评价方式。我国当前大部分试点高职院校的评价方式都是综合统考成绩与面试成绩,以统考分数为基本标准,面试成绩为参考,这样并没有发挥面试考查学生潜质的作用。如果在面试中增加实验测试、口试、小组讨论等评价形式,有可能更有利于学生展示自己不同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
  延伸评价的时间和空间。将学生的整个的学习生涯进行科学的考察和了解,分析学生能力的发展和变化,将学生的学习生涯表现等纳入考查范围,更好挖掘学生的潜能,以此保证评价的完整性。
  完善监督机制建设。虽然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的受关注程度不高,入学竞争的激烈程度不高,但还是要重视招生过程的公平性。因为目前高职院校还是不能满足所有学生就读的需要,一定程度的选拔还是存在。自主招生的监督机制主要包括学校的自我监督和社会监督。各个试点高职院校的自我监督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高职高校仅在招生过程中通过校内的纪检监察部门来实现,这在招生过程中受到干扰和影响。因此有必要建立相应的监督制度,规范校内监督组织的结构。社会监督则是通过高校向社会各界公开发布招生简章、招收学生名单,使社会各界能够了解、熟悉招生录取工作的程序,来实现其监督的作用。
  3.建立统一的、区域性的第三方招生组织联合招生
  美国的社区学院与美国其他大学一样,采取由中介性质的考试中心提供考试服务,考试方式是用计算机考试系统,客观而公正。我们目前的高职自主招生的考试主要以学校组织为主,第三方的中介机构还没有建立。对比本科院校的校际联盟自主招生模式,高职院校也可以在一定学校之间,一定范围之类组织单独自主招生考核。這样可以提高招生的效率,保证招生考核的专业性。第三方招生机构的建立有利于组合资源,发挥各自院校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刘伟.天津高职两种招生方式的比较研究[J].职教通讯,2010,(9).
  [2]杨心.中美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的比较分析[J].职教通讯,2010,(9).
  [3]http://edu.sina.com.cn/gaokao/2011-03-07/0859287332.shtml[Z].
  (责任编辑:麻剑飞)
其他文献
摘要:讨论了培养“线性代数”课程学习兴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给出了培养的四种实践模式,说明了各模式的可行性及其优点。  关键词:线性代数;兴趣;实践  作者简介:王会战(1974-),男,陕西武功人,陕西理工学院数学系,讲师;邓方安(1963-),男,陕西宁强人,陕西理工学院数学系,教授。(陕西汉中723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理工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SLGKY10-06)的研究
期刊
摘要:学风是学校的灵魂和生命线,是全校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纪律等多种综合风貌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通过分析高校学风建设的主要途径和问题,借鉴控制理论中的闭环负反馈控制系统,探索了学风闭环控制模式,设计出基于个人、宿舍、班级的三级学风闭环控制系统。此系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具有闭环控制的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不仅能保障优良学风的形成,还能进一步优化时间和资金投入。  关键词:学风
期刊
摘要:“双载体”是指教学情境和学生课业,两个载体分别是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的抓手。“双载体”教学模式改革,是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有效尝试。实施“双载体”教学模式改革,要在针对性分析的基础上,设计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情境、学生课业,还要打好课程建设的基础以及实施教学组织形式以及考核方法的同步改革。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学载体;教学模式;公共关系;高职教育  作者简介:崔景茂(1963-),男,安徽懷
期刊
摘要:水工钢结构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在建筑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钢结构课程设计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一般在课程教学结束后,将课程设计计算部分作为课程大作业提前布置,同时下达设计任务书,使学生明确设计任务和设计思想,注重课程学习与课程设计的有机结合。文章从目前钢结构课程设计中不适应这种要求的现实问题出发,探讨了几个方面的改革设想,诸如加强实践环节、命题多样化、强化过程
期刊
摘要:德国应用科学大学(FH)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具有显著特色与成效。以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FHH)电气工程专业为例,对其教学计划与课程教学目标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剖析,归纳总结了其课程体系的结构与特点。结合我国国情与浙江科技学院校情,以培养卓越“现场电气工程师”为目标,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设想。研究成果可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借鉴德国FH办学经验,实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工
期刊
摘要:“形势与政策”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针对这门课的特点,对加强学科建设和各种保障机制的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等提高“形势政策”课程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作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保障机制;创新  作者简介:丁伟民(1965-),女,浙江绍兴人,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浙江杭州310053)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随着民汉一体化教学在新疆高校的全面展开,数学课程的民汉融合式教学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本文从优化师资,开设民族预科班的专业数学汉语,改革教学模式,组建优秀学生的业余“教师”组、科研小组等方式对大学数学课程民汉融合式教学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民汉融合式教学;新疆高校;实践教学;民族教育  作者简介:张莉(1979-),女,新疆乌鲁木齐人,新疆财经大学应用数学学院,讲师。(新疆乌鲁木齐830
期刊
摘要:意象图式是通过空间关系经过高度抽象而获得的。隐喻是指由空间概念向其他认知域进行映射,进而获得引申和抽象意义的认知过程。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借助意象图式理论和隐喻理论,以霍克斯的英译本《红楼梦》为蓝本,分析介词above的基本空间意义,并借用隐喻对其语义上的延伸做了进一步的分类。分析得知,above除了其原型意义外,在社会关系域、程度域、状态域等领域还有六种引申义。  关键词:意象图式;空间意义
期刊
摘要:以优势学科、专业建设、实验室平台等为基础,以人才培养为主线,通过分析山东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近年来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的建设成效,提出了采矿工程专业“励志创新型”、“3+1定单工程卓越型”、“双专业双学位复合型”和“国际交流型”四种人才培养模式,并创新性地构建了采矿工程专业“多目标、立体化”教学模式,为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指明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采矿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多目标;立体化;创
期刊
摘要:笔者随团飞赴我国台湾,对台湾科技大学、龙华科技大学、耕莘健康管理专科学校和中州技术学院等四所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进行了详细考察,切身感受台湾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先进理念,收获颇丰,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定位、创新变革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  关键词:台湾;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考察  作者简介:辛志杰(1966-),男,福建惠安人,福建電力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李丽娇(1965-),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