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阅读期待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7889620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深感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之弊,也常常为之困惑、苦恼,为此进行不懈的探索,寻求阅读教学的新境界。在我近十几年的实践中,我真切地体会到“阅读期待”在阅读教学中起着无法取代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四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景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和探究的欲望。从阅读功能看,阅读是搜集、筛选、发现信息的过程;从阅读心理看,阅读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同时又产生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在学生拥有主体地位的阅读活动中,学生从接受到读物的第一个信息(如见到标题)时,他的阅读思维活动就自动开启了。他要对这个信息进行询问,作出猜测,产生期待。正是这种询问、猜测、期待,成为阅读活动得以自主、自由进行的内驱力。自然,读者从接受的信息中产生的内驱力强弱、有无,对其内在阅读兴趣和积极性的有无或强弱起关键作用,对其阅读行为是否进行和怎样进行产生重要影响。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阅读期待”来提高阅读质量呢?
  一、适当的煽情
  当代格鲁吉亚杰出的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阿莫那什维利认为,衡量教师好坏的一条重要标准是你的学生是否有阅读的愿望。如果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阅读,那么这个教师就不是一个好老师;如果班上大部分学生都愿意阅读,那他就是一个好教师;如果班上全体学生都喜爱阅读、热衷于阅读,那他就不仅是一个好教师,而且是一个优秀教师。
  当然,教师要煽情,要动情,也不是任意地让感情泛滥,要以自己的独特、真挚、强烈、坦荡的情怀与学生见面,扣击学生的心弦,使自己 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哀乐,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共鸣。
  二、驰情其中
  叶圣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这座桥梁本身就蕴含着作者丰富的的情感,需要我们的“情感的王子”—学生主动投入、积极参与到阅读过程中,一点一点地挖掘出来,才能与作者会面,达成情感的契合。
  启动情感。如果把儿童的情感比做“小河”,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那得需要外力的推动。这种外力须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掠过水面。如从课文中选取一个美好的场景,一个或几个角色的鲜明形象,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于是孩子情感的小河荡漾起情感,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一份关注,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期待着故事将怎么发生,将怎么一步步进展。例如,教学《月光曲》时,我以贝多芬的《月光》作为背景音乐,声情并茂地范讀课文中描写《月光曲》的内容部分,之后引导:这是一首多多么美妙的曲子!贝多芬是怎样谱写成的呢?
  牵住情感。儿童的情感总是处于运动的状态,可以由生成—发展—稳定;也可以由生成—淡化—泯灭。在学生初读课文入情后,教师需倍加珍视,把握学生情感活动的脉搏,使其随着阅读过程的推进得到强化。只要教师巧妙地牵住学生的情感纽带,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学生情感的波纹必然会渐渐地涌动起来。例如,教学《月光曲》中描写《月光曲》的内容时,通过图片、音乐引学生进入《月光曲》的意境,从而进行感悟、欣赏。再从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走进茅屋弹奏—即兴创作的情感变化中找出贝多芬创作的灵感和激情,使学生仿佛看到了,也仿佛听到了,用整个心灵去感受美妙的《月光曲》,驰而神往,激起孩子极大的兴奋,拨动他们的心弦。
  三、张扬个性“差异”
  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产生感悟,必然会带浓重的个性化倾向。同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学过的课程一样,但由于经历上的差别,家庭文化背景的不同以及个体的心理差异,因此所体现出来的“阅读期待”也是千差万别的。每一位学生阅读时有着自己注重的焦点。如有的想印证自己预想的结果,侧重于情节的发展;有的则仅是猎奇,关注是否能获得新奇的信息;有的想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对阅读的方方面面都有兴趣。作为教师首先应该保护好这宝贵的的积极性,对学生这一倾向给予充分的肯定与理解。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对课文内容的直接兴趣转化为间接兴趣,即为提升语文素养而阅读,为提升个人的审美情趣而阅读。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时,教师更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应是多元化的、开放性的。“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个读者在不同的时候读同一首诗,体会也不会完全一样。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中的“碧玉”,即可以理解为质地纯正的绿宝石,也可以理解为“小家碧玉“的美貌女子。
  四、尝试评论
  小学生喜欢情节,喜欢形象,预习了课文,他们就知道了课文大概情节,“阅读期待”得到了满足,这时,老师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学生的阅读期待,学生对进一步的学习就会失去兴趣。因此,阅读时要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那就是让学生尝试阅读评论。
  阅读教学中,应该引领学生走进其中,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去仰慕、去沉醉。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教师应用自己智慧的火种,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在文本、教师、学生的相互对话中,让学生充分说出他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让学生去提,让学生去议,答案让学生去辩,结论让学生取得。学生要品出自己的味,品出自己的情,还品出自己的疑……这时的读已经不单纯是对课文语言的忠实再现了,而是能够表达自己情感与理解的“二度创作”了,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读书最高境界,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
  21世纪的阅读教学应该更加开放和更加具有活力,“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支撑宽阔海洋、高光天空的责任则需我们教师来承担。在阅读教学中利用“阅读期待”来提高阅读质量的尝试仅是开始,它能否在阅读教学中焕发更大的生命力,还须通过不懈的探索和实践。
其他文献
如同小说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一样,一切教学活动都应根据教材实施进行,但又不能禁锢、局限于教材。小学社会课是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常识,培养学生观察认识社会、初步适应社会的初步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课程。“社会”这一概念包涵面广,更何况现代社会又是一个开放的、信息化的社会。因此说,社会课的教学更不应局限于教材。社会教师既要让学生走进社会教材,更要带领学生从社会教材中走出来,去面对一片更广阔的天空。  一、加
期刊
根据《吉林省安委会关于全面开展“四化融合”“三位一体”安全监管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吉安委明电[2014]1号),四平市教育局作为“三位一体”重要“一体”,即行业安全监管,加快构建了“网格化管理、标准化建设、信息化控制、社会化监督的“四化融合”教育行业安全监管体系。  一、网格化管理  四平市教育在2014年年初的局长工作会议上,安排部署学校安全工作时要求: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管行业、管
期刊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非常迅速,金钱的诱惑影响着每一个人,初中生也不例外。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家长们对孩子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学校也面临着来自社会的巨大压力。而枯燥的知识灌输使得学生们对学习感到乏味,对学习的厌烦心理导致他们逃离课堂,去寻求外面的新鲜信息,去看外面的“花花世界”,去分享现代物质文明的成果,去体验现代物质文明的刺激。  初中阶段是学生生活中最脆弱的时期,外界客观因素极易影响他们的
期刊
幼儿教师的道德修养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幼儿教育的质量。尤其是近段时间一些幼儿园教师虐待幼儿的新闻频出,让我更加用心去探索提升幼师道德修养的有效途径,为不断做好学生德育教育的工作而努力。  在众多德育教育的方式中,我认为主题活动是德育教育活动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开展德育教育的主题活动,可以让学生以某一个主题为切入点,在老师的指导下,获得对道德层面更深入的感知,从而水到渠成地提升自身
期刊
为加速土地流转,实现增加农民收益和规模化经营之个体目标和社会目标,理论界和实务界在出租、转包、转让、互换、股份制等流转模式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流转模式。在此背景下,信托模式开始受到重视。然而,对于土地流转信托模式的内涵及运作的根本问题却存在诸多误解,从而严重影响了信托流转模式优势功能的发挥,需要加以澄清。  一、信托流转的标的:经营权(使用权)还是土地承包经营权  在农村土地权利问题上,理论界存在一
期刊
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练意志、拓展视野、开发思维、发展个性和培养人文素养的过程。作为英语教师,我们的英语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任务型”教学途径,开发学生的语言潜能,使他们的学习过程轻松快乐,收获丰富。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
期刊
数感作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10个核心概念之一,对其阐述是这样的:“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者表述具体情境中数量关系。”建立数感是建立明确的数的概念和便捷有效地进行数学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应用于现实问题的桥梁,是有意识用数学的观点方法处理解释问题的思维。因此,数感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起着重
期刊
写作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思维活动。议论文写作也不例外,而且对思维的要求比其它文体更高。经过多次的批阅作文,我发现很多学生的议论文只是停留在“观点+论据”这种简单的论证模式上,观点是观点,论据是论据,观点和论据“油水分离”,致使内容浅显空洞,缺乏深刻的分析说理,故得分不高。究其原因,是学生不会“讲理”。 不会“讲理”的根源,就在于认识模糊,思想肤浅,逻辑思维混乱。那么,在议论文的写作中,怎样运用逻辑思维
期刊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任何思维过程都是指向某一个具体问题的。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当人们在认识活动中感到自己需要问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
期刊
一、 读书能开阔视野,让教学充满智慧  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不错,多读书,增长了课外知识,可以让你感到浑身充满了一股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激励着你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从书中,你往往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使你不断地改正错误,摆正自己前进的方向。所以,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现在社会看教师的眼光很高,人们都把教师看作是有学识、有文化、有修养的人,无论说话做事,都得高标准,严要求,我们向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