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来源 :语文周刊·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st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作文,有的同学就发“愁”,“愁”不出来就“凑”,“凑”不出来就“诌”。结果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在一次以“秋”为话题的作文课上,有的同学写到:“金黄的麦浪一望无边。”看后我问同学:“秋天哪有麦字呢?”同学答道:“想出来的。”听后,我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写文章怎么能仅仅凭空想象呢?
  “内容”决定“形式”,作文材料是排在第一位的,是压倒一切的。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观察、捕捉、感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才能写出情真意切、血肉丰满、感染力强的作品。作文时,无话可说,没事可写,这是最让人犯愁的事。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么,怎样才能使文章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呢?出路有若干条,其中学会观察,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留心生活的习惯,是最为重要的途径。当然,学会留心周围事物,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不是一件太容易做的事,但只要坚持做到以下几点,一定会有很大提高。
  一、做生活的有心人,主动观察、感知生活
  我们每天都在生活,每个人都融身于火热的生活之中,只要是有心人,就能窥见那些有用的素材,这里需要的是“有心摄取”。有个成语叫“熟视无睹”,其含义就是指对客观事物不关心,虽然经常看见,但却跟没看见一样。这与“充耳不闻”是一种类型。只有用心、用脑且有目的地去观察、感知生活,就能有所收获。现实生活中可观察的事物很多。例如一位同学受表扬时,便可以观察这个同学的表现:他是昂着头,喜笑颜开,还是显得很平静,绷着脸极力掩饰着内心的喜悦;或是低着头,红着脸,连手都无处可放,甚至额上还冒出了一层微汗?这时再观察周围同学的表情,而自己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这就留下了一个思考的空间。相反,一位同学受到批评会怎样?这些都是摄取的素材。
  二、多角度、全身心地去观察、感知生活
  作文要写得具体、生动而又有深度,源于观察感知的细致、深入、具体。这就需要全身心地感受、体验、了解生活。
  首先,作者要对身边活生生的人,有特征的物,各种各样的事,做多层次地、反复地观察感知,既能全面了解又能抓住特征。正如对“雨”的观察,不仅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还要看出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例如,下面两段都是写雨,一看便知第一段是写春雨,第二段是夏雨。
  1.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2.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其次,要在观察的基础上,抓住景物的主要方面作特写审视,运用五官,充分调动视、听、嗅、触、感官等多种感受手段去感触感知,准确地把握其形、其色、其貌、其声、其动、其静、其位,使所感知的事物立体化。比如:观察一朵花,不仅要眼看其色、其形,还要用鼻嗅其味,更可以用手触其体,如果允许的话,也不妨尝尝花瓣的甘甜,使我们对这种花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总之,观察中多从五官上开一扇门,我们的大脑就可以多接触一份信息,笔下的事物就多一个角度,五扇门都开启了,真切、具体的事物就呈现在我们面前了。
  再次,要融入感情,用心灵感知,把感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角度。具体讲,也就是从感触最深之处切进,才能由远至近,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总之,只要细心观察,认真训练,就能写出真实生动的文章。
其他文献
语文学科不仅涉及丰富的观察、想象、直觉、形象思维、逻辑推理等心理能力,而且蕴涵着丰富的社会认知和鲜明的人文精神。一些课文直接或间接的蕴涵着许多可以利用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材中的群体人物画廊为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人生、体验情感提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空间,也为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提供了有血有肉的凭借物。  在教学课文《赤壁赋》中,针对班上学生的畏难、害怕挫折的现状
期刊
高尔基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徐志摩的《翡》是大家公认的美文,江苏省把它选入高中语文课本《现代散文选读》(选修)。对该文的语言特色文学评论家赞不绝口:“诗的语言”,“音乐的旋律”,“辞藻华美流畅,色彩浓丽繁复”,“节奏跌宕起伏,汪洋恣肆”……不过,多是大而化之的赞誉,不便于中学生学习。笔者不辞知识浅陋,试对《翡》文在语言运用上的特色和优点,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习该文优美的语言,逐渐养成下苦
期刊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课堂气氛不够活躍,学生思想僵化,不敢创新,不敢越雷池一步。作文要么无话可写,无情可抒;要么写些假话、套话、空话。  情境作文的出现,有如一阵春风,吹皱了作文教学中死水一潭的局面。因为情境作文其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一本教材,学生的视野也不是被禁锢在教室里,其丰富有趣的内容,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动人的情境,以及耐人寻味的哲理,使作文教学变为
期刊
诗趣,就是诗歌情趣,特别是古典诗歌的情趣。做个有诗趣的语文老师,就是指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时不时地以诗歌的形式展现教育教学的内容或目标,以激发和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促进更加有效的语文学习,形成更加有品味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我们生活和成长于诗的国度,古典诗歌的成就和辉煌是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无法企及的,是中华民族的独有特征和骄傲,也是后人无法超越的。作为这个时代的语文教育者,虽然
期刊
“形象丰满”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有关记叙类文章的要求之一。它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肖像、心理、语言、行动等多种描写,使人物“活”起来,使人物有血、有肉、有感情地跃然纸上,丰满可人,呼之欲出。具体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肖像描写,凸现人物形象  肖像描写就是对富有特征的外貌(包括容貌、身体、姿态、服饰)的描写。如《祝福》中对祥林嫂有这样一段描写:  “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
期刊
纵观中国文学史,富有想象力的文学作品比比皆是:上至中国的古代神话,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中有六朝的志怪小说,唐传奇,乃至“六月飞雪”“杜鹃啼血”的传说及“上穷碧落下黄泉”等等诗句,还有《西游记》中的奇异怪事,都表现了文人丰富的想象力。想象是对人的深邃幽广的精神世界的探索,想象充溢着美。无论是哪一层面的想象,缥缈美丽也罢,诡秘怪异也好,它都丰富了人的心灵世界,充实了人的生命。  对于创作主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各地各校都在深入学习领会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探索和研究。我们临沂第十九中学(罗庄一中)在市区教研室傅老师鲍老师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市教研室“三五五”教学法,解放思想、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博采众长,逐步摸索出了一条有鲜明罗庄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面我主要向各位同仁介绍一下高效课堂的关键一环——合作学习。  1.合理划分小组,保证任务顺利
期刊
一、问题提出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只有面向全体学生,立足课堂,优化课堂结构,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但纵观目前课堂教学,仍存在着诸多弊端:重视了引入过程的诱导,而忽视了进一步深入探究;重视了学生的探究活动,却忽视了教师的适时诱导;重视了知识学习诱导,却忽略了反馈内化的落实等情况……为了达到“轻负高质”的理想目标,我在实践中探索使用优化课堂结构,以“质疑”为出发点,以“反馈”为手段,以“落
期刊
作文难,难于上青天。农村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所以作文成为农村教师和学生最头疼的问题。尽管语文老师掌握了丰富的写作教学理论和大量的写作教学方法,但一搬到课堂上来似乎就起不了作用。尽管学生手上也有着许多作文选、作文辅导和作文报等各种作文资料,但他们的作文水平还是无法提高。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对症下药。  要想提高学生的作为水平,教师必须先分析学生的作文基础和在写作文的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错误以
期刊
开展感恩教育,让感恩的触角抵达孩子们内心最柔软的部位,帮助学生的心灵健康成长,实在是一件迫在眉睫而又至关重要的大事。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以班级为阵地,奏响了”学会感恩、唤醒责任、倡导奉献”的主旋律。具体做法如下:  一、学会感恩  让学生学会感恩,其实就是培植学生的感恩思想,把感恩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田,我开展了各种行之有效的活动。  1.阅读经典故事,记录感恩心得  我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二十四孝故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