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诱思 反馈落实”教学法

来源 :语文周刊·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6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提出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只有面向全体学生,立足课堂,优化课堂结构,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但纵观目前课堂教学,仍存在着诸多弊端:重视了引入过程的诱导,而忽视了进一步深入探究;重视了学生的探究活动,却忽视了教师的适时诱导;重视了知识学习诱导,却忽略了反馈内化的落实等情况……为了达到“轻负高质”的理想目标,我在实践中探索使用优化课堂结构,以“质疑”为出发点,以“反馈”为手段,以“落实”为前提,以“诱思”为目的,力求避免知识的负积累,提高教学效率。
  二、具体做法
  (一)预习生疑。教师用简练而富于启发鼓励性的语言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小组长根据答案批阅预习检测题,同时组员相互提问解答,教师随时抽查。小组长引领组员独立解决错题后组织成员进行交流,有序展示自主预习的成果,遇到小组成员意见不一致或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长引领组员进行组内辩论质疑,仍不能解决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反馈到黑板上。
  (二)合作探疑。1.师生合作梳疑。教师引导学生对展示的疑点进行理顺、归类,连同教师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易混点预设的整体性问题,归纳设计为合作探疑的“诱思点”。
  2.小组合作探疑。小组成员依据“诱思点”先独立思考,后合作释疑。合作释疑一般采用三种形式:
  集体协商式:小组成员各自陈述自己的观点,然后集体讨论形成共识。陈述补充式:由能力较弱的陈述自己的观点,其他同学对其补充,使解决问题的方案逐步完善。质疑辩论式:当出现不同意见时,小组长引导组员交互质疑辩论,以达到对问题的认识更全面深刻。
  3.内化释疑。形成共识后,学生必须将学习成果反馈落实到学案上并准备展示。
  4.教师巡回指导。采集学生反馈的疑点,进行二次备课,思考要点拨的疑点、设计新的“诱思点。”
  (三)展示质疑。根据小组合作探疑的情况,进行小组学习成果展示。学生可板演、可讲解、可实验、可补充,鼓励学生交互质疑。教师要抓住学生思维的热点与难点进行点拨,抓住关键时机创设“诱思点”。对于一些易错易混的重点、难点,教师可以直接进行讲解,该讲的要讲深讲透,举一反三。
  (四)训练化疑。对课堂上生成的共性疑点、重点问题、方法缺陷等,设计有针对性的反馈训练。每节课设计3—4 个典型练习题让学生限时练习, 引导他们明确解题思路及步骤。反馈训练可分散进行,也可集中进行。对基础性的训练,要求学困生展示,中等生评价;对拓展性的训练,中等生展示,优等生评价。
  (五)检测查疑。学生独立完成,检测题要当堂批阅,教师可以从每组中抽取1—2份随时批阅,也可以先给做完的同学批阅,其他试卷可由小组长批阅或交换批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时间一般控制在6分钟左右完成为宜。 给学生2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对检测题、本节所学的重点、难点、易错点知识再次进行有效反思、整理,对仍有疑惑的题目,可请老师给予个别帮助,以达到堂堂清。
  三、实施策略
  (一)课前预习落实“三到位”
  1.预习提纲到位。提前一天下发预习提纲,让学生有时间预习。提纲中要求有目标、预习内容及要求(学法)和自测题。要求学生必须完成预习提纲中的问题和自测题。
  2.疑点排查到位。预习中,要求学生做好预习笔记,对于经过努力仍未解决的疑点,不必勉强去解决,可以把这个疑点记下来,留待合作探究解决。
  3.实验初探到位。课前预习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预习好“实验”。对一些取材容易、操作简单的实验要鼓励学生尽力做好,对于一些探究性实验也为尽量为学生提供实验的器材,让其进行初步的感知、研究。
  (二)把握好三大“时机”
  1.把握好合作探疑的时机。合作前,必须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反思的时间,让学生对探究的内容形成初步认识,生成疑点,急需解决,跃跃欲试之态时合作效果最佳。
  2. 把握好点拨释疑的时机。抓住学生思维热点、困惑点及时点拨。此时的点拨,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效率最高,同时有效减轻学生的思维负担。
  3.把握好创设“诱思点”的时机。教师的诱导是否到位的关键取决于教学过程中“诱思点”的创设。“诱思点”既可以是知识的关键点,也可以是知识的拓展点。尤其是对重点知识理解掌握后,可通过一题多解或开放性问题为“诱思点”,诱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深化,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规律。
  (三)解决好六大问题
  1. 解决好重视“预设”,忽视“生成”的问题。学生自学后反馈生成的共性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设置处理好这些共性问题,对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思维负担至关重要。这就必须做到“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因此,教师的“预设”要充分,只有“预设”充分,“生成”处理才更精彩。《“质疑诱思反馈落实”教学法》)
  2.解决好预习内容设计不科学的问题。预习内容要以问题设计为主,体现对教材重点内容的体会和感悟,防止对照教材找答案的倾向。
  3.解决好反馈滞后,矫正落实不及时的问题。①拓展反馈途径,对课堂反馈结构进行最优化组合。通过课前预习做好“前馈”,一般采用自主反馈方式;通过合作探疑、展示质疑、训练化疑做好“中馈”,可采用集中反馈方式;通过检测查疑、二次达标做好“后馈”,可采用自主反馈与集中反馈相结合的方式。②坚持立即落实。在一个课堂环节完成后,甚至一个题目做完后,及时给学生1-2分钟的矫正落实时间。可以自己解决、可以组内解决、也可以老师再别点拨。
  4.解决好学困生“依赖盲从”问题。整个学习过程,不论哪一环节,都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不管交流还是展示时,尽可能让能力弱的先展示、能力强的补充、能力弱的质疑、再由能力强的分析总结。
  5.解决好教师角色转变问题。①小组合作探疑时,教师要认证观察和了解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对出现的不规范现象,要及时加以引导。②善于捕捉学生中出现的富有新意的想法,对合作偏离主题的情况,及时给予引导。③对于一个疑点的探究、讨论,得出基本结论后,要对合作中的典型错误、不同观点等,创设“诱思点”,组织学生进一步质疑、辩论,使小组学习进一步深化。
  6.解决好学生学法问题。教给学生学习学习的方法。教师要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倾听、交流、质疑、展示、纠错的习惯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
  四、取得成效
  教学法能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能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群体智慧,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主、合作、探究习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今后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语文是语言和文学的简称,语言作为人类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一视同仁为社会各阶级服务;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如何实现寓艺术于课堂,使单调的语言更有情趣,实现教学相长,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成为语文教学研究的课题。  曾几何时,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向了单调乏味,走向了枯燥无趣,以至于学生们讨厌语文,害怕语文,甚至于远离语文
期刊
细节,就是细小的事件、细小的情节、细小的环节。作文的写作离不开细节的描写,没有了细节就没有了细腻的情感表达,没有了细节就没有了典型的人物形象,没有了细节就没有了震撼人心的场面。要写好细节我们也要学会借力。  一、向经典借力  十字架、烛台和银镶的圣水壶一出现,似乎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了,目不转睛地瞧着那些法器,他的肉瘤也最后地动了一动。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他却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内容。在新课程实施中,学生学习的过程性和情感因素被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新课程不仅强调知识和技能,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以及由此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不断内化的过程,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作用比知识、能力的作用更重要,更具有实用性、持久性,更
期刊
语文学科不仅涉及丰富的观察、想象、直觉、形象思维、逻辑推理等心理能力,而且蕴涵着丰富的社会认知和鲜明的人文精神。一些课文直接或间接的蕴涵着许多可以利用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材中的群体人物画廊为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人生、体验情感提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空间,也为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提供了有血有肉的凭借物。  在教学课文《赤壁赋》中,针对班上学生的畏难、害怕挫折的现状
期刊
高尔基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徐志摩的《翡》是大家公认的美文,江苏省把它选入高中语文课本《现代散文选读》(选修)。对该文的语言特色文学评论家赞不绝口:“诗的语言”,“音乐的旋律”,“辞藻华美流畅,色彩浓丽繁复”,“节奏跌宕起伏,汪洋恣肆”……不过,多是大而化之的赞誉,不便于中学生学习。笔者不辞知识浅陋,试对《翡》文在语言运用上的特色和优点,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习该文优美的语言,逐渐养成下苦
期刊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课堂气氛不够活躍,学生思想僵化,不敢创新,不敢越雷池一步。作文要么无话可写,无情可抒;要么写些假话、套话、空话。  情境作文的出现,有如一阵春风,吹皱了作文教学中死水一潭的局面。因为情境作文其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一本教材,学生的视野也不是被禁锢在教室里,其丰富有趣的内容,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动人的情境,以及耐人寻味的哲理,使作文教学变为
期刊
诗趣,就是诗歌情趣,特别是古典诗歌的情趣。做个有诗趣的语文老师,就是指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时不时地以诗歌的形式展现教育教学的内容或目标,以激发和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促进更加有效的语文学习,形成更加有品味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我们生活和成长于诗的国度,古典诗歌的成就和辉煌是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无法企及的,是中华民族的独有特征和骄傲,也是后人无法超越的。作为这个时代的语文教育者,虽然
期刊
“形象丰满”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有关记叙类文章的要求之一。它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肖像、心理、语言、行动等多种描写,使人物“活”起来,使人物有血、有肉、有感情地跃然纸上,丰满可人,呼之欲出。具体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肖像描写,凸现人物形象  肖像描写就是对富有特征的外貌(包括容貌、身体、姿态、服饰)的描写。如《祝福》中对祥林嫂有这样一段描写:  “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
期刊
纵观中国文学史,富有想象力的文学作品比比皆是:上至中国的古代神话,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中有六朝的志怪小说,唐传奇,乃至“六月飞雪”“杜鹃啼血”的传说及“上穷碧落下黄泉”等等诗句,还有《西游记》中的奇异怪事,都表现了文人丰富的想象力。想象是对人的深邃幽广的精神世界的探索,想象充溢着美。无论是哪一层面的想象,缥缈美丽也罢,诡秘怪异也好,它都丰富了人的心灵世界,充实了人的生命。  对于创作主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各地各校都在深入学习领会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探索和研究。我们临沂第十九中学(罗庄一中)在市区教研室傅老师鲍老师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市教研室“三五五”教学法,解放思想、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博采众长,逐步摸索出了一条有鲜明罗庄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面我主要向各位同仁介绍一下高效课堂的关键一环——合作学习。  1.合理划分小组,保证任务顺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