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之中传真情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o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王维的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是表达友情的典范之作,自诞生就成为人们传诵的名作。看似平淡的诗句究竟有什么魅力潜藏其中,值得探究。关键在于诗作不直言其情,而采用了寄情于景、托物寓情的深婉手法,巧妙地烘托了主客真挚深厚的友情。不仅所抒之情感动人,而且其妙传其情的技巧也很值得人们学习借鉴。
  关键词: 《送元二使安西》 送别 友情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借送别表达真挚友情的传世名作,后被谱成《阳关曲》而广为传唱。看似平淡的诗句为何有千古传诵的不衰魅力呢?其关键在于作者用巧妙的寄情于景、托物寓情的艺术手法,于平淡之中显真情,而且是人之常情,故而引发了千百年来人们的强烈共鸣。
  王维与元二间的友情是怎样的呢?诗歌中没有直言,但我们仍然可细细体味到。诗歌是抒情文学,主要采用的手法是借景抒情,因此,要想弄清作者抒发的是什么样的情,就必须琢磨他所写的景。情景交融是最高境界,但景与情却有不同的合作方式,大致有正衬与反衬两种。那么,王维在诗歌中是怎样处理景与情的关系的呢?
  一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是介绍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氛围。人们一般是这么理解的:渭城早晨的雨下得恰到好处,刚刚润湿尘土而不致动流。朝雨乍停,天气清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杨柳也因一场朝雨的清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总之,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相反,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这样的剖析自有其道理,但似有商榷之处。
  描写的环境确实清新怡人,主客双方在“清新明朗的图景”中来了一场“深情的离别”,可是,真的“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吗?恐怕未必然。清新明快的环境描写并不一定意味着当事人的心情也一样轻快无忧。有时乐景未必反映乐情,甚至是相反的以乐景写哀情。这首诗写的是送别,送别友人怎能不黯然神伤。如画的风景也难掩离别之愁情。难舍难分、担心牵挂应该是此时此刻的主导心情,想“轻快”有点难。王维在此正是运用了借乐景写哀情的修辞手法,寄情于景。表面看来,渭城春意盎然,天公也很作美,为离别布置了一轻松的环境。其实看似优美轻松的氛围中潜藏着深深的留恋、难舍与无奈,作者内心深处是一份深沉的痛苦。春天的到来,让冬眠的世界重新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一片欣欣向荣。如画的江山美景也诱发人们走出家门,三五成群,结伴去踏青、赏春,尽享大自然给我们的恩赐。在应该欢聚一起、共赏春光的时候,眼下两人却不能如往常那样去共赏自然美景了,离别在即,自有无限感怀在心。昔日二人肯定是诗酒逍遥于美景之中,今日却有如杜丽娘所唱“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以后类似的乐景苦情会不断上演。
  再者,“柳色新”除了有点明早春和装饰大自然的作用外,还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意义,那就是表示离别愁怀。自从《诗·小雅·采薇》中出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来,杨柳就成了文学作品表现惜别之情时常用的意象。“柳”谐“留”音,赠柳表示留念、挽留之意。古人看到柳,即生离别之意。这种共同的心理反应,是长期文化积淀的结果。王维在当下处境中单独挑出“柳”意象,显然藏有一份离别情意在其中,借此来表达自己对朋友元二的依依难舍之情。春光明媚之景的背后隐藏着愁苦依恋之情,达到了清人王夫之所言的“以乐景写哀情,一倍增其哀”的效果,说不出的苦比能直言的苦更苦,清丽的背景强烈地反衬了深挚感情中的一份凄凉。那么,他们的友情究竟有多深?李白是直言他与汪伦的友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维没有作直白式的表述,而采用了托物寓情的手法,借饮酒一事集中释放其感情。
  二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诗也没有明言他们的友情,只是选择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镜头,含蓄地作了表白。古人习惯在离别之际设饯行宴,借机一吐主客之情。王维在渭城设宴为元二送行,他又是怎样倾吐二人情感的呢?“劝君更尽一杯酒”是我们领会他们友情的关键句子。在此作者只是从整个宴请过程中精挑细选了“劝酒”这一生活中常见的动作,却饱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情感内涵。此时此刻的饮酒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欢聚畅饮,而是苦涩的离别宴酒,可想而知送别双方都会为好友的分离而难舍难过,说“不黯然销魂”,“倒是轻快而富于情调”,只怕有点不妥吧。当然,在离别宴上对即将远行的朋友说些鼓励的话,制造些轻松的氛围也不是没有可能,但在王维的这首诗中却没发现。因为“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基本确定了其感情基调,远不会像高适送别董大时唱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那般旷达,我们更多地是从中体会到一份忧虑与凄凉:走出阳关,就再也找不到我这样的知己朋友了,多喝杯酒吧。多么的凄凉,多么的悲伤,多么的无奈。丝毫不觉“轻快”,但感情的真挚却抒发得淋漓尽致了。
  何以言之?“劝”与“更”字就是明证。酒与朋友是有缘分的,朋友间的欢聚与离别,酒是不可或缺的,酒是穿梭荡漾在友情中的使者,少了它,就少了一份韵味与情意。离别或重逢的刹那,总有千言万语想向对方说,可时间短暂,一时不知从何说起,于是只好把满肚子情话化为滴滴美酒,把酒当情喝下去,藏于心,醉于心,慢慢品味。在离别的时刻,一切话语都显得多余,唯有饮酒才是交流感情的最恰当方式,虽味道有点苦涩。既然情感化成了美酒,那么,两人感情有多深,就看他们饮多少酒了。王维他们究竟喝了多少酒,诗中没讲,“劝”与“更”暗示他们饮得不会少。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一般在饮酒的初始阶段,人们饮酒是相对的自觉,都按照自己的酒量自由地喝着,觥筹交错,礼尚往来,用不着“劝”饮。当喝到了一定程度,酒量快有所不济而开始慢慢推脱之时,人们才开始“劝”酒。到了“劝”他人饮酒的时候,证明待的时间长与饮的酒量多了。“更尽一杯酒”的劝饮行为说明酒宴已到了尾声,可做东的人总感觉客人没喝尽兴,总是不断地想方设法地劝对方再多喝点,这也是人之常情。因为此时喝进去的不单单是酒,更多的是两人间的深挚友情,酒是友情的见证。
  喝的酒越多,证明两人的感情越深。生活中有这样的劝酒词:“感情浅,舔一舔;感情深,一口吞;感情铁,喝出血。”“宁伤身体,不伤感情。”诸如此类的话,都说明了酒与感情密不可分的关系。由此我们再来判断王维二人感情究竟有多深,就有了一定的依据。照此发展下去,恐怕是不醉不休了。你不醉,别人是无法相信你真的喝好了,他一定会不断地劝饮下去。酒与感情纠葛在一起,是最能让人醉倒的。醉酒其实是醉情,因为人都不愿意在情感面前低头。也只有感情真挚深厚的两人,才能喝得如此长久,喝得如此尽兴而不惜一醉。再加上这是两人分手在即的酒,他们也想借酒来一浇胸中的离愁。
  “劝”元二“更”尽一杯酒,除了表达深重的友情,也传递出二人依依难舍的心情。试想,这是离别前夕的酒宴,客人喝完后就立马上路了。因此,主人在此不停地勸远行者“更”尽一杯酒,就有拖延时间的意味。不断斟酒,拉住他再喝点,其实就是舍不得好朋友这么快离开,希望朋友多待点时间,以表留恋之情。当然,对行者与送者而言,都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忧虑与孤寂感。诗歌表达的感情多少有些低沉,气氛有些凄凉,但更多地体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未来的担忧与牵挂。再回过头看首二句诗的景物描写,就清楚其真实意图是借乐景写哀情了。
  这首诗成功运用看似平常的情景与动作,说出每个人内心深处藏有的那份真情,让人回味无穷,引起许多人的强烈共鸣,成为广泛传唱的送别曲便可理解了。
其他文献
高手的经验分享    大众摄影网每月有定期的“网络月赛”和“双周赛”,影友投稿无数,佳作很多,很多影友水平很高。在上个月主题为花卉的网络月赛中获奖的作者,都是个中高手。用作品说话,他们在此分享佳作的拍摄经验,聪明影友从中窥豹,定可提升自己的水平。    不拘一格的拍摄思路    这些作品,有的是用比较传统的微距摄影方式拍摄,但微距拍花也不是能拍下来,放大倍率高,就能出好片子;有些用技巧感比较强的多
本刊讯浙江画院建院25周年恰逢新中国建国50周年和浙江画院首任院长陆俨少百年华诞。2009年12月22日生日这天,浙江画院建院2s周年庆典在浙江美术馆盛装揭幕。庆典系列活动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指导,浙江画院主办,浙江省美术家协会、浙江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陆俨少艺术院和浙江省陆俨少艺术研究会协办。  中共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浙江省省长昌祖善,浙
曾贤谋 号白沙主人,1941年生于福建连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福建省画院名誉院长,福建省花鸟画学会名誉主席,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作品入选全国第一、三、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届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山花夕照红似火》等5幅大写意花卉作品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中国画家提名展;《一阵黄昏雨》等8幅大写意作品入选当代国画家优秀作品福建10人晋京展;《
[摘要](《雨梦》在象、韵、架、科等方面都得到了充分体现,从而给受众带来无尽的审美愉悦。  [关键词]象 韵 架 科    《雨梦》是清代传奇《长生殿》中的一出戏。从文本来看在象、韵、架、科等方面都深含作者的用意。本文拟分析其在以上几个方面的艺术魅力。    一、象。象指意象,这里多指意象的巧妙组合。《长生殿》的曲文写景如画。《雨梦》一出更是这一特点的集中体现。曲文中往往通过自然意象的组合悄然传达
[摘要]影片《活着》和《立春》,反映了二十世纪不同历史时期两代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和不同的生存观,揭示了此生存观发生变迁的社会历史根源。结合电影的情节,可以看出此种生存状态之象征意义的表达方式和内涵。  [关键词]《活着》 《立春》 自我意识 生存反思 象征    张艺谋导演1994年拍摄的电影《活着》和顾长卫2007年执导的《立春》是两部反映二十世纪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人生存状态的影片,对比这两部电影,
从厨房来到餐桌上,大部分的食物都要经过充分的加热——在旺盛的火里加热,在滚烫的油里加热,在白茫茫的蒸汽里加热。  这热量让食物们闻起来更香,吃起来更美味。  因为身体都暖洋洋的,所以食物们都很开心,脸上都带着笑容,排着整齐的队,等着你张开嘴巴,好早点钻进你同样暖呼呼的小肚皮。  可是,你的嘴巴根本没吃几口,就说话去了,就喝饮料去了;你的小屁股根本没坐多久,就跟小猫玩去了,就跟恐龙玩去了。  妈妈生
“燕飞偏是落花时”,是晚清词人谭献《临江仙》中的名句。  燕燕于飞,想一想,都是十分美好的事。但是,诗人笔锋一转,花落。燕子飞在落花时节,当然还是美好,但这美好中,还是多了深沉的意味,这深沉的意味用中国美学术语来说,就是沉郁。杜甫之后,历代诗评家,也都用“沉郁”之美,来评说杜甫的艺术特色。不过,在这里,我却想借用谭献的“燕飞偏是落花时”,来说说王雪樵艺术的沉郁之美。  王雪樵(1894年―1939
电影和大学校园有着天然的联系,电影与生俱来青春、探索、记实、梦幻的特点与大学生生性激情浪漫、富于幻想、开拓进取的精神特质不谋而合。如今的大学校园普遍开设了影视欣赏、影视评论等影视教育课程,各地的大学生电影节也开展得如火如荼。然而,在各大高校已开展20多年的影视教育究竟有何现实意义?影视教育的现状如何?笔者就此在一所普通高等院校(非专业影视院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其中,文科生占41%,艺术生占25
对于喜欢在暗光线下随心所欲拍摄的纪实摄影爱好者而言,虽然市场上林林总总的相机很多,但符合其要求的却并不多,因为这类摄影者大多要求手中的相机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便携、易用;2.手动功能强大且操控快捷舒适;3.装备大光圈并带有光学防抖系统的变焦镜头。不过,三星不久前推出的专业袖珍数码相机EX-1则是一款可以满足以上要求的新品。    便携性与握持手感    由于定位为专业级便携数码相机,采用金属
【摘要】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是美国著名的诗人、短篇小说家、文学评论家。其诗歌一般情调低沉,词语含蓄蕴藉。其诗歌理论和成就对西方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安娜贝尔·李》和《江城子》在主题表达、风格和表现手法等方面存在诸多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