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如何与学生沟通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育是一种化育,它是通过情感途径使主体受到感化,经过审美深入人心,从而陶冶主体的精神境界,完善人的品德。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美学家朱光潜先生,一致认为美育是德育的基础。陶行知先生也十分重视美育感化的德育功效,认为没有美育的教育是残缺不全的教育。因此,只有注重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才能提高德育的实效。
  审美能力的获得和发展,主要依赖后天的审美实践活动和审美教育,在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中,我十分注重美育和德育的情理结合,以德载美,以美促德,相辅相成,从而达到审美育人的目的。
  1启发引导,发现自然美
  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自然美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认为大自然是儿童理性的永恒源泉。学生对周围世界的美的感受和体验,尤其是对故乡之美的赞赏,是热爱祖同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情感源泉。可见,引领孩子们去发现、感受自然美,不仅能促进提高审美能力,还有利于培养积极的情感。然而,人们往往只重自己的直观感受,却不大习惯透过表象发现美。尽管大自然的美无处不在,但常常由于缺乏审美素养而难于发现。因此活动中,教师要唤醒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引导他们去发现美、感受美,从而树立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意识。如学校每学期安排学生进行一次春游、秋游,春季以“寻找春天的足迹”为题,带领学生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去感受自然界中阳光的温暖、雨露的滋润、鲜花的芬芳、树木的葱郁、鱼儿的活泼、鸟鸣的动听……活动中,教师鼓励学生用心地去寻找春天的足迹,先从捕绘春天之美丽的词汇和佳句入手,再从现实中看到的景象之美丽来感知,让孩子们相互分享各自的感受,分享春光的美好。而秋天却别有一番景致,学校以“我爱家乡风光美”为题,引领孩子们到野外、农场去体验收获的快乐。菜园里新鲜的蔬菜、果园里熟透的水果、田野里金黄的稻谷……美丽的秋色拨动了孩子感受自然美的心弦。在情境交融的审美境界中,学生对所呈现出的美好事物油然而生一种惊叹和赞美之情,从而唤起了他们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之情。教师趁机引导学生在领略自然美的同时,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使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升华为对劳动、对人民、对祖国的热爱。这样的活动,能使学生比较直观地感受自然美,从而认识到美就是生活、美就在身边。同时在美的享受中,学生受到了高尚的情感熏陶,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和态度。
  2交流合作,感知社会美
  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美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是社会实践的直接体现。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不能仅局限于校内,应当面向社会、面向民族、面向国际,由此才能拓展更为广阔的育人空间,才能给学生创造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机会。而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对象往往是群体,需要学生之间通过互相交流信息和情感,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达到共同活动的目的。由此看来,学生参加一些社会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实践活动,对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亲自然、进社区、驻军营、入企业、下农村等一系列的德育实践活动。①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走进自然,积极参与形式多样的集体生活,乃至社会生活。②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与多所农村小学开展了“城乡手拉手”活动,引导城里的孩子“进农家门”、“吃农家饭”、“干农家活”。回城后,利用节假日邀请“手拉手”伙伴到城里做客,与城里孩子同生活、同学习、同劳动、同逛新城,看家乡变化,叙家乡情怀。他们经常互通信件、互寄友情卡,互帮互学,互相促进,建立了和谐的关系。手拉手活动为城乡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扇窗口,拓展了孩子们的见识,增强了社交能力,也激发了他们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学校还利用每年暑假的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夏令营活动,让学生在群体交流、团队协作中磨炼意志,体验成长,感悟人生。夏令营生活不仅使小营员们变得更坚强、更有毅力,还使他们体会到了集体的智慧胜过个人,从而增强集体观念,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和群体进取的精神。
  这些社会实践活动都是在孩子们交流合作、团结互助的基础上完成的,无不闪烁着集体智慧的火花。而交流合作时所形成的美,也给孩子们带来了愉悦的审美情趣。
  3比较辨析,鉴赏言行美
  鉴赏美的能力是指对美的事物的鉴别与评价,它不仅表现在对自然美的鉴赏上,更重要的是要正确地鉴别与评价现实生活中的美。然而,世界上有许多事物的美与丑并非一目了然的,它需要鉴赏者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有较强的分析理解能力,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身心尚不成熟的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发达,阅历尚浅,他们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感性到理性、从理解到想像、从体验到评判。教师必须遵循这个规律,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辨析,去鉴别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从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在审美教育中,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深刻领悟审美对象的价值意蕴。同时,还要努力为学生搭建“鉴赏美、体验美、创造美”的活动平台,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地方、校园的特色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展活动。近年来,我校组织学生开展了“让队旗更红,让言行更美”系列活动,如以“啄木鸟在行动”为主题,组织学生到社会公共场所对宣传栏、店铺招牌、广告路标等,对不规范用字及错别字进行查找、纠正。让他们感受到这些现象对城市文明形象和文化环境的不良影响,从而认识到规范语言文字的必要性。
  审美经验是从感觉开始,而以感悟告终的。比较与辨析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知善恶、识美丑,学生把感悟到的真、善、美,转变为个人高度自觉自由的行动,达到了知与行的统一。
  4激发内化,表现心灵美
  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是以鲜明、美好的形象和优美、深沉的情感来感染人、潜移默化地教育人,为道德行为提供内在不竭的情感动力。因此,只有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审美情感,才能激起表现美的内驱力。黑格尔曾经说过:“感动就是情感上的共鸣。”教师要善于用情感敲开学生的心扉,捕捉有利的教育时机,点燃学生爱心的烈焰,以达到“入人深,化人速”的教育效果。
  我校相继开展的一系列的爱心活动,就是在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的基础上,达到育人的高效性和实效性的。如近几年持续开展的“巧用压岁钱,捐息献爱心”活动,也是学校在实施德美相辅的育人方略中的一个成功典型事例。它是通过调动学生同情、关心弱势群体的情感,引导学生的节约意识,鼓励孩子们将自己的压岁饯和零用钱存到银行里,来年再将利息捐给学校的“金苹果”爱心银行,用于资助特困生。自从创办了爱心银行以后,许多孩子为了筹到更多的爱心款,他们自发地走上街头各显神通:“小书法家”们利用擅长毛笔书法的优势,“小画家”们发挥了自己绘画的才能,“小歌唱家”、“小舞蹈家”们展示了自己文艺方面的特长,他们相继开展了春联义卖、绘画作品义卖及募捐义演等活动。这类爱心活动的开展,都是以学生的情感为纽带,以美引善,以善成美,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了发展,人格修养得到了完善。
  5探究拓展,创造生活美
  审美对于创造力的培养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其重要原因就在于美更富于创造性。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生活的美好,从而激发热爱生活之情,发掘创造生活美的潜力。陶行知先生说:“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收集到丰富的资料,扩大知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因此,教师还要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促使学生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究,不断获取新知识,在实践活动中自己去感知、去创造生活中的美。如以雏鹰假日小队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实践活动,它融“敬老、爱老、助老”传统美德、环保教育、五爱教育于一体,引导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双眼,去发现身边的不和谐现象,给社区、企业提建议、出金点子。
  在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中,孩子们的社会主人翁意识增强了,参与保护环境、美化自然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也得以提高。他们不仅自己动手做鸟笼,在街道、公园四季常青的绿树上为鸟儿安了家,还自发地开展了“我是城市美容师”、“我爱门前一条街”的保洁行动,美化了环境,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生活美。
  在德育实践活动中,教育者要引导学生感悟美.激发学生表现美,鼓励学生创造美,要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炼之以意,导之以行,充分调动他们的知、情、意、行等多种感官的情感体验,使他们不断产生新的感受、新的体验、新的思想和新的创造。让德育和美育相互渗透、相互交织,从而引导学生走全面和谐发展的成长道路,使他们成为既有崇高理想又有高尚道德、健康体魄和智慧才能的一代新人。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体系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把不同的评价方式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后发现:鼓励组的学生进步最大;表扬组的次之;批评组的开始进步,然后陡然下降;不表扬、不批评组的学生成绩最差。上述研究表明,教学中实施鼓励性评价对学生取得成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看来我们一贯信奉的“忠言逆耳利于行”的古训,应该在英语教学中改一
期刊
1把握一条途径——挂图的有效利用  挂图可以说是板书的“前奏”,其内容往往是课文的重点。每篇课文中都会有配套的挂图,我们可以把它作为板书的一部分来利用。  例如,一、二年级中的识字教学占的比重比较大,学生为了记这些生字总是想尽办法,我对形声字的教学,通过转动转盘,达到足够吸引学生眼球的效果。在转盘的使用过程中,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边转边写出这一课中所要学的形声字,这样学生很容易记住了这些形声字,并
期刊
“师生互动”这一课堂教学理念并不是新生事物,而是自古就有的。无论是中国古代孔子与弟子的座谈,还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都或多或少在形式和内容上成为“师生互动”的先导。师生互动,教师在课堂由“演讲者、表演者”转化为“引导者、管理者”,由“一言堂”变为“众言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当“小老师”,给学生搭建展现自己、锻炼自己的平台。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相互讨论,打破教
期刊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命现象复杂性的认识逐渐深入,对生命本质从各个角度进行了重新思考。在生命的各种描述性、实体性及功能性定义等基础上,又有人提出了生命的信息定义。该定义从信息论角度阐发了生命系统的本质属性、生命对环境的适应与进化的本质,它将有利于人们重新认识生命,对于高中生物教学也将具有启示作用。  1对生命本质的不断探索与生命的信息定义  生命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很难下定义的概念。高中生物教材在绪
期刊
【摘 要】 日记,是医治作文顽症的良药;日记,使作文更具有真情实感;日记,使作文素材更鲜活多彩;日记,使作文方法更加灵活妥当。当然,光要求学生去写日记还远远不够,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指导学生写好日记,何如让日记服务写作文。  【关键词】 日记 医治 作文 顽症 良药    传统的作文教学强调范文教学,强调文章的篇章结构教学,这种教学看起来严谨而有条理,而事实上这种严谨和条理的结构是教师预先安排好的,不
期刊
面对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形势,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它要求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能适应现代化的社会生活,更重要的是能担当起社会改革的重任。因此,教师除了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导入新知激趣,培养创新思维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才会自觉地调动全部感觉器官,并积极、
期刊
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力量。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之间相互作用。正如奥苏贝尔所说:“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关系,绝非是一种单向性的关系。”也就是说,动机以增强行为的方式促进学习,而所学到的知识又可以增强学习的动机。因此,学习动机在学习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是值得英语教师考虑的问题。  1培养兴趣
期刊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语言发展的最佳阶段,抓好低年级的写活教学,对于学生作文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有效地利用课本资源,为写话搭建平台,采用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  1词串练习,扎实基础  二年级教材中安排了许多词串教学,同时配有情境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情境,也激活了学生无尽的想像。如《识字l》中安排了四组关于描写秋天的词串,每组词语都描绘出不同的画面,四组词语反映
期刊
现阶段,农村小学受学校规模和教师水平的限制,进行单个学科某个内容教学法的研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但缺乏学科间的沟通和了解,人为地割裂了科学间的联系。学科间所传授思维方法和学习策略的不同,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思维的混乱,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对小学生应合理地进行思维品质训练。在小学阶段,语文课语言文字训练的侧重点是理解词句训练和运用词句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可在这
期刊
1在读中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有掌握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教材内容的真正理解。同时,数学有它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结论错对分明。因此,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同时必须勤思多想,要想真正学好数学,使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得到落实,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