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堂提问创优设计的研究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Nichol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科学课堂上,教师应对课堂提问进行创优设计,采取多元手段使课堂更具魅力。教师要明确目标、矫正问题设计方向,优化形式、激活学生灵动思维,升级评价、促生课堂成长动力,以凸显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关键词:科学课堂;课堂提问;创优设计;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3-0067-01
  科学课程以实验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品质。在课堂教学中,探究需要以问题为依托,高质量、合理的问题能够促生科学课堂的内驱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教师开始关注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重视科学课堂探究问题的提出。但是,科学课堂提问往往存在一些问题:问题设计质量不高,教师提问随意,缺乏目标性;课堂只有简单的问、答形式,提问方式呆板、单一;评价没有针对性。所以,教师应积极反思,创优问题设计,采取多元手段促生课堂成长动力,使科学课堂更具魅力。
  一、明确目标,矫正问题设计方向
  有方向、有目标的课堂,才是有效率、充实的课堂。教师的课堂提问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学生的回答才更准确。教师应认真研读科学课程标准,结合教材重、难点,进行观照性设计,矫正问题方向,提出有深度和广度的问题,凸显提问的科学合理性。这样,学生就可以对问题有清晰明了的认知,才能积极思考,进而促进科学素养的发展。
  比如,教学“摩擦力的秘密”时,教师研究教材之后,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衔接,反复斟酌问题。上课伊始,教师明确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说一说生活中与摩擦力相关的现象。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切入,思考后开始回答。有学生说:“饮料瓶的盖子有许多竖纹,是为了增大摩擦,方便人们拧开盖子。”有学生说:“举重比赛或体操比赛时,运动员在手上擦上白色粉末,是为了增大摩擦力。”学生通过回答对摩擦力有了感性认知。这时,教师再讲解摩擦力的概念,接着让学生思考摩擦力是否有大小,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对这些问题,教师先让学生根据生活常识进行假设,再利用实验去验证,最后得出结论。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没有直接提问摩擦力的概念和影响因素,而是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现象先让学生感知摩擦力,然后让学生由问题想到实验,再去论证。这样,可以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方向性。
  二、优化形式,激活学生灵动思维
  学生形象思维发达,对于形象、生动的事物比较感兴趣。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优化提问方式和提问时机。教师可采取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形成灵活多变的提问方式,为学生创设活跃的问题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启动思维。另外,教师根据学情寻找到问题最佳投放时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问题得到快速解决。
  教师的生动讲述、多媒体的动态展示、课堂的精彩演绎,都可以为课堂问题的提出创设丰富的情境。教学“土壤的保护”时,教师运用多媒体视频给学生展示土壤带给人类的益处,深化学生对土壤的热爱情感。然后,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土壤恶化,土壤荒漠化越来越严重,最终不能再为人类提供粮食的糟糕后果。教师及时提问:我们可以为保护土壤做些什么?学生在视觉、听觉的冲击及鲜明的对比中,思维活跃,开始热烈讨论。有学生说:“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认真做好垃圾分类,尤其不能乱扔废旧电池。”有学生说:“我们学生应该多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保护土壤的迫切性。”这堂课,教师不仅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关注,还在恰当的时机进行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课堂学习呈现源源不断的活力。
  三、升级评价,促生课堂成长动力
  教学评价避免单一,侧重多元,这是新课改积极倡导的。科学课堂以探究为主,所以,教师的评价要以激励为主,不能用偏激和歧视的话语评价学生,要全面关照到不同学生,看到学生发展的潜力。教师应升级问题评价,正确对待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使学生能够看到自身的优缺点,更快地进步。另外,教师鼓励学生相互评价,让学生增强主体意识。这种多元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科学离不开实验,在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点评,从而凸显评价的有效性。教学“水滴里的生命”时,教师先把学生分组,然后给每组一烧杯水,让学生想办法观察水里的活的生命。有的组认为可以用放大镜试一试,这个办法虽然不是正确答案,但教师要对学生敢于尝试的精神给予表扬。有的组认为放大镜功能有限,需要用更先进的器材比如显微镜,才能看到水里的微生物。对于这一办法,教师要充分肯定,然后让学生给大家讲讲自己了解的显微镜。对于想法较少的组,教师不能打击,要引导他们学会观察,善于积累知识。实验以后,同组学生进行互评,评评伙伴值得学习的地方,获得共同进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科学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提问上要多下功夫,创新问题设计,明确问题的目标性,突出其逻辑性,让学生清晰感知。教师还要优化提问形式、采取多元评价方式,体现课堂提问的适时、适度,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高潇怡,胡巧.科学课中教师提问模式的发展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11(03).
  [2]董曼曼,杨培禾.科学教师应对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J].课程教学研究,2015(02).
  [3]吴开其,张晋.小学科学实验课堂中探究性问题的有效生成[J].教學与管理,2016(04).
其他文献
介绍了金属基ZTA陶瓷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制备方法、组织特点和金属基陶瓷复合辊套及衬瓦的运行效果,以及应用经济效益分析。结果显示:金属基陶瓷复合辊套及衬瓦的耐磨性是
《新课标》的理念之一就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受益.备课中,不仅要备教材教法,更重要的是备学生.因为一个班的学生虽然年龄层次、智力发展水平相当,
澳大利亚政府帮助居民更换节水龙头和淋浴喷头、小容量抽水马桶水箱,安装流量调节器和生活用水处理系统,将生活用水回收再利用,并将遍布全国的1.6万km开放式输水渠道改为封闭式输
通过系列试验探讨了淹没式给水超滤膜系统中曝气对膜通量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淹没式给水超滤膜系统中膜通量随时间和过滤水量的变化均由快、慢两个指数衰减模式共同组成,
中国石化股份公司九江石化分公司为解决炼化工业废水中散发恶臭气体的问题,建设了一套处理能力为3000m^3/h的新型工业废水隔油浮选恶臭气体处理装置。该套废水恶臭气体处理装置
研究了含0.1%、0.6%、1.1%、1.6%钛的高铬铸铁的硬度和耐磨性能与组织之间的关系。通过金相组织图、XRD测试、EDS分析以及磨损试验,发现钛的添加对高铬铸铁的耐磨性能有显著
如何优化数学作业, 让数学作业发挥其应有的素质教育作用, 是值得教师深入研究的问题.文章结合教学实际, 提出调整作业结构、 深化素质教育的方法: 模仿性作业、 深化认知, 探
1临床资料患儿女性,于2009年末足月出生,发育尚可。生后5d,听诊可于胸骨左缘闻及收缩期杂音,无紫绀。超声心动图表现:各房室腔内径及室壁厚度均在正常范围,各瓣膜形态及活动良好,大
情境教学具有本身的教学优势, 其生动、 形象、 具体, 便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 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因此,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 我们身为历史课堂
聚晶立方氮化硼(PCBN)刀具是继聚晶金刚石刀具之后的又一种超硬刀具,以其独特的“以车代磨”、“硬态加工”、“干式切削”等方式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环保刀具。PCBN刀具在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