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群文阅读”在高中古诗词中的应用策略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kenn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苏轼作品教学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但由于学生对苏轼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苏轼豪放旷达的一面,对苏轼作品的解读也相对片面。而“群文阅读”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教学实践方法,也是一种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有效阅读的方法。因此笔者认为在对苏轼作品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结合群文阅读的方法,增加学生对苏轼作品的阅读量,提升学生对苏轼作品的认知度。
  关键词:群文阅读;古诗词;苏轼作品
  一、高中语文苏轼作品鉴赏教学困境
  在浙江省高中语文现行的苏教版教材中,苏轼共有11篇选文,其中必修教材选入篇目为《赤壁赋》《念娇·赤壁怀古》,选修教材选入篇目为《定风波·莫聽穿林打叶声》《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留侯论》《超然台记》《后赤壁赋》《方山子传》《日喻》。在苏轼作品的教学现状中,大部分教师只停留在必修内容的教学上,在课堂上不注重引导学生对苏轼进行全面理解,学生很难把握苏轼作品的深刻意蕴。对于学生而言,从小学开始就陆续接触苏轼作品,他们对苏轼并不陌生,但是学生对苏轼及其作品的了解大多数来源于教材、教辅资料和教师对苏轼作品解读,所以学生对苏轼作品的解读也就停留在“豪放旷达”之上。
  二、群文阅读在苏轼作品教学中的可行性
  基于上述苏轼作品鉴赏的教学困境,笔者认为群文阅读不失为一种有效提升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方法。
  (一)高中生的自身发展特点
  1.生理特点
  高中生不仅在生理发育上趋于成熟,而且智力方面也接近成人水准,在个性发展和心理品质上也表现的更加多样和稳定。高中生叶更加注重自己的个性化发展,他们目标更加明确,自尊心更加强烈。而群文阅读的理念便非常注重高中生的发展特点,学生能够在群文阅读中不断发现新的知识点,从而满足其心理成就需求。
  2.能力特点
  高中生已经具备了独立阅读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知识积累、思维创新等能力。他们能够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并养成知识积累的习惯,在与老师同学的合作分享下,形成符合自身的思维体系。
  (二)群文阅读的开放性
  群文阅读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多篇文章阅读过程中,发散思维,思考问题,找出多篇文章中的异同点,掌握阅读教学的思路和方法。因此,群文阅读体现教学手段的开放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会让语文教学效率更高,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
  (三)苏轼作品中艺术特色的丰富性
  苏轼是一位在中国文学史上极具生命力,并且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极大影响的作者。这重大影响得益于苏轼作品中丰富多样的艺术特色。他的作品坚持现实主义题材,多次被贬的经历让他有机会接触底层百姓,对于民生疾苦,苏轼感慨万分,在其爱憎分明的情感下,苏轼留下众多具有思想深度的作品。另外,苏轼作品极具美学价值,除了反映民生疾苦外的作品,苏轼还有许多写景抒怀的作品,登山临水,行义天下,豪情壮志。苏轼还倡导词之诗化,革新词风,成为了豪放词的代表人物。因此苏轼作品以其艺术特色的丰富性更符合群文阅读的目标。
  三、利用群文阅读“三步法”鉴赏苏轼作品
  “群文阅读”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从这一角度出发,笔者将群文阅读设计分为兴趣激发,会意感受,审美提升三个步骤。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学生不喜欢古诗词,甚至无法体会古诗词中的魅力。那么在利用群文阅读这种方式时,便可以从激趣入手,让学生慢慢领会诗词意蕴,进一步品味诗词之美,使学生乐于学古诗词、学会学古诗词到最终爱上古诗词,同时帮助学生从语言、思维、文化、审美四个角度全方位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一)走进主人公,兴趣激发
  首先,把“作家”作为议题,这是群文阅读议题的常见方式,那么把作家作为议题,设计“苏轼人生”议题群文阅读是最直接认识苏轼的方式。
  在设计这一议题的时一定要关注学情,在很多学生眼中苏轼只是“豪放旷达”的形象,针对这一现状可以选取表现苏轼不同性格的作品。苏轼除了“豪放旷达”的性格特点外,还具有执着、高度负责任、重感情的一面,比如说选修教材中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对妻子王弗的一往情深表现得一览无余。此外,苏轼性情忠厚,性格坦荡,交友甚广,这些性格特点都可以通过群文阅读加以了解,使学生对苏轼的认识更为全面。
  (二)整合意象群,会意感受
  意象,虽为客观事物,但却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它们可以称之为诗歌艺术中的灵魂,因此,把握关键意象对于理解古诗词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在苏轼作品中常出现“梦”“月”“酒”等意象,那么我们在设计议题的过程中就可以抓住学生感兴趣的意想,教师擅长的意象来定群文。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他的作品中出现了更多与梦有关的作品,比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经历了乌台诗案后,苏轼对人生命运做出了新的思考,人生的困境使得他变得更加旷达与豪放。
  (三)构建审美群,鉴赏提升
  审美群是相对抽象的概念,如何化抽象为具体,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通过群文对比诵读和群文意境体会的方式使学生构建审美群。在苏轼作品中有些意境雄浑开阔,有些则和谐静谧、绮丽典雅、恬淡闲适,令人神往,若学生能了解其中的意境美,那么便会真正爱上这些经典作品。教师可以从音韵和意境等角度入手,把相同或相似意境或音韵的古诗词组成群文,根据不同的点设置相应的议题,进一步赏析古诗词作品。
  综上所述,古诗文的群文阅读,不仅提升了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而且能让学生乐于阅读经典作品,具有内化于心的作用。本文将“群文阅读”与苏轼作品教学相结合,提出了一些简单的群文阅读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希望能够对高中古诗词教学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宋浩珍.蒋军晶群文阅读课例研宄[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8.
  [2]蒋军晶.让学生学会阅读一一群文阅读这样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启蒙阶段,小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对于其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小学班主任作为小学生在校的人生导师,对小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其中工作重点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何优化班级管理,本文将对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提出见解。  关键词:班级管理;道德教育;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  引言:  从古至今,道德教育就是教育当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高中政治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如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以及正确把握政治学科的特点。本文还介绍了作者本人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如怎样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利用好现有的教学资源等。  关键词:政治教学;学习兴趣;教学方法  以下是我在政治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1.突出教学的情感性和自主性,营造独具灵性的生命课堂  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心理活动
期刊
摘要:易卜生说过:“青年时种下什么,老年时就收获什么。”语文是小学教育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还要加快课堂进度,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语文;学习能力;教学互动  引言:  教学互动是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进行沟通的一种模式。在当前小学四年级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增加与学生之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教学理论的不断拓展和完善,国家越来越重视综合素养的人才的培养。语文课程是小学基础的课程,对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和文字辨析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课程的不断改革,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制也在不断地升级和转型,越来越关注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和创作能力。老师在写作教学时,不仅要给学生增加练笔的实践,还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和积累好词好句,增加学生的写作素材,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作能力。  
期刊
摘要:朗读教学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重点,只有学生掌握了朗读的技巧,才能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过程中,要以教材为基础,利用科学、有效的指导方法,使学生能够通过朗读教学掌握更多的语言文字知识,从而提高自身语言水平。基于此,本文将主要探讨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思考;策略  引言:  小学语文是小学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
期刊
摘要:作为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主要中枢线与重要奠基石,所谓生活教育,即生活就是教育、社会就是学校、教学需要合一。正如同陶行知先生最为人熟知的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所主张的教育教学理念相同,生活教育思想主张将教育工作者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与受教育者实际生活与所处环境相关联,这不仅仅是对于传统的、错误的填鸭式教学方式的反思,更是能够激发幼儿创造性与想象力的有效举措。这种具有生活性、行动性、普
期刊
摘要: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核心,对于学生的教育教学起到关键性作用。小学生正处于懵懂时期,生理与心理都尚未成熟,班主任对于他们的管理要更加用心与细致。但是现今的小学班级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本文简要分析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技巧,以提高小学班级管理质量。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技巧研究  小学生处于感性大于理性的阶段,班主任要想更好的管理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前提,也就是首
期刊
摘要:阅读学习技能塑造的过程,好比人学习开车技术一样,老师作为驾校的教练人员,应当指出练习的办法,学习的路径,然而其不可亲自取代而喧宾夺主。如果其自己不自主性的学习开车,那么其将不可能真正学习好开车技术。其中更为关键的是,学习者本身健康的思想情感、美学的理念是内心感知、实践体味的追求目标,作为他们的老师根本不可能取而代之。  关键词:高中教育;语文科目;阅读课程;教学理念;有效方法  引言:  高
期刊
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也在不断推进,高中德育的渗透也变得极其重要,对学生的性格塑造和品行塑造有着很大的影响。而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学生的价值观是在这个时候培养出来的。因此,高中班主任要立身作则,立德树人,要在教学中渗透品德育。本文简要分析了德育教育的现状及其重要性,提出了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渗透的对策,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
期刊
摘要:新时代煤炭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技术和人才支撑。近几年,一批批90后大学生进入煤矿,为矿井注入了新鲜血液。然而,由于多种原因,90后大学生缺乏行为规范和自我约束意识,被称为叛逆的一代,进入煤矿,思想较不稳定,离职率较高。作为煤炭企业管理者,如何做好新入职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助力他们实现扎根煤矿,成长成才的梦想又成为当前新的、值得思考的命题。  关键词:煤矿;大学生;思想教育;心理疏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