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bb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生的教学过程是其学习过程中起到重要转折作用的教学过程,尤其是数学教学过程更是对其高中数学及后续数学的基础起到一个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在的教学模式下,多数学生认为数学是一个枯燥乏味并且让人头疼的科目,完全无法让其提起学习兴趣,由此而影响了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成效。对于初中数学来说,由于逐渐涉及多种计算方式,对于年龄尚小的初中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学习及不懂就问的态度就成为了影响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但现在许多初中生并不具备这种意识。因此本文对学生主动提问的意义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并提出了引导其主动提问的相关途径。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生态度;主动提问;引导途径
  一、 初中数学课堂学生主动提问的意义
  (一) 使得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课堂中,教师考虑到教学过程对学生往后的数学学习进程的影响,一般都会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十分关注。但是,学生不想问和不敢问的现象导致即使教师在课堂中询问学生是否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学生也不会提出自己的疑问,由此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不够了解,从而影响到往后相关章节的教学情况。例如,在学生学习一次函数时存在不了解的问题而没有及时向老师提问解决,则可能导致其在二次函数及往后的所有函数的学习过程中都存在问题。但是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则可以避免这种问题的堆积,可以及时解决学生的困惑,为以后相关知识的学习作铺垫。
  (二) 使得课堂知识进行有效的拓展
  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从来都不是唯一的,即使在课本上所介绍的解题方式,也不一定是完全全面的。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课堂上,如果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提问,则可以在解决学生疑问之外使得学生对于问题进行充分的思考,集思广益对解题方法进行研究,拓展解题思路。除此之外,对学生的自主提问进行一定程度的引导,还可以使得学生进行跟所学知识相关知识的思考,从而起到引出后续知识或者是引出课堂以外的知识的作用。使得学生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学到更多之前未知的知识,使其增长对数学的兴趣。
  (三) 可以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良好的互动
  课堂上的提问与回答其实不仅仅是一个教育与学习的过程,其实际上还是一个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的过程。首先,学生能够大胆地在课堂上进行提问,就代表师生之间的关系融洽。另外,在关系融洽的基础上,如果能够学会积极踊跃地进行课堂提问,与教师对学生的课堂提问相呼应,促进师生之间进一步的交流,不仅可以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平等,也能够使得教师在自身的教育成果上获得更大的成就感,从而促进其教学动力的增长,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更加高效。
  二、 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引导途径
  (一) 营造轻松愉快的互动式数学教学气氛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初中生年龄与教师年龄之间往往存在着较大的隔阂,因此,造成学生在课堂上不敢积极提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对教师的一种距离感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恐惧感。这种感觉使得其在心目中认为其一旦提问就会被教师认为是没有好好听课的表现,给教师产生不好的印象。因此,多数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都会对自己没有充分掌握的知识点进行隐瞒。因此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尽可能地将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愉快。例如,可以利用将课堂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的方式,并要学生主动进行举例,以此来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关系,使得學生与教师关系融洽,愿意主动在课堂上进行提问。
  (二) 创立一定的教学条件引导学生提问
  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提问的初期,由于学生长期处于与老师具有隔阂的教学形式下,从而无法快速地融入到积极进行主动提问的课堂气氛当中。因此,教师就应当采取更为直接的引导方式。例如,在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立一些由学生自己思考提问的实践活动。例如,在进行统计章节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由针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提出相应的统计问题。先由知识性的提问着手,引导学生进行答疑式的提问。
  (三) 对学生提问予以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
  前文提到,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年龄差距使得学生在内心对教师产生一种敬畏的心理。从而不敢在课堂上进行提问。其实除了这种心理之外,在学生进行课堂提问之前,其可能对自身要提出的问题进行反复地斟酌,考虑是否会由于题目太简单而遭到老师和同学的嘲笑。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进行互动,而且要形成一种互相鼓励的平等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有勇气提出其想要询问的问题。
  (四) 对学生的提问予以正面的评价
  要想引导初中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积极进行主动提问,除了应当在其不敢提问的时候加以鼓励和引导之外,对其提出的问题进行肯定也是引导其他同学进行提问并激励提问同学继续进行提问的有效手段。由于初中生年龄的限制,其可能将教师的认可当作是对于自身学习行为的一种高度的认可,从而为了获得教师的良好印象而继续延续该种学习方法。因此,如果教师能够在学生提问之后予以“这位同学想的很全面,思维很广泛。”“这位同学提出了难点所在。”等认同性的评价,将会对学生的主动提问行为产生良好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总结
  总的来说,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在课堂中提问的行为进行引导,就应当充分考虑到初中生的年龄及心智状态,从而采取合适的途径达到使其主动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黄杰.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J].亚太教育,2016,(34):62.
  [2] 车锦洋.浅谈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J].教育现代化,2016,(35):327-328.
  [3] 钱晓宇.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J].中国培训,2016,(22):198.
  [4] 向平.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四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文集,2016:1.
  [5] 翟增鑫.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J].科技展望,2016,(06):248.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可穿戴设备在人们的生活中掀起了一股热潮。尤其是在近些年,教育界开始关注积极心理学与教学融入,可穿戴设备的运用成为小学数学中的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模式,将这种模式融入到教学当中,尝试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一些知识和技能,开发小学生的智力以及创造力,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建立健全学生的人格,促进教学实效性的提升。小学数学中也不例外,在教学中可以协助可穿戴设备,采用积极心理学的
摘要:反思是学生在学习知识之后对自己学习情况的一种监控,也是学生思维发展的一种比较高级的形式。学生反思能力的形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发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还可以促进小学生认知发展、促进学生自我评价的提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不例外,教学中教师有必要结合实际,关注学生反思能力培养提升学生能力。文章结合教学实际,通过数学活动、对比形式以及错误实例研究,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渗透方法。  关键
摘要:错题集是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之后,经过自主整理而形成的一种切合实际的学习资源。学生在知识掌握过程中出现错题是在所难免的事情。如何借助错题这一资源,变“错”为宝,督促学生自我反思,促进学生能力提升。笔者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际情况,阐释运用错题集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错题集;小学数学;反思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长期注重结果的理念影响着教师和家长对学生学习的态度,也促成学生过分关注
双歧杆菌脂磷壁酸(Lipoteichoic acid, LTA)具有延缓衰老作用,但其延缓衰老的机制尚不清楚。Klotho基因是近年发现的能抑制衰老的基因,klotho基因缺失的小鼠表现出各种衰老症状;而使缺陷小鼠体内klotho基因表达增加,各种衰老症状也随之改善。本实验通过研究klotho基因在正常小鼠、衰老小鼠及处理小鼠的表达,探讨双歧杆菌LTA延缓衰老的可能作用机制。实验中采用D-半乳糖衰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迅猛发展。妊娠率从早期非常低的水平发展到如今的40%左右。然而,这妊娠率直接和移植多个胚胎有关。移植多个胚胎是依据目前选择胚胎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