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实践与思考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409277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主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阅读能力等综合能力,从而能够灵活运用文字,利用文字进行交流、沟通,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挖掘语文教材,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教材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是教师从事教学的依据,只有对语文教材进行精心研读,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课上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钻研,只有自己钻研出来的课堂教学,才能教出味。教师研读教材,其实就是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教师在研读教材的时候,可以挖掘教材中有效的素材,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
  以《桂花雨》这篇课文为例,作者先写了自己最喜欢桂花,喜欢桂花的香气,然后写了摇桂花的事情,最后写了作者离开家乡后赏桂花的时候,想起了孩童时期故乡的桂花雨,字里行间展现了作者淡淡的思乡之情和对故乡的怀念。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把握课文内容的同时,还要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表达方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各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学会与书本对话,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感悟、体验,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获得思想的升华。
  学生阅读以后,老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怀念家乡的什么?”一些学生由家乡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带大,直到读书的时候,才送到父母身边,这样的思乡之情,容易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从而理解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情感,不需要老师去刻意提醒和解说,可以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二、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文化传统,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提高个人语文综合素质。在教学的时候,语文老师要注重学生词汇、语句的积累,在学习的时候,学生收集一些好词好句,并背诵下来,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写作时引用名句,提高写作水平。
  比如,刘禹锡的《望洞庭》是小学阶段学习的重要内容,由于小学生识字不多,诗歌具有高度概括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习的难度。但是古诗词大多数有一定的韵律和节奏,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丰富的哲理和内涵,千百年广为流传。“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句诗,将洞庭湖的景色描写得高旷脱俗,极具浪漫主义色彩。日常教学的时候,语文老师将一些好詞好句画出来,让学生不断诵读,在诵读的时候,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词语和句子。平时教学中,语文老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文学著作,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了丰富的词汇量,在写作的时候,可以做到心中有数,文思泉涌,写出来的作文才能生动传神,打动读者。
  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将学到的语文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体察社会民俗、民情,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可以为学生的写作积累素养,让学生有话可写。小学阶段学生刚刚接触写作,很多学生觉得缺乏写作素材,写作的时候,容易出现无话可写的现象,或者学生作文写得像记流水账,缺乏新意和特点。写作文是很多学生头疼的问题,提高写作水平,除了大量阅读课外书籍之外,还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以六年级的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为例,这篇课文是叶圣陶游览浙江金华双龙洞写下来的文章,按照作者游览的顺序描述了看到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和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通过这篇文章,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情感。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大量运用了对比、夸张、拟人的手法,描述了看到的景色。比如“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中将溪流声比喻成调子,调子是只有人才会发出的声音,这就是拟人的手法。“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这句话将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和盆栽的杜鹃进行比较,表明山上的映山红比较有精神,有精神是形容人的,这里是借用拟人的手法,表示映山红的长势很好。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作者的表现手法,并将这种描述景色的手法运用到写作环节中,提高自身写作水平。学生学习了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从而提升了观察能力和叙述能力。教学结束以后,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参加当地一些具有特色的景点。老师带领学生参观的时候,要求学生带着笔记本,将游览过程中看到的、听到的描写下来,作为创作的素材。参观结束以后,根据游览活动,学生自己写一篇记叙文。学生参考教学的例文,并结合记录卡的内容进行创作。在写作过程中,学生不仅将观察到的内容写清楚,还可以运用案例的修辞手法,将植物描写得更加生动、形象。通过这样方式,让学生觉得写作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习作完成以后,教师还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习作,大家评论习作写得好的地方,写得不好的地方,从而激发学生写得更好的欲望,在下一次的习作中,避免一些容易犯的错误,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通过课外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去感受生活,感受身边的人和事,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将这种观察能力运用到习作中,提高习作水平。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也是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如果语文学习不好,可能影响到学生其他科目的成绩。因此,语文老师必须重视课堂教学,日常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量。语文老师要挖掘教材内部的素材,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并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多地体验生活,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经历,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结合在一起,提高语文的应用能力,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
其他文献
【摘 要】 陶老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书中提出了儿童创造力“六大解放”的主张: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双眼、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创造力。笔者结合自身的数学实验教学经验,通过“六大解放”对学生进行“创造教育”,在数学实验教学上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进而让孩子带着这样的意识走进生活。  【关键词】 数学实验;创造教育;以生为本  一、有广度的眼光——解放儿
这天,我们兴致勃勃地迎接我们最喜欢的体育课,谁知天不作美,竟然下起了小雨,室外体育课肯定上不了了,于是老师决定在教室里举行扳手腕比赛。  最后,王峰和郭鹏成为决赛的对手,这两位重量级选手的对决,把比赛推上了高潮。我们的呐喊声也更加热烈。两位选手就像是《水浒传》里的武松和老虎一样,丝毫不给对方喘息的机会。突然,王峰的一时疏忽,马上使自己处于落后的状态。“峰蜜”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教室里“王峰,加
【摘 要】 在地理题材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品德目标和地理知识巧妙整合,牢牢把握住“儿童的社会生活”这条主线,通过唤起儿童的生活体验,引导他们学习符合儿童认知和思维的生活地理、社会地理,从而让品德课堂上的地理知识成为儿童的地理,生活的地理,有生命情感的地理。  【关键词】 对接点;兴奋点;延伸点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儿童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在品德与社会
【摘 要】 注重“大阅读”,关注学生的阅读素养,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创建多样化的形式,扩大阅读的范围,只有这样,学生的閱读素养才能逐渐形成。本文从大阅读概念出发,研究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关键词】 大阅读;高中语文;阅读素养  大语文的时代呼唤大阅读,阅读素养的提升离不开学生的大阅读。在高考改革的今天,阅读已成教学的重中之重,可以说得阅读者得语文,只有阅读水平和素养得到提升,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最具有安全感的依附对象,因此亲子关系是塑造健康人格的重要因素。在生活中蕴含着很多的教育因素,关键在于教师怎样为家长提供“发现孩子之旅”,为亲子沟通及孩子人际交往提供有效的平台,既开发孩子的潜能,又让孩子与家长更亲近,使孩子的人格发展更健全。  一、用图画书打造智慧父母——引发幼儿,家长教师互长。  1.活动理念  倾听孩子——用心感受花开的声音。孩子游戏时的呢喃自语,孩子生活中的
【摘 要】 绘本蕴涵着丰富的艺术形式,绘本教学注重绘本中的语言和情感的挖掘。如能充分挖掘绘本中的艺术审美教育价值,与其他艺术形式间的同构,进行多元化、多角度的绘本教学,从而让幼儿在艺术同构的绘本教育中感受美、欣赏美和表现美。本文以绘本《小丑鱼》为例,从“解读绘本、挖掘价值;丰富体验、多元同构;喜悦收获、艺术升华”三个方面,阐述探索艺术同构班本化教学实践研究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字】 艺术同构;
家是远航的船,良好的家风就是船上的帆;家是美丽的花,良好的家风就是花朵的根;家是广阔的天,良好的家风就是天边的月。  ——题记  时间正在悄悄地流逝,而我们正如小草一样快乐成长。在成长的旅途中,都曾经经历过风风雨雨。但在我心里,总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支撑着我们。这,便是——家风。  古人云“活到老,学到老”而我的家风——與书为伴。总记得在三年级的时候,妈妈给我买了一套作文书,我欣喜若狂,如获至宝,每天
为了让课程游戏化尽快落地生根,引领教师们快速成长,促进幼儿园“崇劲尚美”文化尽快形成,从内化理念、沉浸教研、项目推进三方面促进教师成长,从梳理整合资源、重构课程框架入手丰富“劲·美”体验式课程。  一、博学之,内化游戏理念  1.阅读丰润内涵  幼儿园要不断充实和丰富教师读物,园内图书及学前教育类杂志能充分满足教师阅读需要。除共读研讨外,教师们在阅读之后积极撰写读书笔记,工作日期间每周一篇,暑假里
【摘 要】 科学是一门实证主义哲学,科普的本质是实事求是。孩子们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探究欲望强,遇到新鲜的事物喜欢问“为什么”。顺应孩子的天性,重视孩子的科普探究精神和兴趣培养。结合学习《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巧用乡土科普资源,从中寻找孩子感兴趣的事物作为科学教育内容,通过对孩子的兴趣引领、问题导向等方法,通过大自然课堂活动、对比实验等途径,培养孩子的科学探究兴趣,彰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国以及全社会更加重视起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小学的德育教育与学科教育相比仍旧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来说,开展行为训练课是一项教育效果优异的课程。但是从行为训练课程的开展现状来看,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正是从这些问题入手,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和方法,以期可以促进我国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