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干预研究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c1990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外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外科重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护理干预组给予积极的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观察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干预组在肛门排便时间和排气时间上均快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外科重症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有着重要意义,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关键词:肠内营养;外科重症;护理干预
  外科危重症患者术后多不便进食,且因机体耗能增加,可导致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肠内营养支持能显著降低外科重症患者术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促进重症患者胃肠功能等身体机能的改善和恢复,提供患者维持新陈代谢所必须的营养和能量,增强患者机体的免疫力,降低危重患者的并发症和病死率[1]。近年来,肠内营养支持危重患者已越来越被临床外科医师所重视[2]。2009年7月- 2013年9月我院对90例外科危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护理干预组和普通护理组,结果显示积极有效的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外科重症患者康复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09年7月- 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90例外科重症患者,发病原因均为消化道肿瘤术后合并呼吸衰竭、胰腺炎和脑出血等重症,均不能经口进食。随机分为肠内营养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肠内营养护理干预组45例,男23例,女22例,平均年龄60.3岁;对照组45例,男24例,女21例,平均年龄59.5岁。两组患者胃肠功能均正常且无伴发消化道炎症,基础资料经统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
  1.2.1营养支持[1-2][5]:护理干预组45例患者于术中行空肠造口留置营养管,术后给予5%葡萄糖氯化钠500 ml自空肠造口管滴入清洗营养管,次日经空肠造口留置营养管滴注能全力,匀速滴注,由50 ml/h缓慢增至100 ml/h,随后加至全量,每疗程2周;对照组45例患者不给予肠内营养支持。
  1.2.2 肠内营养管的护理[3]:肠内营养管的位置十分重要。采取于Treitz韧带远侧20 cm-30cm行空肠营养性造瘘。在营养管喂养时应将患者头部抬高30-45°,以避免误吸。同时为防止营养管被食物堵塞,喂养结束需用温开水冲洗营养管。若出现导管阻塞或胃内压增高,应及时调整营养液输注速度和总量,以减少或避免胃内容物的反流。
  1.2.3一般护理干预:①口腔护理:保持患者口腔清洁,使用口腔含涑液清洗患者口腔,每天2次。②病情监测: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密切观察患者水与电解质变化,准确记录患者24h尿液出入量,观察患者肛门排便排便时间。
  1.2.4并发症预防:常见并发症包括:①腹泻[4]:腹泻是肠内营养支持时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肠道蠕动过快或营养管内压力增加导致输入的营养液快速流过肠道,导致患者排便次数增多且粪便不易成型,本并发症的发生率可高达60%,应密切关注并做好预防治疗准备。②吸入性肺炎:吸入性肺炎是肠内营养支持改善危重患者时较为多见的并发症,尤其易发生在导管位置不正确或患者喂养姿势不妥的情况下,因此应合理留置营养管,易采取经空肠或十二指肠留置营养管,避免经胃肠道留置营养管,因其可能更易使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3]。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肠功能恢复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
  1.4统计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l3.0统计软件。均数采用±s计,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由表1可知,护理干预组在肛门排便时间和排气时间上均快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护理干预后肠功能恢复情况统计比较(±s)
  组别 例数 肛门排便时间/h 肛门排气时间/h
  对照组 45 119.8±21.3 79.3±15.3
  干预组 45 92.9±11.9* 56.5±16.6*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外科危重症患者经手术创伤后身体机能处于高代谢状态,耗能明显增加,体内蛋白质分解明显加快,如没有及时补充营养和能量,患者极易出现低蛋白血症及器官相关并发症,如可导致伤口感染,伤口愈合延迟,甚至会加重脑水肿的发生率等[1]。本研究回顾我院对外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结果表明护理干预组在肛门排便时间和排气时间上均快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干预除需要经验丰富的护士参与外,在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同时,还应重点护理营养管,同时密切关注并发症的发生并做好预防准备。本研究结果表明积极有效的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外科重症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有着重要意义,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潘榮峰.早期肠内营养在普外科重症息者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1,32(6):1507-1508.
  [2]陶霞.72例外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1,32(7):1416-1417.
  [3]刘莉,李松林.肠内营养管不同置管位置对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影响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5):1286-1287.
  [4]吕健,张瞿璐,陈静,等.神经外科重症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3,10(1):54-56.
  [5]许媛,何伟,葛庆岗,等.外科重症病人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分析[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1,8(3):151-154.
其他文献
针刺伤是一种刺入皮肤深部的意外伤害,是医务人员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具有潜在感染的危险。护士由于经常与注射器、静脉穿刺针等医疗锐器物接触,因而更易发生针刺伤。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估计,健康的医护人员患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其中被刺伤的医务人员中护士占80%。这种刺伤可能导致多种经血液传播的疾病,从而产生致命的后果,从而还可能造成受伤者严重而持久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因此,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急诊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急诊内科工作的在职护理人员 80 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 例)和观察组(40 例),总结在急诊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探索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在对照组 40 例护理人员中,发生不良状况及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 50.0%(20/40),远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护理人员不良状况和风险事件的发生
期刊
经鼻孔蝶赛人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是近年来在经口鼻孔蝶窦人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其手术路径更加简单.术中损伤小,患者痛苦少,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但在临床上有部分患者术后存在不同程度的头痛…。对我院2010年8月一2012年5月柏例经鼻孔蝶窦人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后患者进行跟踪观察,了解患者术后头痛的程度及原因,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2010年8月一201
期刊
摘要:加强对腹腔镜手术的小儿阑尾炎手术室护理的研究,有利于提高腹腔镜手术的小儿阑尾炎手术室护理水平。本文笔者对腹腔镜手术的小儿阑尾炎手术室护理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相关工作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小儿阑尾炎;手术室;护理  前言:在儿科小儿阑尾炎疾病为一种较为常见的急腹症,主要发病群体为5岁之上的儿童。该疾病发病率,较之成人发病率低,但其病势较成人患者较为严重。该疾病出现并发率较高的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的患者进行阴道镜多点活检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之后的组织病理进行分级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为个性化和合理化的CIN I治疗方法提供科学有力的治疗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08年5月至2013年4月期间在我院妇科门诊部接受诊治的宫颈多点活检病理患者,并证实同意接受LEEP的CIN I女性患者共计120例。结果:120例患有CIN I患者在接
期刊
摘要:对影响老年人用药安全相关因素及其护理对策进行综述。认为护理人员应重视老年人的药物动力学特点、药物代谢、排泄及其它影响老年人用药安全的相关因素,并针对老年人用药特点制定一系列的护理措施。通过对老年人用药问题的深入探讨,为保障老年人的用药安全提供帮助。  关键词:老年人;用药安全;护理  随着老年人各器官功能的退化,慢性疾病的迁延积累等因素,同时合并有多系统、多脏器的疾病,加之老年人机体内环境的
期刊
摘要:目的 活血通气封包外敷腹股沟对腹部术后肠麻痹的护理观察。方法 腹部术后肠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活血通气封包外敷腹股沟,观察两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结果 观察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均高显著性缩短于对照组(P0.05)。  1.3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禁食禁水、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抗生素治疗、质子泵抑制剂等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术后第二天加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病人不仅需要高超的医疗护理技术,而且更需要人文关怀。为此,通过营造人文气氛;开展礼仪服务;注重心理疏导;制备连心卡,建立回访制度等环节,把高超的护理技术与人文关怀完美结合,推进整体护理深入发展,提高病人自我维护健康能力,达到真正满足病人整体需求,让病人受益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心理疗法;开导式情感;整体护理  整体护理是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和关爱之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不同带教方式应用于临床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来我院实习的护生91例,分为两组。观察组实行复合带教,对照组实行一对一带教,5周后测评两组护生的理论知识、沟通能力、职业素养、护理技能与满意度,评价两组护生的实习效果。结果:观察组在理论知识、沟通能力、职业素养、护理技能与满意度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要:正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减少了患儿因反复静脉穿刺造成的痛苦和恐惧心理,易被患儿和家长接受。静脉留置针不仅保护血管,还有利于临床用药和急危重患儿的抢救。因而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长短更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因此妥善的固定和及时的护理在延长留置针使用时间的同时减少家长的心理顾虑,增加了患儿安全感。  小儿静脉输液室临床给药,输血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抢救兵种黄儿的重要手段,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规的不可或缺的一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