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神经精神性狼疮1例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x000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心脏发育相关基因PITX2与间隔缺损类先天性心脏病(CHD)的相关性。方法综合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网站(NCBI)dbSNPs数据库和SNPper软件的检索结果,确定所要研究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病例组30例间隔缺损类CHD患儿及对照组30例儿童,取其静脉血行PITX2基因目的片段DNA直接测序。分析各SNPs位点的等位基因、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分布频率的统计学差异。结
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是儿童神经介导性晕厥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被越来越多的儿科医师所认识。在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常规心电图、生化检查仍不能明确的情况下,选择直立倾斜试验是明确诊断该病的主要手段。目前,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对VVS均有较好的疗效。不同儿童对于不同的治疗方案反应不同,进一步开展个体化治疗对于VVS患儿治疗具有重要前景。
直立性低血压(OH)是直立不耐受中的一种,病因较复杂,儿童可因功能性自主神经调节异常引起。OH常见症状为直立后头晕、眩晕、视物模糊、疲乏、恶心、心悸、头痛等。直立试验或直立倾斜试验是诊断OH的重要方法。OH应首先采用非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可联合药物治疗。
2012年6月,哮喘变态反应和免疫国际联合会(iCAALL)发布了"儿童哮喘国际共识(Internatio-nal Consensus on Pediatric Asthma)" ,这是由欧洲变态反应和临床免疫学会(EAACI)、美国变态反应哮喘和免疫学会(AAAAI)、美国变态反应哮喘和免疫学院(ACAAI)以及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AO)所组成的专家组,根据2006年以来修订或颁布的国际代表性或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PDA)患儿介入封堵术后联合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对术后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住院行介入封堵治疗的PDA患儿120例,男53例,女67例,年龄5~8岁[(6.2±2.1)岁]。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前列地尔组60例及对照组60例,分别在术前、术后第3天、术后6个月
目的通过分析加盖包皮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Onlay手术)治疗尿道下裂的临床疗效,探讨手术适应证范围和并发症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12年9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Onlay手术治疗的尿道下裂51例,年龄2~12岁,中位年龄4.3岁。其中首次手术43例,再次手术8例。采用单因素分析阴茎下曲程度、尿道缺损长度、手术次数、阴茎头大小对手术成功率的影响。结果全组手术成功率82.4%(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的与普通病房新生儿肺炎的病原菌及其药敏是否相似?NICU内曾使用或未使用呼吸机治疗的新生儿肺炎,其病原菌及其药敏是否相似?研究不同的呼吸机辅助通气模式是否影响痰培养结果及药敏?方法回顾性分析222例诊断为新生儿肺炎且行痰培养检查住院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将入住NICU的152例新生儿纳入NICU组,并按照是否予呼吸机辅助治疗分为上机组90例(其中根据通气方式将
目的首次报道儿童急性横纹肌溶解症(RM)并发罕见心肌肥厚1例及文献复习,以提高对心肌肥厚的认识和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以心肌肥厚、心包积液为主要表现的1例急性RM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心肌酶谱、心脏彩超、肌电图及肌活检结果进行诊断,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女童,7岁5个月,以肌痛、肌无力、茶色尿起病,查体见四肢肿胀,皮肤湿冷,双下肢肌肉压痛
围生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仍然威胁新生儿的健康质量,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实施亚低温治疗,在临床上已证明对神经系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其神经系统保护作用的效果在出生18个月甚至到儿童期仍然明显。现就亚低温的脑保护机制、亚低温过程中如何发挥其脑保护的最佳效果以及亚低温治疗新的策略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