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8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PDA)患儿介入封堵术后联合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对术后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心室重构的影响。

方法

选择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住院行介入封堵治疗的PDA患儿120例,男53例,女67例,年龄5~8岁[(6.2±2.1)岁]。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前列地尔组60例及对照组60例,分别在术前、术后第3天、术后6个月采用双向侧流免疫法测定其血浆NT-proBNP水平,所有患儿在术前、术后第7天和术后6个月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室舒张末前后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前后径(LVESD)、左心室收缩末容量(LVESV)、左心室舒张末容量(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2组临床特征、血浆NT-proBNP水平及心室重构参数变化。

结果

2组患儿LVEDD、LVESD、LVEDV、LVESV在介入术后第7天及术后6个月均明显小于术前(P均<0.05),且封堵术后6个月前列地尔组较对照组减小更明显(P<0.05)。2组患儿术前血浆NT-pro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儿血浆NT-proBNP水平术后第3天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且前列地尔组封堵术后6个月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

结论

PDA患儿介入封堵术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可进一步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并改善患儿的心室重构。

其他文献
期刊
背景和目的:采用随机、双盲和平行分组的临床试验(ClinicalTrial.gov注册编号:NCT01126437),研究不同吸入装置对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疗效的影响。方法:共纳入17 135例慢阻肺患者,其中能倍乐2.5 μg组5 730例,能倍乐5 μg组5 711例,吸乐组5 694例。能倍乐组采用能倍乐吸入装置每日吸入2.5或5 μg噻托溴铵,吸乐组采用吸乐装置每日吸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采用含异烟肼和利福平治疗方案对单耐异烟肼或利福平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治疗的异烟肼或利福平耐药的肺结核患者80例,采用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及乙胺丁醇(E)治疗2个月后痰菌仍阳性者的细菌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治疗前对异烟肼和利福平的耐药情况分为敏感组、单耐药组(异烟肼或利福平)和耐多药组(异烟肼和利福平均耐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心脏发育相关基因PITX2与间隔缺损类先天性心脏病(CHD)的相关性。方法综合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网站(NCBI)dbSNPs数据库和SNPper软件的检索结果,确定所要研究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病例组30例间隔缺损类CHD患儿及对照组30例儿童,取其静脉血行PITX2基因目的片段DNA直接测序。分析各SNPs位点的等位基因、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分布频率的统计学差异。结
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是儿童神经介导性晕厥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被越来越多的儿科医师所认识。在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常规心电图、生化检查仍不能明确的情况下,选择直立倾斜试验是明确诊断该病的主要手段。目前,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对VVS均有较好的疗效。不同儿童对于不同的治疗方案反应不同,进一步开展个体化治疗对于VVS患儿治疗具有重要前景。
直立性低血压(OH)是直立不耐受中的一种,病因较复杂,儿童可因功能性自主神经调节异常引起。OH常见症状为直立后头晕、眩晕、视物模糊、疲乏、恶心、心悸、头痛等。直立试验或直立倾斜试验是诊断OH的重要方法。OH应首先采用非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可联合药物治疗。
2012年6月,哮喘变态反应和免疫国际联合会(iCAALL)发布了"儿童哮喘国际共识(Internatio-nal Consensus on Pediatric Asthma)" ,这是由欧洲变态反应和临床免疫学会(EAACI)、美国变态反应哮喘和免疫学会(AAAAI)、美国变态反应哮喘和免疫学院(ACAAI)以及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AO)所组成的专家组,根据2006年以来修订或颁布的国际代表性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