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i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新时代教育有了新的时代使命。信息技术作为当今社会人人需要掌握的一门技能,教学目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由传统的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操作技能到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本文就信息技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继续探究,旨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关键词】信息技术;合作学习;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4-0163-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新时代教育有了新的时代使命。信息技术作为当今社会人人需要掌握的一门技能,教学目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由传统的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操作技能到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本文就信息技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继续探究,旨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一、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简介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间的互动,促进学生进行学习活动,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师首先要根据班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优势互补的原则划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之后在课堂教学中以小组活动作为主要的组织形式,以团体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同时对学生的情感、自信、认知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等有着积极的影响,它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强调学生的自主意识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是学生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信息的过程,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之一。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意义
  当前社会快速发展,教育应该与时俱进,只有通过科学技术来不断丰富教育教学资源,才能够实现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作为教育中一个基础的学科,其主要教学内容就是把新的技术和技术信息。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实现学生能力的提高。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会大大影响教学的效力,只有采用适合的方法才会保证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开展小组探究学习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信息技术学习。同时还能够很好地体现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这种模式对于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也有着一定的帮助作用。
  三、新课改下如何开展信息技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一)科学进行分组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模式最重要的就在于科学地分组,只有教师在分组的时候充分考虑到每个小组学生的综合情况,才能够保证合作学习的效率。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分组的时候,应该充分协调各个小组内学生的学习成绩,尽量把小组内的总体学习成绩平衡号,优化小组学生成绩构成。这样就能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使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可以带动学习能力有待提高的学生。
  (二)科学选择学习的任务
  在开展技术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还应该优化对于教学任务的选择,这直接关系到了合作学习模式的成功與否。这就要求教师在安排探究任务的时候,应该充分结合教学大纲进行安排,保证教学任务与信息技术只是紧密相连。同时,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综合能力,认真考量一下学生所需要完成任务的难度。
  (三)加强引导,发挥学生主体性
  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只有把握好学生完成任务这个过程的方向行,才能够避免一些低效率学习情况的出现。同时,教师需要协调小组内各个员工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提高合作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能否得到有效的发挥决定了合作学习的最终效率。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才能够保证学习的效率。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主动性在探究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发挥,才能够保证合作学习的效率,实现高效教学。
  四、总结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教学模式,是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是适应新课改的有益尝试,更有利于实现信息技术学习的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的统一。随着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广泛运用和原来越多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不断探索,努力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一定会更加完善,更加合理,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姜木根:试论新课改下信息技术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0:13+15.
  [2]王新娟:新课改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探究[J].科技资讯,2010,30:154.
  [3]王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4]黄小文:对信息技术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J].中等职业教育,2007,(35):46-48.
其他文献
【摘要】近几年来,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把作业的布置看的越来越重要,教师为了让学生的应用能力得到更大的进步,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进行初中数学分层作业,主要是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教学中的知识。该论文主要分析了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的设计与应用有效性,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充分的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让许多基础不同的同学可以掌握最高效的内容。在探讨过程中,也提出一些观点思考,希望能对初中数学分层
【摘要】在这个信息大爆炸时代,“口才”被认为是“人才”的重要构成因素。笔者认为作为语文老师需要通过创设各种环境、注重对学生的鼓励、以读促说这几个方法,让孩子也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  【關键词】口语交际;环境;鼓励;阅读;表达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4-0154-01  口语交际是一种教学策略和方式,是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
【摘要】科技的发展,形势的变化,中职学校学生素质良莠不齐,个体差异明显,文化基础两极分化。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亟需探索。分层递进教学法,能针对学生的特点,实施因材施教,能改善课堂氛围,缩短学生极差,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分层递进数学;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4-0150-01  教学过程是构建良好教育情景
【摘要】专业课程教学除了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也是融入课程思政的重要阵地。专业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旨在推进教师参与教学改革与创新,倡导教师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国际商法;课程思政;探索  【基金项目】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项目(2017)年立项课题中的子项目(项目编号:I31007.17.01)。  【中图分类号】G6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能力本位教育理念逐渐被应用到中职教育中。能力本位教育理念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来说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中职数控车教学中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的应用相关方面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一系列有效的对策,希望能够有助于中职数控车
本文旨在分析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与凝血因子Ⅶ在脑梗死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指导临床脑梗死病程的判断。因此,本文进行了如下的实验研究:选取我院神经内科同期住院的30例
【摘要】初中在整个教育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这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密切联系。尤其是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首先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学科,其次物理强调实际操作和想象的能力,最后是教学方法如何良好地實施。对于老师来讲,教学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更加快速的理解物理这门学科,所以我们提出了分层教学的新思想,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本文从分层教学法的作用入手,对其在初中
【摘要】随着课改的深入,各个学校广泛地接受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平常教学活动中到处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但是从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的情况来看,大多都是空架子,无实质,无实效。本文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方法;策略;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