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对会计信息可靠性及相关性的影响

来源 :理论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shao1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理论界,围绕公允价值的运用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的影响。有些学者认为,尽管用历史成本对资产进行计量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但由于市场价值的变动,历史成本与现实脱节,不能正确反映资产的当前价值,缺乏相关性,从而影响了会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合理的投资决策。反对本文着重讨论公允价值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信息质量;现实意义
  
  一、公允价值的定义及本质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指在一项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自愿的双方交换一项资产或清偿一项债务所使用的金额。”公允价值的本质是一种基于市场信息的评价,是市场而不是其它主体对资产或负债价值的认定。存在市场交易价格的情况下,交换价格即为公允价值市场以价格为信号传递信息,市场根据不同资产的风险与收益决定其具有不同的交换价格。因此,市价是所有市场参与者充分考虑了某项资产或负债未来现金流量及其不确定性风险之后所形成的共识。若没有相反的证据表明所进行的交易是不公正的或非出于自愿的。市场交易价格即为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
  
  二、公允价值对我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引入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成为新准则的一大亮点,其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金融工具确认及计量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1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人当期损益:(1)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并增加了限定条件以防止上市公司利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虚增利润。同时还指出,交易双方存在关联关系,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该规定谨慎地运用公允价值,极大地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2 新增的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旨在规范股份支付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股份支付分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在授予日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人相关成本或费用,相应增加资本公积。在行权日,企业根据实际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计算确定应转入实收资本或股本的金额,将其转入实收资本或股本。该规定完善了会计信息的披露功能,同时采用公允价值来计量,增强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另外将股票期权作为费用处理,提高了会计利润计算的可靠性。
  3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规定了可能产生损益的四种情况:第一,以现金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支付现金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第二,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第三,将债务转为资本的,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第四,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新准则明确了债务重组准则的适用范围,使公允价值的应用更能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公允性。
  4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时以成本计量,期末按照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的变动计人当期损益。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持有不是为了长期持有,而是为了交易,因此期末采用市价法计量更能反映其交易的实质,从而更符合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要求。但对上市公司持有的法人股,新会计准则没有将其认定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而是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对该类资产新会计准则规定,取得时按照成本计量,期末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人所有者权益。新会计准则规定,金融工具的期未计量采用公允价值,反映了金融工具在企业和市场的真实价值。同时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和期初成本之间差额的确认,前者计入当期损益,后者计人所有者权益,这种区分既提高了当期损益的真实性,又保证了所有者权益的可靠性。
  
  三、公允价值推行的现实意义
  
  1 公允价值的计量有利于我国企业的资本保全。
  生产需要生产要素的耗费,公允价值计量可以很好地反映当前的成本价格。尤其是在通货膨胀下,用历史成本计量得出的金额将购不会原来相应规模的生产能力。企业的生产职能在萎缩的状态下进行。反过来,当企业耗费的生产能力如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此时不管是何时耗费的生产能力,一律按现行市价或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量,则计量得出的金额,即使是在物价上涨的环境下,也可在现时情况下购回原来相应规模的生产能力,企业的实物资本得到维护,企业的生产将在正常的状态下进行。
  
  2 公允价值的计量符合会计的配比原则。
  不仅是收入与成本、费用要保持时间上的配比;而且要求配比的收入与成本、费用之间应具有经济内容和性质上的必然因果联系,即不同收入的取得是因为发生了与之相适应的不同成本和费用。目前,收入和成本、费用在计量的单位方面是配比的,都是采用货币计量单位。但是在计量的属性方面却不配比,收入是按现行市价计量,成本、费用却是按历史成本计价。因此为使会计核算符合配比原则就有必要推行公允价值计量。
  
  3 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收益
  由于收入、费用计量基础不同,导致收入、费用不配比,造成收益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劳动者创造的纯利润,另一部分则是由经济因素影响形成的价格差。如按旧的利润分配制度对这两者却不加区分,从而导致收益超分配、虚利润的现象。
  
  4 我国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当今经济形式发展呈现竞争激烈、风险加大、除了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外,市场创新、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且越演越烈。特别是金融创新,产生了复杂多样的衍生金融工具。尤其是金融行业按历史成本计量不能真实反映其金融资产的价值,给投资者导致了重大的损失。
  
  参考文献:
  [1]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会计理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07。
  [2]谢诗芬,公允价值:国际会计前沿问题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02。
  [3]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
  [4]黄世忠,公允价值会计:面向2l世纪的计量模式,会计研究,1997(12)。
其他文献
摘要:激励机制是建立在以“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的这个假设基础之上的。根据经济学家的观点,“经济人”都是“自利”的,对利益的追求是人的一切行为的动机。所以,从法经济学的视角,好的法律制度可以减少负外部性,优化资源配置。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在环境法中的建立激励机制可以更好的实施和保护环境。  关键词:环境法;激励机制;资源配置    1 建立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1.1 我国环境现
期刊
摘要:片名翻译不同于一般的文本翻译,片名是影片的商标和广告,片名就好像是电影的小广告,片名的翻译要为发行方的商业宣传服务。本文从艺术、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来阐述电影片名翻译的特征并阐述了电影片名的基本三种翻译方法。  关键词:电影的艺术性;直译;意译;形意结合    一、翻译的目的    翻译是涉及多个领域的跨文化、跨语际的思想交流活动。翻译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永不停顿,翻译活动的产生及其发展均
期刊
摘要:比起五四翻译,人们对晚清翻译评价并不高。其主要原因是,晚清翻译家~-ig-是选材还是翻译策略都不尽人意,不懂外文的林纾如此,懂外文的严复也如此。而正如安德鲁·勒弗威尔所说“翻译并不是在真空里进行的”(“translation is not done in a vacuum”,勒费维尔1992:14)。本文正是要通过个别译家的翻译来探讨隐藏于字面间的意识形态、权力和政治因素,并以此重新评价晚清
期刊
摘要:邓小平同志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广泛,涉及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各方面本文仅从以下三方面做简要论述。  关键词:邓小平;民主;法制    金秋十月,华章益彩,六十华诞,举国同庆。此时此刻,我们更加怀念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过去的三十年中,我国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都是邓小平同志民主法制建设思想的具体运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期刊
摘要:从研究大学生权利的内容入手,分析了我国大学生权利的保护现状,由于现实中一些高校及其教师法制观念淡薄,法律意识较差,致使一部分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时常受到侵害。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与对策构想,为缓解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压力提供了一些可行的做法。  关键词:大学生;权利;法律保护    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健全,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法律体系,但教育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近年来,高校在其管理中
期刊
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新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的三位一体,扩展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和谐”成了中国战略机遇期的社会主调。笔者主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时应该特别把握好的几
期刊
摘要:摘要:习惯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一贯的、稳定的行为方式,是通过外在的行动而表现的内在的比较稳固的、自动化的思想和意识。换句话说,习惯是主体内心下意识活动的结果,是既不需要外部监督,也不需要经过复杂的思想斗争和意志努力而自然流露出来的经常性行为。生活中需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关键词:习惯;大学生;习惯特性    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英国教育家洛克说: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的认同与传承日益成为各国学者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同时,也对民族文化的生存和传承构成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在这一宏大背景的影响下,藏族青年对本族文化的认同与传承问题的研究日益彰显出其独特意义。围绕藏族语言、节日、饮食、葬俗等藏文化的核心要素,通过对香格里拉县200名藏族青年进行问卷,调查了藏文化在香格里
期刊
摘要:我国现行法律对公共利益未做明确界定,《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仍然没有区分公益和商业拆迁。对公共利益的界定,直接关系到地方政府的强拆空间。本文从物权法的角度讨论了公共利益的内涵;及政府角色再定位应是拆迁中公共利益的维护者;保证拆迁中公共利益的实现应坚持程序正义及建立公平的市场化补偿机制。  关键词:公共利益;拆迁;公权;私权    城市房屋拆迁实质上是以国家权力为依托,被拆迁人和政府之间进行强
期刊
摘要:黄宽,中国早期著名留学生之一,留学美英并获取医学博士学位,归国后又通过自设诊所、掌管医院、担任西医学教师等方式,积极推动西医在中国的开展和传播,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医学家、教育家,为近代中英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  关键词:留学生;黄宽;西医学    黄宽(1829—1878),广东香山人(今广东珠海市唐家湾镇东岸村),字绰卿,号杰厦。中国著名的医学家、教育家,中国早期留学生之一,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