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探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eshuwe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一门相当灵活、实用的学科,其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初中是一个过渡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相关解题技巧。因此我们初中数学教师需要采取更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本文选取了变式练习、玩转教学、分层教学三大数学教学方法进行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多样化 变式练习 玩转教学 分层教学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之一,我们大力研究初中数学方法设计不仅是为了满足社会上对数学人才的急切需求,也是我们教育者自身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对我们的教学方法提出了进一步的新的要求。我们试图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满足教学目标的需要。
  一、灵活运用“变式练习”
  变式训练,就是指针对数学教材中典型问题、思维模式等具体范式,依据知识点教学的相关标准,通过变更问题情境或转换思维角度,使事物的外在非本质属性迁移、变化,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与技能的教学策略。变式训练作为初中数学教学创新的重要途径,在数学复习教学中恰当地予以运用,如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等,都能够帮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与认识数学问题,拓展解题思路,达到梳理课本知识、构筑知识网络的教学目标。
  1.把握问题情境与一题多变的变式时机,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使学习具有意义,必须使学习者全身心地(包含认知、情感在内)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使学习活动不仅仅停留于‘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恰当地设置问题情境,通过教材知识点或数学问题的合理调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情感,使学生在学习中成为“完整的人”,对于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2.一题多解,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能力,所谓一题多解,是指从不同角度剖析同一问题中的已知条件、隐含条件,使之与问题结论建构为数学模型,在不同的解题思路的指引下得出结论的思维活动过程。数学复习过程中,应用一题多解的变式训练能够很好地适应课时紧张的客观实际,不仅能够拓展课堂容量,对于学生梳理知识网络、提炼解题方法也有明显的帮助。
  二、巧用“玩转教学”的方法
  “玩转数学” 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根据小学生心理和年龄特征提出来的。即按照学科的教学目标和游戏规则要求,有组织地将观察、操作、探究、推理等活动融合在游戏之中,使原本枯燥无味的学习内容变得有趣,从而激活学生潜意识中学习数学的本能和欲望,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数学知识,以玩促学,寓教于玩,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数学的最佳状态,并能保持饱满的情绪、积极的态度进行各种探究活动,在玩与学愉快的氛围中陶冶情操、发展志趣的一种教学方法。这里所说的玩泛指学生直接参与的各种富有趣味性的活动,包括游戏、猜测、推理、动手操作、观察、实验、采集信息等各种活动。
  1.“玩转数学”课——过程体现探索
  “玩转数学”课,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实践、归纳、分析和整理,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和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用眼观察、用口讲述、用手操作、用脑思考,学会分析、学会思考、学会实践、学会创造,在轻松活泼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如在二年级《排列与组合》一课中,三人组、四人组学生通过玩“扳手腕”游戏,创造性地探索出了用数字、图形、连线、字母等各种方法表现排列与组合问题。
  2.“玩转数学”课——活动体验乐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保持与发展学生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保护和发展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不但能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且能把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转化为旺盛的求知欲和持续学习的行为。“玩转数学”课,就是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 学生在这个场所里真正体验到快乐。
  三、擅用“分层教学”的方法
  分层教学法是一种顺应素质教育体制下对教学要求的教学方法,其有效地推动了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分层教学主要是教师依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其目的在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每个学生的基础不一,若教师不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案,会导致有些学生不能有效地吸收知识,导致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为了改变这一不利现状,很多教师都采用分层教学法。
  分层教学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形式:分层练习、分层指导、分层评价。首先就分层练习而言,主要是指让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练习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每个学生的基础和能力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练习的目的也各不相同。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基础性较强的练习题来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其次,就分层指导而言,主要是指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组织不同的数学教学活动。最后就分层评价而言,对表现优秀者进行赞赏,让他们能更有激情进行学习;对表现较差者进行鼓励,帮助学生建立自信。通过这三种形式的教学,能够充分地发挥分层教学法的重要作用,从而有效地推动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变式练习、玩转教学、分层教学三大数学教学方法是我们数学教学工作者多年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将这些方法看成对立的,而应取诸家之所长,丰富我们的教学方法体系,达到我们教学方法多样化的目的,从而培养综合素质更高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夏方平 倪春良.“玩学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的应用—“玩转数学”课的实践探索.
  课改专场.2012(10)
  [2]乔建华.浅析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素质教育.2012(09)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围绕“自”字做文章,大力挖掘学生的自学潜能。  【关键词】语文教学 阅读能力 培养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叶圣陶先生早就为我们指明: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所以,学生的“自能”应该是我们教学的追求,学生“自能”的程度应该是评价学习成败的关键。那么该如何利用我们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来实现学生的“自能”呢?
众所周知,教学是“教”与“学”双方的事,光有教师教的积极性是远不够的,还要调动学学的积极性才行;只有学生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主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才能落到实处,才会真有成效。  怎样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呢?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明确教学活动目的,从学习动机方面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从大的方面说,首先要端正学生学习韵态度。有的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不甚重视语文,重理
期刊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那么,语文课程规定的语文素养的基本内容有哪些?那就是“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实际上就是对祖国语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听与读的训练,重在培养理解能力,而说与写的训练,重在培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旨在谋求学生身心素质的整体发展,从心理学来说,它必然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也必然关注学生的非认知发展,其中特别是学生的情感发展。为了使初中地理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中,我紧紧以新大纲要求的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为基准,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提高民族素质的需要出发,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线索,正确阐述人地关系,充分利用丰富多彩、时空广阔、文理兼备的地图、图表和景观图等资料,激发学
摘要:语文是一项人文学科,需要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成长;语文也是一门工具学科,需要教师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同时语文也是一项生活学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语文知识,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做好知识积累,“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为学生的语文素质提升设计好每一步。特别是在小学时期,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对于他们的后期学习以及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的培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意义,需要教师特别重视。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
【摘 要】本文对一些个性化导语设计进行论证与分析,以提出有效的高中汉语文教学策略,旨在对高中汉语文教学实践规律有所揭示,从而不断提高汉语文教学水平,保证汉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导语设计 教师 教学策略  妙用导语,从学生角度而言,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更为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从教师角度而言,则能让教师首先想到的是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创设情境,缩短师生距离,从
【摘 要】: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尊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个体差异,才能实现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关键词】:数学教学 新课标 创新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美籍华人朱棣文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学生学习很刻苦,书面成绩很好,但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这是与美国学生的主
“音乐课程”问题是新一轮音乐教育改革的重点.文章在全面回顾和总结前期音乐课程改革试验的基础上,对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音乐课程方面存在的音乐课程的学科综合问题、课程资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要求.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及生活的联系,
【摘要】新课程要求教师从“教”走向学生的“学”,倡导“对话”式教学,强调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互动过程,课堂答问便成了必然.事实上,由于教师不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发展水平,预设的问题不是太难就是太简单;不研究教材内容,不分析知识与问题之间的关联,预设的问题不能环环相扣、逐步推进,不能揭示知识发生过程;再加上教师不考虑提问的方式方法等等;学生对提出的问题根本不知道怎样思考或怎样回答,严重阻碍了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