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可视化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gs8507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首先探讨了实践教学的意义与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可视化教学手段引入“电力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的新方法。该方法基于MATLAB平台,把复杂的电路动态过程制作为三维动画,相对硬件电路实验具有清楚展现电路变化的全貌的显著特点,可以极大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巩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可视化;电力电子;MATLAB
  作者简介:夏小虎(1975-),男,安徽巢湖人,合肥学院机械工程系,讲师;张春鹏(1980-),男,山东庆云人,合肥学院机械工程系,实验师。(安徽 合肥 230022)
  基金项目:本文系合肥学院青年教师课程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K060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12-0146-02
  
  电力电子技术是利用电力电子器件对电能进行控制和变换的技术。[1]“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主要包括电力电子电路的电磁过程、基本原理、控制方法、设计计算、实验技能等内容。该课程上承“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专业基础理论课,下接“电机拖动与自动化”、“机电传动控制”等一系列专业课,将电气工程领域的重要知识点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有机结合,是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目前,培养具有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包括合肥学院在内的众多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一。与此相适应的是,各种实践环节的教学得到重视与加强。本文结合“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体会,对该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意义和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并介绍了利用科学与工程计算软件MATLAB实现可视化电路的实践教学方式。
  一、实践教学的意义和方式
  一般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从理论到实践是第一次飞跃,从实践再回到理论是第二次飞跃。[2]过去理解的实践更多是指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现在的实践则更多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真刀实枪的参加生产实践。这一变化的意义是力图加速第一次飞跃进程,使学生在毕业后更好地适应实际工作,成为学有所用的为社会接纳的实用人才。高校教学并不是岗前培训。本科教学的实践环节更重要的意义在哪里?笔者认为,本科教学的实践环节更重要的意义是使第二次飞跃提前,即从实践再回到理论。此时理论必然深刻而升华。如果这一提前出现在学生未毕业前,必将带来课堂与实践相互促进的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即所谓“授之以鱼未若授之以渔”。
  本着这一教学理念,实践教学的组织应该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素质为最终目标。以电气类课程教学为例,笔者在组织合肥学院自动化专业课堂和实践教学中,切身感受到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有关电子电气的基本概念,如电流、电压、电容、电感和功率等。这些概念的建立与否将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电气工程师的专业理论修养。在“电力电子技术”这一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尤为突出。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工程应用背景,综合了学生在一、二年级学习的电气工程基本概念。所以实验室实践教学在使学生熟悉电气设备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巩固理解基本概念。但是,电现象不可见,所以仅凭在实验室的硬件动手操作并不能完全透彻理解上述概念,需要另辟蹊径,调动其他可行的实践教学手段辅助课堂理论教学,以达到教学目的。
  二、教学案例
  实践教学的形式多样,借助计算机技术的可视化教学方兴未艾。[3-6]下面介绍一种基于MATLAB的可视化实践教学方案。近年来,美国Dartmouth大学Charles R. Sullivan提出了一种电路三维动画实现方案,[7]将电路的动态变化以动画的形式实时展现,电容、电感等元件上的电流电压参数变化可以让观众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这一研究成果基于MATLAB(Matrix Laboratory)软件平台,该软件为目前科学与工程计算使用最广泛的工具之一。Charles R. Sullivan开发了制作三维动画电路的函数库,其核心是实现电压和电流的可视化,使用者在MATLAB开发环境中根据对路动态分析获得电路中各元件的电压电流矢量,然后调用上述函数库即可制作出所需的三维动画电路。另外值得关注的是,Charles R. Sullivan的这一研究工作获得美国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United State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部分资助。下面以“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中六种直流-直流变换电路之一(DC-DC Converter)降压斩波电路(Buck Converter)分析为例说明上述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降压斩波电路结构如图1所示。图中开关管G导通,直流电源V向电感L、电容C和电阻R馈送电能。G关断,L,C通过二极管D支路将储能向R释放。L,C电压电流存在相位差,故向电阻释放能量不同步。L,C之间还有能量交换。该电路的工作原理详见文献[1],此处不再赘述。
  首先,此电路包含电阻电容和电感三种负载,涉及到“电路分析”中二阶电路的动态分析的知识点,其次还要考虑开关管的导通与关断引起的电源电压对电路的影响。另外,当电感和电容等储能元件的值选取不同的值,电阻负载上可能出现电流不连续的情况,这些都增加了教学难度,使课堂上单纯的讲解和板书显得苍白无力。在实验室使用示波器观看电路图形也是局限于一两点。(据笔者了解,多数高校的学生实验室中示波器的最高配置为双踪示波器。)
  将该电路制作成三维动画,将整个电路系统各元件线路的电流电压变化实时动态的展现,学生可以获得对整个电路动态变化直观的感性认识,极大地促进他们对理论的认知和理解,也使教学过程相对轻松许多。降压斩波电路的动画实现和部分截图如图2所示。将一个开关周期平均分为100个时间点,100帧静态图连成动画,并可以连续重复播放多个周期,真实复现实际电路。图2选取了16帧,显示了一个周期内电路变化全貌。图3、4、5分别为第1、50 和99帧。图中立体化显示了电源电压和电容电压,流过各支路的电流以箭头线表示,箭头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长短表示电流大小。
   三、结论
  本文讨论了实践教学的意义与方式,提出了将可视化教学手段引入“电力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的新方法。该方法基于MATLAB平台,把复杂的电路动态过程制作为三维动画,相对硬件电路实验具有清楚展现电路变化的全貌的显著特点,可以很好地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巩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这一方法在欧美国家电气工程教学中已经引起关注和研究兴趣,也顺应我国现有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中关于工科人才素质培养要求,应该值得教学一线人员的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王兆安,黄俊.电力电子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顾秉林.加强实践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在清华大学第22次教育工作讨论会开幕式上的讲话[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6).
  [3]U.Drofenik,J.W.Kolar,P.J.van Duijsen,and P.Bauer,“New web-based interactive e-learning in power electronics and electrical machines”[C].Proceedings of 2001 IEEE Industry Applications Society 36th Annual Meeting,2001:1858.
  [4]Dick White and Roger Doering,Electrical Engineering Uncovered,[M].Prentice Hall,second edition,2001.
  [5]U.Drofenik and J.W.Kolar,“Interactive power electronics seminar(iPES)—a web-based introductory power electronics course employing java-applets”[C].Proceedings of Power Electronics Specialists Conference,2002:443.
  [6]F.A.S.Gonvalves and C.A. Canesin,“Java applets for a WWW-HTML based course in power electronics”[C].IEEE 32nd Annual Power Electronics Specialists Conference,2001:85-90.
  [7]C.R.Sullivan.“Three dimensional circuit animations visualize voltage”[C].ASEE 2002 Annual Conference,2002.
  (责任编辑:苏宇嵬)
其他文献
摘要:电力安规综合试验机是根据2009年版新《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公布的登高工器具及起重机具试验标准,研发的具有综合性能的试验机械,解决了研制符合安规试验标准的集多种机具于一体设备试验难题,为广大基层单位试验工器具及机具提供方便。  关键词:综合试验机;电力安规;输电线路  作者简介:杨静(1978-),女,山西长治人,晋中供电分公司输电工区,工程师;杨建刚(1951-),男,山西长治人
期刊
摘要:“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将重点发展大电网和目前的薄弱点──配电网。随着配电网的发展,特别是采用电缆线路的用户日益增加,使得系统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不断增加,导致电网内单相接地故障扩展为事故。通过针对35kV及10kV配网系统电容电流的测试,及时地掌握各项数据,有利于科学地进行分析,合理地配置10kV接地变、消弧线圈和自动补偿装置,对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进行补偿。  关键词:中性点非接
期刊
摘要:主要从专业课实践环节的角度出发,改革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构建了“校内教学型实践和校外工程型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全面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作者简介:黄满花(1975-),女,湖南绥宁人,邵阳学院信息工程系,助教;黄肇(1971-),男,湖南绥宁人,邵阳学院
期刊
摘要:目前国内外大型火力发电厂应用的脱硫废水旋流系统运行成本较高,影响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国华港电工程对废水旋流系统的传统设计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工艺提出合理性的概述,针对具体设备的优化成本进行对比分析说明,得出了更科学,更经济的脱硫系统技术,为火力发电厂的节能优化提供了宝贵经验。   关键词:脱硫系统;废水旋流;优化设计  作者简介:邵明勇(1971-),男,内蒙古通辽人,神华江苏国华陈家港发电有限
期刊
摘要:电网调度运行管理的任务是保证电网连续、稳定、正常运行。滨州地调严格执行规程制度,精心调度,精心操作,已经连续25年没有出现责任事故,保证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然而,在电网运行工作中,除了常见的设备事故外,人为的误操作事故并没有完全杜绝,其危害性往往比电气误操作更加严重,影响范围更大,如检修元件安全措施不完善等,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可能造成人身伤害、设备损坏、用户停电等,甚至造成电网瓦解,给社
期刊
摘要:介绍了“电力与民生”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在湘西一市二县围绕“电力与民生”主题,对电力客户在用电情况、安全用电、低碳环保、法律意识等方面的现状开展的社会调查活动,阐述了民生需要电力、电力保障民生、电力促进民生的关系。  关键词:电力民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作者简介:陈家源(1987-),男,广东汕尾人,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工程系专科生;闵亚鹏(1987-),男,河南汝州人,长沙电力职业技术
期刊
摘要:报表统计是青岛电网调度自动化EMS系统的一项强大功能。它可以让用户随时将统计的分析结果以报表的形式输出,大大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准确的报表统计结果可以有效帮助工作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将结果发布给各部门,以便实现电网安全、经济、稳定运行。现从实际角度出发分析影响报表统计结果准确率的主要因素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自动化;EMS;报表统计  作者简介:王黎(1982-),女,黑龙江巴彦人,山东青岛
期刊
摘要:为适应电气工程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当前微机保护装置的广泛应用,研制了微机型变压器保护实验台并探讨了其在教学中的应用。该实验台能够承担“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的教学实验,实际应用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机保护;实验台;变压器;教学  作者简介:蔡义明(1976-),男,广西桂平人,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讲师;李泽(1960-),男,广西容县人,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副教
期刊
摘要:广大企业的用人需求决定了电气工程专业继电保护专业方向的“应用型”特色,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也决定了我国当前急需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实用性人才。本文通过《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控制器》这一实践创新项目的教学实例,给出了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师科研、学生创新等多个环节进行有效融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力图让学生实现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让教师实现由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向实验室项目教学为主的教育模式的转
期刊
摘要: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高专电厂热能技术实训基地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从该实训基地建设实际情况专业特点出发设计建设方案,分析了实训基地建设的关键因素,对示范实训基地的应用进行了有效的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高职高专;电厂热能技术;实训基地  作者简介:屈卫东(1964-),男,山西忻州人,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动力工程系主任,副教授;杨小琨(1973-),男,河南郑州人,郑州电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