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实例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tewolf15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广大企业的用人需求决定了电气工程专业继电保护专业方向的“应用型”特色,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也决定了我国当前急需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实用性人才。本文通过《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控制器》这一实践创新项目的教学实例,给出了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师科研、学生创新等多个环节进行有效融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力图让学生实现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让教师实现由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向实验室项目教学为主的教育模式的转变。
  关键词:电气工程;实践教学;创新团队
  作者简介:徐懂理(1983-),男,江苏徐州人,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助理实验师;韩笑(1969-),男,江苏扬州人,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工程实验中心主任,副教授。(江苏 南京 21116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南京工程学院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基于DSP的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控制器”(项目编号:16620110001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12-0140-02
  
  南京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实践环节虽然丰富但多数课程存在以下问题:实验内容大多为验证性实验,学生按照指导书照章办事就能得到结果,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更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差,无法应用专业软件进行辅助分析,计算和设计能力不足;主动学习能力不强,团队协作能力差。多种问题的存在使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无法得到提升,与我校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理念相悖。有鉴于此,提出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将理论教学与实验室项目教学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实践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1]本文以《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控制器》的课题研究,作为本次教学模式改革的教学项目实例。
  一、《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控制器》的内容架构
  1.课题简介
  控制器的方案如图1所示,课题基于DSP技术的保护测控硬件平台,提出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控制软件的概念。控制器通过测量两台并列运行、容量不同的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实际负荷变化情况,根据经济运行控制策略合理地选择变压器的投切方式,实现配电变压器最佳经济运行状态。全面提升配电网监测和控制的智能化水平,减少了变压器的损耗,防止了变压器组的频繁投切,延长了变压器的使用寿命,具有极好的社会效益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2.涉及课程和知识点
  要完成该项目,需涉及众多的知识点,主要包括:C语言编程、变压器损耗计算、经济运行原理、PROTEL制图、A/D转换、数字信号处理、状态监测与控制技术等。而这些知识点恰恰全部出自本校所开设的多门课程,这些课程主要涉及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因此该项目涉及众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属本专业各知识点应用的综合项目。项目对学习过本专业多门课程的学生来说难易适中,学生需要对基础知识透彻掌握,才有可能参与并完成该项目。完成该项目的知识点与我校电力工程学院所开设的课程关系如图2所示。
  但这只是理论层面。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所组成的跨国研究机构所创立的 CDIO工程教育理念更多注重于实践层面,需要培养学生工程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系统的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具体的项目实例作为实践层面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和专业素养,同时在人际交往技能方面得到训练,注重以人为本,沟通交流,团结协作,互补互助。[2]要完成该实践创新项目,还需要将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进行综合讨论。
  三、创新团队的培养实践
  1.团队协作理念的关键性
  团队是创新工作的基础,是项目成败的关键。
  (1)学生团队的创建思路。学生团队的组成是项目教学法的基础,关系着项目的成败。团队负责人应当具备组织协调能力和对其他同学的督促能力;团队成员具备对基础知识的把握与钻研能力,有吃苦耐劳精神。学生在项目分析过程中既能参与整个项目的工作,又能承担各自的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沟通为主,切勿各自为战。[3,4]
  (2)指导教师团队的创建思路。有一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是项目教学法的核心。主讲教师为副教授,授课水平高,效果好,并在各种立项计划中有一定的成就。实践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理论教师将项目涉及的知识体系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以本项目为基础进行自主的思考、分析、设计实行方法,然后在实践教师的带领下进行项目制作。[5]
  2.CDIO工程教学理念在此次创新工作中的应用
  CDIO工程教育教学理念,由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衔接而成,CDIO工程教育教学是当今先进的工程教学理念和教育模式,是“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Project based education and learning)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
  在大学三、四年级,限于各种条件约束,让学生直接承担《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控制器》创新项目的研究工作是不现实的。
  本次项目实例中,以学生为中心,在理论教师和实验教师的指导与辅助下,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真正做到“做中学”、“按需教”、“做工程”、“学得会”。将理论基础知识的应用与个人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的培养相结合。通过精心规划项目,引导学生对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对一个产品项目完整地展开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系统地完成一个工程实践经历,并初步掌握工程思维方法。[6]
  构思——理论指导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对现在变压器运行方式的分析,翻阅各种相关书籍及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材料的整合,得出自己的构思:通过制作控制变压器经济运行的控制器来解决变压器的经济运行。
  设计——照“样”设计,根据往届学生所做的样品,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师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将项目分成软硬件设计等若干个小项目、小课题。经过2个月左右的训练,各成员已基本掌握相关知识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本项目的软、硬件的设计。硬件平台为真实的保护测控柜,主芯片采用56F8346 DSP芯片。控制器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模拟量输入输出部分、开关量输入输出部分、CPU部分、人机接口部分和电源模块部分。
  实现——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实现控制器的设计;培养中帮助程度的掌握——既不包办代替,又不放任自流。采用目标教学法,分前期、中期、后期三个过程。前期:在现有的器材基础上,分析并提出自己的改进思路。中期:根据改进思路对装置进行不断测试并完善。后期:组装各部分并进行相应的调试。
  运作——控制器的测试与仿真,在此期间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通过负荷预测,输入模拟量,得到控制器的运行结果。
  3.创新工作成果
  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成果产品已经完成。装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经济的运行方式进行投切,完成项目目标。并可以将产品成果推广应用到正在改革的农网中去,降低变压器损耗,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利益。同时在本次教学项目实例中,CDIO的教学模式也被融入其中,调动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好奇心,也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工程系统的理解。在教学模式改革的现在,CDIO教学模式的应用正是这种改革的成果,在学院“转变理念,紧跟形势,突出应用,科学强化”的教育平台上,得到了推广与运用,贯彻了学院以培养“学以致用”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方针。
  四、结束语
  本项目在基于DSP硬件平台的基础上,根据负荷量合理选择变压器的投切,实现经济运行,进行软件算法设计,通过实地测试结果证实了项目的可行性。在本次实例中,将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模式转变成实践教学模式,符合CDIO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了他们对工程系统的理解,调动了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挖掘了他们的潜能。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做事的条理性。也让教师获得了更多的教学经验,体验到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以人为本”、“教学相长”,同时也会让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以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黄知超,高鹏.电气工程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6):548.
  [2]陈丽婷.基于CDIO 的项目化课程体系构建[J].职教通讯,2010,(3):79-81.
  [3]杨树兴.项目教学法在机电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0,(16):268-269.
  [4]毕睿华,刘海涛,李军.基于CDIO模式下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的探讨[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5-69.
  [5]胡学青,彭振生,岳明道.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池州学院学报,2010,24(3):128-130.
  [6]冯巧玲,杨存祥,张文忠.基于CDIO 模式的“电气工程基础”课程的教与学[J].中国电力教育,2010,(1):118-119.
  (责任编辑:苏宇嵬)
其他文献
摘要:某电厂是最早安装和使用江苏龙源催化剂有限公司催化剂的厂家,其投运的烟气选择性催化还原工艺(SCR)脱硝装置在当地取得了较好的环境与社会效益。对该电厂运行了约4000 h后的SCR催化剂性能进行检测与评价。  关键词:SCR催化剂;催化剂表征;催化剂中毒  作者简介:何文深(1974-),男,湖南汨罗人,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工程师。(江苏南京210031)宗凤丽(1977-),女,江苏徐州人,
期刊
摘要:输电线路中产生的断电事故部分是因绝缘子的污闪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探讨了如何运用线路上磁场的变化,选择磁传感器地判断绝缘子的污秽程度,并用参考相关数据,从而快速准确地判断是否需要清污。  关键词:绝缘子;传感器;输电线路;污闪  作者简介:章仲卿(1989-),男,浙江富阳人,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汪俊枭(1988-),男,湖北宜昌人,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期刊
摘要:电力安规综合试验机是根据2009年版新《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公布的登高工器具及起重机具试验标准,研发的具有综合性能的试验机械,解决了研制符合安规试验标准的集多种机具于一体设备试验难题,为广大基层单位试验工器具及机具提供方便。  关键词:综合试验机;电力安规;输电线路  作者简介:杨静(1978-),女,山西长治人,晋中供电分公司输电工区,工程师;杨建刚(1951-),男,山西长治人
期刊
摘要:“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将重点发展大电网和目前的薄弱点──配电网。随着配电网的发展,特别是采用电缆线路的用户日益增加,使得系统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不断增加,导致电网内单相接地故障扩展为事故。通过针对35kV及10kV配网系统电容电流的测试,及时地掌握各项数据,有利于科学地进行分析,合理地配置10kV接地变、消弧线圈和自动补偿装置,对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进行补偿。  关键词:中性点非接
期刊
摘要:主要从专业课实践环节的角度出发,改革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构建了“校内教学型实践和校外工程型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全面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作者简介:黄满花(1975-),女,湖南绥宁人,邵阳学院信息工程系,助教;黄肇(1971-),男,湖南绥宁人,邵阳学院
期刊
摘要:目前国内外大型火力发电厂应用的脱硫废水旋流系统运行成本较高,影响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国华港电工程对废水旋流系统的传统设计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工艺提出合理性的概述,针对具体设备的优化成本进行对比分析说明,得出了更科学,更经济的脱硫系统技术,为火力发电厂的节能优化提供了宝贵经验。   关键词:脱硫系统;废水旋流;优化设计  作者简介:邵明勇(1971-),男,内蒙古通辽人,神华江苏国华陈家港发电有限
期刊
摘要:电网调度运行管理的任务是保证电网连续、稳定、正常运行。滨州地调严格执行规程制度,精心调度,精心操作,已经连续25年没有出现责任事故,保证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然而,在电网运行工作中,除了常见的设备事故外,人为的误操作事故并没有完全杜绝,其危害性往往比电气误操作更加严重,影响范围更大,如检修元件安全措施不完善等,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可能造成人身伤害、设备损坏、用户停电等,甚至造成电网瓦解,给社
期刊
摘要:介绍了“电力与民生”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在湘西一市二县围绕“电力与民生”主题,对电力客户在用电情况、安全用电、低碳环保、法律意识等方面的现状开展的社会调查活动,阐述了民生需要电力、电力保障民生、电力促进民生的关系。  关键词:电力民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作者简介:陈家源(1987-),男,广东汕尾人,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工程系专科生;闵亚鹏(1987-),男,河南汝州人,长沙电力职业技术
期刊
摘要:报表统计是青岛电网调度自动化EMS系统的一项强大功能。它可以让用户随时将统计的分析结果以报表的形式输出,大大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准确的报表统计结果可以有效帮助工作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将结果发布给各部门,以便实现电网安全、经济、稳定运行。现从实际角度出发分析影响报表统计结果准确率的主要因素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自动化;EMS;报表统计  作者简介:王黎(1982-),女,黑龙江巴彦人,山东青岛
期刊
摘要:为适应电气工程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当前微机保护装置的广泛应用,研制了微机型变压器保护实验台并探讨了其在教学中的应用。该实验台能够承担“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的教学实验,实际应用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机保护;实验台;变压器;教学  作者简介:蔡义明(1976-),男,广西桂平人,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讲师;李泽(1960-),男,广西容县人,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副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