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后金融危机下我国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与对策

来源 :China’s foreign Trade·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19830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的统称。小微企业数量大、活力强,对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贡献大,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融资困难一直是中小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瓶颈”。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得小微企业的生存空间被挤压,后危机时期的成本推动型通胀使得融资难问题愈发成为影响小微企业发展的难中之难。本文从后金融危机时代下的小微企业入手,分析融资困境的深层原因,并提出几条对策。
  【关键词】 小微企业 后金融危机 融资困境 对策建议
  引言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的统称。它是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划分的一种企业分类。国际上对于小微企业的标准多种多样,各个国家规定的标准不同,甚至一个国家各个省份规定的标准也不尽相同。在2011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制定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其中对小微企业的划分标准是:农、林、牧、渔业: 营业收入50 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工业: 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30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2000万元以下的为小型企业; 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1]
  小微企业一直是我国经济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小微企业占我国企业数量的87%,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家GDP的46%,缴税额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4%,研发了全国65%的发明专利和80%的新产品,解决了我国70%以上的企业人员就业问题。由此可见,小微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服务业、小件商品供应、与大企业配套方面更是不可或缺。
  1. 后金融危机时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
  小微企业在活跃市场、增加税收、创造就业、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自08 年金融危机以来,受国外需求疲软和人民币升值影响,小微企业长期缺乏资金的弊病集中爆发,利润率大大降低,导致民间高借贷利率和持续高坏账率、民企老板携款逃逸等事件,引致社会各界普遍关注。至此,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终于无法掩盖。
  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体现在以下几点:
  1.1内部融资不足。目前,我国大多数小微企业发展的资金主要靠自身的积累, 内部融资是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但受利润率和积累期的限制,其融资能力相当有限。
  1.2通过金融机构融资困难。在金融危机后,金融机构的信贷规模受到严重限制,小微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得资金的难度进一步加大。据《中国金融发展报告》表明,目前国内设立1年的小微企业没有一家获得贷款,设立2-3年的只有39%获得了少量贷款,设立达3-5年的企业有46%获得贷款。然而这些获得的少量贷款根本无法满足企业全部甚至大部分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对经济贡献率40%的国有部门,贷款占到了金融机构贷款总量的80%:小微企业为主的民营企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达50%以上,对税收的贡献率达50%以上,贷款却达不到正规机构贷款总量的20%。[2]
  图1 2007-2011我国各项贷款总额折线图
  以上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http://www.pbc.gov.cn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各项贷款合计为2998101.4亿元,其中商业贷款207022.2亿元,占总数的6.91%。2008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我国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与从紧的货币政策。2009年,我国面临经济滑坡,央行主要采取了积极宽松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贷款规模快速膨胀,各项贷款总额上升到4440469.40亿元,全年新增贷款规模达到9.98万亿元之巨,而其中商业贷款占总量5.13%。直到2011年,后危机时期贷款总数额上升,国家发展经济,但是在贷款总量巨额增长的同时,商业贷款却并未显著上升。
  1.3非正式金融融资比例大、风险高。企业的资金缺口不能从商业银行贷款得到填补,只能转战民间融资。我国的储蓄率高,民间资本充裕,特别是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民间的借贷市场很活跃,高借贷率也变相提高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2. 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探究
  2.1内部原因--小微企业自身原因分析
  2.1.1小微企业经营风险比较大,资金需求特别。小微企业数量巨大,规模比较小,实物资产较少、技术水平有限,抗风险能力较差,后金融危机时代,多数小微企业都走到了破产的边缘;其资金需求往往比较急,频率较高,需求大并不大,这样使得银行对于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很难满足。[3]
  2.1.2企业往往信用状况不佳。相比大中型企业,一般小微企业都缺乏信用观念,规范的财务制度,以及完整的信用记录,频频出现对贷款拖欠的现象,致使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成为坏账或是逃废债。
  2.1.3企业和银行信息不对称。由于小微企业的财务状况透明底不高,银行等金融机构不能有效全面地了解到小微企业的财务经营状况,导致出现了金融机构和小微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之后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信贷风险。[4]
  2.1.4缺乏担保物。由于大部分小微企业的規模较小, 缺乏可供抵押的固定资产, 仅有有限且价格低廉的房产和机器设备, 使得银行在小微企业出现道德风险时无法实施事后惩罚措施, 直接影响到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的审核和发放。
  2.2外部原因--小微企业外部因素
  2.2.1政治因素。在后金融危机下,政府一直在大力扶持大中企业的发展,试图依此来挽回金融形势的颓势。在政府的引导下,金融机构也倾向中大企业贷款,忽视了小微企业的融资危机。
  2.2.2金融机构因素。首先,作为主要的银行贷款业务,正如前文所言,对小微企业的重视程度不高,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条件设定过高,银行创新不足、产品单一,缺乏适合小微企业的融资平台和信贷产品。   其次,证券机构方面:目前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融资虽然已开展,但处于初级阶段,整体规模较小,而且上市程序多、控制严格、对于我国数目众多的小微企业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另一方面,债券市场中,可以通过发行债券直接融资的小微企业极少。[5]
  最后,我国金融格局竞争机制比较缺乏。比如在银行方面,贷方市场占主导地位。在我国金融机构内,实力最强的是银行类金融机构;而这当中占据了半壁江山的为四大国有银行。这样的银行大量贷款给同样具垄断地位的国企等大中型企业,并已经能从中获取大量利润。这使得这一类实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银行不需要向小微企业拓展业务即可获得丰厚的报酬。
  2.2.3民间金融因素。后危机时期,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居民手头闲置资金增多,在股市低迷、存款利率较低的情况下,民间融资便有了较为充裕的资金来源。尤其像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民间借贷往往是小微企业重要的融资途径之一。然而这种不规范的民间金融形势对于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产生恶化的效果。
  2.2.4法律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在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法律法规的制定和管理机构的设立方面都很不完善,不能为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的融资提供有效的法律保护。
  3. 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对策
  针对当前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税负重等突出问题,国务院于2011年下半年专题研究制定了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和财税政策措施,给小微企业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政策环境。紧接着,银监会下发了补充通知,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微型企业金融服务的十项措施,对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发挥重要作用。小微企业融资难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必须做到标本兼治。下面对于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我给出以下建议。
  3.1加强政府支持与引导作用
  3.1.1努力继续建立和完善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扶持政策体系。如,各省份规范金融市场秩序,为小微企业融资先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商业银行可以设立专营小微企业的服务机构;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各地方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适当放宽门槛,降低标准,不进行企业“歧视”;对于小微企业,各级政府可以建立适当的贷款业绩奖励制度、风险补偿制度。[6]
  3.1.2引导规范民间金融--民间借贷的发展。各级政府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对民间借贷进行规范管理、防范风险的要求,加强对民间借贷的调查与分析,强化对民间借贷的监督与管理,防止民间借贷的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
  3.1.3对于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小微企业融资难,信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政府应鼓励社会资本,民间资本进入担保业,积极发展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大力开展其担保业务。此外,还可以完善信用担保基金,建立专项用于小微企业的担保基金,并对于担保机构的代偿给予适当风险补偿。
  3.2完善金融融资体系
  3.2.1加大银行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力度。鼓励银行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尽早推出适合小微企业的信贷产品。严格执行对小微企业信贷的税收优惠政策,适当提高对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规范商业银行的收费行为,切实降低小微企业实际融资成本。
  3.2.2开发小微企业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的融資。各地方都要着重培养成长性好、有巨大潜力的小微企业上市融资;积极扩大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的融资规模,完善小微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水平。在债券市场,扩宽债券融资渠道,大力开展小微企业集合票据、集合债券、短期融券融资业务。放宽对小微企业债券融资的额度限制,扩大发行规模。
  3.2.3适当建立金融机构内部竞争机制,让良性竞争机制引导、推进小微企业的融资活动,这样也能降低小微企业融资的成本,增宽融资渠道。
  3.2.4建立一个专属小微企业的资金联盟。由银行或地方政府牵头,或由小微企业自发组成小微企业信用联盟。为了获取专项贷款,各小微企业应每年缴纳一定数量的费用,用做确实无法偿还的款项的备用金,按一定比例支付给银行。
  3.3提高小微企业实力,提升企业形象
  小微企业要健全财务制度,做到规范、真实、及时、有效的提高企业财务状况的透明度和可信度;牢固树立信用意识,充分认识到企业信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小微企业要努力将信用理念制度化,渗透到各个层面和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不断努力提高企业的信用度和名誉,赢得外部融资支持;加强资金流管理,开展资本经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内部资金良性循环,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和还贷能力。小微企业要进行管理创新,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运营效率与质量;小走创新发展之路,满足消费者需求和市场变化,不断开发新技术和产品,以赢得市场的认可。[7]
  总结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已经被人们发觉,我国国务院、财务部、银监会等部门都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陆续出台规章制度,鼓励或规定,加大了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但这还是不够的。小微企业存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需要社会,民间,以及小微企业自身的持续努力,每一个大型巨头企业也都是从小微做起。在政府,金融机构对方面的帮助下,我们相信小微企业必定会走出现在的困境,为我国的经济做出更卓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小微企业[DB/OL].http://baike.baidu.com/view/6645588.htm.
  [2]史建平.中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发展报告[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3]成洪艳.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的融资决策[J].中国检验检疫,2011.1.
  [4]彭凯.我国银行开展小微企业贷款的困难和对策[J].西南金融,2011.
  [5]李秀红,刘娜.完善中小微企业融资机制的探讨[J].现代商业,2010.11.
  [6]姬会英.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探析[M],2011.2.
  [7]黄艳艳.初级银行--后危机时期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J].财会月刊,2011.
  作者简介:张冠宇,南京审计学院 金融学院2009级学生。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学院 金融学院2009级)
其他文献
引言  战略联盟的概念最初是由DEC公司总裁简·霍普兰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杰尔提出的,其后很快就成为企业界和管理学界研究的焦点。目前,企业战略联盟作为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组织形式,被众多当代经济家视为企业发展全球战略最迅速、最经济的方法。财务战略联盟是迄今为止最先进的财务战略, 是一个新的发展领域。本文运用财务战略联盟的概念,对航空公司战略联盟构建过程进行研究,从而对相关理论进行反思。本文从构建联盟的动
期刊
【摘 要】 曲靖垃圾发电厂作为垃圾发电行业之中的个体必然要遵循整个行业科学发展的要求,分析国内国外发电行业科学发展的基本特点与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当地污染情况,探寻曲靖垃圾发电厂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制定更为科学的垃圾分类方法;加大对垃圾发电厂的政策和资金的投入;注重高科技的运用;加强对垃圾发电厂的监督和管理。  【关键词】 曲靖垃圾发电厂 问题 对策  1. 曲靖垃圾发电厂的概
期刊
前言:  通过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秦皇岛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富庶文明和谐”新秦皇岛的发展思路。一、打造宜居之城,生态环保当为先。所以城市总体规划不仅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護,还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加强居民小区的环境和人文建设,努力建设安全舒适、文明和谐的新城市。二、坚持以人为本,在改善民生和促进和谐上求突破、见实效。切实保证民安;高度关注民生;关爱农民;扎实推进民主;加强民
期刊
【摘 要】 城镇化对目前经济发展中化解有效需求不足、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重庆直辖以来城镇化规模迅速扩大,在此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通过分析重庆城镇化发展特点及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反映出由于重庆城镇化质量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而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重庆经济增长没有发挥应有的贡献作用。进一步探讨了重庆城镇化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及其对区域经
期刊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市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作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城市,研究其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运用Eviews软件,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探究了对外贸易对苏州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并通过对苏州现产业结构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相协调发展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对外贸易 产业结构 产业升级
期刊
【摘 要】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党的十七大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以人为本,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制度性安排。本论文以辽宁省为例,分析了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表现,指出由于财政体制不完善、政府职能不清、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和社会组织发展缓慢等方面的原因,导致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乡 基本公共服务
期刊
【摘 要】农村环境污染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活质量,关系到新农村的建设,关系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选择生态路径来治理农村环境问题,就是选择一条绿色的道路来建设新农村,这在新农村的建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 对策 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荆州市以绿色生态建设为契机,不断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尽管如此,农村环境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生态危机比较严重。
期刊
【摘 要】 在面临经济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和国际国内竞争日趋突出的形势下,西部地区只有不断解放思想、转变发展理念,树立新的战略观,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西部地区 新的战略观 跨越发展  西部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在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不断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加快西部经济发展,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所谓跨越式发展是指在工业化现代化过
期刊
【摘 要】 随着中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及其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提升,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已不能维持目前现状,经济转型也变得更加迫切。面对中国经济长期形成的结构特点,如何在有效利用现有优势及在最低成本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稳步提升将是一大难题。中国未来的发展应在充分发挥传统优势的基础上,走出一条将传统要素与新经济因素相结合的新型改革发展之路。  【关键词】 经济转型 优势分析 新因素分析  1. 劳动力优势分
期刊
Abstract : A student doesn't know why she is here in the college to study, and is depressed. I try to help her out of this, since not only she but also a lot of other students are faced with the sam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