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外贸易角度看苏州市产业结构升级

来源 :China’s foreign Trade·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_b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市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作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城市,研究其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运用Eviews软件,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探究了对外贸易对苏州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并通过对苏州现产业结构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相协调发展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对外贸易 产业结构 产业升级 劳动生产率
  苏州位于太湖之滨,江苏东南部。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其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1.95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0500亿元,首次突破1万亿,较1978年增长了327.64倍。①虽然苏州是地级市,但其经济发展速度、现代化程度在江苏省,乃至全国都位于前列。2010年,苏州市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进出口总额均列江苏省第一,其地区生产总值居全国第五位。②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市的对外贸易取得了瞩目的发展,而对外贸易的发展也在不断促使苏州市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反映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水平和优势的重要方面。因此研究苏州市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而深刻的意义。
  1. 苏州市产业结构发展情况
  随着苏州经济的不断发展,苏州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升级,其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化和高级化。
  资料来源:《2011年苏州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从图1可以看出苏州产业結构不断调整的过程。其第一产业所占GDP的比重从1991的15.21%不断下降直至2010年的1.69%,下降过程中趋势逐渐减缓。而其第二产业所占GDP的比重一直处于波动中,2004年开始所占比重出现缓慢下滑,但整体上比值一直维持在50%至70%之间,相对稳定。反观第三产业,自1991年伊始,基本上保持了上升的状态,并且是增幅最大的一个,其比重优势正在逐渐显露出来。这些数据说明了苏州的产业结构正在不断改善、调整、升级的过程。
  另一方面,产业发展状况也与就业密不可分。如果从产业的就业情况来看,可以通过计算三大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研究苏州市的二元经济结构。比较劳动生产率a=(Yi./Y)/(Li/L),其中Yi.表示第i产业的产值,Y表示地区生产总值,Li表示第i产业就业人员数,L表示总就业人员数。③
  资料来源:《2011年苏州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图2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小于1,而第二和第三产业则大于1,这也符合通常各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大小。第一产业主要依托于自然资源,农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从1991年至2010年,第一产业和第二、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先后经历了缩小、扩大再缩小的过程,经济的二元性呈现出不断减弱的趋势。即使经济的二元性结构有所好转,但是却依旧显著。毕竟,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2. 苏州市对外贸易发展情况
  表1表明,加入WTO以来,苏州市的外贸依存度惊人增长,近几年来基本都在200%左右,苏州市依靠外贸来拉动经济增长并取得了卓越的成果,外贸对于苏州经济发展的意义不容小觑。苏州对外贸易在过去十几年间飞速发展。在此期间,2009年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上苏州的进出口贸易国较为集中,进出口额较前一年出现了小幅下降,但是随即又迅速反弹,出现大幅增长。苏州市历年来一直都处在贸易顺差的状态,出口相较于进口更加强劲,但是如此之大的贸易差额也表明苏州的产业结构依然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如果对国际市场依赖太大,风险必定较高,不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而从对外贸易结构上看,2010年苏州进出口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分别占当年对外贸易总额的76.16%和58.75%,都超过了总量的一半,其第二、第三产业确实在三大产业的比重具有绝对优势,这也是苏州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苏州的对外贸易依旧以加工贸易为主。
  3. 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
  模型的建立
  为进一步研究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程度,本文选取1995—2010年苏州市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但是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并不仅仅局限于其对外贸易状况,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就业状况等都会使其发生一定的变化,在进行实证分析时,忽略这些因素并不恰当。本文参考曹文斐④的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一些调整,建立模型,利用Eviews进行实证分析。
  第一产业:ln(YiS)=Ci0+Ci1lnY+Ci2lnE
  ln(YiS)=Ci0+Ci1lnY+Ci2lnI
  第二产业:ln(YiS)=Ci0+Ci2lnN+Ci2lnE
  ln(YiS)=Ci0+Ci2lnN+Ci2lnI
  第三产业:ln(YiS)=Ci0+Ci1(lnY)2+Ci2lnN
  +Ci3(lnN)2+Ci4lnE
  ln(YiS)=Ci0+Ci1(lnY)2+Ci2lnN
  +Ci3(lnN)2+Ci4lnI
  其中,YiS表示苏州市第i产业生产总值(亿美元),Y表示苏州市人均GDP(元),N表示苏州市就业人数(人),E表示苏州市的出口额(万美元),I表示苏州市的进口额(万美元)。
  (1)对外贸易与第一产业的相关性分析
  近年来,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不断下降,2010年其总就业人数仅占苏州市总就业人口的5%,所以在进行回归时,省去了就业人数的对数这一变量。
  注:表格中第一行数据为回归系数,第二行数据为T检验值。
  表2的实证结果表明:出口与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为负相关关系,随着出口额的增加,第一产业的产值会不断下降。事实上,苏州出口主要集中在电子设备上,其对第二、第三产业的带动自然地挤压了第一产业的发展,于是资金、劳动力便不断从第一产业流出转移,产值下降。
  另一方面,实证结果中进口额的回归系数没有通过F检验,表明其与第一产业产值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可以推断,虽然进口的初级产品大于出口,但是对其产业的发展并没有造成实际性的冲击。   (2)对外贸易与第二产业的相关性分析
  就目前的就业形势看来,第二产业吸纳了大部分的劳动力,约60%的岗位都在为第二产业而服务,因此选取了就业人数作为进出口额以外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
  根据实证结果(表3),出口额和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成正相关关系,当出口额增加1个百分点时,第二产业产值相应增加0.43个百分点。统观苏州的出口结构,2010年,机电产品占了76.16%,面对工业制成品出口的不断增长,极大了开拓了苏州市第二产业产品的国际市场,带动了其产值的增长。另一方面,第二产业作为苏州的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也跟随着产品出口进行着产业的调整和优化。出口至各国的产品,必须符合国际市场的要求,所以出口企业就需要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科技水平,以求在国际市场中站稳脚跟,其中不乏高新技术产品,这种被动地产品升级,在很大程度上又促进了苏州对外贸易的长足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苏州的进口额虽然也与第二产业产值成正相关关系,但是其影响程度并不如出口来得明显。产品进口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相对较慢,通过进口国外的先进设备和机器,能够产生一定的技术外溢,以研究和复制为手段直接提高苏州产业整体的科技水平,但是发达国家一直以来都注重核心技术的保护,不会轻易将核心技术出售给别国,所以这种缓慢的技术外溢渗透基本都是中低层次的,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提高苏州产业的技术水准,再完成产业升级。
  (3)对外贸易与第三产业的相关性分析
  第三产业是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向全社会提供各种各样劳务的服务性行业,该产业以第一、第二产业所创造的物质产品为基本条件,通过服务的方式生产出非物质的产品,来满足人民的多种需求。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第三产业开始逐渐吸引人们的关注,其就业人数如今为35%,吸纳了大量从第一产业转移的劳动力。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力情况都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多次试验分析之后,最终选择了人均GDP、就业人数和进出口贸易额这几个因素进行分析。
  从实证结果(表4)来看:苏州市的对外出口和第三产业产值有正相关关系,出口增加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产值就会增加0.20个百分点。通过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与之相连的国内运输业、保险业也会受到强烈的刺激和推动,进而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而进口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就相对小得多。
  4. 对苏州产业结构的深入分析
  从以上的实证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紧密相连,苏州市对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尤其是对外出口贸易的发展在苏州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苏州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过程中,依然存在許多问题。
  首先,第一产业和第二、第三产业严重脱节,表明苏州市农业的生产率较低,需要进行改善和提升。农业是一切经济发展的基础,发展第二、第三产业不应以削弱第一产业为代价。
  其次,随着对外贸易中,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不断上升,纺织服装业等传统优势产业的优势开始弱化。但是传统产业并不等于底端产业,对于新的贸易增长点和传统优势必须两头兼顾,如果忽视传统产业产业提升的必要,产业结构就会向极端化发展,资源禀赋也无法得到有效的配置。
  最后,苏州第三产业的发展依然十分滞后,缺少高增长、高效率部门的带动,经济前进的动力会大大减小。任何一个发达的城市、国家其服务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苏州一些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势头依然落后于上海、杭州等周边城市。
  5. 对策和建议
  5.1挖掘传统优势产业潜力,通过采用新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来改造提升、继续发展。逐步树立自主品牌,将传统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提高出口效益。通过稳固和加强传统优势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地位,与时俱进地满足国际市场的要求,同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升级和产品换代,进行技术改造,调整淘汰劣势产业。
  5.2提高本土民营企业的实力,打造具有灵活机制和创新能力的的企业。特别是在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加工上,应该向深加工和成套设备方面转变,一步步改变外资企业在苏州出口贸易中所处的绝对主导地位,建设具备龙头地位的规模型企业,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对市场的影响力。
  5.3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继续调整优化商品结构和市场布局,形成新兴产业。科技的进步会促进企业技术成熟、产业升级加快。要把高新技术渗透到优势产品中,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扩大成长型产品的出口规模,保持贸易增长,以出口商品结构的高级化带动产业结构升级,改进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同时注重培养与吸引服务业人才,如今服务业的知识密集性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苏州应该重视人才的引进,给予优厚的条件,大力吸引国内外现代服务业方面的优秀人才,建立与现代服务体系相适应的人才结构。
  5.4政府合理地引进外资,设立门槛,有选择性地对本地产业进行合适的补充和落后企业的整合,适度控制劳动和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引进,将重心放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注释:
  ①2011年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OL].http://www.sztjj.gov.cn/Info_Detail.asp?id=19543
  ②2011苏州统计年鉴[OL]http://www.sztjj.gov.cn/tjnj/2011/ml.htm
  ③嵇正龙.江苏产业结构评价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1978-2008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03)
  ④曹文斐.江苏省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0:29-33
  参考文献:
  [1]吴进红.对外贸易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J].国际贸易问题,2005(04).
  [2]刘希宋,邱瑞.我国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关系动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9(04).
  [3]候旭.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相互作用的理论分析[J].经济论坛,2009(17).
  [4]石冬莲,任长龙.国际贸易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机制探讨[J].商业时代,2009(11).
  [5]陈建华,马晓逵.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09(11).
  [6]冯瑞.新形势下苏州产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J].特区经济,2011(07).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学院 经济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社会对水利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大,人们逐渐将目光转向泡沼资源的开发上。笔者在多年从事水利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国内目前水利建设开展情况,针对如何开发我国西部地区泡沼资源提供一些有益建议,希望能够对西部地区水利建设起到促进作用,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  【关键词】 泡沼 开发 建议  1. 江河水资源概括和开发情况  大安市具有丰富的地表水资源,主要水利资源有嫩江、洮儿河、霍林
期刊
【摘 要】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各级地方政府执行上级决策的能力,直接影响着我国各项政策执行效果。但目前地方政府执行力在行政执行性、权威性和能动性出现弱化的现象,主要表现为部分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政策执行缺乏规范,执行效率低下等,为此,本文提出通过加强执行人员内生素质和建立外部强化监督机制等对策,解决地方政府执行力弱化的问题。  【关键词】 地方政府 执行力弱化 影响因素
期刊
Abstract : Researchers have realized the effect of absorptive capacity on firm performance. In this article we review the literature to comprehend the concept of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identify the d
期刊
平煤股份田庄选煤厂(以下简称田选)2010年以来,瞄准行业标杆,以打造千万吨级选煤厂为目标,以"建设新田选,树立新形象"为统领,通过导入卓越绩效管理体系,按照"保安全、稳质量、提产率、降成本"要求,通过整合各基础管理单元,建立自我完善、追求卓越的发展机制,全面提升企业整体运营质量,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2011年10月荣获平顶山市市长质量奖。2012年8月,被中国质量管理协会授予“2011年度全国实
期刊
【摘 要】 社会不稳定原因有经济原因、政治原因和社会心理原因。要坚持为民谋利,不断调整利益关系;坚持反腐倡廉,不断密切党群关系;坚持疏通引导,不断畅通人民群众的诉求表达渠道。这是当前维护社会稳定的主要举措。  【关键词】 社会 稳定 原因 举措  维护社会稳定问题是历代统治阶级所必须关注的问题。它是经济社会发展前进的前提或条件。目前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显得格外重要。笔者试图从以下两个层面对维护社
期刊
【摘 要】 绩效考核评价机制作为行政单位进行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的提高了财政资金的运行效率,还进一步加强了政府对财政资金的宏观管理,调动了广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进行。因此,可以说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早已成为行政事业单位谋求发展,推进事业单位完善自理结构的重要手段。本文从行政单位绩效考核的含义入手进行粗浅的探讨,并结合个人实践工作经验,对提出几点改进行政单位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对策
期刊
引言  战略联盟的概念最初是由DEC公司总裁简·霍普兰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杰尔提出的,其后很快就成为企业界和管理学界研究的焦点。目前,企业战略联盟作为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组织形式,被众多当代经济家视为企业发展全球战略最迅速、最经济的方法。财务战略联盟是迄今为止最先进的财务战略, 是一个新的发展领域。本文运用财务战略联盟的概念,对航空公司战略联盟构建过程进行研究,从而对相关理论进行反思。本文从构建联盟的动
期刊
【摘 要】 曲靖垃圾发电厂作为垃圾发电行业之中的个体必然要遵循整个行业科学发展的要求,分析国内国外发电行业科学发展的基本特点与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当地污染情况,探寻曲靖垃圾发电厂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制定更为科学的垃圾分类方法;加大对垃圾发电厂的政策和资金的投入;注重高科技的运用;加强对垃圾发电厂的监督和管理。  【关键词】 曲靖垃圾发电厂 问题 对策  1. 曲靖垃圾发电厂的概
期刊
前言:  通过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秦皇岛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富庶文明和谐”新秦皇岛的发展思路。一、打造宜居之城,生态环保当为先。所以城市总体规划不仅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護,还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加强居民小区的环境和人文建设,努力建设安全舒适、文明和谐的新城市。二、坚持以人为本,在改善民生和促进和谐上求突破、见实效。切实保证民安;高度关注民生;关爱农民;扎实推进民主;加强民
期刊
【摘 要】 城镇化对目前经济发展中化解有效需求不足、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重庆直辖以来城镇化规模迅速扩大,在此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通过分析重庆城镇化发展特点及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反映出由于重庆城镇化质量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而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重庆经济增长没有发挥应有的贡献作用。进一步探讨了重庆城镇化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及其对区域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