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电子与计算机音乐史——电子、数字科技影响下的西方音乐》

来源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y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读到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新近出版的黄枕宇教授的新著《西方电子与计算机音乐史——电子、数字科技影响下的西方音乐》一书,感触颇多,收益颇丰!本人从事西方音乐史的研究工作,但在我读完这本书后,的确感到作者在该书前言中的一段提醒的必要:研究20世纪音乐,若忽略了科技影响这一重要环节,那将是音乐史研究中一个多么大的疏漏?!
其他文献
在传统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对任务大小的讨论较少.在“三教”改革方针的指导下,在任务驱动式教学、项目式教学和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基础上,通过辨析小任务与大任务在完成时间、承载内容和对学生的心理影响的不同,提出了“小—大”任务驱动融合式教学方法.通过科学编排、精心设计小任务、大任务和综合性大任务,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实现知识与技能的传递、迁移和内化.经过两年半的职业教育领域多门信息类课程的教学实践,该教学方法渐趋成熟,与传统理实一体化教学班级相比,学生满意度和成绩有较大提升,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火把节"都则都格"[tu55ts?33 tuɡ?21](简称"都则")是彝族当下最大规模的节庆仪式活动,在凉山彝族火把节发源地——阿都,以民间与官方融合或互有补充的形式存在,音乐文化上呈现了传统音乐、改编传统和通俗音乐等混溶现象.因此,文章以火把节仪式表演活动为时间中轴,通过火把节仪式内音乐文本与仪式外同类音乐及相关音乐类型进行逆向的扩展比较,探究阿都火把节仪式中族性歌腔音乐形态结构特征,进而解释仪式核心层歌腔音乐与诺苏传统音乐一脉相承的关系.
领神,是科尔沁蒙古族与九台汉族萨满共存的仪式音乐,指的是萨满与辅祭者为弟子(癔病患者)疗疾过程中所产生的音乐事象.其中包括执仪者敲击响器产生的器声、演唱者的歌声以及信众带有律动的拍手之声.领神过程也是执仪者在民俗养成基础上而产生的乡民传统的萨满音乐文化传承机制.科尔沁与吉林省毗邻,长春市九台区西境原为科尔沁郭尔罗斯牧地,东境归打牲乌拉管辖.清初,满洲与蒙古贵族的结盟、联姻,政治、经济的往来,境内蒙古族、汉族人口的流动,促使乡民在生产、生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协同发展,且对地方萨满音乐产生深远影响.文章选取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历史步入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时期,同时,中国音乐创作也进入一个令人振奋的新时代,音乐类型、数量、选题、风格、样式等飞速更新、扩展,其中管弦乐集大型化、丰富性、社会性、多元性、精神性为一体的特征,倍受国人关注.文章涉及1980年以来从李焕之《汨罗江幻想曲》(1980)至梁雷《千山万水》(2020)的中国代表性作曲家和作品.分五个问题归纳其中创作思考、手法及走向.
新音乐文化史自20世纪末兴起,发展至今已成为当代国际音乐史学界一股强劲的潮流.该史学范式是新文化史在音乐史学领域的移植和应用,也是经典音乐文化史的更新和升级.新音乐文化史拓展了对"文化"的理解,催生了实践、表象、记忆、感官等新的主题范畴.在研究方法和历史书写方面,新音乐文化史注重微观研究,关注历史中的物质维度,对史料有着开拓性的认知和运用,并凸显了历史叙事的文学技巧.
产业学院生态正勾勒当下职业教育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发展样态与格局趋向.政校行企协同,着力打造全要素、全方位对接产业发展的实训基地集群,俨然是产业学院运行的重要支撑平台和实体依托.生态导向下的实训基地集群建设,在统筹主体参与、优化资源配置、落实权责分工等方面构建闭环,实现共建、共管、共享的本质诉求.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在打造烹饪与餐饮产业学院生态要义下,着力构建餐饮类实训基地集群,从架构“1站3基地2中心”的结构模式、功能化定位“六位一体”的机理内涵、匹配化设计权益与配置收益机制等方面推动实践运行.
印度的职业教育在其成为人力资源大国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印度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机构的发展演化可以从高中和高等教育两个阶段进行梳理分析,其代表性学校是印度理工学院和国家信息技术学院,他们分别代表的是印度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翘楚和独具特色的技术技能人才学校.分析印度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学校,可以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包括:国家要加大政策扶持和政府财政资金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高校技术教育发展要加强与企业合作、加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过程管理等.
蔡宗德教授的新书《离散、认同与融合:印度尼西亚华人表演艺术的文化语境与演出形态》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作为新世纪以来台湾学者在大陆出版的第一本音乐民族志理论著作,该书在海上丝绸之路与跨界族群音乐文化研究领域无疑有其不凡的学术意义和价值.
俄国十月革命和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军事扩张是导致俄罗斯歌剧演员奔赴上海的主要历史构成要素.俄国侨民群体极高的艺术才能注定要将他们与其身处的社会分隔开来,离散的帝俄艺术家于1937年创建上海大歌剧团,他们将帝国时代熟稔的意大利、法国、俄国歌剧镜像地呈现于上海,是其本国历史上的文化选择及其形成的"文化记忆"造成的在城市"飞地"里的现实"回响".因此,歌剧制作不只是承担着商业层面的自娱或他娱的表层功能,而且成为映射民族文化记忆、凝聚社群认同感的纽带.
文章探讨了21世纪北欧原著民萨米人尤伊克激光唱片中所展现的民族根性和地域根性,及其与他者文化间的互动,论证根性世界主义在尤伊克激光唱片中的体现.一方面,尤伊克音乐是萨米民族文化的代表和萨米身份的典型表达方式,在萨米音乐产业中有着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作为全球音乐产业的一部分,萨米音乐产业为尤伊克音乐与他者音乐文化的交流互动提供了平台.萨米尤伊克激光唱片是21世纪萨米音乐产业主流产品,既扮演了保存和复兴萨米音乐传统的角色,又成为了萨米音乐面向和接纳他者文化的窗口,从而走向根性世界主义所主张的文化根性和开放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