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差异,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来源 :文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h66226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是小学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母语学科的标配课程,语文教学对夯实学生们的基础知识,渗透德育教育,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及学习能力至关重要。学生们之间存在不可忽视的个体差异,且随着年龄的成长,学习的深入,学生们的个体差异越来越明显。文章结合教学工作经验,从兴趣激发、自主学习、学习习惯三个角度,浅谈关注学生差异,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学生差异;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一个班集体中,有的学生喜欢语文课程,喜欢学习语文。这类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热情。学生们能够在课后主动复习功课,按时完成作业,经常开展课外阅读等等。与之对应,有的学生不喜欢语文学习,对阅读、写作等怀有较大的抵触情绪,语文学习对学生而言是沉重的“枷锁”。学生们之间存在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学实践中,有的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动笔练习、动手实践,懂得及时巩固要点,梳理知识,查缺补漏。这类学生学习效率较高,语文学习表现的较为轻松。相反,有的学生虽然脚踏实地,态度端正,但是学习过程不得其法,每每碰壁而不知道反思。学生们学习语文,还存在学习习惯上的差异。有的学生学习习惯良好,预习、听课、复习、拓展,涉及到语文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学生都能保持注意力集中,严谨认真。有的学生则学习习惯不好,懒散拖延,以至于学习的产出效益不孚众望。
  1、兴趣激发
  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一般来说,学习与工作都具有逆向性,与人类与生俱来“好逸恶劳”的本性相互冲突。学习需要投入精力,小心对待,认真思考,不厌其烦的改进和持续不断的练习。日长月久,学习的逆向体验逐渐积累,学生们在语文学习中的“痛苦”感遠远大于其中的快乐。学习需要动力,需要阶段性的“充电”,从而才能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兴趣是甜蜜的吸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可将兴趣转化为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助力学生们语文学习的深入发展。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需循其本,了解学生们不喜欢语文课堂的根本原有。比如说,有的学生特别好动,对语文学习中单一的字词练习、古诗文背诵、知识积累等表现的格外抗拒。堵不如疏。强制要求学生们学习,效果不佳。对于这类学生,可在教学活动中结合教学主题,融入生活百科及传统文化开展教学工作,凸显语文学科的丰富性、人文性。成语典故、民间故事、历史人物、传统文化等,都可以灵活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以文化的魅力吸引学生,让学生们乐于学文。有的学生对沉闷的语文课堂十分厌倦,这类学生在课堂上参与感不强,百无聊赖。对于这种情况,可开展任务教学法、项目驱动法、合作学习法等,变静为动,让学生们在游戏中,问答中,讨论中进行学习,以活跃的课堂氛围促进课堂教学的翻转。
  2、自主学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学生们学习语文,需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需要教师传道授业,答疑解惑,需要教师指点迷津,启迪智慧,但是,学习更需要学生们主动参与,并能够学会学习,管理自己的学习。教学实践中,有一部分学生学习认真刻苦,但是语文成绩却并不理想。究其根源,是这部分学生不会主动学习,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课堂上,教师反复叮铃,多次强调的地方,学生们在课后会自行完成。而教师没有提到的地方,学生们则毫不关心。学习不具备主动出击的精神,自然处于一种被动而僵硬的学习状态。有的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懂得查询工具书,搜集资料,整理要点,但是,学生们却缺少学习的柔韧性。学习往往是三分钟热度,需要教师和家长不间断的督促。教师和家长稍微松懈一点,学生们立刻我行我素,将语文学习抛诸脑后。以上两种现象,是小学生语文学习中效率不高的症结所在。为此,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应鼓励学生们学会自主学习,增强学生们的独立品质。比如说,当学生提出问题时,不急于为学生解答,而是以问题反问学生,以此“强迫”学生不得不面对问题,缓慢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同步家园教育,让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学会自立自强,如自己起床、收拾房间、打扫卫生、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等等。从生活而至学习,提高学生们的独立能力。
  3、学习习惯
  好习惯使人受益无穷。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传授学生们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但培养学生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更加不可或缺。学生们身上不好的学习习惯很多,比如说,有的学生喜欢在课堂上发呆走神,学习的注意力不集中。对于这种情况,可有意识强化与这类学生的课堂互动,为学生设疑问难,让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以教师的关注而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对于字迹潦草,乱涂乱画的学生,可开展赏识教育,对学生进行正向激励,在增强学生自信的同时,潜移默化施加影响,让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建议,学会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对于课堂上不爱动脑思考的学生,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强化学生们之间的交流互动,让这部分学生近距离接触、观察和感受到同伴身上的优点,慢慢学会动脑思考问题。对于不喜欢预习和复习功课的学生,可让学生轮流担任组长,负责该小组的学习和作业检查,以此培养学生们的责任意识。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好习惯的养成曲折难行,坏习惯的形成却十分容易。培养学生们良好的学习习惯,需细化分项,一点点加以改进,并持之以恒,以保障好习惯覆盖于学习中的每个角落。
  4、结语
  手掌伸出,十指不齐。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学生们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们的个体差异,多与学生们沟通交流,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切实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探寻——评《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J]. 张宇.  语文建设. 2020(22).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分层教学[J]. 吴春红.  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 2020(09).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表面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进行表面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特点及相应的护理.结果 35例表面髋关节置换患者手术后功能恢复满意,安全出院.结论 术后合理的护理和康复指导有助于功能恢复。
目的 了解女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85例因胸痛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入院的297例男性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女性冠心病患者中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比例较男性患者高(P<0.05);促凝因素中纤维蛋白原含量女性高于男性(P<0.05);心绞痛症状女性较男性患者组多不典型(P<0.05);女性患者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P
摘要:随着数学教育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新模式给数学教育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课改的重点在课堂,这是落实国家“五育并举”培养目标的主阵地,无论课改如何推进,课堂教学始终都是我们一线教师施教的主要方式。新课改的发展到今天,如何优化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一个一线教师都在为之奋斗的教育课题,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优学、教师优教始终是推进新课改的一个重要行进方向。  关键词:初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脑梗死约占全部脑卒中的80%[1].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及神经介入治疗技术的进行,动脉内接触性溶栓作为急性脑梗死的紧急处理方法之一[2],成为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治疗脑梗死的新方法。
期刊
目的 探讨辩证与非辩证使用中药沣射剂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护理观察.方法 将符合研究标准的急性期脑梗死病例随机分为辩证用药和非辩证用药两组.辩证用药绀兼热象者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无热象者给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非辩证用药组随机抽签分别给予丹参注射液或川芎嗪注射液,疗程为2周,并于治疗后3个月进行随访分析比较.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
腹膜透析是常用的肾脏替代疗法,具有价格低廉、节省资源、操作简便、病人可在家自行透析等优点,因此目前已被广泛应用.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并发症是腹膜透析最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于海霞,Email:MDJYHX@126.com 通信作者
期刊
摘要:初中语文是初中教学中的一个基础的重要学科,学好语文也有利于更好的学习其他学科,所以要重视起初中语文的教学。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也不同,所以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下文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如何使用分层教学展开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分层教学
心脏直视手术病人一般取胸骨正中切口,此类手术创伤较大,术后病人往往因为害怕伤口疼痛而不愿意进行有效咳嗽和排痰,从而影响术后的康复.为减轻病人咳嗽时的伤口疼痛,临床上习惯采用的方法,一是用手轻轻捂住伤口或抱住软枕;二是使用普通胸带固定胸廓,减轻咳嗽时的伤口震动.但由于病人术后体力较差,采用第一种方法通常需要他人的协助,而旁人往往很难掌握力度导致病人疼痛加剧;采用第二种方法时,病人在平静状态下常感觉憋
期刊
患者女,55岁,因"反复胸痛18个月,加重2个月"入院.患者于10 d前在外院行冠脉造影示左冠状动脉到肺动脉瘘,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和右冠状动脉(RCA)正常,目前转入我科进一步治疗.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20余年,高血脂症1年余。
期刊
电子支气管镜是临床上一项实用型检查设备,也是呼吸科、胸心血管科、肿瘤科、门诊等科室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检查方法,价格非常昂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