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人大附中校长翟小宁“我的育人目标是培养现代君子”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h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翟小宁是一个很儒雅的人。他坐在《环球人物》记者的对面,沉思了几秒钟,开始用温润而富有感染力的声音讲故事。这是记者遇到的第一位用故事开始回答问题的采访对象。
  记者的问题是开放式的:身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并有着语文特级教师和大学兼职教授多重身份,怎样理解“教育”二字?而这个故事翟小宁显然讲过不止一次,但他眼中依旧有激动的光芒。
  “2015年,我去英国参加G20国际校长峰会,斯多学校校长带我们参观校园。在一座雕像前他讲了一个故事。雕像塑的是该校一个毕业生,他当了空军飞行员,执行轰炸任务时为了不伤及无辜平民,总是超低空飞行。后来,他因一次惨烈的轰炸任务得了抑郁症,痊愈后终身从事慈善事业。斯多学校是所贵族学校,培养了很多达官显贵,为什么选择这位普通的飞行员塑像?”
  回味这个故事,翟小宁说,他想到的是教育的使命——立德树人。“我理解,它是要告诉学生,人最重要的是善良,有良知。只要有了良知,人就是高贵的,人生就是有意义的。”
  鼓励读《论语》,播种“美德的种子”
  不久前,全国优秀中学校长翟小宁教育思想研讨会举行。翟小宁的发言摘要被刊登在人民日报上。他说:“真正有价值的教育一定是直指心灵的教育,是提升人生境界的教育,是培养美好品德的教育。”
  “欲成大材,必修大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是使心中道德更光明,亲民是使自己变成更好的人,由此达到至善之境。”翟小宁谈起教育之道,更像是谈论修养。
  在人大附中,《论语》是每个学生的必读书。翟小宁编撰、出版的《美德的种子》,采用三字经的形式,“播种崇高,播种爱心”。他在序中写道:“心灵是田地,信仰是种子,美德是花朵,幸福是果实。播种真善美,才能收获真善美。”
  “2002年,我担任常务副校长时负责德育工作。我想,德育从哪里开始?从亲情开始。孔子早有‘孝悌为本’的论述。”那年开学时,他讲了个孤儿渴望母爱的故事。学校举办母亲节主题德育活动,有位班主任老师告诉翟小宁,当晚她接到不少家长的电话,说孩子回到家里主动做家务,“似乎突然懂事了”。
  由爱家庭,到更广泛的爱心奉献,翟小宁鼓励学生们成立了志愿团,每年开学举行宣誓仪式。这是全国中学较早成立的一个志愿者组织,已走过十几年历程,先后有数千名成员。在千禾敬老院、在孤儿院、在宋庆龄故居、在贫困山区,志愿团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翟小宁说:“孩子们在献出爱时,也能得到爱。爱,让他们一生受益。”
  翟小宁爱谈学生,特别爱谈从志愿团走出的孩子。“有个同学毕业后去了北大,发现自行车使用中的种种不便,产生了‘共享单车’的概念,现在流行的‘小黄车’就是他的创意。还有个孩子在人大附中是‘根与芽’公益团体社长,去耶鲁大学留学后主动到非洲难民营了解难民生活,现在正难民儿童筹建学校,还想设计一套适合难民的课程。在人大附中种下的公益种子,伴随着学生的成长。”“孩子们经历过什么,就会在心里潜滋暗长。我们应该在孩子心灵中播种美德。”
  语文课,应该荡漾着一种情感
  曾有個学生写信给翟小宁:“您给我的最大启示是,学语文不是为了争分数,而是为了提高文化素养。”说到语文教育的改进,曾获全国语文课堂教学大赛第一名的翟小宁又一次动了感情。“我是上世纪80年代开始工作的。第一次备课时不知从何入手,于是就不断地读课文,一天晚上忽然有种怦然心动的感觉。”这篇课文就是《荷塘月色》,他充满感情地背诵起来。“而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又有一种悲愤感。”他的语调变得低沉而充满伤感。记者静静听着,被带入一个充满情感的文学世界。
  “当我把美好而正义的情感在课堂上抒发出来的时候,我觉得学生和我产生了共鸣,而我又和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鲁迅、朱自清等文化大师产生了共鸣。祖国的语言文字,是母亲心灵的声音,它是有情感、有温度、有灵魂的。我们与这样的文字对话,实际上就是和祖国母亲的心灵对话。语文课,是透过文字来感受文化,这也奠定了我对语文教育的基本理解。”
  “我特别不喜欢那种没有任何情感的语文课。我觉得语文课应该荡漾着一种情感,富有人文情怀。20多年前,我教巴金先生的《灯》,那盏灯是希望的象征。我问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那样一盏灯?有的说,一本书就是一盏灯,有的讲了个故事,妈妈等待晚归的自己,家里一直亮着灯。我说,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一盏灯。人生是漫长的,但只要记住巴金先生的话: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我们的人生就充满力量。”
  “我从来不把分数作为追求,但是孩子们考得很好,因为他们热爱语文了。”翟小宁鼓励学生们读书,甚至在带毕业班时也每周拿出一到两节课让学生读课外书。“这是对学生心灵的一种滋养,他们的写作不会枯竭。”人大附中的“名著阅读”课开展得很红火,有的学生一年读了100本书。学校每个教室有图书角,图书馆开展图书漂流等活动,还开设国学读经班,举办爱心书市等。而学生的中、高考语文成绩也始终很出色。就在前几天,翟小宁与几位老师聊天说起现在高考注重名著阅读和诗歌鉴赏,引导孩子们读经典著作。说到名著阅读和诗歌鉴赏在考试中如何结合,他脱口而出要注重《红楼梦》中香菱学诗的情节。
  “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尚行为。引导学生读名著,读经典,就是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建立崇高而善美的心灵蓝图,为学生的人生引航。”
  学会解放学生的时间和空间
  翟小宁说,教育的原点是关怀生命。“生命要发展,首先要舒展。而舒展生命就要解放心灵。教育要解放学生,解放学生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能够做一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研究一点喜欢研究的学问。既要让孩子升入好的学校,也要让他们在中学阶段过得快乐、幸福而有意义。”
  在人大附中,很多“状元”是“非典型”的。比如有一年的理科“状元”,最大的爱好是京剧,也喜欢书法。学校有100多个学生社团,有十大领域约200个门类的课程,涵盖了人文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体育健康、审美艺术等。学万有引力时,学生要撰写火星旅行计划;选修3D打印技术课的学生,会动手组装3D打印机。   翟小宁的妻子也是老师。孩子出生后,妻子在家里贴满了文字,孩子很早就识字。“那时候孩子喜欢连环画《光头探长》,我就和他一起海阔天空地编‘续集’,走在路上、躺在床上都编,他特别高兴。”翟小宁给孩子买了很多书,但对孩子的具体学习并不太管。“他喜欢什么就鼓励他干什么。他小学时特别喜欢地理,我妻子就买来地形图,孩子晚上睡觉前默背,这里是青藏高原,那里是什么盆地。初中时,孩子有一阵子喜欢到博物馆去,周末和同学跑遍了北京的博物馆。有一阵子喜欢生物,有一阵子又喜欢文科,我都鼓励他。最终,孩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
  “我觉得对孩子品行上要多重视,学业上要多鼓励。对于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很重要。”
  好的教育就是“好的老师加好的师生关系”
  在翟小宁看来,所谓好的教育,就是好的老师加好的师生关系。“老师一个关爱的眼神,也许让学生高兴好长时间;老师不经意间的轻蔑眼神,也许让孩子难受好几天。”他说,好老师的“人气指数”一定很高。“有个澳大利亚学校的校长说,他有个判断好老师的方法——到学生中去看,学生热爱的就是好老师。我点头——我也是这样看。”
  许多知名中学都有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加盟,翟小宁说,好老师最重要的是有爱心,要“盯着学生的优点,放大优点,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滋养”。他说:“优秀老师的标志:第一是爱,用爱心工作。爱生活,爱教育,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第二是功,努力工作,则功底深厚,获得成功。第三是悟,用心感悟教育,提升精神境界,在自己不断觉醒的同时唤醒学生的心灵。”
  翟小宁的普通话被同行赞为“播音员水平”。当年他为练语音,休息日常到山上去朗诵。“我母亲是教师。我刚教语文时,有个字读不准,母亲说:‘你教语文,这个字你应该知道的。’母亲也特别爱学生。我当老師后,母亲告诉我,做一个好老师就一定要爱学生。”
  老师的教育信念也非常重要。“美国评选优秀教师时很重视这一点。有一位优秀教师的教育信念是‘引导学生走出迷茫,发现自我’。教育能让学生发现自我价值就成功了一半。还有位老师的信念是‘每一个差异的存在都是值得庆贺的’。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教育要以生命为本,就要以每个学生的个性为出发点。”
  而好学校的标准,“第一是对人要好,第二是使人变得更好”。他与各地的校长同行交流,“只要有好的老师,就是好学校”的观点颇受赞同。
  至于好学生,翟小宁把培养“善良而有智慧”的现代君子视作目标。在人大附中,每年的农历八月二十七被设定为“君子日”。来自山东的他,曾被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称为“仰慕圣贤之道,崇尚君子之风”。而他说,父母对他“怎样做人”有很深的影响。“我父亲在医院工作。每到周末,街坊邻居常来我们家,老人们聊着天,父亲给他们义务针灸诊治,情形非常祥和。父亲那时对我说得最多的是:‘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工作,认认真真学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现在回想,他是在不经意间要把这些观念说给孩子听。”“我家的门前有一棵古槐,历经沧桑,根深叶茂,苍劲坚韧,有很强的生命力,好几个人才能合抱,不知有几百年了。我曾经写了两句诗:‘天高地厚父母恩,门前古槐君子魂。’我希望自己做一个君子,但这个修身养德的锤炼过程永无止境。”
  在翟小宁眼里,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新文明教育,以现代科技为代表的美国新科技教育,以欧洲文化为代表的欧洲新文明教育,是世界未来教育的三大支撑。“在世界教育的发展进程中,中国教育不可或缺,这是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中国教育理应为世界文明奉献更伟大的智慧。”
其他文献
毛尖:浙江宁波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专栏作家,影评人,著有《非常罪,非常美》《乱来》《例外》《夜短梦长》等。2018年8月,出版最新随笔集《一寸灰》。  从《万象》的台柱到“沪上第一影评人”,她的文章成为一代人的影史科普与观影指南  如果说影评人是电影的筛子,那么毛尖就是影评人的筛子。  1998年末,《万象》杂志创刊,承续了上世纪40年代老《万象》以“趣味”为帜的特点,品评琴棋书画,回忆民国掌故
1917年,是梁启超与政治最后纠缠的一年。前半年他帮段祺瑞执掌北洋大权,因而被重用,出任各项要职,雄心勃勃,志得意满;后半年,他就在孙中山“护法战争”的逼迫中,不得不递交了辞呈。从此,他告别政治舞台,转而以主要的精力从事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这其中,也包括教育他自己的子女。  那一年,一个张姓的大家庭刚刚搬至苏州。家里4间书房,父母各一间,众多儿女们合用两间。母亲亲自为孩子们开蒙读书,还有专门聘
这位挪威前首相是女权先锋,也是 “可持续发展”的倡导者 人物简介 格鲁·哈莱姆·布伦特兰,1939年生,挪威政治家。四度出任挪威首相,后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积极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上海的一次演讲中,挪威女政治家格鲁·哈莱姆·布伦特兰曾引用鲁迅的话说:“其实地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变成了路。”她35岁入阁,四度出任首相,执掌世界卫生组织5年,走出了女性从政的新路,并被英国《金融时报
美国《大西洋月刊》11月刊封面文章  11月15日,纽约秋季拍卖开启,其中最吸睛的是达·芬奇的画作《救世主》,有人称它为“男版蒙娜丽莎”。《蒙娜丽莎》已不可能拿来拍卖,能竞拍“男版”也是一桩盛事。两幅画的创作时间均在1500年左右,《蒙娜丽莎》的成就更高一筹。它是达·芬奇集绘画、解剖、光学、力学等知识之大成创作出来的。为画出完美的微笑,他落笔前先往木板上一层层涂白颜料,每涂一层,就观察一次光线折射
最近一段时期,在俄罗斯出现的中国人红色旅游热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甚至一家德国知名媒体也对此进行了报道。文章称,中国游客是赴俄团体旅游冠军,去年有130万中国人赴俄旅游,比上一年多20万,今年上半年的中国游客又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俄罗斯旅游局新闻中心的消息称,2017年上半年中国免签证赴俄游客数量同比增加36%,有些地方中国游客数量增长高达100%。而“红色怀旧与豪华消费的混合”是这一热潮的原因。  
韩国《韩民族21》4月24日封面文章  自去年朴槿惠“亲信干政门”发生以来,韩国  舆论分为两派。一派要求弹劾朴槿惠,发起烛光集  会;另一派高喊“弹劾无效”,要求宪法法院驳回总  统弹劾案,发起太极旗集会。后者引起了媒体的怀疑。  经过调查,媒体发现太极旗集会的背后势力之一是  韩国国家情报院。这个由朴槿惠父亲、韩国前总统  朴正熙1961年成立的情报机关,如今竟然企图收买  青年操纵舆论,甚至
净土宗,是最具群众基础的汉传佛教宗派。这一宗派的修持方法简便易行,特点是“称名念佛”(修行者口念阿弥陀佛,与阿弥陀佛的愿力相应后,临终时即得往生西方净土世界)。  西方净土信仰,在西晋时已萌芽。东晋时,高僧慧远(334年—416年)邀集僧俗在庐山结“莲社”,以《般舟三昧经》为依据,以坐禅时心中观想阿弥陀佛为修持,求生西方净土。  其后,昙鸾(476年—542年)又以《观无量寿经》为依据,提出坐禅时
英国《新政治家》6月15日封面文章  1年前,工党领袖杰里米·科尔賓还因为无力阻止英国“脱欧”而饱受诟病,谁想1年后的6月9日,他居然带领工党拿下下议院650个席位中的262个。究其原因,科尔宾有两大法宝:坚持与青年选民泡在一起,改变了英国年轻人对政治漠不关心的态度;坚持“软脱欧”的温和政策,挖了保守党支持者的墙脚。没有内阁参政经验的科尔宾创造了新历史:反对党领袖在开局不利的情况下,打了个漂亮的翻
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便迅速成为一个“热词”。但是,大部分人只知其“热”,对于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故事和现实意义却了解不多。  历史是由人类创造的,丝绸之路更是由人走出来的。从本期开始,《环球人物》将沿着“一带一路”的轨迹,追寻那些曾经行走在这段历史中的人,回味他们书写下的故事。而在踏上这段旅途之前,先要给以下8个问题找到答
基思·席勒是美国前退役海军,在特朗普身边已18年,是特朗普除家人外最信任的人  “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敬佩两个人:罗马教皇和我的老板特朗普。”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私人保镖基思·席勒曾如是对记者说。从特朗普经营公司、竞选总统到入主白宫,席勒为其鞍前马后,被视为除家人外特朗普最信任的人。两人共事18年,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常一起看球赛、吃晚餐,形影不离,惺惺相惜。  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