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人物形象的象征艺术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dj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菲茨杰拉德作為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在其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通过人物象征揭露了“美国梦”的虚幻,对人们灵魂的腐蚀。主要人物盖茨比是“美国梦”的继承者,黛西、汤姆虚伪冷酷的上流社会贵族的象征。揭示了从个人到国家,对欲望的放肆追求终究是一场幻境。
  【关键词】: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人物象征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品,它的问世为菲茨杰拉德在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上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地位,使他成了“爵士乐的时代”的发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象征是一种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特殊的意象来展示作品中隐秘的内涵,以一种看得见的符号来表现看不见的事物或现象。在《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作品的写作艺术上,创造性的运用了象征主义的艺术手段,运用大量的意象和和象征手法来突出主题、描写人物、完善结构。例如,主人公盖茨比既有作者自身的影子,也是“美国梦”的继承者;富家小姐黛西象征着可望不可及的“美国梦”。
  一、盖茨比对“美国”的象征意义
  《了不起的盖茨比》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将个人与国家的发展经历结合在一起,以个人的人生经历象征国家在一定阶段内的发展过程。
  盖茨比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的典型象征。盖茨比和当时的美国一样,从贫穷出发,有着成为英雄的特质——勤奋、有计划性、有目的性等等。从他的日记就可以看出他要出人头地的决心。
  他翻开了书的封底,转过来让我看,在最后一面的空白页上端端正正地用印刷体写着“作息时间表”几个字……
  这样的计划表,让作者借盖茨比父亲的话,说明盖茨比所获得的成就的必然性,的确,成年后的盖茨比,及时抓住了历史带来的机遇——无论是否合法,经济能力大幅提升,盖茨比一跃进入富人阶级,并且拥有着雄厚无尽的巨大财富。而同样,美国也在这一阶段获得了经济上的巨大成就,华尔街遍地金钱,股票经理人在夸张的忙碌着,人们每天衣着浮夸的奔向一个个通宵达旦的舞会,美国的经济和人们对金钱的渴求达到了顶峰。这时的盖茨比,不仅是菲茨杰拉德笔下的作品主人公,更是美国的象征——过去在社会和世界上没有地位的穷小子,命中注定要改变世界,心怀梦想,夜夜思念,却在金钱中迷失了方向,看似离梦想只有一条海湾的距离,却不知靠近后反而会被黑暗吞噬。
  物质与金钱的充裕不能满足盖茨比内心的空虚,同样的,所谓的“美国梦”也只是物欲的包裹下的空壳。盖茨比在对成功的追求过程中逐渐迷失了最初的梦想,而整个美国社会在那个年代也被金钱所俘虏,人人都成为了外表奢侈浮夸,精神空虚颓废的拜金男女。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汤姆从揭露盖茨比的学历开始一点一点地揭露盖茨比背后所极力隐藏的事实。
  “顺便问一下,盖茨比先生,我听说你是牛津的毕业生。”“并不完全是。”“哦,是的,我听说你上过牛津。”“是的,我上过那儿。”停顿了一会。然后是汤姆的充满怀疑和侮辱的声音:“你一定是在毕洛克西上纽黑文的时候去牛津的吧。”……“我跟你说过了我上过那儿。”盖茨比说。……“是1919年,我只待了五个月。这就是为什么我不能自称是牛津校友的原因。”
  盖茨比的财富被发觉是贩卖私酒而来,汤姆故意提起盖茨比的牛津学历,而盖茨比的闪烁其词暗示着他光鲜外表下的贫困背景——他并不是什么真正的上流社会的贵族才俊。而盖茨比的表里不一也象征着当时看似繁盛实则岌岌可危的美国。接下来随着盖茨比所笃信的“梦想”的破灭,整个美国所追求的“美国梦”也逐渐化为泡影,美国金融业过了最繁荣的时期,开始走下坡路。然后,随着盖茨比死亡,作者也以此象征和预言美国上流社会的衰落,果不其然,自1929年以美国华尔街为核心,全世界全面进入了经济大萧条时期,曾经价值连城的股票基金都变成了一堆堆废纸。
  作者通过盖茨比戏剧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一生,与当时的美国的经济、文化、历史作类比,以象征的手法,抒写了“迷惘的一代”对美国社会的价值观的批判,对美国拜金主义的失望以及对于“美国梦”的破灭的悲哀。
  二、盖茨比的美丽旧梦——黛西
  黛西是盖茨比的毕生所爱与毕生所求,盖茨比怀着对黛西深沉的爱,在作品中,黛西象征着盖茨比的梦想,也象征着美国所追求的“美国梦”。
  黛西是富人阶级的贵族小姐,曾经也是单纯善良的纯情少女,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成为了空虚寂寞的拜金女。“黄金女郎”黛西的变化,象征着盖茨比“梦想”的变化,也象征着人们心中的“美国梦”的转变。
  盖茨比的梦想在一开始是追求成功、追求心爱的女孩,然而在向目标前进的过程中,逐渐变成了对金钱和财富的追求,对黛西的爱,也代表着盖茨比在时代的洪流中也不能自保,变成了对财富的追求和炫耀。然而盖茨比对黛西无比渴望,并用一生来追求,但他却从没有真正得到过黛西,哪怕是他们再重逢后一起寻欢作乐,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但本质上,黛西和盖茨比的关系,就好像追求“美国梦”的人们一样,虚幻又不真实。
  对于执着地追求“美国梦”的人们来说,包括卡洛维在内,最初都是希望在美国的土地上追求个人的成功,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然而在华尔街流淌的金钱之流的带动下,不自觉地变成了对物质的渴望和对名利的追求,有一部分人在这个过程中,使自己的欲望得到了满足,但是这种满足只是暂时的,甚至是虚妄的,人们却沉浸其中不能自拔,自以为达到了自己最初的目标,沉醉在跻身上流社会的幻觉中,实则沦为了金钱和物质的奴隶,逐渐迷失了自己,醉生梦死,随波逐流。黛西之于盖茨比和“美国梦”之于美国的淘金者们,都是心中执着、不忍放弃的梦想,表面上真实、触手可及,而实质上却是虚妄的幻觉,还会将人引入灵魂空虚的深渊。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是个复杂的年代,在现实中,有很多的青年像盖茨比和作者菲茨杰拉德一样,他们就如处在“黄金时代”的美国一样,每一个“盖茨比”都是整个国家的缩影,他们出身并不高尚,但他们不甘没于平凡,他们忠于自己的理想,热切地追求,终于进入到了上层阶级,即美国的黄金时代,却最終被散发着铜臭的金钱社会所扼杀,繁华的一切都化作了泡影。而这些青年心中美丽的姑娘,就如盖茨比心中的黛西,象征着美国所谓的“美国梦”,总是如镜花水月一般,可望而不可及,即使得到也是一种幻觉,对于这种幻象的追求,不断消磨着这些青年人以及美国社会的意志,反而在追求中掏空了真实的灵魂最后成为了“美国梦”的牺牲品。
  参考文献:
  [1]F·S·菲茨杰拉德著刘峰译.了不起的盖茨比:英汉对照[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4.
  [2]张冬梅.“美国梦”的追寻与幻灭——《了不起的盖茨比》象征艺术手法浅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3).
  [3]胡敏.《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象征意义解读[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23-2.
  [4]刘冬梅.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象征手法[J].职大学报,2004(03).
  [5]黄招琴.幻灭的美国梦——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象征意义[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5).
其他文献
【摘要】:在过去的30年里,我国经济实力与日俱增,各行各业得以迅速发展,在景观设计这一领域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出现,但同时也有盲目照抄西方景观而缺失我国传统文化的案例。近年来,“新中式”景观的出现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巧妙结合,一场具有时代性的文化传承就此展开,禅宗思想在“新中式”景观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现,有着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对现代景观设计具有特殊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禅宗;新中式;景观设计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研究,提取患者的实际需求,基于患者需求及App设计体系基本流程,并将情感化设计融入其中,设计出一套基于患者需求的老年高血压App设计方案。首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深入访谈、问卷等形式的调查,分析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活动,得出患者合理膳食、受教育与自我管理等需求,并对调研获得的实际数据进行探讨。其次,挖掘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整理出基于患者需求
期刊
【摘要】:文化的自我成长与外来文化的影响所造成的文化迁移一直伴随着中国文化现代性的历程。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个持续受到外来文化影响和挑战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为外国文学工作者和翻译家提供了非常宽松的政治环境,外国文学作品迎来黄金时代。据不完全统计,新时期的前10年我国出版了6000余种外国图书。中国文学如火如荼走出去的同时却遭遇了诸多困境,本文拟从外国文学作品译入接受的角度,反观文学译介得失,以期深
期刊
张丽,《五月天》, 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學院环境艺术设计系
期刊
【摘要】:戏曲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演上的程式性、综合化、虚拟性的舞台呈现具有独特的审美特性,而这种集生活与艺术为一体的表演程式也向观众展示着它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由此,本文主要从戏曲程式与生活的关系出发,探讨表演程式在传统戏与现代戏中的应用。  【关键词】:程式;生活;人物;传统戏;现代戏  戏曲表演艺术的舞台语言经过艺术家们的漫长艺术实践,通过不断提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对其进
期刊
【摘要】:欧里庇得斯的剧作《特洛伊妇女》和柏辽兹的歌剧《特洛伊人》兩者的创作背景都是基于“特洛伊战争”这一大事件,剧作以不相同的艺术创作手法“抒情”,与此同时,它们在叙事上存在着互文性,文章将从剧本本身出发,探讨两剧作在作品中体现的互文特点。  【关键词】:欧里庇得斯《特洛伊妇女》;柏辽兹《特洛伊人》;互文性  欧里庇得斯和柏辽兹的剧作内容都是基于对特洛伊战争的反映,单从剧名上看,欧里庇得斯偏向写
期刊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号枝山,世称“祝京兆”。与唐寅、文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祝京兆的书艺历程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一)启蒙期(1466-1493)。“仆学书苦无积累功,所幸独蒙先人之教,自髫丱以来,绝其令学近时人书,且所接皆晋唐帖也······”祝京兆早年是以学习晋唐人帖为主, 并深受祖父祝颢, 外祖父徐有贞的启蒙与教导。良好的早期教育,对于祝
期刊
【摘要】:《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在文学成就方面塑造了一个个形象生动的历史人物,像刘、关、张、诸葛亮等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众多人物中,对于曹操的评价历来也是褒贬不一。《三国演义》对曹操的刻画让大家对他留下了奸诈的印象。事实上,曹操具有多重性格,阴险多疑只是其性格的一面,他也有优秀的一面,“宰相肚里能撑船”最开始就是用来形容他的。笔者看来对于曹操应该基于史实对
期刊
【摘要】:日本作家黑柳彻子所写的《窗边的小豆豆》,以巴学园独特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带给教育者许多教学启示。笔者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教育思想在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契合,如春风化雨般,润物细无声。  【关键词】:教学理念;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书中主人公小豆豆拥有一个美好童年,她的成长过程中所接受的教育来源于两处,一是来自于妈妈的家庭教育,二是来自于小林宗作先生所创的巴学园的学校教育,二者共同诠释了什
期刊
【摘要】:《急就章》由西汉元帝时期的史游所编,从汉至唐,一直是在社会流传的重要识字教材,对于汉语发展和书法艺术具有重大影响,今世现存的《急就章》以章草本最多。本文以汉字字体学理论为指导,选取汉代流传下的《急就章》为主要材料,对《章草急就章》进行研究。  【关键词】:急就章;发展;字体  《急就章》为西汉元帝黄门令史游編纂,从汉魏至唐朝都是学童启蒙学习通用的字书。涉及的內容非常丰富。本文主要依据传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