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境外资本市场发展成熟,资本充裕。重庆要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应该大胆利用境外资本市场。利用境外资本市场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重庆当前亟需建立、完善以下制度——
深化地区产业增长极规划。经济发展规律证明,地区经济发展不可能全面开花,同步发展。因此,在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中,以本地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增长极和关键行业为切入点,深化区域产业增长极规划具有现实意义。
畅通地区与外界的交流平台。区域内企业和外界的交流,通常是通过特定的平台进行的。在本地建立交流平台,可以将区域外包括境外的企业吸引到区域内。同时,也可能因为平台的建立而形成特定的物流中心或文化中心。如广州的世博会,东北的农产品交易会等。
建立鼓励企业利用市外资源的激励机制。区域的发展是以企业为载体的,通过企业的发展而带动地区的发展。对于在市外,特别是国外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的本地企业,要给予政策或制度上的优惠、激励,让本地企业在外有更大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使之快速地发展成为国际性的大企业和跨国公司,对重庆建设开放型经济具有牵引作用。
积极开展培训,提升重庆外向型企业利用境外资本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可以利用境外证券交易所的推广活动、境外中介机构的培训、政府部门组织的专门培训或组织企业负责人到境外市场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
积极开展金融中介合作,特别是引导境外会计师、律师、评估师事务所等证券中介机构与重庆相关中介机构开展业务合作,鼓励其相互参股形成紧密合作关系。在境外上市的过程中,中介机构收费昂贵、因地理条件和文化差异而形成的服务不到位,是国内企业不愿利用境外资本市场的重要原因。通过境内外中介机构的合作,可以有效地贴近服务,为重庆企业到境外上市提供优质的中介服务。
积极利用境外私募股权投资。境外资本市场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吸引了一大批国际资本。特别是近十多年来,以风险投资、产业投资和财务投资等为主体的私募股权投资蓬勃发展,可以为处于不同成长周期的企业提供发展资金,并最终通过企业的上市实现退出。重庆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如成立重庆市私募股权投资服务中心,向国际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发布重庆企业、项目的信息,举办国际私募股权论坛等,引导国际私募股权资金投资重庆企业,积极帮助重庆企业成长,并最终实现境外上市。
(作者系重庆大学副校长)
深化地区产业增长极规划。经济发展规律证明,地区经济发展不可能全面开花,同步发展。因此,在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中,以本地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增长极和关键行业为切入点,深化区域产业增长极规划具有现实意义。
畅通地区与外界的交流平台。区域内企业和外界的交流,通常是通过特定的平台进行的。在本地建立交流平台,可以将区域外包括境外的企业吸引到区域内。同时,也可能因为平台的建立而形成特定的物流中心或文化中心。如广州的世博会,东北的农产品交易会等。
建立鼓励企业利用市外资源的激励机制。区域的发展是以企业为载体的,通过企业的发展而带动地区的发展。对于在市外,特别是国外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的本地企业,要给予政策或制度上的优惠、激励,让本地企业在外有更大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使之快速地发展成为国际性的大企业和跨国公司,对重庆建设开放型经济具有牵引作用。
积极开展培训,提升重庆外向型企业利用境外资本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可以利用境外证券交易所的推广活动、境外中介机构的培训、政府部门组织的专门培训或组织企业负责人到境外市场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
积极开展金融中介合作,特别是引导境外会计师、律师、评估师事务所等证券中介机构与重庆相关中介机构开展业务合作,鼓励其相互参股形成紧密合作关系。在境外上市的过程中,中介机构收费昂贵、因地理条件和文化差异而形成的服务不到位,是国内企业不愿利用境外资本市场的重要原因。通过境内外中介机构的合作,可以有效地贴近服务,为重庆企业到境外上市提供优质的中介服务。
积极利用境外私募股权投资。境外资本市场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吸引了一大批国际资本。特别是近十多年来,以风险投资、产业投资和财务投资等为主体的私募股权投资蓬勃发展,可以为处于不同成长周期的企业提供发展资金,并最终通过企业的上市实现退出。重庆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如成立重庆市私募股权投资服务中心,向国际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发布重庆企业、项目的信息,举办国际私募股权论坛等,引导国际私募股权资金投资重庆企业,积极帮助重庆企业成长,并最终实现境外上市。
(作者系重庆大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