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教材, 高于教材

来源 :福建中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jun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A版选修2-1第80页有这样一道习题:已知AABC两个顶点A,B的坐标分别为(-5,0),(5,0),且AC,BC所在直线的斜率之积等于m(m≠0),試探求顶点C的轨迹,本题从斜率关系探求圆锥曲线的轨迹,同时联想到圆锥曲线上的点应具备怎样的斜率关系,以下就这一问题类比圆的性质进行推广与总结,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圆锥曲线中存在的一些特殊的性质,体会探究的经历,渗透数形结合、归纳类比的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思维的经验,形成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1 类比圆上的点与直径两端点的斜率关系,可得到如下结论:
  在高考总复习中一定要注重“回归课本”,充分把握习题功能,它是教师教学的基础和根本,也是学生学习的第一手资料,更是命题者的立足点,学生不仅要熟练课本习题,还要以创新的思维去探究、改编,探索教材习题与高考的结合点,让学生充分体会探求知识的乐趣,逐步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不淌下水何以知深浅,不研究哪知试题精彩”,笔者多次参与泉州模块卷的命制,经常接触模块卷的命制材料,命题中和同伴深入交换意见,且笔者热衷于试题研究,研究题源特点、命制意图、解题方法、试题改编等,故每次考试结束都意犹未尽.  本文笔者选取模块卷的4道题为例,和同行一起分享试题背景,体验另辟溪径下解法的别样精彩.  1 阿波罗尼斯圆背景  评析 本题为整卷压轴题,学生的得分率很低,此次考试时圆未列入考
期刊
在学习完必修四中任意角和弧度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以及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的知识之后,下文题目作为课堂练习的一道题目,在教学中,学生呈现了多种解题思路,有效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3 教学思考  3.1 多角度的条件表征暴露学生解题的思维过程  本题原本的设计意图是巩固学生对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相关知识,然而,学生解题后的反馈呈现多种的思维过程,超出原本教学预期,对于tanα=2而言,学
期刊
1 问题提出  人教A版主编寄语:“数学是自然的,清楚的”,教材中出现的内容,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经过千锤百炼的数学精华和基础,其中的数学概念、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都是自然的,如果感到某个数学概念不自然,是强加于人的,那么只要想一下它的背景,形成过程,就会发现它实际上是“水到渠成,浑然天成的”,而等比数列前n项和是经典内容,其推导方法典型,在教学中尚存在对“错位相减法”获得依然是教师“告
期刊
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1],也是数学课程和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现以苏科版“二次根式基本性质”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推理能力.  3 案例感悟  3.1 灵活运用教材,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数学教材是数学课程理念的基本物化形式,是学生学习数学、教师教授数学的最基本蓝本,是联接“数学课程目标”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主要桥梁[2].数学教材作为数学思维和经验的载体,在中学生认知发展过程
期刊
圆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这章知识将有助于学生高中继续学习椭圆、圆等有关知识,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不重视这一章的教学内容,没有去挖掘圆的旋转不变性与对称性的特征,使学生在解答中考压轴题时,不懂得根据题意巧妙构造出辅助圆将一般问题转化成特殊问题加以解决.  其实,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常常需要借助于圆的性质,问题才能得以解决,而我们需要的圆并不存在,这就需要我们利用已知条件,借助图形把
期刊
子日:取乎其上,得乎其中!  这个“其上”是什么?不妨把它称作“至高点”,  对于数学解题,“至高点”在哪里?  “至高点”在常规思路无能为力的地方,“至高点”在需要预测,需要直觉、估算、转换视角、合情推理等思维方式参与的地方,  对一个真正的问题,我们可以说结果是算出来的、是证出来的,因为算和证是终结性的表达,是必须履行的手续,  但履行手续前是需要实质性工作的——这个实质性的工作就是“感知”,
期刊
数学概念是数学的学习起点,是学生学习高中数学基础,数学概念的形成往往经历从直观感知到自然语言描述进而上升到数学语言的精确刻画的过程,因此,立足概念教学是培育学生数学核心思维的有效的抓手,本文以“函数的单调性”的教学设计为题,谈谈如何立足概念教学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1 聚焦素养,确定目标  教学目标的制定是教学设计最核心的工作,是实施课堂教学的第一要素,同时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力保证,教师只
期刊
函数是高考的重要内容,也是常考不衰的一个热点,而函数的定义域是函数三大因素重中之重,在研究函数各种性质时如果忽略它,常常会使解题出现各种不必要的错误,本文就针对高中几种常见忽略定义域的典型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希望考生能够应试中更好地解决问题.  忽略1 判断函数奇偶性时忽略定义域  求解函数的奇偶性时,根据定义是有两个条件的,首先先留意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若该定义域没有关于原点对称,则函数没有
期刊
几何因动点产生的最值问题近几年广泛出现在中考中,成为热点之一,也是学生解决问题中的难题之一,初中阶段,涉及到“最短”问题的常见有两个,即:点与点之间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与线之间是“垂线段最短”,除了这些外,在很多看似与圆无关的几何最值问题中,我们可以利用直角、固定的圆周角、圆的定义等找到隐藏的圆模型,转化为以圆为载体的问题,利用构造法、转换思想等建立模型解决问题.  因此解决这类问题,关键
期刊
2 答疑解惑,感受柳暗花明  2.1 学生的疑惑  本题是笔者学校数学周练试卷上的一道数列考题,查看试题解答过程行云如水,岂不妙哉,可學生答题情况却不容乐观,笔者课堂上试题讲评时进行详细分析,但学生依旧疑惑重重,一是对“∨n∈N *,  2.2 笔者的思考  思考1 基于学生对该问题解答的“突兀性结论”感到疑惑,笔者也做些思考,本题以“推理与证明”内容为知识载体命制试题,意图考查学生运用合情推理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