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对策探讨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ip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技术作为较为成熟的视听技术和传播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教学中,这对实施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加快教改步伐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化媒体介入课堂,由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交互性、知识的大容量性,实物投影的真实性,影像的生动性以及不受时空制约等特点,都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合理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图形、动画、音效、文字等多种媒体信息,并配合形象的图片,具有集成性、交互性等特点;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能使课堂变得绚丽多彩,大大优化了课堂结构,活跃了教学氛围,使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丰富而生动,学生置身于这样一个和谐的教学情境中,学习兴趣得到极大的提高。
  二、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凡事都有其两面性,在多媒体教学中,也存在着种种误区,尤其是在使用课件的过程中,存在着种种极端。如:只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只重视人机对话,而忽视师生交流;只重视形象思维,而忽视抽象思维;只重视先进手段的展示,而忽视对文本认真阅读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说明我们不少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技术中,还没能很好把握多媒体技术对教学只是起"辅助作用"这个基本定位。
  (一)只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始终应是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但学生是主体,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只有学生的被动接受,那么这种课堂无论如何,不能算是成功的课堂。多媒体技术是为收到一定的教学效果而使用的一种辅助手段,如果盲目地依赖于多媒体技术而使所有的教学环节全部让位于多媒体手段来展现,那么教师就会成为多媒体技术的奴隶,只是充当了播音员和解说员的角色,而起不到教师应有的主导者与引领者的作用,更不能体现学生是主体的课堂定位。
  (二)只重视人机对话,而忽视师生交流
  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对话的过程,教学双方通过信息交流、反馈,质疑问难,实现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教师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如果只是把所有的内容都盲目地依赖于计算机来显示,只注重了人与机的对话,而忽略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切磋,那么就会使教学活动变成由老师一个人来唱的独角戏,变成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和展示的过程,最终无法摆脱"满堂灌"的传统模式。所不同的只是教师把自己思考的结果用更为便捷的方式转述出来而已。
  (三)只重视形象思维,而忽视抽象思维
  任何教学活动都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多媒体技术固然可以利用其得天独厚的优越性,整合多种资源,增加课堂容量,降低文本难度,突出课程重点,突破内容难点。但如果只是以生动形象的画面简单地把本来应该通过学生头脑加工想象的东西简单再现出来,把课件制作得色彩艳丽,场面壮观,而冲淡了课程核心知识,那就显得画蛇添足了,无意间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和师生的精力,整个课堂显得热闹有余,严谨不足。那样,反而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像看电影一样的课堂会剥夺学生的思考过程。长期下去,会影响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以形象思维代替抽象思维弊害颇多。
  (四)为使用多媒体手段而用多媒体手段
  "为用多媒体手段而用多媒体手段"的现象相当严重。多媒体技术固然可以提供声、光电等多种信号刺激,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如果不从实际教学需要出发,只是为用多媒体手段而用多媒体手段,盲目使用各种媒体,使课堂中的附加信息过多过滥,则会造成无效信息的泛滥,冲淡课堂主题,同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不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反倒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这就叫过犹不及。
  (五)只重视先进手段的展示,而忽视对文本认真阅读
  以教师的操作活动代替学生的思维活动又会使学生养成懒得动脑动手,机械接受知识的习惯。计算机可以以模拟操作代替实际操作,利用微机技术模拟现实情景,甚至模拟现实中难以实现的实验。但是,课堂上只是热衷于在计算机上模拟操作而忽视学生的实际操作,势必会造成学生动手能力的降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在于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如果靠声光技术放射出的花花绿绿的视频图像挤占了学生的探索、分析、思考的空间,那么势必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存在误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之所以會出现以上问题,笔者以为,是我们不少教师甚至学校管理者也认为在教学中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就是现代化了,教师就是具有开拓意识的先锋,学生就会学得好,课堂效果就会提高。如此一来,教学中常出现一些教师不顾课程知识的特点,也不考虑教学内容是否需要,就用制作课件代替备课,而且课件制作得色彩艳丽、图文并茂。在课堂上,各种图像、声音的轮番上阵,反而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的连续性,这样的课件并没有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的现状固然需要改观,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并非一无是处,并不是所有的课程,所有的课型都要靠多媒体来展示,而事实上多媒体也只能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它是为解读教材服务的,不能动辄将其作为一种课堂摆设,随时搬出。
  我们注意到,在使用多媒体教学初期,学生往往热情极高,兴趣很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多媒体应用次数的增多,学生失去了新鲜感,热情往往会大减。通过对学生的了解,我们才明白:不少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课堂容量明显加大了,教学进程明显加快了,但学生往往没有时间消化课文的内容,课堂上他们的思维跟不上,笔记记不上,反而导致学生对所学内容半懂不懂,最终致使过多使用多媒体教学反而成了不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形式。有些教师为突出教学直观性,增强课堂效果,便将各种直观教具一股脑儿地罗列出来,课堂上又是投影幻灯录像,又是展示实物标本模型;又是挂图,又是板书;把自己搞得手忙脚乱,也把搞得学生眼花缭乱。学生根本没时间认真阅读课文内容,更不要说进行细致认真的思考了,这实际是舍本逐末。由此看来,我们提倡使用多媒体教学应有所选择,更要看课型,用得过多过滥,花哨热闹,走马观花,只会适得其反。
  一种真正的教育,是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教育;我们不再把教育简单当作现存知识直接传递的过程,而是看作生命交往和沟通的过程。只有有了这种生命的沟通,才能深刻地实现对生命发展的影响。课堂就是要实现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多媒体教学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要实现传统学习方法与先进的教育手段的合理对接,有机结合,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秩序,尤其需要通过师生对文本阅读理解探讨延伸,来达到课堂的和谐高效。
  "文生于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古人的这些论断都阐明了语言与情蕴的关系。尤其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更应对那些寄寓了作者内在的情蕴或融情于景,或托物寄情,或叙事写情,或直抒胸臆的好诗文进行认真的研读。因为只有通过对文字咀嚼品味,才能走进作者的内心,与作者和文本对话;才能与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同悲同喜;才能领略文章内涵。这个品读的过程绝对不是一两张具体的实物画面所能替代的。
  和谐教育理论认为,"教"与"学"和谐的实质,就是要使教育的节奏与学生发展的节律和谐统一。这一要素所追求的目标是:"节奏适度、激活潜能、思维协调、和谐共振"。我们师生手中的教材,是我们共振的平台,需要静心研读,透视字里行间,大多数知识学生都能理解领悟,语文学习是如此,数理化教材内容的学习也是如此,同样需要静心阅读,那些公式、定义,定理、原理,文本的阐述非常详尽,作为老师为何不能巧妙引导,让学生潜心其中去独立思考理解领悟呢?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无数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我们在运用新兴教育手段的同时不能放弃传统的教学方式,而一味地去追求表面的奢华,追求现代化、新模式、高速度、大容量,使教室变为演播厅。我们在应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多地进行师生互动,真正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在教师的讲解、提问、板书引导下,让学生认真阅读文本,给他们充分思考的空间,使其彻底理解消化知识,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佳。
  
  参考文献:
  [1]胡华锋,乔洁.论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J].科技创新导报,2010,(3):235.
  [2]李洁琥.多媒体教学存在的误区及其对策[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12(1):90-93.
  [3]樊雅平,黄生学.高校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0 (10):132-133.
  [4]毕效辉.深化多媒体教学的一点思考[J].高教研究,2007,(1):7-9.
其他文献
一、何谓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  实行"校长推荐制"目的是为进一步推进自主招生改革,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不同类型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在面向社会公示的前提下,提出申请,经过同意的中学校长可实名推荐优秀学生。经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并经过本人同意的学生,可成为高校自主招生候选人,直接进入自主招生面试环节。对这一制度有褒有贬,赞扬的是这会改变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有利于选拔像钱钟书偏才怪才;担心的
期刊
C语言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迅速推广应用的一种计算机语言,目前在程序语言使用中排名第二,只和排行第一的JAVA语言相差甚微。它功能丰富,表达力强,使用灵活方便,目标程序运行效率高,兼有高级语言与低级语言的许多特点,许多机型、操作系统都支持C语言开发[1]。国内外大学院校的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都包含《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它还是"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等计算机专
期刊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职业教育改革必须着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借鉴国外成功教学经验,教学改革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为前提,以企业工作情境和实际操作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通过师生互动,对所提问题进行释疑解难
期刊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做好统战工作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发扬民主、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而作为汇集着大批党外高级知识分子和党外代表人士汇集的高校,是统一战线各方面成员发挥作用的重要平台,其统战工作涉及面广、综合性强,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实现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期刊
《建筑结构构造及计算》是研究建筑结构设计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是建筑施工技术、地基与基础等课程的先行课程。作为结构设计人员必须掌握建筑结构构造及计算的知识才能正确地对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和设计计算,保证结构的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同样作为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人员也必须掌握建筑结构构造及计算才能更好地理解设计图纸的意图和要求,科学地组织施工,制定出合理的、安全的质量保证措施。  《建筑结构构造及计算》课程主
期刊
一、教育不公平突出  首先,高考录取存在地区差异和不平等。河南,山东,湖北等省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比其他地区(尤其是发达大城市)同等高出几十甚至上百分;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对本地区的考生的录取分数较低,录取比例也较大。这种录取差别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很多本来很优秀的考生因为竞争过于激烈或名额限制而不能进入优秀高校学习,不能享受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在他们成才的道路上,有一个无形的绊脚石。这种不公平的竞争,
期刊
一、工具理性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诟病  自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摧毁神学世界观和笛卡尔宣称"我思故我在"命题以降,张扬人的意义的启蒙理性得以确立并弘扬,从而造就了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然而,启蒙理性基于自身的内在逻辑而转向工具理性。工具理性是法兰克福学派用语,这一概念源于韦伯的"合理性"观念。后来霍克海默和阿尔多诺对马克斯·韦伯的工具理性这个概念进行了初步的界定,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人则进一步阐发得出
期刊
有效的教学必须包含教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考,以及如何激励自己成为一个自我调整与自我反思的学习者。有效教学本质上取决于教师建立能够实现预期教育成果的学习经验的能力,而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重视学生自律学习能力的培养,做学习的主人。利莫曼认为:"当学生可以主动地激发自己的学习动机,安排自己的学习进程,把自己的
期刊
在全民健身的大潮中,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与日俱增地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高等教育阶段,受教育的主体--学生已与中学时代大不相同,由于各方面的发展与成熟,学习的主动性大大增加,"健康第一"的意识也更加明确,尤其是通过体育运动的方式来达到健康的目的,得到很大的重视。笔者就此问题走访了部分大学生,结合自己讲授运动、醫学与保健等内容的体育理论选修课和体育教学中与学生的交流,查阅相关资料,对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普及运
期刊
初中英语教学中,词汇是教学的重点,词汇掌握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英语的好坏,它如同语文学习中的字词一样,是语言形成的基础,学生对词汇学习和掌握贯穿整个初中英语学习的全过程,学生想要学好英语,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较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应用,学习和掌握大量词汇是关键。因此,词汇教学在整个初中教学中起着一个相当重要的作用。词汇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初中英语教学的成败,本文欲就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