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小窍门,干净又健康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666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常说“病从口入”,却忽视了生活中其他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比如我们每天穿在身上的衣服,如果洗衣不得要领,会更容易导致细菌感染、过敏、皮炎甚至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1.尽量减少干洗次数干洗剂含有甲醛和四氯乙烯,这两种物质对人体都有一定的毒性。甲醛刺激呼吸道,可引起鼻、咽喉烧灼感及咳嗽、呼吸短促甚至呼吸困难等;四氯乙烯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可导致头痛、头晕和疲劳等,患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及肝病的人,接触这种气味后对身体的影响最大,会引起疾病的发作。
  因此,干洗的次数不宜过频。衣服干洗后,应挂在阳台等通风处晾晒,让衣服中的特殊气味自然散发掉。当闻不到那种特殊气味时,说明衣服中的有毒化学物质已降到最低度,这时才可存入衣柜或放心地穿。
  2.选择无香味洗衣粉非常香的洗衣粉或洗衣液中含有多种危害健康的芳香化合物,有的会导致皮肤过敏或皮炎,严重的还会导致偏头痛和哮喘发作。最好少用含芳香成分的洗衣粉,可用半杯苏打粉取代衣物柔顺剂。
  3.床上用品用温热水洗被单、枕套等床上用品是尘螨最大的滋生场所。尘螨会导致过敏。专家建议,床上用品最好1周用热水洗1次,水温应不低于54℃,这样可以有效消灭过敏原。
  4.内衣单独洗有的家庭习惯将每天换下来的内裤、袜子、秋衣等混在一起用洗衣机洗,这是很不好的。人的脚上会滋生霉菌等多种病菌,如果将袜子和内裤一起混洗,霉菌就可能被沾染到内裤上。另外,家庭成员的内裤也要分开清洗,不能混在一起洗。
  5.尽快腾空洗衣机有些人为节省时间,经常把洗衣机打开后,就外出购物或干别的去了,等回家后再把洗好的衣服晾上。专家建议,为防止细菌滋生,衣物应在洗衣结束后30分钟内取出晾晒。一旦洗好的衣物放置于洗衣机内超过1小时,就应该重洗。另外,取出衣物晾好后,应洗手。
  6.女性内裤要用肥皂搓有的女性洗内裤时往往是匆匆揉两把,有时甚至连肥皂都不打。其实,内裤还是要用肥皂洗的,因为妇科常见的两大病菌——霉菌与滴虫都能被皂液的碱性环境杀灭。使用普通肥皂就能起到这个功效,没有必要专门使用“内裤清洗液”清洗。打好肥皂后认真地搓揉3~5分钟,让细菌与肥皂充分接触。
  揉搓完毕后,一定要在流动的水中充分冲洗,把肥皂泡沫彻底洗净。因为女性的阴道是酸性环境,分泌物也偏酸性,而肥皂是碱性的,清洗时酸碱接触生成盐,如果不及时冲洗干净的话,时间长了,内裤就会发硬,不利于健康。
  7.洗完晒在阳光下衣服的晾晒很关键,专家们共同强调,洗净的衣服(特别是内衣裤)一定要在太阳下晾晒,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杀灭上面的病菌,对健康非常有益。如果实在晒不着太阳的话,也一定不要放在潮湿的卫生间里晾干,应该挂在阳台等通风的地方自然晾干。
其他文献
脑血管病已经成为国人生命的头号杀手,每年新发病例高达150万~200万,平均每12秒就有1人发生脑卒中(中风),而高血压是其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据统计,70%~80%脑中风患者患有高血压或有高血压病史。高血压患者即使平时没有明显症状,他们发生脑中风的机会也比正常人高4倍;已确诊的高血压患者,发生脑中风的危险则是血压正常人群的32倍。  这是因为高血压会使血管“绷紧”,时间一长便会失去弹力。同时,血液
随着年龄增长,中老年人患神经系统疾病的几率也开始增加。在这类疾病中,帕金森病十分常见,我国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大约为1/100,且近年来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帕金森病具体的病因仍不清楚,但大多数学者认为与遗传、日常生活环境以及神经系统老化有关。  帕金森病的症状并不是一下子表现出来的,而是慢慢发展并逐渐加重,患者主要表现为动作缓慢,手脚或身体的其他地方震颤,身体变得僵硬,后期常伴有精神以及自主神经功能
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都是不易治愈、容易反复发作的疾病,如果滥用“滴鼻净”等药物,还可能引发药物性鼻炎,加重症状。因此,对鼻炎患者来说,生活中的日常保健就显得很重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公布《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这一《办法》规定,从今年7月1日开始,流动人员跨省就业时可以转移自己的医保关系,个人账户也跟随转移划转。除医保关系可跨省转移之外,随参保人身份的变化,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三种不同类型的医疗保险关系,也可互相转移。进城的农民工可在就业地参加当地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回农村后可带回,转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5岁的芳芳这几个月大便很不规律,平均3天1次,还老说肚子胀,而最近已经5天没解大便了,早上在厕所急得直哭,芳芳妈妈很是揪心。在儿科诊室,我见到了芳芳,她腹部明显胀气,左下腹部能摸到一条索状包块,肛门处还有血迹。经询问病史得知,芳芳平时有挑食的毛病,常吃零食,很少吃蔬菜和水果,近来尤其喜欢吃饼干、干鱼等辛辣食品。    随着饮食习惯西化的转变,加上生活节奏加快,学龄前及学龄宝宝中,每3~4个就有1个
“病从口入”已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对于自身的“出口”——肛门,却缺乏关心。其实,肛门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如果平时忽视对肛门的保护,便容易发生肛裂、肛瘘、痔疮、脱肛、肛门周围炎、肛门周围脓肿等疾病。    国内一组中老年人肛门直肠疾病的调查显示,竟有九成老年人患有或轻或重的肛肠病,发病率之高超出很多人的预料。这些疾病会给老年人的身体和日常生活带来很多麻烦。那么,老人应该怎样预防肛肠疾病的发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