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是“经验”的另一个名字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ao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尔德说:“经验是每个人为自己所犯错误取的名字”,错误的发生没有预知性,它是由于对某事物不确定性的认识产生的。错误过后,我们会应用排除,获得正确的认识,从而填补理论的空白。简而言之,错误就仿佛一块潮湿的海绵,我们从里面挤出来的是经验的水分,错误是经验的源泉,流淌无尽的智慧,我们会顺着其波流,流进正确理论的疆域。所以,倘若正确对待错误,寻求一种经验的转化,错误将是人类认知的指向标。语文课堂教学中错误难以避免,教师的责怪毫无用处,只会让犯错误的学生更为尴尬。不如引导学生将错误转化为正能量的经验。”
  正视犯错,经验转化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换个角度想,失亦是得。如果转化对错误的观念,把错误当做获得正确认识的途径,或是变成一种经验,那么,错误也会给我们带来成效,成为接近成功的天梯。对于高中语文学科的学习来说也是如此。知识繁多如同浩宇星辰,学生难免有未涉足的领域。对这些未知领域的认识,也难以规避错误和偏执。教师要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正视犯错,让错误化为经验,寻求通向正确的切入点。
  以韩愈的《师说》为例。文中涉及很多通假字,使学生难辨其意,课堂中整体理解翻译水平低下已是必然。这让一些教师感到头疼,一方面,他们会不解为什么精讲过后学生还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另一方面,他们会“恨铁不成钢”,厉言责怪。在自尊心和自卑心的双重压制下,学生也会耿耿于怀,悲观消极,这极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所以,教师要转变对“错误”的观念,引导学生看到错误的另一面——经验。例如在“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句话当中,“受”作为通假字出现,通“授”,教授、传授,但在这里学生可能会按照既定的思维,将“受”译为“接受”,经过翻译也顺理成章,但是与原意却大相径庭。教师可用多媒体将关于“受”与“授”的句子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讲解何时“受”通“授”。回答错误的同学进而会认真听讲。当他们理解了自己错在何处,便也能莞尔一笑,正视错误,回味教师所讲,实现错误到经验的转化。
  互相纠错,互学互进 培根说:“讨论犹如砺石,思想类似刀刃,两相砥砺会让思想锋利”,这里涉及到两个词条,一是讨论,一是思想。他们之间的关系除了砺石与刀刃,还有空气与火。讨论不仅会让思想利刃锋利,还能使思想火势熊熊。关于讨论必然会涉及到纠错,这种纠错是互相的,是从激烈的讨论中迸发的维护自我观点的力量,每个人都试图说服另一方,在激烈的思想撞击中,真相产生,双方实现了互学互进。有心理学家也指出,激烈的辩论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在迫切希望取胜的心理督导下,他们会对乏味的话题感兴趣,并印象深刻。基于此,教师更应该把讨论这颗珍珠镶在课堂上作为教学的装饰物,并且让学生在唇枪舌战中互相纠错,互学互进。
  以鲁迅的《祝福》为例。祥林嫂自始至终悲剧人生的上演与她周围的人难脱干系,包括鲁四老爷、祥林嫂的婆婆、柳妈、四婶、夫家堂伯、软弱的“我”。教师在这里可以设置问题:“祥林嫂的悲剧最主要归因于谁?”这时学生就会回答:“封建大家庭的主人鲁四老爷”,这回答对错与否,教师可以先不定论,可让学生辩论“到底是谁杀了祥林嫂?”学生经过讨论,会发现答案。这样一来,问题变得深刻而有吸引力,学生在激烈的辩论中会自行纠正偏差,寻求最合理的解答。
  总结错误,引以为戒 如果想让错误有价值,就必须并将其整理、总结,成为戒条,督促、警觉我们不要再犯。为自己的思维设定“警戒线”,并引以为戒,这也是反思的过程。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句,“受”作为通假字却常被学生直译,像这样容易被直译的通假字例子还有很多。如果让学生准备一个记错本,错一个记一个,不时地拿出来记忆,经过累积就会形成有着自己特色的记错集。将错误形成一个“积淀”,学生也很容易将其全部拔除。
  [作者通联:江苏栟茶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作为抒情高手,戴望舒和徐志摩在抒情的田园里永远留下了他们的身影,两位诗人的《雨巷》和《再别康桥》给人们留下了永久的情感寄托,如一枚久嚼不厌的甘果,甜美如新。  教学中,我们不妨结合教材特点引领学生穿梭在字里行间去触摸作者心底的波动,去寻觅那份让人为之倾心的情感,并由此而有所延伸,有所拓展,或引而不发,让学生在思考中培养能力;或学而致用,在拓展中延伸出别样精彩。  感动才能感悟,结合自己生活的体验。
一、激发阅读信仰,保证阅读时间  12部经典整本书阅读,已列入北京高考语文考试范围。高考指挥棒的威力确实大,倒逼中小学语文老师行动起来,想尽办法加强经典整本书阅读的落实和考查。即将颁布的最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设计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科学文化论著研习”“跨文化专题研讨”“学术论著专题研讨”等15个学习任务群,几乎全部采用了整体书阅读的形式、措施。  那么,对于经典整本书阅读,一线语文教
五、让语言活起来  第五节对我的教学生涯产生重要影响的课,是2010年8月在贵阳执教《登高》。  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的一次全国性课改总结反思活动,主题为“人教杯”中学语文课改十年教育论坛暨教学观摩研讨。全国课改领导小组的若干位专家、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的若干位编辑、各省市自治区的二十余位省语文教研员,以及全国各地的数百位县市教研员和语文骨干教师,都睁大了双眼,注视着课堂上展示出的各种优
总印象  近年来,当考生还在高考考场上奋力鏖战时,网络上已经一浪高过一浪地热炒起语文学科(其实也是所有学科)中分量最重的一道考题——作文的标题。这固然因为作文的分值大,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总分乃至考取学校的层次,但更重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深受“文以载道”的传统观念影响的国度里,每年的作文命题在公众的潜意识中实际上就是国家形势、社会热点乃至未来走向的一种折射。尽管高考作文题所隐含的政治元素有
“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欧阳修这样评价《归去来兮辞》。其不事雕琢的文字,潇洒出尘的意象,通脱自然的审美意趣,让文人雅士赞叹不已。尤其是其生命意识的觉醒,对“心”的推崇坚守,自动自觉放弃官场,回归自然的行为,连苏轼都觉得难以“师范其万一”。《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仕”与“归”的分水岭。明明“质性自然”“违己交病”,仍不得不为官12载,从29岁起“投耒去学仕”,到 41 岁毅然决
鲁迅小说《故乡》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著名篇目,倘若说到《故乡》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点,毋庸置疑有两处:一处是圆月沙地图画,另一处是路的希望设想。在小说结尾段落,鲁迅将它们并置,现全文抄录:“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可见,这是鲁迅苦心经营的艺术美学:以写实语
【评议论文】赵悦彤《李吉林情境作文教学研究》,沈阳师范大学,2017。  【原文摘要】赵悦彤的硕士学位论文(以下简称赵文)主要运用了文献法,对李吉林情境作文教学思想作了回溯性研究。赵文首先阐释了李吉林构建情境作文的理论基础;接着,梳理了情境作文教学的实施步骤;然后,提炼了情境作文教学的特点,即“情境创设的丰富性、情境过程的艺术性、情境选题的开放性、情境训练的有序性、情境运用的科学性”;最后总结了李
张晓枫的《斑纹》被收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奇异的自然”主题单元,基于编者意图和选文特质,以往上这篇课文总是把教学重点放在说明体式的常规探究上,按照说明文教学环节推进,探寻到说明对象、意图、思路、语言四方面的奥妙,让学生感受到“说明文也可以如是精彩”的结论,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了解学生的学习体会,发现学生还有很多难懂的语句没有理解透彻,也并未真正走进作者充满温情的内心世界。这次再上《斑纹
如果说展示是花开的惊艳,那么预习则是静默的生长。 ——题记  (一)  以颠覆“传道授业解惑”为主要特质的生本高效课堂,以其鲜活的教育生态,平等对话的课堂形态,力求回归教育的原点,真正关注学生的成长,让学生自由呼吸自由飞翔,因而迅速成为课改时代的宠儿,倍受青睐。纵观形形色色的高效课堂模式,无一例外都将目光聚焦于展示课,将展示课作为精彩看点、亮点。但繁华褪尽,探本溯源,我们不禁要问:高效课堂的本质是
《林奶奶》是杨绛于1984年4月写的一篇散文。文中的林奶奶是一位给人洗衣为业处于社会低层的小人物。她干着最累的活,吃着最差的食物,穿破烂的衣物,为老有所居、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辛苦攒钱,精打细算,处处防备,最终未能过上设想中的晚年生活,落个累死的结局。  文章最显著的特点:一是写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二是情节,通过碎片故事来闪现人物不幸经历。前文主要写她的性格中好的一面:勤劳、诚实、不搬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