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聚合酶突变对肠道病毒A组71型复制影响的研究

来源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leshuang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3D聚合酶(3D polymerase,3Dpol)突变对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复制的影响.方法 扩增EV-A71病毒基因组并克隆至TOPO-XL2-PCR载体;应用体外点突变方法在病毒3Dpol 区引入N16S和I256V突变;采用T7聚合酶转录病毒基因组RNA并转染RD细胞,获得N16S和I256V病毒突变株.观察亲本病毒与突变病毒株的增殖特征以及病毒RNA含量.结果 RNA转染RD细胞后可获得具有感染性的病毒.体外增殖试验显示,正常培养条件下(36.5℃)3株病毒增殖趋势一致,感染细胞72 h后病毒滴度和RNA拷贝数均达到峰值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温度敏感性试验显示,与正常培养条件比较,病毒在高温(39.5℃)的滴度和RNA拷贝数均大幅下降,并且高温对N16S和I256V突变株的增殖抑制较亲本株更为显著.结论 成功构建EV-A71感染性克隆并获得病毒突变株,3Dpol的N16S和I256V突变在高温条件下可能进一步降低病毒复制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2011-2020年福建省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防制措施及评价防治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1-2020年福建省流行性腮腺炎报告病例,对腮腺炎病例的咽拭子标本进行细胞培养、基因定型和基因序列分析.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性腮腺炎病例的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特征.结果 2011-2020年福建省流行性腮腺炎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4.49/10万,各年发病率在4.69/10万~43.17/10万,2011年发病率最高,2013年后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
目的 了解重庆市沙坪坝区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密度季节消长及对常用卫生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为合理使用卫生杀虫剂、科学防控登革热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4-12月在沙坪坝区城镇居民区、农村居民区、公园和旧轮胎堆放地等4类生境中采用双层叠帐法监测白纹伊蚊成蚊密度;6-7月在沙坪坝区渝碚路街道、天星桥街道、覃家岗街道、山洞街道等4个街道采集白纹伊蚊幼虫,饲养至成蚊采用诊断剂量法中的成蚊接触筒法测定其抗药性;利用SPSS20.0软件,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对不同生境白纹伊蚊成蚊密度季节消长进行比较.结果 沙坪坝区2020
目的 分析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48和96周后血脂和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AIP)变化,评估HIV感染者/AIDS患者ART治疗后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测定男性HIV感染者/AIDS患者ART前后TC、TG、HDL-C和LDL-C,计算非HDL-C(NHC)、Castelli\'s风险指数Ⅰ和Ⅱ (CRI-Ⅰ,CRI-Ⅱ)、胰岛素抵抗综合
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岗区新增确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艾滋病病人(AIDS)的流行病学特征、HIV-1亚型分布及耐药株流行状况,为当地的艾滋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深圳市龙岗区2016-2019年新报告HIV/AIDS病例开展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按年分层随机抽取432例HIV/AIDS患者血清并提取病毒RNA,一步法逆转录PCR和巢式PCR法扩增HIV-1 pol区基因并测序,以邻接法(Neighbor-Joining method,NJ)构建系统进化树鉴定亚型,通过美国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
目的 了解福建省中部地区钩端螺旋体主要宿主动物鼠类的种类构成及鼠类钩端螺旋体感染情况,为钩端螺旋体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6月-2021年5月,在福建省中部地区的闽侯、长乐等五个县(市、区)现场捕鼠,经鼠种鉴定后采集肾脏组织,采用PCR方法进行钩端螺旋体病原检测,同时接种培养基开展病原分离培养,并通过16SrRNA序列对分离到的钩端螺旋体菌株进行基因种鉴定.结果 共捕获鼠类150只,鼠种以黄毛鼠和针毛鼠为主,共135只,占捕获鼠数的90.0%,鼠种相对单一.检出钩端螺旋体感染36只,总感染率
目的 研究2010-2019年连云港市老年肺结核流行特征,为老年人结核病防控策略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连云港市2010-2019年期间登记的60岁及以上肺结核病例资料汇总整理,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9年连云港市登记年龄≥60岁活动性肺结核患者7633例,占全人群病例数的39.21%,年均发病率为101.49/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Z=-27.5209,P<0.001).全市各县(区)年龄≥60岁肺结核年均发病率最高为东海县(131.59/10万),最低为连云区(43
目的 分析一起厨工相关诺如病毒暴发的病原学特征,为诺如病毒感染的溯源提供证据.方法 利用Fil-marray病原体检测系统初筛,根据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WS 271-2007进行细菌分离,同时进行诺如病毒荧光PCR检测,对诺如病毒阳性核酸进行聚合酶区和衣壳区序列扩增,测序比对,利用Mega软件分析同源性.结果 49份患者标本中,诺如G Ⅱ型阳性率为48.98%(24/49),G Ⅰ型阳性率为2.04%(1/49),G Ⅰ、G Ⅱ混合阳性率为2.04%(1/49);115份厨工及餐饮工作人员标本中,GⅡ型阳性
随着化学杀虫剂在公共卫生和农业上的长期大量应用,导致蚊虫抗药性的发生与发展,从而为病媒疾病的控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研究表明代谢抗性是蚊虫抗性中主要的抗性机制之一,其中细胞色素P450作为代谢抗性相关酶类中重要的酶系家族,参与了蚊虫内源及外源化合物的生物转化和代谢.细胞色素P450介导蚊虫代谢抗药性的酶系主要是CYP6、CYP9和CYP4家族.近年来随着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蚊虫全基因组水平抗性基因及抗性机制取得更全面和深入的研究,越来越多的CYP被发现和证实与蚊虫的抗药性相关,并且应用
目的 利用物种线粒体CO I基因对吸血库蠓胃血来源进行检测,研究库蠓的吸血习性.方法 采用诱蚊灯法于重庆綦江赶水地区不同生境采集吸血库蠓,并调查该地区吸血库蠓种类组成;同时根据周边环境中库蠓可能的吸血对象的线粒体CO I基因序列差异,设计物种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技术对吸血库蠓胃内血粉进行线粒体CO I基因扩增,通过将扩增产物与不同物种所对应的 目的条带大小进行匹配,检测吸血库蠓胃内血粉种属来源.结果 鸡舍、羊舍和鸡鸭混合圈舍主要以荒川库蠓为主,分别占93.36%、75.26%和94.29%,猪舍以洋岛库
目的 本文报道卵形疟原虫合并新型冠状病毒共感染病例1例,在早期诊断、及时进行抗病毒和抗疟疾治疗的策略下成功治愈出院,为卵形疟原虫合并新型冠状病毒共感染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该病例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治疗情况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该患者有疟疾、新冠疫区旅行史,入院后反复发热,伴头痛、疲乏、咽喉不适及肌肉酸痛.实验室检查提示肝功能异常、血红蛋白浓度下降、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减少,血液疟原虫检查提示胶体金法阴性、镜检法可见疟原虫、PCR法为卵形疟原虫阳性,鼻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