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五十多岁”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K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教学《纪念白求恩》一文,有一个小片段至今想来值得一记。
  生(齐读):“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师:这一段文字介绍了白求恩的哪些情况?
  生:国籍、身份、年龄、路途遥远、来华目的、经历和牺牲情况。
  师:板书“年龄之大、路途之远、以身殉职”。强调“年龄之大”的是哪个词?
  生:五十。
  师:五十岁就算大了吗?比如“李老师今年才五十岁”,是说李老师岁数大了吗?
  生:不是。应该是“多”字。
  师:“多”字强调岁数大了吗?同学们都是十多岁,大了吗?
  生:是“了”字。
  师:这个“了”果真强调了“岁数之大”吗?能不能请你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下。
  生:“五十多岁”只是客观介绍年龄;“才五十多岁”,是要说明岁数还不算大;“五十多岁了”,后面加个“了”字,表明这个年龄已经不小啦,有强调的意思。
  师:那么白求恩“五十多岁”究竟应该说他大,还是说他小呢?
  生:白求恩是个医术高明的医生,要是找个稳定的工作做做,安于优裕生活,五十多岁就不算大,可是他放弃了安逸的生活,离开家乡,奔赴万里之外的异国,奔赴异国战争前线,这个年龄就显得很大了,了不起,作者这样说,也流露了一种敬佩的感情。
  时下的语文教学一般认为问题设计要简化,不太提倡琐碎的提问,但是只要问题能紧扣学生心弦,将其思维不断引向深入,利用提问中的合理因素,来训练学生思维,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师:这位同学对这个问题理解得非常透彻。读文章、写文章都要做到字字落实,对“了”“才”一类的虚词,我们不但要弄清其表达作用,更要能从内容、主旨上深入理解,这叫做“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这时,又一名学生举手了:“老师,课文注释说,白求恩生于1890年,卒于1939年。作者见到他时只有48岁,牺牲时也只有49岁,没有50岁。”
  这是一个“打横炮式”的提问。教学参考在介绍白求恩时,也只说“终年49岁。课文中‘五十多岁’有误。”但是这时候,我如果简单地跟学生说,这是作者的失误,那么前面的品析就会失去基础,学生刚刚建立起来的对白求恩同志的形象也会大打折扣。幸亏备课时对这个问题是有所准备的,故能从容应付。
  师:是啊!白求恩只有四十八九岁,作者怎么说“五十多岁了”呢?请同学们想一想。
  生:作者和白求恩只见过一面,估计得有点差错也是很正常的。
  生:白求恩白发苍苍的,本身就显得苍老些。
  师:(展示白求恩的照片)四十八九岁的白求恩,一头白发,看上去确实像五十多岁的人。他为什么会这样呢?同学们能不能结合课前对白求恩的了解,谈谈自己的认识?
  生:白求恩是一个为了理想,勇于奋斗、勇于牺牲的人。他是著名的胸外科专家,也是当时全加拿大年薪最高的医生之一,但是西班牙爆发内战后,他还是出人意料地决定参加援助西班牙的医疗队,奔赴马德里。
  生:他是一个非常敬业、工作热情极高的人。在晋察冀的一次战斗中,他曾经连续69个小时,为115名伤员动手术。在他发高烧时,他还说,凡是有头部、胸部受伤的伤员,即使他睡着了,也要把他叫起来。
  生:他还是一个不贪图享受的人。到中国后,他不愿留在延安,坚决要求上前线,到最艰苦、伤员最多的地方去。毛主席批给他每月一百元津贴,他却坚决不要,坚持同普通战士一样吃、一样住、一样步行。
  师:同学们对白求恩的了解真的很具体!他就是这样一个为了理想而抛弃了一切个人的幸福和享受的人。他比实际年龄显得苍老一些,或许还有其他原因。在中国的近两年时间内,艰苦的生活,过度的劳累,使得他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视力大大减退,牙齿松动,一只耳朵变聋。但是他无怨无悔,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工作热情。所以,由此看来,其实作者错得有理,因为我们从中更能感受到白求恩同志高尚的精神和伟大的人格。
  《纪念白求恩》选入初中教材已经有几十年了,文字明白晓畅,然而一个不起眼的“了”字,一个可能成为瑕疵的失误,都是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的。语文教师要特别注意语言文字的细节,在细节处发人所未发,道人所难道,练就“职业的敏感”,就能增加语文教学的魅力,保持语文教学的鲜活。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望直港中学)
  
其他文献
一、 制度倡导人性化  无规矩不成方圆,作为管理层,特别强调这一点。规矩是一条红线,谁也不能越此雷池半步,所以一旦执行,它就具有唯一无二的强制性。正因如此,造就制度其本身是冰冷的,有时甚至是无情的。同时我们又应该时时记住:制度是针对某些人和事专门制定的。一个制度越多越细的学校未必就是个好学校。其实,学校要获得稳定的发展,除了要靠制度的约束,最重要的是要靠人的作为。因此,作为校长及其他管理人员在学校
从《英语课程标准》第二、四、五级关于读的语言技能具体描述中可以看出,学生的阅读技能是从“简单的阅读—朗读—获取直接信息的阅读—归纳分析式的深层阅读”逐步发展的。美国著名的功能派语言学家侨姆斯基(Jomsky)告诉我们:学习母语是说在前、读在后;而在没有外语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学习外语,是读在前、说在后。由此可见,“读”书在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简单的“朗读”两字架起了学生阅读的桥梁,而其中也蕴涵着许多功
摘要:有些学生觉得英语作业枯燥乏味,不想在作业上花很多时间,这种消极的情绪极大地影响了英语教学效果,本文从英语作业布置的现状探究分层布置作业的方法和所要注意的问题,力求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目标。  关键词:分层;作业;提高;效果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由各种原因造成的个体差异是无法避免的,教师要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英语教师在布置作业和指导学习方法时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他
摘要:在高年级的语文课堂中,学生被动听课的现象日趋严重。如何改变?预习环节很重要。正确的预习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预习从将教材读厚、将文题读懂、将课文读顺几个角度出发,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预习习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之中,让高年级的语文课堂活起来!  关键词:高年级预习;读厚教材;读懂文题;读顺课文;有效预习  在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中,我
本期提要:2008年6月4日北京奥运会前夕,在湖南省省会长沙的火炬传递起跑仪式上,一群身着“五四”时期青年装的大学生带领现场的数千人一起齐声朗诵:“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那一刻,不论是现场的亦或是电视机前的观众,都无一例外地感受到了这一张张意气风发的年轻面孔所带来的
摘要:后进生转化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整体素质的关键。笔者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从“柔、刚、快、慢”四个方面对后进生转化工作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教育工作    班主任是学校班级教育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和策划者,是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力军,是学生个性发展的榜样和领路人。但班主任工作是千头万绪的,尤其是做学生工作更
摘要:虽然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的优势显而易见,但在实际操作中,多媒体教学还存在一些实际问题,特别在西南甘孜藏区,本身经济相对落后,且少数民族学生比较集中,使得这些实际问题更加突出。如何充分地发挥多媒体在甘孜藏区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充分提高藏区大学英语的教学水平,笔者分析了这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尽量使多媒体英语教学在甘孜藏区的大学课堂达到预期效果(本文以四川民族学院为例)。  关键词:民
摘要: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重复再现和识记,而是关注学生自主学习欲望的引发,关注学生自学自思的指导,尊重学生独立的思维和自身的感悟、体验,关心学生完整的人生成长需求,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为目的,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与权利。生成教学法得到学者、专家及教育工作者的推崇,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应用,应注意哪些方面,都值得我们去探讨。  关键词:生成教学;激发点;适度空间
课堂教学的秩序是指在课堂中学生自始至终在教师的主导下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状态。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要以人为本,要重视学生心理的需求,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在课堂上提倡“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侧重维护纪律的课堂管理方式向民主性、多样化、强调沟通与交流的课堂管理方式转化,教师的管理角色要从权威向同伴转变。因此,课堂教学有序就有了新的内容与要求。它表现在:教学环节安排的递进性,教师引导的方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几千年来的精华和瑰宝,可以称得上是字字珠玑,含蓄委婉,百折千回,动人不已。不仅如此,古诗词还注重韵律和平仄,音律感很强。文学故事《旗亭画壁》告诉我们,许多古诗词在它所属的历史时期曾经是脍炙人口的歌曲。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课堂中教学生演唱古诗词,用音乐演绎中国古典诗词文化,是长期以来我努力实践的一种教学尝试。通过实践,我越来越感觉到音乐课堂中的古诗新唱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  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