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怎能近在咫尺,远在天涯

来源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s0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家是生活的发现者,他们以文学的形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又一扇生活之窗。正是作家独到的发现,使读者知道了许多习焉不察的人与故事。那些平凡而普通的人物,那些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事情,到了作家的笔下都变得让人难忘,令人深思。读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便有被叩心扉的颤动与感触。
  纵观胡适先生一生,无论政治地位还是文学影响力,在中国的政治和文坛上都可算举足轻重。能取得如此卓越辉煌的成就,除个人努力勤勉之外,我想其母对他的教诲亦是功不可没、无人可代的,正如胡适先生文中所言:“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岁零两三个月)便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胡适先生虽与母亲朝夕相处的时间屈指可数,但母亲对其的影响却是、一辈子的,并且让他受益一生。
  胡适的母亲没有进过一天学堂,虽在其夫的帮带下认得了几个字,但和“学问人”肯定无缘,因而也就无法学习什么教育之法、育人之道。但她心里始终清楚,在儿子治学做人两件事上,前者她显然无能为力,只能另请高人、严格督学,而后者她必须身先士卒、一丝不苟,因为她明白:做人比治学更长久,做人比治学更重要。在教育儿子做人方面,她就以其夫为标准、为追求、为目标,本着一颗质朴的爱子之心,无微不至地关心他,尽心尽责地教育他,默默无闻地帮助他,竭尽全力地支持他,该爱则爱,该严则严,严爱有度,奖惩分明。尤其对儿子犯的错误,小则提醒,大则刑罚,可谓严惩不贷,绝不姑息,因为她希望她的儿子像她丈夫一样。胡适的母亲不是什么教育家,但她却掌握了教育的精髓与本质,用最科学、最合理、最自然的方法教育引导儿子,做一个像他父亲一样的人。胡适先生不仅做到了,而且超越了,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无疑胡适的母亲是成功的,胡适先生更是幸运的。
  与胡适母亲相比,为人师的我们又做得如何呢?我想更多的是深感惭愧与不如,同样从事着一份爱的教育,为何我们对学生的爱近在咫尺,而学生却感觉远在天涯?
  矛盾充斥大脑,困惑充盈心中,究其原因,多半是爱的方式、爱的表达、爱的意义出现了问题。而胡适母亲的做法大可值得借鉴、效仿、学习。
  爱的方式,文中说:“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为何要严?就因其爱,所以不能没有严,因为爱是一份推卸不掉的义务和责任,甚或是一种使命,艰巨而神圣,缺了严不是爱,而是害了。但严却有度,如何把握?“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眠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刑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因为母亲了解儿子,又因事而定,所以这个度便能拿捏恰当、分寸合理。但无论如何,都以保全儿子的尊严为首要,任何时候都不伤其面子与自尊,就事论事,教育其改正,可谓把教育真正做到了点上,做到了人的心里。反观自身,学生为何对我们的爱视而不见,拒之千里之外?显然方式不当所致,没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对其错误,没能正确看待、恰当处理,想帮助他们,却没能很好地尊重、爱护他们,就因如此,结果只能落得爱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
  爱的表达,文中写:“我母亲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在与年龄相仿的哥嫂相处中,母亲受尽了苦痛与屈辱,但即便如此,对任何人也从不摆脸、发怒,反而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她以自己的方式——仁慈、温和、宽容、大度包容一切,面对一切。在教育儿子如何为人处事时,母亲没有选择更多的言传,而是更看中身教的意义,因为很多时候言传会显得苍白、空洞、无力,身教却能代表一切,胜似一切。母亲面对生活的困苦,没有埋怨、愤怒、逃避,而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做着自己。年幼的胡适看在眼中,记在心里,潜移默化地也成了一个好脾气、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的人。为人师的我们又怎能让爱仅停留于言语的表达,而忽视了身教,相反更应根植于身教,重视身教,像胡适母亲一样用行动去证实、去教育、去引导,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这样的爱,表达起来才真实可亲,聪明的孩子们岂会觉得遥不可及,远在天涯?
  爱的意义,因为胡适的母亲知道做人的重要性,所以她选择了合理的方式,采用了正确的表达,教会了胡适如何做人。因为做人是首要,是关键,是重中之重,做人做对了,做事又岂能不成功?有胡适母亲如此科学的教育方法,胡适先生以后取得的成就也就显得理所应当、顺理成章了,但母亲对他所做的这一切并不是刻意的,完全出于一颗纯真无私的心。爱的意义便是如此。为人师的我们应深思反省,爱学生就应立足孩子们的长远发展,持久发展,教会他们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时,更应教会他们如何为人处事,这才是教育之本。所以我们必须学会选择合理的爱的方式,采用正确的爱的表达,让我们的学生怀有一颗仁慈、感恩、宽恕、大度、积极的心去面对生活、面对社会、面对自己,挑战未来,创造完美人生!这样我们的爱就不会近在咫尺,远在天涯啦!
其他文献
摘要: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寓教于乐的趣味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领学生在愉快的英语课堂氛围中积极学习英语知识。同时,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以多元化的趣味教学活动实施教育引导,引领学生在英语课堂的多元活动中掌握知识,强化语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 趣味教学 合作 游戏 资源  大多数学生是在小学阶段开始接触英语学习的,他们并不是很适应新开设的英语学科,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
原则和协议之下,民办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托管公办黑龙江省甘南县职教中心的做法无可非议,也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方向和要求。面对当前职业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应在以下三个方面深入思考和逐步探索。  首先,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培育发展动力源泉。办好一所学校,体制机制最重要、最关键,比单纯依靠政府优惠政策更持久、更长远。我们可以推动职教集团化办学
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是指职业院校为维持和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质量而主动采取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管理过程。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是职业院校增强自身质量责任意识和自主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  一、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基本特征与问题  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由目标系统、组织系统、对象系统、改进系统四个子系统构成,其特征表现为目标系统的特色性、对象系统的全面性、组织系统的整合性、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頒布,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应该怎样结合区域、结合学校、结合专业的特点去推行,才能真正达到五年制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值得我们不断探究。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课程改革中努力实践从基于知识获得的学科体系走向基于知识应用的行动体系,从基于做加法的局部求整体走向做积分的整体把握局部,从基于技能
【摘 要】中职办学质量的提升,往往着眼于校级层面的举措和方法。基层教育行政及研究部门可以县市级为单位,从立体化运作实训基地、常态化推进课堂督查、多元化实施评价改革、自主化开展实践活动四个方面,区域性整体提升中职办学质量。  【关键词】整体提升 县市级 中职  一、立体化运作实训基地,整体提升办学硬件质量  职业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保障办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条件;基地的规范化、科学化、立体化运作,是
9月,是属于教育的时间;9月,更是属于教师的日子。  职校班主任,诸多教师中特别的一类。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知道班主任在学校里“官职”最小责任最大,职校班主任的差事尤其任重道远:职业学校的学生绝大部分将被直接输运到各行各业的生产和服务一线,他们的技能水平和个人素质直接影响着社会最基本层面的运转与建设;他们正值人生观和价值观、自我意识与对他人、社会认知观念初步形成的年龄阶段。需要精神上的关怀和人生方向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    (一)顶层设计框架  回过头来看国家近十年来的发展。国家顶层设计的基本框架包括哪些呢?我觉得至少包括:第一在发展的指导理念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第二,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整体布局问题,也就是回答“建设什么”。从十六大以来一直到十七大,我们党始终与时俱进。十六大提出三个文明一起抓。从十六届三中全会开始,中央提出四位一
江苏省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包括纵向和横向两条线索,纵向线索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是隐性线索:横向线索是必修课和选修课,这是显性线索。两条线索纵横交错,贯穿整个标准体系。  标准的总目标是基于学生的职业需求、终身学习以及和谐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而提出的基本要求,既包括语文的学科性目标,又反映出职业教育对语文学科的特殊要求,体现了人文性
【摘 要】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源于五年制高职教育实践。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经贸分院立足于专业,从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出发,构建“以校为主,校企融合”的培养模式,即:以学校为主体,由校企共同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企业参与专业通识延展式、主辅课程式、平行链式等形式的课程结构的构建;学校与企业一并实施“人才需求剖析—岗位能力对接—课程体系优化—职业能力培养—顶岗实习跟踪”五个教学要素的循环。实践证明
摘要:教师在某方面可以独当一面,这就是领导型教师。本文主要从指导同事、与同事合作、与同事分享经验这三个方面着手,阐述了教师的领导地位,以促使教师与同事形成和谐的关系。  关键词:教师 领导 领导艺术  一般教师充其量不过是“孩子王”,说自己要领导同事,甚至校长,会让人大跌眼镜。其实,教师领导同事更多的是在精神层面,是指教师以自己超脱的人格魅力感染同事,以自己高尚的情操感化同事,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