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工学结合“321”专业课程体系的案例分析

来源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er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頒布,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应该怎样结合区域、结合学校、结合专业的特点去推行,才能真正达到五年制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值得我们不断探究。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课程改革中努力实践从基于知识获得的学科体系走向基于知识应用的行动体系,从基于做加法的局部求整体走向做积分的整体把握局部,从基于技能和知识的习得及掌握走向隐性的能力迁移。尤其是在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的推动下,我校的五年制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逐渐完善并形成了工学结合“321”课程开发框架。几年的实践证明,该框架能较好地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一、工学结合的“321”课程开发的构建
  “321”课程开发是五年制高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做法。“321”中的“3”指根据职业成长规律和认知学习规律,该课程开发中的三种能力培养阶段,即专业基本能力阶段、专业核心能力阶段和综合职业能力阶段。“321”中的“2”指能力从构成到生成的过程,课程开发提供给学生的两个平台,即技能大赛平台和创新大赛平台,从总体上把握技能、理论、价值三个因素,给学生锻炼和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321”中的“1”指面向全体学生相关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即在五年的学习过程中有计划分阶段组织学生参加中级工、高级工职业技能鉴定。构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开发结构图见图1。
  1.三种能力培养阶段
  我们通过定期到企业调研,有计划安排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专业教师团队与行业专家共同商讨,确定以电子产品装调、电子产品检测、电子产品维修与售后服务、SMT工艺设计及操作、电子电路的辅助设计和生产现场组织与管理六个职业岗位并分析主要工作任务。根据能力复杂程度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整合,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同时考虑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分解出培养专业基本能力的工作任务、培养核心能力的工作任务和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工作任务。
  一是专业基本能力培养阶段。通过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各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分析,系统设计课程载体,采用项目、任务、案例的“做”去实现,以实现在技能训练的同时获得知识。如根据电子产品的实际生产过程进行分解,将电子制作课程融入《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教师以项目为中心,先提出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讲解需要的理论,为了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教师设计适合学生的实践实例,在一个项目中完成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过程性训练很重要,但孤立重要“点”的技能训练也必不可少。我校在一年级、二年级安排为期两周的技能实训周,强化学生技能基本功。具体安排如表1。
  
  通过这些“点”的训练,学生具备了识读电气原理图、阅读工艺文件的能力,熟练掌握插件、贴片手工焊等焊接技能,会操作仪器设备,能连接仪器仪表与被测电路,会用仪器设备进行电参数、电路性测量,能进行测量数据处理。能熟练使用常用电路辅助设计软件绘制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子电路图、电气工程系统图和电气控制电路。
  二是专业核心能力培养阶段。在有效实施专业基本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我校以开发综合课程为专业核心能力培养阶段的载体。专业教师通过在企业中的实践,到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参加项目培训,开发了五年制高职学生专用的《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实例教程》《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等校本教材。校企合作开发了包括SMT综合课程、遥控技术、电子产品设计、电气照明、供电技术、PLC综合实训、电子产品维修、电源综合技术、楼宇智能化技术等模块的专业综合课程。综合课程体现了“三融合”,即项目与核心能力相融合,项目与职业技能鉴定相融合,项目与专业方向相融合。
  三是综合职业能力培养阶段。以学生顶岗实习作为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阶段。我校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与南京地区企业合作的实际、学校发展的实际、学生的实际出发,总结出立足“三个结合”,即顶岗实习与就业相结合、学生兴趣与专业发展相结合、实习就业方案与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构建了校企共赢的就业指导体系,使学校、企业和学生实现了多赢。实践证明,该方案运行效果好,社会及家长认可度高,学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高。
  2.两个平台
  一是技能大赛平台。我校每年以学校技能节为起点,动员各教研室结合专业、结合南京市技能大赛项目,面向全体学生设计比赛项目,为南京市技能竞赛的选拔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也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在学校技能竞赛的基础上,认真组织教师和学生参加南京市职业学校技能竞赛、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竞赛甚至国赛集训。通过五年的技能竞赛实践,教师把大赛的要求与相关课程、教学结合,形成了良性循环,促进课程改革。
  二是创新大赛平台。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形成一批创新制作成果,我校组织学生从生活的技术、身边的技术、生产的技术思考,以拓展专业核心课程,由学生“创新社团”统筹作品开发,组织专业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认真选题,查阅有关技术资料,调试技术参数,连续两年取得了好成绩。
  3.分阶段实施职业技能鉴定
  如果说技能大赛和省创新大赛给有特长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舞台,那么中级、高级职业技能鉴定给大部分学生提供了成果检验的场所。中级工鉴定安排在第5学期,高级工鉴定安排在第8学期。根据这样的设置,相应开设了模拟电子课程设计与数字电子课程设计、单片机课程设计与电子产品设计。通过职业技能鉴定,提高学生的技能,也培养了职业素质。
  二、启示与思考
  一是系统开发专业综合课程的课程意识。在职业教育面向人人的时代,职业教育的受众多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青少年。他们不太善于用符号去思考,而乐于在具体情境或氛围中通过“行动”来学习。我校开发的专业综合课程就是满足学生需求的一种课程载体。这种载体的设计在内涵上含有原来所要传递的知识信息,在形式上通过项目、任务、案例等的“做”去实现,达到获得技能的同时习得相应的知识。专业综合课程是在专业核心能力培养阶段开发的,它在开发时就注意体现项目与核心能力相融合、项目与职业技能鉴定相融合、项目与专业方向相融合。目前我校已经开发出SMT、遥控技术、电子产品设计、电气照明、供电技术、PLC综合实训、电子产品维修、电源综合技术、楼宇智能化技术等模块的专业综合课程。学生通过系统化、结构化的学习,有能力实现从“有饭碗”到“好饭碗”,进而获得“新饭碗”。
  二是努力打造优秀课程团队。优秀课程团队是完成该案例的重要技术力量。为保证课程建设的进程与质量,我们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专家和课程专家的指导作用,开展教学研究、技术革新和社会服务。学校从三方面给予支持。第一,优化师资结构。通过几年的努力,我校该专业师资在年龄、学历、职称上做到分布基本合理,师生比1:16。第二,制定相关政策和配套激励措施,引导和鼓励教师主动深化课程改革并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如积极安排教师参加出国培训,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和市级培训,职称评聘优先。第三,建立课程团队展示平台。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每年认真举办课改论坛,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公开课评比、各级各类优秀教师评选活动。通过活动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扩大综合课程的影响力,提高课改的成效。
  三是建设高水平实习实训基地。高水平实习实训基地是该课程开发的重要保障。我校自2005年省级实训基地的启动建设以来,大幅度提升了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有力推动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我校目前可以提供给该课程使用的实验实训基地有SMT生产工场、电工实习车间、单片机编程中心、气动与液压实验中心、传感器实验中心和博士西门子生产车间等。这些实训基地的建设,保证了专业教学与企业零距离、与实际岗位零距离,项目教学、主题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得到落实。
  四是探索工学结合的评价机制。在该课程开发中努力探索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以素质能力评价学生,以教学效果评价教师。我们加大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的研究,如探索专业实践课评价标准和实训教学环境建设标准的研究。改革对教师的传统评价方式,持续开展校内优质课堂评比,改变评课的形式主义,要求在评课中找问题,开展评课案例评比等。改革对学生的传统评价方式,广泛采用笔试、口试、面谈、观测、现场操作、电子产品制作、电子产品市场调研报告、作品演示和作品评价等评价方式。
  三、政策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职业教育贡献率、服务力的必然要求。政府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如充分使用财税杠杆,实施校企合作项目免税、补助措施,调动骨干企业与学校紧密合作的积极性,建立政府、学校、企业和学生四方共赢的机制。行业企业的指导与深度参与是该模式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的关键。
  二是进一步创新教师队伍建设。职业学校需要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也需要引进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参与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教学工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拓宽职业学校教师选聘渠道,鼓励和支持职业学校面向行业企业招聘技术骨干、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教师。重点推进职业学校用人机制改革,设立“流动编制”,采取“定编不定员”、“财政按编拨款”等办法,规范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的聘用和管理。
  (作者单位: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语文是学生语言学习的启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渗透传统文化,有利于弥补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分析了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基本意义与存在的不足,探讨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和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传统文化 渗透  在我国的基础学科教育中,语文是最重要的一门学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学习到大量的传统文化知识,促
【摘 要】区域校企合作模式是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一个创新,针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将区域合作委员会作为高职院校辐射区域性的校企合作组织,联动区域政府、行业、企业、学校,推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键词】区域合作委员会 工作站 运行机制  校企合作是当前,也是今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坚持的主要方向。教育部多项文件以及教
没有口号的学校  这是一所没有口号的学校。  在这里,你看不到惯常在学校里会看到的“理直气壮”的标语、条幅,甚至看不到诸如“小草青青,脚下留情”之类“温柔”的提示牌,然而你会发现,师生们的行为举止恰恰就体现了那些个标语、提示上的要求。一块块极富内蕴的景观绿地,一件件连接历史和未来的雕塑小品,让师生们在涵泳、品味中触景生情,因美生爱。在这里,你会看到崭新的教学大楼、先进的实训场所,看到别处少见的洁白
摘要: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政教育,各大院校纷纷推陈出新,将思政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以全新的课程思政理念开展教学工作。本文分析了课程思政教学的意义和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探讨了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途径,并针对会计专业课程展开一定的设想与创新。  关键词:课程思政 高职院校 会计专业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核心素养的养成对学生的个体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是学会运用,以便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学生个体“人生课堂”的开展过程,本文以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为基础,分析了“人生课堂”的开展策略,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中数学 核心素养 人生课堂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基于新课程改革中指明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
灌南,古称“海西故国”,位于江苏省东北部,地处黄海之滨,通江达海,是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的南大门,境内拥有可耻和伦敦的泰晤士河、上海的黄浦江媲美的苏北地区最大的天然入海潮汐河——“灌河”。在这片民风淳朴、文化源远的“红色”平原上,镶嵌着一颗璀璨的职教明珠——江苏省灌南县(职业)教育中心。多年来,学校秉承“技文双馨、和谐发展”的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大批的优秀人才
参与嘉宾:  马树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姜大源(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主 编、研究员)  吴雪萍(浙江大学职成教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  周志刚(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郭 扬(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成教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马成荣(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 所所长、研究员)  张 健(安徽省滁州
摘要: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寓教于乐的趣味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领学生在愉快的英语课堂氛围中积极学习英语知识。同时,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以多元化的趣味教学活动实施教育引导,引领学生在英语课堂的多元活动中掌握知识,强化语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 趣味教学 合作 游戏 资源  大多数学生是在小学阶段开始接触英语学习的,他们并不是很适应新开设的英语学科,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
原则和协议之下,民办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托管公办黑龙江省甘南县职教中心的做法无可非议,也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方向和要求。面对当前职业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应在以下三个方面深入思考和逐步探索。  首先,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培育发展动力源泉。办好一所学校,体制机制最重要、最关键,比单纯依靠政府优惠政策更持久、更长远。我们可以推动职教集团化办学
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是指职业院校为维持和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质量而主动采取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管理过程。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是职业院校增强自身质量责任意识和自主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  一、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基本特征与问题  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由目标系统、组织系统、对象系统、改进系统四个子系统构成,其特征表现为目标系统的特色性、对象系统的全面性、组织系统的整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