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15日下午,在网上看到波士顿马拉松发生爆炸事故后,笔者立刻给正在参加比赛的一个朋友打电话。电话接通,得知她无恙,遂放下心来。
在朋友通过终点线后六分钟后,爆炸发生了。幸运的是,她没有受伤,在警察的护送下很快离开现场。在意识到可能是恐怖袭击后,她的情绪还比较稳定,但同行的几个美国选手都哭了。朋友说,“可能是因为他们曾经历过‘9·11’袭击的缘故吧。”
在“9·11”事件发生的第12个年头,波士顿马拉松赛上的两声巨响,唤醒了美国民众对恐怖袭击的惨痛记忆。十余年来一点点培养出来的安全感在爆炸瞬间被击碎。
波士顿遭受袭击,更让美国人有被侵犯的感觉
某种意义上说,波士顿是美国诞生的地方。发生爆炸的地点位于波士顿市中心,距离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著名的班克山战役发生地非常近。一年一度的波士顿马拉松选在4月的第三个星期一举行,是因为这天是“爱国者日”- - -为纪念美国独立战争发出第一声枪响的“列星敦和康科德战役”而专设的一个节日。
波士顿是美国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城市。在爆炸发生地周围5公里范围内,坐落着波士顿大学、麻省理工和哈佛三所顶尖大学。此外,这里还有很多世界级的博物馆和历史建筑。
尽管波士顿也是美国的金融中心之一,但是美国人想起波士顿,会更多地把它同历史、文化、教育等元素联系在一起。比起纽约、芝加哥和洛杉矶等大城市,波士顿遭受袭击,更让美国人有被侵犯的感觉。
2012年不足1%的选民认为“恐怖主义”是大选首要议题
过去近12年里,美国本土没有遭受过大规模的恐怖袭击。
美国人在“9·11”后产生的恐慌心理日渐平复。尤其在联邦执法部门连续破获数起未遂的恐怖活动后,人们对安全平静的生活习以为常。在波士顿马拉松赛举行前一个月,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甚至重新修改规定,开始允许乘客携带小型刀具登机。
在刚刚结束的2012年大选中,“反恐事务”很少出现在候选人的演讲稿中。在失业率高达8%的时候,选民们更关注候选人在经济政策上的立场。
一向在外交和国家安全事务上占优势的共和党,决定将竞选重心放在经济问题上。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在电视辩论中一再强调自己的商界出身;反而是被认为在国安问题上比较软弱的“卫冕总统”奥巴马,在内政上鲜有建树,所以不停地将“击毙本.拉登”当作政绩。美国驻联合国大使苏珊.赖斯在代表奥巴马政府接受媒体采访时,声言基地组织已经“被消灭掉了”。
每逢大选,民意调查机构盖洛普会针对一系列内政、外交和社会问题征求选民的看法。根据盖洛普发布的历史数据,2004年,“恐怖主义”是选民在大选中最为关心的问题;2008年,认为“恐怖主义”至关重要的选民由2004年的48%下降到42%;到了2012年,经济及相关问题成了选民关注的绝对焦点,而认为“恐怖主义”是大选首要议题的选民不足1%。
过去四年美反恐政策的变化
民众对恐怖袭击放松警惕,加之奥巴马处理国安事务上的理念同小布什存在巨大差异,导致在过去四年中,美国政府的反恐政策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2009年奥巴马上任后,立刻签署行政命令,要求关闭用于羁押恐怖分子嫌疑犯的古巴关塔那摩美军基地。奥巴马政府放弃使用“反恐战争”这样的词汇,在国家安全战略文件中,开始用“暴力极端主义”来代替“伊斯兰极端主义”。
奥巴马对布什时期反恐政策的另一个重大否定,是禁止在审讯恐怖分子嫌疑犯时使用包括“水刑”在内的刑讯手段。奥巴马上任后,不仅宣布水刑违法,还一度对部分曾在小布什政府时期参与刑讯恐怖分子的中情局探员展开调查。在获得了多项奥斯卡提名的美国影片《刺杀本.拉登》中,导演精心安排了一个场景,让奥巴马出现在镜头中的电视画面上,义正辞严地谴责水刑。
不过在反恐问题上,美国政府由小布什时期的“鹰派”向“鸽派”的转型并不彻底。出于反恐工作的现实需要,奥巴马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小布什时期的一些政策和做法。
9·11之后,美国国会通过了所谓的“爱国者”法案,使执法部门在对境内外居民进行监听侦查时有了更大的空间。尽管这个法案饱受民主党批评,但奥巴马上任后不仅没有立即废除,在有些条款上甚至比小布什更“变本加厉”。有趣的是,奥巴马入主白宫时下令关掉的关塔那摩基地,至今仍然运转如常。
使用无人机是奥巴马反恐策略中的一个“撒手锏”。
过去几年中,中情局频繁派遣无人机对中东地区的恐怖分子发动袭击,在巴基斯坦和也门等地击毙了大量基地组织的首脑人物,但是也造成了一些平民的伤亡。《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杂志刊文指出,受到小布什的刑讯和“非法羁押”影响的人不超过150名,但是无人机却消灭了3000~4000人。
由于无人机的使用过于频繁,美国国内开始有人呼吁对这一特殊项目进行立法规范,很多人还要求将无人机的指挥权由中情局转移到透明度更高的国防部。
奥巴马会完成“鸽派反恐”的彻底转型吗
2008年竞选中曾对小布什的反恐策略大肆批判的奥巴马,入主白宫后发现,在反恐问题上改弦更张很不现实。“非不愿也,实不能耳”。美国政府過去数年在反恐问题上“软硬兼施”的矛盾立场,是奥巴马“鸽派”理念和美国反恐现实彼此冲突的一种反映。
更多时候,奥巴马就像电影《暗黑骑士》中的蝙蝠侠一样,面临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选择。蝙蝠侠一心希望能够通过司法系统来解决所在城市的犯罪问题,但是猖獗的罪犯却总是让他不得不利用“法外铁拳”来解决危机。 奥巴马在第二任期内无疑希望有更大的空间完成向“鸽派反恐”的彻底转型。原因在于,在他战胜罗姆尼赢得2012年大选后,一方面没有了谋求连任的包袱,另一方面“承平日久”,民意对强硬反恐的认同越来越低。比如在今年年初开始的预算谈判中,白宫便在拒绝对福利开支进行大幅度变动的情况下,一再指出共和党坚持“军费开支不能动”的立场不合时宜。
美国司法部一直试图将一些关押在海外的恐怖嫌犯引渡到美国本土,不再通过军事法庭系统对这些人进行审判,但遇到很大阻力。进入2013年,司法部决定继续之前的尝试。数月前,中情局在捕获了亡命多年的本·拉登的女婿后,将他秘密押送至纽约市,而非直接送到关塔那摩基地。
但是,在4月15日的爆炸事件后,奥巴马政府的反恐策略将会作出巨大调整,此前淡化反恐、在处理恐怖分子时主张人道主义、强调公平和法制等一系列努力,将面临很大压力。
白宫注定向“鹰派”反恐路线迅速倾斜
波士顿爆炸发生后,国会参众两院的议员们在对制造袭击者进行谴责的同时,纷纷强调在这样特殊的时刻,国会山上不再有“民主党和共和党之分”,“今天我们都是美国人”等。这是面临类似危机时美国政客们的标准反应,但并不意味着奥巴马的政敌们会轻易放过攻击他的大好机会。
过去几年没有发生大规模恐怖袭击,同时奥巴马在任上还指挥击毙了头号恐怖分子本·拉登,所以共和党尽管对奥巴马处理国安事务的很多做法不满意,却始终无法在相关问题上展开有力的攻击。
发生在波士顿的惨剧让奥巴马过往的政策“门户大开”,直接暴露在鹰派共和党的火力之下。
随着案情调查的进展,过不了多久,共和党议员们便会要求针对这起袭击展开一系列的问责调查,从国土安全部到联邦调查局,相关执法部门的首脑都会被“召进”国会,在听证会上接受质询。同时,两院很可能会组成联合或各自独立的特别调查组,针对为什么没有能够及时防止这次袭击进行旷日持久的调查聆讯。
2012年,即9·11事件发生11周年的时候,位于班加西的美国驻利比亚使馆遭到恐怖分子的袭击,导致包括美国大使克里斯托弗·斯蒂文斯在内的多名外交人员遇害。事情发生时,正值总统竞选白热化阶段,为避免影响选情,白宫在相当长时间坚持这场袭击是“民众示威失控”所致,而没有向公众说明这是一场有预谋的袭击。事件真相揭晓后,很多共和党人想要借此攻击奥巴马“反恐不力,误导公众”,但是在庆祝奥巴马连任的欢呼声中,共和党问责的努力显得苍白无力。
波士顿的爆炸事件给了共和党旧事重提的机会。
2013年4月初,一名负责情报工作的高级官员在国会作证时表示,奥巴马政府有关2014年美军撤出阿富汗的决定可能导致在该地区采集有价值的反恐情报变得非常困难。在不久的未来,奥巴马昔日的决定很可能成为共和党进攻时的弹药。
除了共和党的抨击之外,接下来的民调数据也很可能显示,公众中小布什的“知音”迅速增多,社会上要求铁腕反恐的呼声会越来越高。
如此环境下,不管奥巴马个人的理念如何,白宫在制定反恐策略时毫无选择,注定要向“鹰派”反恐路线迅速倾斜。如果发现嫌犯同海外恐怖組织有联系,那么无人机计划还会继续扩大。司法部将恐怖嫌犯从关塔那摩引渡到本土的努力,也将遇到巨大挫折。
(作者系旅美学者,现就职于波士顿大学。)
在朋友通过终点线后六分钟后,爆炸发生了。幸运的是,她没有受伤,在警察的护送下很快离开现场。在意识到可能是恐怖袭击后,她的情绪还比较稳定,但同行的几个美国选手都哭了。朋友说,“可能是因为他们曾经历过‘9·11’袭击的缘故吧。”
在“9·11”事件发生的第12个年头,波士顿马拉松赛上的两声巨响,唤醒了美国民众对恐怖袭击的惨痛记忆。十余年来一点点培养出来的安全感在爆炸瞬间被击碎。
波士顿遭受袭击,更让美国人有被侵犯的感觉
某种意义上说,波士顿是美国诞生的地方。发生爆炸的地点位于波士顿市中心,距离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著名的班克山战役发生地非常近。一年一度的波士顿马拉松选在4月的第三个星期一举行,是因为这天是“爱国者日”- - -为纪念美国独立战争发出第一声枪响的“列星敦和康科德战役”而专设的一个节日。
波士顿是美国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城市。在爆炸发生地周围5公里范围内,坐落着波士顿大学、麻省理工和哈佛三所顶尖大学。此外,这里还有很多世界级的博物馆和历史建筑。
尽管波士顿也是美国的金融中心之一,但是美国人想起波士顿,会更多地把它同历史、文化、教育等元素联系在一起。比起纽约、芝加哥和洛杉矶等大城市,波士顿遭受袭击,更让美国人有被侵犯的感觉。
2012年不足1%的选民认为“恐怖主义”是大选首要议题
过去近12年里,美国本土没有遭受过大规模的恐怖袭击。
美国人在“9·11”后产生的恐慌心理日渐平复。尤其在联邦执法部门连续破获数起未遂的恐怖活动后,人们对安全平静的生活习以为常。在波士顿马拉松赛举行前一个月,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甚至重新修改规定,开始允许乘客携带小型刀具登机。
在刚刚结束的2012年大选中,“反恐事务”很少出现在候选人的演讲稿中。在失业率高达8%的时候,选民们更关注候选人在经济政策上的立场。
一向在外交和国家安全事务上占优势的共和党,决定将竞选重心放在经济问题上。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在电视辩论中一再强调自己的商界出身;反而是被认为在国安问题上比较软弱的“卫冕总统”奥巴马,在内政上鲜有建树,所以不停地将“击毙本.拉登”当作政绩。美国驻联合国大使苏珊.赖斯在代表奥巴马政府接受媒体采访时,声言基地组织已经“被消灭掉了”。
每逢大选,民意调查机构盖洛普会针对一系列内政、外交和社会问题征求选民的看法。根据盖洛普发布的历史数据,2004年,“恐怖主义”是选民在大选中最为关心的问题;2008年,认为“恐怖主义”至关重要的选民由2004年的48%下降到42%;到了2012年,经济及相关问题成了选民关注的绝对焦点,而认为“恐怖主义”是大选首要议题的选民不足1%。
过去四年美反恐政策的变化
民众对恐怖袭击放松警惕,加之奥巴马处理国安事务上的理念同小布什存在巨大差异,导致在过去四年中,美国政府的反恐政策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2009年奥巴马上任后,立刻签署行政命令,要求关闭用于羁押恐怖分子嫌疑犯的古巴关塔那摩美军基地。奥巴马政府放弃使用“反恐战争”这样的词汇,在国家安全战略文件中,开始用“暴力极端主义”来代替“伊斯兰极端主义”。
奥巴马对布什时期反恐政策的另一个重大否定,是禁止在审讯恐怖分子嫌疑犯时使用包括“水刑”在内的刑讯手段。奥巴马上任后,不仅宣布水刑违法,还一度对部分曾在小布什政府时期参与刑讯恐怖分子的中情局探员展开调查。在获得了多项奥斯卡提名的美国影片《刺杀本.拉登》中,导演精心安排了一个场景,让奥巴马出现在镜头中的电视画面上,义正辞严地谴责水刑。
不过在反恐问题上,美国政府由小布什时期的“鹰派”向“鸽派”的转型并不彻底。出于反恐工作的现实需要,奥巴马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小布什时期的一些政策和做法。
9·11之后,美国国会通过了所谓的“爱国者”法案,使执法部门在对境内外居民进行监听侦查时有了更大的空间。尽管这个法案饱受民主党批评,但奥巴马上任后不仅没有立即废除,在有些条款上甚至比小布什更“变本加厉”。有趣的是,奥巴马入主白宫时下令关掉的关塔那摩基地,至今仍然运转如常。
使用无人机是奥巴马反恐策略中的一个“撒手锏”。
过去几年中,中情局频繁派遣无人机对中东地区的恐怖分子发动袭击,在巴基斯坦和也门等地击毙了大量基地组织的首脑人物,但是也造成了一些平民的伤亡。《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杂志刊文指出,受到小布什的刑讯和“非法羁押”影响的人不超过150名,但是无人机却消灭了3000~4000人。
由于无人机的使用过于频繁,美国国内开始有人呼吁对这一特殊项目进行立法规范,很多人还要求将无人机的指挥权由中情局转移到透明度更高的国防部。
奥巴马会完成“鸽派反恐”的彻底转型吗
2008年竞选中曾对小布什的反恐策略大肆批判的奥巴马,入主白宫后发现,在反恐问题上改弦更张很不现实。“非不愿也,实不能耳”。美国政府過去数年在反恐问题上“软硬兼施”的矛盾立场,是奥巴马“鸽派”理念和美国反恐现实彼此冲突的一种反映。
更多时候,奥巴马就像电影《暗黑骑士》中的蝙蝠侠一样,面临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选择。蝙蝠侠一心希望能够通过司法系统来解决所在城市的犯罪问题,但是猖獗的罪犯却总是让他不得不利用“法外铁拳”来解决危机。 奥巴马在第二任期内无疑希望有更大的空间完成向“鸽派反恐”的彻底转型。原因在于,在他战胜罗姆尼赢得2012年大选后,一方面没有了谋求连任的包袱,另一方面“承平日久”,民意对强硬反恐的认同越来越低。比如在今年年初开始的预算谈判中,白宫便在拒绝对福利开支进行大幅度变动的情况下,一再指出共和党坚持“军费开支不能动”的立场不合时宜。
美国司法部一直试图将一些关押在海外的恐怖嫌犯引渡到美国本土,不再通过军事法庭系统对这些人进行审判,但遇到很大阻力。进入2013年,司法部决定继续之前的尝试。数月前,中情局在捕获了亡命多年的本·拉登的女婿后,将他秘密押送至纽约市,而非直接送到关塔那摩基地。
但是,在4月15日的爆炸事件后,奥巴马政府的反恐策略将会作出巨大调整,此前淡化反恐、在处理恐怖分子时主张人道主义、强调公平和法制等一系列努力,将面临很大压力。
白宫注定向“鹰派”反恐路线迅速倾斜
波士顿爆炸发生后,国会参众两院的议员们在对制造袭击者进行谴责的同时,纷纷强调在这样特殊的时刻,国会山上不再有“民主党和共和党之分”,“今天我们都是美国人”等。这是面临类似危机时美国政客们的标准反应,但并不意味着奥巴马的政敌们会轻易放过攻击他的大好机会。
过去几年没有发生大规模恐怖袭击,同时奥巴马在任上还指挥击毙了头号恐怖分子本·拉登,所以共和党尽管对奥巴马处理国安事务的很多做法不满意,却始终无法在相关问题上展开有力的攻击。
发生在波士顿的惨剧让奥巴马过往的政策“门户大开”,直接暴露在鹰派共和党的火力之下。
随着案情调查的进展,过不了多久,共和党议员们便会要求针对这起袭击展开一系列的问责调查,从国土安全部到联邦调查局,相关执法部门的首脑都会被“召进”国会,在听证会上接受质询。同时,两院很可能会组成联合或各自独立的特别调查组,针对为什么没有能够及时防止这次袭击进行旷日持久的调查聆讯。
2012年,即9·11事件发生11周年的时候,位于班加西的美国驻利比亚使馆遭到恐怖分子的袭击,导致包括美国大使克里斯托弗·斯蒂文斯在内的多名外交人员遇害。事情发生时,正值总统竞选白热化阶段,为避免影响选情,白宫在相当长时间坚持这场袭击是“民众示威失控”所致,而没有向公众说明这是一场有预谋的袭击。事件真相揭晓后,很多共和党人想要借此攻击奥巴马“反恐不力,误导公众”,但是在庆祝奥巴马连任的欢呼声中,共和党问责的努力显得苍白无力。
波士顿的爆炸事件给了共和党旧事重提的机会。
2013年4月初,一名负责情报工作的高级官员在国会作证时表示,奥巴马政府有关2014年美军撤出阿富汗的决定可能导致在该地区采集有价值的反恐情报变得非常困难。在不久的未来,奥巴马昔日的决定很可能成为共和党进攻时的弹药。
除了共和党的抨击之外,接下来的民调数据也很可能显示,公众中小布什的“知音”迅速增多,社会上要求铁腕反恐的呼声会越来越高。
如此环境下,不管奥巴马个人的理念如何,白宫在制定反恐策略时毫无选择,注定要向“鹰派”反恐路线迅速倾斜。如果发现嫌犯同海外恐怖組织有联系,那么无人机计划还会继续扩大。司法部将恐怖嫌犯从关塔那摩引渡到本土的努力,也将遇到巨大挫折。
(作者系旅美学者,现就职于波士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