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clear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一项重要教学目标。自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一直是教师探索的重要课题。通过多年的课堂教学,本人认为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创设学习情境,在认知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学习情境是学生学习的兴趣之源和知识的溯源之地。恰当的学习情境可以让学生兴趣高涨、积极投入、思维活跃,充分挖掘自身已有知识经验与学习情境的联系,从而达到探索新知的目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与学习内容相融合的、有趣味的、有梯度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感知情境中培养探究能力。如教学“平行与相交”时,可以创设学生在生活中文具落地的不同情境。若几支笔落在同一桌面上时,会出现哪几种情况,从而让学生感知“在同一平面内,直线的平行与相交知识内涵。”;若几支笔分别落在桌面上和地面上,又会出现哪种情况,让学生体验“在不同平面内,直线的平行与相交情况,感知异面直线的有关知识。”
  二、充分使用教具,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具包括传统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发挥不同教具的优势,因势利导,在学生运用教具、探索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充分发挥教具作用,既要注重传统教具的可操作性,又要注重现代教学手段的先进性,优势互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如教学“角的度量”时,就要充分发挥传统教具量角器的作用,先让学生在量角器上通过画角建立角的概念,认识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及其作用,找准角在量角器的位置;然后再让学生用量角器量角。这样学生既通过自我探究认识了量角器,又能自如地量角,达到了探索新知和培养能力的双重目的。又如教学“平移和旋转”时,就要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形象性和动画性,收集生活中的一些有关“平移和旋转”的生活情境和图片,学生在观看浏览、分析思考、抽象概括的基础上,达到探究新知的目的,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解决生活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知识来源于生活,知识在生活中应用。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科学地、有序地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和推理性,从而达到培养探究能力的目标。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要注重数量关系和解决方法的渗透,又要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有序思维、有效思考。如教学“长方形面积增加了多少的问题”时,一个长方形,如果宽不变长增加3米,那么它的面积增加54平方米,如果长不变,宽减少3米,那么它的面积就减少36平方米,这个长方形原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可以先让学生画图弄清题意,然后分两步分别求出原来长方形的长和宽,最后求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如下:长54÷3=18(米)宽36÷3=12(米)面积18×12=216(平方米);又如教学“用36厘米长的几段铁丝围一个栅栏,分别做成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做成哪种形状的面积最大的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先理解铁丝的长度相等也就是周长相等,再思考能做成哪些形状,最后分别计算出做成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面积,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具体计算如下:
  长方形1面积 17×1=17(平方厘米)
  长方形2面积 16×2=32(平方厘米)
  长方形3面积 14×4=56(平方厘米)
  长方形4面积 12×6=72(平方厘米)
  长方形5面积 10×8=80(平方厘米)
  正方形面积 9×9=81(平方厘米)
  圆形的面积 r=36÷3.14÷2≈5.73(厘米)
  s=3.14×5.73×5.73≈103(平方厘米)
  在计算过程中,学生通过有序的计算和对比,发现“周长相等的图形,越接近圆形面积越大”。通过长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探究能力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四、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小学数学课外实践活动在现代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能够让小学生广泛地接受新信息,在实际的调查、测量、计算、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和探究能力。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地穿插一些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探究能力。如给学生讲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高斯的故事;如让学生收集数学历史方面有趣的故事,例如数字的故事,圆周率的故事,算盘的故事,日历的故事,度量衡制度的故事等。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创办数学墙报,墙报内容包括介绍数学家的生平,数学小故事,趣味数学题,数学游戏,数学谜语,数学信箱,问题讨论,学习经验交流,反映我国及本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的数学资料等。还可以开辟“数学医院”专栏,把同学们作业中常见的错误公布出来,作为“病题”,征求“医师”给予治疗,这种形式很受学生欢迎。小读者把自己不懂或弄不清的数学问题投入“数学信箱”要求解答,编辑组应当把各个问题归类整理后,在墙报上刊登出来征求解答。谁能正确回答出来,就予以表扬或奖励。还可以带学生到附近参观访问工厂农村,了解产量增长的数字,到商店参观,了解营业员怎样使用计算工具,请科技人员介绍数学在实现四个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在校内、农村、工厂、建筑工地进行实地测量,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应用知识,增长才干。
  总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关键是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形成一定的探究方法和良好的思维方法。在教学中,只有不断实践和探索才能有所收获。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对硬膜外复合全麻和全凭静脉麻醉两种麻醉方法用于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术期不同时间点血浆D-乳酸、内毒素浓度及大肠杆菌DNA改变的检测,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该类患者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这话如果放到娱乐圈女明星的生养问题上,倒是也很应景。这不,最近一段时间,喜讯接二连三传来:结婚2年的大美人李嘉欣怀孕了,而且很有可能会生个尽得她美貌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地是问号。”可见,问题是探索的起点,思维的开端。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是“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单向信息传播,这样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实验的兴趣、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使学生被动学习,养成依赖的思想。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以实验为载体展开过程,把知识点设计成问题展示给学生,使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
【摘要】《新课标》倡导自学,就是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是培养各种学习品质和能力,发展智力的良好时期。教给自学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营造自学氛围,寻求自学乐趣 ;指导课堂合作,提高自学效率 ;放手让学生自学探究;适时放手,让学生自学探究;教师只有在观念上重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向,学生才能充分地独立思考,质疑问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课中的重要地位越来越突出。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采取科学研究的方式对知识进行积极主动地运用与学习,使学生建立起较强的学习主体观念,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方法。研究性学习首先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对象,进而能够对知识积极主动获取、应用,对问题积极主动解决,这种学习行为同科学研究有很大的相似性。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对
【摘要】教学是艺术也是科学,怎样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成为教师们普遍关注的课题,有效教学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是一种效率较高的教学方法,但是调查发现,有效教学在我国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效果却不太理想。本文通过分析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教学现状,提出几点针对性的有效教学对策,以期能够促进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更好的推动素质教育理念在全国
【摘要】九年级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所以有的教师认为:只要抓好初三总复习这段时间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平时新授课也不能放松,新授比复习还要重要,新授课为总复习架起了桥梁,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可谓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还得抓稳。  【关键词】九年级总复习新授课相辅相成  数学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到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知识、思维与方法,解决现实的问题,同时
函数复习中,最重要的是函数概念及其主要性质的研究。同时,在此基础上有意识地用函数的思想、方法去解决方程、不等式、数列、复数以及解几、立体中的一些问题,做到既抓住中心,又综合提高,以利于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  一、正确理解及运用集合、函数等数学符号  总之,函数综合问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和重点内容之一,一般难度较大,考查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要求考生在掌握有关函数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摘要】随着教育环境的发展变化,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较大变革。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必须革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数学思想为核心,以习题训练为载体,科学利用现代教育资源,丰富数学信息量,优化教学环节,进行有效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新课标教学理念优化  十八大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方法之一是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