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工作的1%、50%、100%法则

来源 :党员生活·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gig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给领导汇报工作是大家经常会遇到的场景。很多人说:汇报要趁领导心情好的时候。
  这句话乍一听挺有道理,但仔细想想,也有问题。一来,作为下属,我们不知道领导心情好不好。二来,就算是领导心情好,如果听到的是坏消息,也不能保证不给下属颜色看。
  所以,选领导心情好的时候汇报,听起来靠谱,做起来模糊。
  还有人习惯把成绩攒到一块,一次性给领导汇报,给对方惊喜,让对方留下深刻印象。
  其实这也不太对。好消息分开讲,分阶段、分批次地讲,效果应该更好些。当然,也要提醒大家注意,避免走到另一个极端,就是汇报太频繁——早请示、晚汇報,天天在领导面前扮演模范员工,也挺招人烦。那么,下属该如何选择汇报时机,又如何确定汇报频率呢?
  不妨记住三个数字:1%,50%和100%。当一个项目刚开始,它进行到一半和它结束的时候,是我们跟领导汇报的最好时机。这三个时机,通常是领导最想听汇报的时候。
  1%。比如,领导交代你写一篇讲话稿。当接到任务后,首先应该把文章的提纲想清楚、列出来,然后给领导汇报一下,让对方确认。
  不要小看这1%。有一次,我被领导委以重任:给一个星期,写一篇调研报告。我全力以赴,辛辛苦苦写了一个星期,满心欢喜拿给领导。领导看了半天,批了5个字:写偏了,重写。又质问我:列好提纲后,为什么不给他汇报?那时候,想死的心都有。
  50%也很重要。比如,一项工作,任务量比较重,时间延续相对较长,可能需要一两个月才能齐活。当完成50%工作量的时候,应该主动去给领导汇报,让对方心里有底。否则,领导会有不安全感,尤其是对于控制欲比较强的人更是如此。
  有个朋友在单位是中层领导,手下领着十几个年轻人。有的人领到活,答得很好:没问题,请领导放心,保证完成任务。然后一两个星期甚至一两个月,就再也没有任何消息了。这个朋友对我说,遇到这样的下属,自己心里很着急,不知道工作进展如何,只好自己打电话问。
  下属中有个年轻人,他印象很好。每次任务交给他,他就很放心,因为大致知道事情是如何进展的。虽然他汇报的就那么三五句,甚至朋友一忙起来,压根也没听全面。但这种放心的感觉,一直留在心里。即使有时朋友会说:别太啰嗦!但实际上,自己还是喜欢下属分阶段来汇报。
  100%。这一条,不用细说,大家都理解。当领导布置的任务完成了,肯定得给对方汇报。事情不论大小,只要是领导交办的事,都应该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
  总之,汇报时机的选择,最好的判断维度,不是看领导的主观心情如何,而是视工作本身的进展和完成情况来判断,这叫对事不对人。这样,才能做到客观、理性,也是我们可以判断、把握的。
  摘自《廉政瞭望》
其他文献
在澳大利亚,养宠物的家庭比例高达65%。整个澳大利亚约有2400万人,而登记在册的宠物比人还多,共有2600多万只。在这个各种奇葩动物出没的国度,宠物的种类也十分多元。除了常见的猫和狗,澳大利亚人还十分偏爱鱼和鸟。在郊区,还有很多人饲养小型哺乳类动物和爬行类动物。就算拿国宝袋鼠、考拉等作为宠物饲养,也是很平常的事情。  不仅是宠物数量多得惊人,澳大利亚人对宠物的感情也很深。动物保健联盟公布的报告显
期刊
在“自我放逐”1年多后,这是贾马尔·卡舒吉最接近祖国的一次——10月2日,59岁的他和未婚妻到沙特阿拉伯驻伊斯坦布尔领事馆领取结婚登记相关文件。然而当他踏入领事馆大门后,等待他的,不是一纸文件,而是一场有预谋的杀戮。  10月17日,土耳其《新曙光报》发表了一篇关于卡舒吉惨遭杀戮的报道。该报刊登了这段录音的部分文字记录,展现了卡舒吉在领馆内遭到杀害和折磨的过程。  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卡舒吉为《华
期刊
“我认为美国患有一种病,那就是制裁成瘾”,8月19日,伊朗外长扎里夫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如是说。不止扎里夫,土耳其外长恰武什奥卢也在8月10日表示:“美国必须戒除对制裁和欺凌的迷恋。”虽然两位外长说出这样的话事出有因——伊土两国是最新一批遭美国制裁的国家,但拥有全球最强大军事力量的美国除有好战的名声外,的确也以爱好制裁他国闻名。  纷纷上榜——黑名单“不断拉长”  仅今年8月,美
期刊
有人说“吃在广州,活在杭州,穿在苏州,死在柳州”,是中国人最渴望的生活。  这样的评价丝毫没有贬义,反而充满了对柳州这座城市的眷爱。柳州盛产木材,以上好的棺木出名,所以才有了这个流传千年的说法。今天的柳州,最有名的物产也许就要数螺蛳粉了。  不少人甚至对柳州还保持着刻板印象:柳州男生很野、女生很泼辣,重工业城市污染严重,国企倒闭经济萧条……  这些印象并非全无来由,但也远不是柳州的全部。从百炼钢到
期刊
从18岁到81岁,他献血1173次,拯救了200万婴儿。  5月18日,詹姆斯·哈里森坐在悉尼市政厅献血中心内,他穿着白衬衫打着领带,看起来精神不错。他的手臂从高高挽起的袖口里伸出,松松垮垮的皮肤暴露了他不再年轻,他还顶着一头稀疏的白发,头发的数量几乎只能勉强覆盖住头皮的一半,他的身体已经很苍老了。  哈里森81岁了,今天是他最后一次献血,人们从各地赶来,汇聚在献血中心,他们有的曾因获得哈里森捐献
期刊
2012年进入中国后,戴森迅速风靡,一度被称为美发界的奢侈品,甚至被拿来和苹果相提并论。  几天前,戴森在纽约发布了一款名为Airwrap styler的美发造型器,宣称可以自动卷头发。这款能让洗剪吹老师下岗的新产品价值50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465元,比经典的网红吹风机更贵。  虽然价格并不“友好”,却丝毫没减弱中国爱美女性的热情。京东预售一天之内卖出了上千件,当天的预订名额火速被抢完。  戴
期刊
中国新闻界有两座丰碑——记者范长江和编辑邹韬奋。两位红色传媒大家对现当代的新闻出版事业之发展厥功至伟,他们深情交往的故事也为人所称道。  抗战中的友谊  1937年7月31日,邹韬奋、沈钧儒等七人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声援下获释出狱。在群众欢迎大会上,邹韬奋当场题词:“个人没有胜利,只有民族解放是真正的胜利。”当年12月25日中午,邹韬奋和范长江在冯玉祥请文化界人士聚餐时喜相逢。午餐间,李协和、
期刊
与其他国家任何一个时代的富豪相比,印度的亿万富豪积累财富的速度更快。而这已经成为印度经济高速增长背后的一个隐患。  身负各种罪名 大亨出逃海外  一个矮个子的男人低着头,快速走过伦敦老康普顿街。显然他并不想让人注意到自己。但坐在酒吧窗口的阿努維布·帕尔却很快认出了这个男人。“几乎所有的印度报纸都登了他的照片。”帕尔知道,这个男人正是逃出印度的珠宝大亨尼拉夫·莫迪。  48岁的尼拉夫·莫迪是印度珠宝
期刊
1992年,陈明永从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系毕业,26年后,陈明永创立的OPPO与他的母校浙江大学成立联合创新中心,同时启动OPPO贝尔计划。  作为贝尔计划首批合作院校之一,OPPO-浙江大学联合创新中心整合双方科研资源,通过学术研究性课题和技术开发课题两种方式,在AI、机器视觉、生物特征等未来趋势性技术进行探索。  OPPO副总裁、人力资源与战略部总裁蒋安奕表示,贝尔计划将通过持续的校企合作模
期刊
10 月中旬,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芝商所)披露了一组比特币期货在 2018 年的交易数据,比特币期货在芝商所不管是日均交易量还是持仓量,都在直线增长。  近半年来,数字货币交易走势低迷平缓,不少币圈人士炒币再难像牛市那样容易赚钱,纷纷投身期货等数字货币衍生品交易。  用衍生品扩大市场  一直以来,努力将比特币 ETF 推上市的 Winklevoss 兄弟在業内备受关注。  他们被称为华尔街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