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一体化、市场全球化的到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号召全国人民要努力创新,振兴民族经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章结合胜利石油管理局黄河钻井总公司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创新管理机制,广泛开展管理创新活动,实现了公司的持续发展,进而阐明了管理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中图分类号:R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3-0078-01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几年来,胜利石油管理局黄河钻井总公司面对竞争激烈的石油开发市场,始终坚持“以创新求发展”的指导思想,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创新意识,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创新能力,号召广大干部职工开拓进取,与时俱进,求实创新,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了公司的持续发展。
一、建立科学有效的创新管理机制
胜利石油管理局黄河钻井总公司为了切实有效地开展企业管理创新工作,公司从实际出发,广泛宣传动员,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创新意识,采取各种措施,建立了科学有效的创新管理机制。一是从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创新意识入手,开展企业管理创新工作。通过会议动员、资料宣传、脱产培训和专题讨论等形式,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创新意识,使广大干部职工普遍认识到创新是企业的活力之源,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保持生机,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完善规章制度,对立项原则、实施过程、成果报告、评比办法、奖励标准等均作了明确的规定,并以文件的形式进行了下达。特别是在优秀成果的奖励方面,进一步加大了对优秀成果的奖励力度,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二、广泛开展管理创新活动
针对外部市场环境,结合公司实际,在不同范围和不同层面,开展了一系列不同内容和不同形式的企业管理创新活动。
1、战略创新
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公司决策层在对国内外形势和企业环境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经过深入细致地研究,科学预测市场发展趋势,针对行业特点,结合自身优势,以科学严谨的态度、雄韬伟略的眼光、开拓创新的精神和超前预测的能力,确立了“打造胜利钻井品牌,创建知名钻井公司”的经营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确定,指明了公司的发展方向,为黄河钻井描绘出了一幅美好的蓝图,给广大干部职工带来了一种美好的向往,进一步地激发了广大职工的斗志、凝聚了广大职工的智慧、鼓舞了广大职工的士气,在实际产生经营中形成了一种奋发向上的无穷动力。
2、管理创新
面对不断发展变化和日趋竞争激烈的市场,黄河钻井总公司积极应变,与时俱进,强化企业基础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大力推行管理创新活动。
(1)“三标”管理
面對新的市场环境,黄河钻井总公司领导十分清醒的认识到,要使我们的队伍在外部市场打的赢,站的住,必须要做到提高管理水平,熟悉市场“游戏”规则,在管理模式上与国际接轨。对此,在全公司范围内深入扎实地开展了以“对标、追标、创标”为内容的“三标”活动。对照标准查找差距和不足,制定有效措施,达到标准要求。开展“三标”活动,公司以贯彻国际先进标准体系为突破口,在1998年通过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2年实现升级换版的基础上,2002年8月开始建立HSE管理体系,公司还结合实际情况,本着求实创新的态度,将ISO9000和HSE两大管理体系进行了有机地结合,创建形成了黄河钻井总公司QHSE管理体系,在今年11月份,成功地通过了中国船级社审核。在“三标”活动中,公司上下做了大量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共计查找差距800余项,收集整理国际标准、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200余项,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17000余个项点。钻前公司以井架安装1000个标准化动作为基础,修订完善了283个岗位工作标准、5个技术标准和41个操作规程。固井公司将斯伦贝斯公司为追标对象,成功地实现了嫁接。到目前为止,黄河钻井总公司已经建立拥有了既符合国际标准要求,又独具自身特色的标准化管理体系。
(2)“三化”管理
针对多种经营企业管理水平偏低,人员素质偏差,生产经营分散,管理机制不活等实际情况,公司领导从大局出发,全盘考虑,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提出并实施多种经营以“一体化经营、集团化管理、多元化运行”为内容的“三化”发展模式。一体化经营就是将多种经营实体纳入钻井整体发展规划,统筹考虑,同步运行,实现钻井主业带动多种经营共同发展。集团化管理就是采取全新的管理方式,导入现代化集团管理模块,发挥集团管理的优势,打造联合舰队,形成规模实力,推进整体发展。多元化运行就是要在产业、机制、市场等方面努力实现多元化运作,实现多业、多制并举,打造多元经济结构,大大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和企业抗风浪的能力。
(3)模式再造
钻井工程物资供应公司,从“有利于更好地服务钻井生产、有利于控制钻井成本投入、有利于物流渠道畅通”出发,本着“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相统一”的原则,结合公司实际,对传统的物资供应模式进行了再造,建立了一种物资供应与管理并举、服务与经营兼容的新型运营模式。从根本上适应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3、技术创新
(1)“数字钻井”创建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信息化建设更是一日千里。为加快公司的现代化管理步伐,赶超国内外钻井行业管理先进水平,黄河钻井总公司以管理局开展的“数字油田”活动为契机,稳步推进各项信息技术应用,积极打造黄河钻井“信息平台”。公司为所有井队配备了笔记本电脑,为在河坝1井、毛坝2井、英28丛式井组以及新疆固井分公司配备了4套卫星通讯设备,为其他钻井队配备了无线移动通讯设备,实现了所有井队通过卫星和移动通讯与总公司计算机网络的互联。到目前为止,信息技术作为管理工具导入各个领域,实现了信息技术与管理方式的有机融合,“数字钻井”已初步成型,为即将腾飞的黄河钻井插上了有利的翅膀。
4、文化建设创新
企业文化是实现企业目标过程中形成和建立起来的,由企业内部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循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规范、经营战略、管理方式以及规章制度的总和,是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是现代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企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按照“立足全局、系统规划,着眼基层、创新实践,依靠群众、广泛参与”的思路,围绕观念形态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物质形态文化三个层面,全面构建企业文化建设完整体系。通过反复讨论,上下结合,在广泛宣传胜利文化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对黄河钻井文化进行科学完整的阐释,形成了以“创业奉献、创新发展”为内容的黄河钻井精神;“以人为本,文化制胜,科学管理,效益至上”为核心的经营理念;“打造胜利钻井品牌,创建知名钻井公司”的经营战略;“诚信守诺,规范竞争,互惠共赢,追求卓越”的经营准则,初步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和行业风格的企业文化体系。
三、创新效果
几年来,通过广泛开展管理创新工作,使公司的管理步入了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总体管理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黄河钻井总公司核心技术——连续快速钻井技术的形成,解决了生产实际中的一系列技术难题,使黄河钻井总公司真正拥有了自己的“金刚钻”,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优秀企业文化的培育形成,使企业的追求、社会公德和是非标准融化在全体职工的思想和行动之中,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达到高度统一,人人都自觉地把追求企业目标当作追求个人目标,从而,职工产生了极强的向心力,企业形成极强的凝聚力。培养了职工正确的价值观,把企业精神、经营观念和被全体职工认同的价值观、行为准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克服困难,促进发展的强大合力,充分发挥了企业文化在市场竞争中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报告;〈〈思维创新〉〉;《管理创新成果汇编》《黄河钻井总公司年鉴》;《黄河钻井文化手册》.
作者简介
赵春杰(1962—),男,山东齐河县人,胜利石油管理局黄河钻井总公司,经济师、管理咨询师、企业法律顾问。
中图分类号:R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3-0078-01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几年来,胜利石油管理局黄河钻井总公司面对竞争激烈的石油开发市场,始终坚持“以创新求发展”的指导思想,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创新意识,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创新能力,号召广大干部职工开拓进取,与时俱进,求实创新,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了公司的持续发展。
一、建立科学有效的创新管理机制
胜利石油管理局黄河钻井总公司为了切实有效地开展企业管理创新工作,公司从实际出发,广泛宣传动员,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创新意识,采取各种措施,建立了科学有效的创新管理机制。一是从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创新意识入手,开展企业管理创新工作。通过会议动员、资料宣传、脱产培训和专题讨论等形式,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创新意识,使广大干部职工普遍认识到创新是企业的活力之源,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保持生机,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完善规章制度,对立项原则、实施过程、成果报告、评比办法、奖励标准等均作了明确的规定,并以文件的形式进行了下达。特别是在优秀成果的奖励方面,进一步加大了对优秀成果的奖励力度,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二、广泛开展管理创新活动
针对外部市场环境,结合公司实际,在不同范围和不同层面,开展了一系列不同内容和不同形式的企业管理创新活动。
1、战略创新
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公司决策层在对国内外形势和企业环境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经过深入细致地研究,科学预测市场发展趋势,针对行业特点,结合自身优势,以科学严谨的态度、雄韬伟略的眼光、开拓创新的精神和超前预测的能力,确立了“打造胜利钻井品牌,创建知名钻井公司”的经营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确定,指明了公司的发展方向,为黄河钻井描绘出了一幅美好的蓝图,给广大干部职工带来了一种美好的向往,进一步地激发了广大职工的斗志、凝聚了广大职工的智慧、鼓舞了广大职工的士气,在实际产生经营中形成了一种奋发向上的无穷动力。
2、管理创新
面对不断发展变化和日趋竞争激烈的市场,黄河钻井总公司积极应变,与时俱进,强化企业基础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大力推行管理创新活动。
(1)“三标”管理
面對新的市场环境,黄河钻井总公司领导十分清醒的认识到,要使我们的队伍在外部市场打的赢,站的住,必须要做到提高管理水平,熟悉市场“游戏”规则,在管理模式上与国际接轨。对此,在全公司范围内深入扎实地开展了以“对标、追标、创标”为内容的“三标”活动。对照标准查找差距和不足,制定有效措施,达到标准要求。开展“三标”活动,公司以贯彻国际先进标准体系为突破口,在1998年通过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2年实现升级换版的基础上,2002年8月开始建立HSE管理体系,公司还结合实际情况,本着求实创新的态度,将ISO9000和HSE两大管理体系进行了有机地结合,创建形成了黄河钻井总公司QHSE管理体系,在今年11月份,成功地通过了中国船级社审核。在“三标”活动中,公司上下做了大量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共计查找差距800余项,收集整理国际标准、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200余项,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17000余个项点。钻前公司以井架安装1000个标准化动作为基础,修订完善了283个岗位工作标准、5个技术标准和41个操作规程。固井公司将斯伦贝斯公司为追标对象,成功地实现了嫁接。到目前为止,黄河钻井总公司已经建立拥有了既符合国际标准要求,又独具自身特色的标准化管理体系。
(2)“三化”管理
针对多种经营企业管理水平偏低,人员素质偏差,生产经营分散,管理机制不活等实际情况,公司领导从大局出发,全盘考虑,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提出并实施多种经营以“一体化经营、集团化管理、多元化运行”为内容的“三化”发展模式。一体化经营就是将多种经营实体纳入钻井整体发展规划,统筹考虑,同步运行,实现钻井主业带动多种经营共同发展。集团化管理就是采取全新的管理方式,导入现代化集团管理模块,发挥集团管理的优势,打造联合舰队,形成规模实力,推进整体发展。多元化运行就是要在产业、机制、市场等方面努力实现多元化运作,实现多业、多制并举,打造多元经济结构,大大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和企业抗风浪的能力。
(3)模式再造
钻井工程物资供应公司,从“有利于更好地服务钻井生产、有利于控制钻井成本投入、有利于物流渠道畅通”出发,本着“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相统一”的原则,结合公司实际,对传统的物资供应模式进行了再造,建立了一种物资供应与管理并举、服务与经营兼容的新型运营模式。从根本上适应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3、技术创新
(1)“数字钻井”创建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信息化建设更是一日千里。为加快公司的现代化管理步伐,赶超国内外钻井行业管理先进水平,黄河钻井总公司以管理局开展的“数字油田”活动为契机,稳步推进各项信息技术应用,积极打造黄河钻井“信息平台”。公司为所有井队配备了笔记本电脑,为在河坝1井、毛坝2井、英28丛式井组以及新疆固井分公司配备了4套卫星通讯设备,为其他钻井队配备了无线移动通讯设备,实现了所有井队通过卫星和移动通讯与总公司计算机网络的互联。到目前为止,信息技术作为管理工具导入各个领域,实现了信息技术与管理方式的有机融合,“数字钻井”已初步成型,为即将腾飞的黄河钻井插上了有利的翅膀。
4、文化建设创新
企业文化是实现企业目标过程中形成和建立起来的,由企业内部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循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规范、经营战略、管理方式以及规章制度的总和,是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是现代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企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按照“立足全局、系统规划,着眼基层、创新实践,依靠群众、广泛参与”的思路,围绕观念形态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物质形态文化三个层面,全面构建企业文化建设完整体系。通过反复讨论,上下结合,在广泛宣传胜利文化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对黄河钻井文化进行科学完整的阐释,形成了以“创业奉献、创新发展”为内容的黄河钻井精神;“以人为本,文化制胜,科学管理,效益至上”为核心的经营理念;“打造胜利钻井品牌,创建知名钻井公司”的经营战略;“诚信守诺,规范竞争,互惠共赢,追求卓越”的经营准则,初步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和行业风格的企业文化体系。
三、创新效果
几年来,通过广泛开展管理创新工作,使公司的管理步入了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总体管理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黄河钻井总公司核心技术——连续快速钻井技术的形成,解决了生产实际中的一系列技术难题,使黄河钻井总公司真正拥有了自己的“金刚钻”,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优秀企业文化的培育形成,使企业的追求、社会公德和是非标准融化在全体职工的思想和行动之中,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达到高度统一,人人都自觉地把追求企业目标当作追求个人目标,从而,职工产生了极强的向心力,企业形成极强的凝聚力。培养了职工正确的价值观,把企业精神、经营观念和被全体职工认同的价值观、行为准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克服困难,促进发展的强大合力,充分发挥了企业文化在市场竞争中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报告;〈〈思维创新〉〉;《管理创新成果汇编》《黄河钻井总公司年鉴》;《黄河钻井文化手册》.
作者简介
赵春杰(1962—),男,山东齐河县人,胜利石油管理局黄河钻井总公司,经济师、管理咨询师、企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