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秘密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是2003年冬天的一个深夜。
  当我改完最后一本作业,已是凌晨两点钟。我舒了一口气,许多人都以为当老师轻松,但谁会知道这么晚了才开始休息。我洗了脸,熄了灯,走到窗前吸了几口新鲜空气,准备平静一下发热的脑袋,希望等会儿有好睡眠。
  突然,我看到窗外十多米远的大街上一条人影从阴影处慢慢地走出来,格外注意地向我的窗口张望,边向我的窗口张望边走向垃圾桶。走到垃圾桶边时,停下脚步专注地望了我的窗口几秒钟,才低头往垃圾桶里拨拉。渐渐地我看清她穿着胶水鞋,手持长钩子,一副专业捡垃圾者的装备。她用力翻动着垃圾,每往她的袋子里放一件东西就顺势再看我窗户一眼。
  我猛然认出她是我班学生林彬的母亲。
  这个学期初注册时,林彬找到我这个班主任说他家里现在只有100元,问我余下140元能不能等稻子收割后賣了稻谷再交。我向他解释注册后10天内学校要向上级部门汇报注册人数和上交注册款,不能拖欠,我先用我的钱垫付这140元。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林彬的妈妈提着一篮番薯来我的家,赔着笑说现在还没有钱还给老师。我客气地笑着,正要安慰她说不要紧,但突然被她身上那件外套吸引住了,虽然那件外套很旧了,还皱巴巴的,但我还是看得出这是一个很有名的服装品牌,因为我在这个品牌服装专卖店工作过。
  穿得起这样昂贵的衣服,却没钱交孩子的学费!要我这个拿几百元工资的老师垫付这140元,我气愤起来。
  虽然衣服昂贵,但她穿起来很不合身,里面的衣服和外套的搭配更是不伦不类,根本没有美感可言,不内行的人根本看不出这件衣服的原价值。也许我把心情写在脸上,她有点儿尴尬地说这个月尽量还老师的钱,她也知道老师工资不高,也知道老师是从牙缝里省出钱来借给她儿子的,匆匆说完就马上告辞了。
  现在,在这样的深夜,她这么注意看我的窗户,也许她只是心疼我这么晚了还未休息;也许她只是对我感恩,无以回报,多看一眼窗口权当行注目礼;也许她多看我窗口一眼,看看有没有安全;也许她早就来到这只垃圾桶边,看到我的窗户还有灯光,怕我发现她,就等我关灯休息后她才出来。如果她真的怕我发现,那她就是怕我发现她是这样挣钱还我的,怕我多心。
  我这样想着,静静地站在黑暗中看着她。
  她熟练地在垃圾桶里拨弄着,不时从垃圾桶里掏出东西往蛇皮袋里放,当然不忘抬头望我这边。她把垃圾桶翻了个遍,然后端详起垃圾桶边那把木椅。那把木椅是对面老王家丢弃的,王奶奶前天去世,按雷州风俗,死人用过的东西带着晦气,看到都要绕道而行。她看起来很欣喜,用手摩挲着那有点精致的椅子,直起腰来舒了一口气。走向黑暗处推来一辆自制的小推车,小心地把椅子搬上了小推车,再把那只蛇皮袋放上去,回头再看我的窗户一眼,迈着轻快的步子走进茫茫的夜幕里。
  看着她那连背影都透着欢喜的身影,我突然明白她身上那件昂贵衣服是哪里来的了。如果我明天去林彬家家访,我不会诧异林彬的家里又有一件和他那简陋的家极不相称的精致家具。
  我总以为我很辛苦了,但此刻我至少可以躺在温暖的被窝里了,而我的学生家长还在寒冷黑暗的街头从肮脏的垃圾里捡垃圾来交学费。我虽然也穷,但我至少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想起白天林彬妈妈对我那小心翼翼赔着笑地讨好的脸和那篮子洗得干干净净的番薯,我的心绞痛起来。如果没有今晚我多看窗外的那一眼,我永远不明白学生家长身上那件华服是哪里来的,永远不知道那小心翼翼的笑容背后的辛酸。
  第二天我进教室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本来和校长儿子同桌的语文科代表林彬调到和数学科代表陈蔓同桌,虽然校长的儿子很需要林彬的帮助,生性与人为善的林彬对校长儿子的语文帮助确实很大,但林彬更需要陈蔓的帮助。
  一个星期后我拿工资的那天,我在班上高兴地向全班同学宣布:林彬同学的作文《我的妈妈》被学校推荐参加全国小学生作文竞赛,荣获一等奖,奖金150元。
  我郑重地双手把150元放在林彬同学的手里。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我七岁那年,村子里发生了一桩大事,麻叔家的大门被摘。我说的是摘,而非砸。像摘辣椒摘茄子一样,被摘了去。  摘大门的是邻村的四疯子,他有备而来,拉了架子车,麻叔蹴在一边,由着四疯子摘门。麻婶疯了样阻挡,没用。四疯子把灰泡泡的两扇门扔在架子车上,头也不回地拉走。车胎吃上了劲,瘪了一半,门扇有分量。  麻叔推牌九,把大门输了。抢天呼地的哭闹声,从黑洞洞的门豁里冲出,麻婶尖锐,麻叔沉闷,倒像是没有伴奏的二
期刊
邻居姓屈,名金玉。四十八岁,比我小几岁,我称他老屈。老屈一米七五的个子,脑门秃光,背微驼,脸色红润,不论和谁说话,脸上总带一丝笑意。认识他是在2006年冬季。那一年,我在县城金牛家园买了一套房子,是顶层六楼,老屈住一楼。因为我天天从他一楼门前经过,很快我们就相识了。真正和他打交道是我刚上楼时,花了十多万元,费心尽力装修好房子,人还未搬进去。结果那天晚上一点多钟,有人打电话告知我,说我家新楼暖气管爆
期刊
1962年上半年,我上小学六年级,7月就要考初中了。  5月下旬是铲头遍地的时候。星期天,父亲因事不能和我一块儿去山里,问我自己能不能去,我说能去。我随摆渡社员的船过了辉发河,走了一段路,就来到了山里。  玉米苗都长一拃多高了,田垄上长出了一些小草,真的该铲了。我把装干粮的兜子挂在树上,站了一会儿就铲了起来。没有别人,一个人干活没意思,不一会儿就觉得有点累了。但我没休息,把锄头杵在地上稍微站了一会
期刊
早市上有个麻花铺子,打理铺子的是一个女人,大人小孩都管她叫徐姐,她每天不多不少就做五百根,卖完就收摊,生意特火。  徐姐说,炸麻花要把好三关:一关是醒面关。徐姐每天中午给孩子做完饭,然后就搬出来她家的两个大陶泥盆,装好面,开始和面,醒面,这些面正好够做五百根麻花的,然后放到阴凉处醒上。说到这里得补充一句,徐姐用的面粉那可是上好的雪花粉。二关是放料。往醒好的面里加入食用矾、蜂蜜等其他配料,这可是技术
期刊
跳跳鱼,学名弹涂鱼。在我们家乡,人们叫它滩虎龙或干脆就叫滩虎。反正又是龙又是虎,挺神乎的,家乡人很少去逮它吃它。这种在家乡原本随处可见的小鱼,如今已濒于绝迹。  滩虎是一种两栖鱼类,体长约十来厘米,通身泥灰色,像泥鳅一样圆滚滚的身形,生长在海边和近海滩涂的河沟里。别的鱼离开水很快就会死掉,可它不一样,能长时间离水,在岸滩上生活,靠胸鳍和尾巴在泥滩上爬行、跳跃,弹跳力十足,不亚于青蛙。  我小時候生
期刊
老话说:“难过的日子,好过的年!”小时候过年,尽管东西不丰盛,却感到年味十足。  鸡刚叫头遍,娘就穿好衣裳起来拾掇,准备摊煎饼。她昨晚就泡好了粮食:极少的麦子、碾碎的瓜干、磨碎的玉米糁子。  她把它们掺和到一起,用清水淘洗了几遍。做完这些,天就快亮了。推磨的活儿谁都不想干,一大三盆子糊子就得推半天。多数时间是,大姐二姐各抱一根磨棍,我和妹妹两个人合抱一根磨棍,娘在一边添磨,二哥在炕上恣个洋地睡觉。
期刊
下班的路上,看到有水果摊在卖青橘。我放下车子,问了一句,酸吗?不酸不买,我喜欢吃酸的。小贩回过神来说,随便挑,这种青橘就没有甜的,不酸不要钱。我挑最青的买了五斤,小贩很高兴,觉得我够意思,买得挺多的,他却不知道这些只够我吃一两天的。  是的,我爱吃橘子,尤其爱吃酸涩的青橘。这种习惯或许是与生俱来的。母亲告诉我,那时候她还怀着我,一次在医院检查回来,一向不怎么喜欢吃酸的母亲,却偏偏想吃酸的。于是,父
期刊
农村娃书读得迟。7岁的时候,我才背起书包对父亲说:“爸,我要走了。”  乡考之后,我就离开村子到十几里外的地方去读初中,这是一段去时完全下坡、回时完全爬坡两头都黑的路。父亲为我舂米磨面,备足一个星期的口粮,说:“村口有几条不识字的狗,专门咬那些识字的人。”于是常常脚跟脚地把我送到那排柴篱笆村口。我站在篱笆墙外说:“爸,我要走了。”父亲就站在篱笆墙内,两眼有些茫然和空落,却努力地从底层衣兜里拿出几块
期刊
我两岁半时,出麻疹,出到腰部,那红红的疹子死活不肯再往下走了,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  母亲年纪尚轻,并不知我已经并发了肺炎。就在那天中午,我父亲要出差远行。他看了看帐子里的我,还是走了。我们随父亲落户到一个叫“文成”的农机修造厂,在那个交通闭塞的山区,我们举目无亲,二弟才五个月大。  我发高烧,抽搐,鼻翼一扇一扇的,喘不过气来。母亲抱着我去掛急诊,见我抽得那样,医生叫所有排在我面前的急诊病人让开,
期刊
“呼啦啦”旋转着飞过来,敲打着骨头。北京的风硬,碰上后,想脱身都难。  我生长在西北,感受过西北风。对于西北风的熟悉,就像左手熟悉右手一样清清楚楚,不用伸手就能感知。风在黄土地、黄土高坡、黄土塄坎刮过立春,春天就来到西北;吹过立秋,秋天就来西北填空。刮过一年时令,一年光阴就没了。年末,我去了趟北京,遇到北京的风,感觉北京的风就像是刀子风,一种细细的刀子刺肉的感觉隐隐而来,却又那么的想极力尝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