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容教学法的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peters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高校需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大学英语课程以内容教学法为指导,将语言与专业相结合,培养“外语 专业”型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学生兴趣和建立终身学习力,形成系统科学的学习模式,并不断打破旧式思维、敢于挑战和突破常规,从而达到培养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内容教学法;非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
  【作者简介】杨梅如,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基于内容教学法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项目编号SKL-2018-1521)的阶段性成果。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2018年度教改基金资助项目“教育生态学视角下民办高校英语分级教学问题及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18JGYB34)阶段性成果。
  一、引言
  非英语专业,包括史、地、医、建筑、航空、材料、会计等,这些专业涉及到国家发展和对外交流的各方面,仅学好专业知识已不能满足国家长期发展的战略需求以及个人较好的职业发展需求。进入21世纪,在国家新时代发展时期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下,国家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同时对人才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既懂专业,能在专业领域有所贡献和建树;又懂英语,能够在国家对外交流中展现专业成果、吸纳先进专业技术,能够有效建立国家国际形象,是对新时期“专业 英语”复合型人才的基本需求;而创新能力则关系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国际范围内的影响力,是国际竞争和发展的重要砝码。
  文秋芳早在2002年就提出创新素质包括三个方面: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即必须要有动力去发现问题,并能够利用现有条件和工具解决问题,还能够有举一反三扩大、增长学习力的能力。创新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跟成长、学习环境有很大关系;创新能力可以进行培养,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及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具有延伸拓展性,一门课程中建立起来的创新能力能够移架到其它课程当中,并能够发展成为终身学习能力,贯穿人的一生。创新能力在英语课堂当中,主要体现为是否具有自我学习的兴趣,自我发现问题的动力,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
  笔者对中原地区一民办本科高校的大一大二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通过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发现并归纳出了以下问题。
  1.缺乏英语学习目标和自主学习能力。兴趣是英语学习的根本动力。而兴趣的起源来自于对目标的清晰规划并执着于目标的实现。在调查问卷中,48.32%的学生表示在没有升学压力的情况下,并不十分明确自己的英语学习目标,高达50.65%的学生表示不知如何按照目标来清晰规划英语学习,45.22%的学生认为自己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投入一般,但是却有高达79.84%的学生认为学好英语是学好专业课程的必要条件,更有99.23%的学生认为学好英语有助于自己将来的就业与职业发展。此外,在课堂预习复习方面,鲜有学生能够做到。以听说课为例,仅有33.59%的学生表示课前会预习题目,22.23%的学生会查阅资料,而高达77.78%的学生表示课下不会进行复听。
  大学生英语学习动力不足,考入大学后就失去奋斗目标,松懈了自我要求,不擅规划,对语言学习缺乏时间投入,自主学习能力弱。这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之初要进行导向性教学,在没有升学但有就业压力的情况下,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能力和加强英语在职业规划中的重要性认知,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建立国际化视野的信心。
  2.缺乏系统科学的英语学习路径。二语习得涉及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科学系统的英语学习方法才能有效掌握这些技能。调查问卷中,95.61%的学生认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与高中有显著不同,需要由被动吸收转换为主动学习。在英语学习科学性方面,不少学生没有查漏补缺、加强短板技能培养、平衡发展各项语言技能的意识。以读写课为例,超过一半(56.58%)的学生倾向于阅读,这是高中培养起来的强项,而写作是相对薄弱的环节,还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除了学习内容没有侧重点来均衡发展语言技能外,英语学习还缺乏系统性。以读写课为例,仅有38.76%的学生明确表示会预习,48.06%的学生能在无干扰的环境中完成预习;在预习内容方面,大部分学生(68.47%)停留在词汇、语法这些基础内容上,还没有深入文化、历史等有助于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探索性学习方面;而查阅资料的方式却有高达71.06%的学生主要借助于词典APP,更有高达87.85%的学生不清楚国外英文及科研网站。
  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需要深入且多元化学习内容,语言技能是基础和关键,而语言文化能力则是高质量外语 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缺乏探索与求知欲,缺乏系统科学的学习方法,不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培养创新能力。
  3.深受传统旧思维的束缚和影响。传统旧思维不仅体现在课堂上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被动吸收的陈旧教学模式上,也体现在面子文化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影响。调查问卷中94.84%的学生表示在中学阶段基本没有接触过单独的听说课,45.22%的学生希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够平均分配听和说的时间,以同时提高听说这两项技能。在口语表达方面,36.43%的同学会积极主动表达,有40.31%的学生明确表示即使有观点也因害怕口語不好而选择不开口、不表达,29.2%的学生表示因为害怕观点肤浅不想表达。
  可见一半以上的学生在语言输出方面没有较强动力和表达意愿,这一方面跟中国的基础教育特性有关,这一阶段对英语的口语输出培养不够,很多学生没有扎实的口音和口语基础,这导致他们在口语输出的过程中自信心不足;另一方面国内缺乏国际化环境,缺乏机会去体会英语在交际中的重要性,仅有的课堂交际环境下,因为学生没有较好习得口语技能,再加上中国独有的面子文化等,形成了学生想表达却羞于表达的现象。英语学习需要在中国国情和中国文化的背景下打破常规,敢于突破传统旧思维的束缚和影响。   解决以上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和过程。内容教学法就是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摆在首位,以内容为依托,将语言和学科结合起来,并提倡学习原版资料,以小组讨论等形式展开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间维度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内容教学法
  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比较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将语言和学科结合起来,并将语言作为学习学科知识的媒介,而不是单纯地将语言作为学习的目的。内容教学法就是一种将语言指导和学科指导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法。它指出,最佳的语言学习环境就是把语言放到学科中而不是孤立地去学习。内容教学法与传统外语教学法的最大不同在于,它倡导通过学习主题,而不是单纯学习语言来获得语言能力。教育学家意识到,学生要想成功完成一项学术任务,必须同时兼备语言能力(词汇、语法等)和内容应用情境能力。它提倡以教師指引为基础,学生积极参与为核心,依靠某一主题内容的文本自然习得语言及情境中的语言并进行恰当应用。它有四个主要特征,以学科知识为核心、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学习新信息、课程设置必须符合不同学生群体的需要(Leaver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国际化发展,英语教学从以分数转变为以综合能力作为评判学习者英语素养的标准,而写作恰好是学习者语言水平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直接体现。然而,当前的英语写作教学情况仍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教师趋向于不断灌输知识,学生整体写作兴趣不高,很多高中生的写作能力并不能满足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探索出一套有效的、能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英语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将项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一门连接中西、且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担负着重要使命,除了应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还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中国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鉴于此,本文先简要概述“全人教育”及“课程思政”这两个基本理念,并分析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常见的几大问题,最后进一步探索基于全人教育
【摘要】语言的实质是交际工具,语言教学的目的也是为了使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更加完善,因此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可以说是语言类学科的首要目标。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做出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口语表达  【作者简介】陈晓迎,福建省晋江市新塘街道沙塘中心小学。  人类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在于儿童阶段,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必须要引起重视。根据小学生的身心
【摘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旨在提升学生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保证较高质量的阅读教学对英语整体教学目标的实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全球信息化的发展,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英语阅读方式已经发生了转变。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英语阅读教学,应利用新媒体信息传播的优势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使教师与学生真正成为新媒体环境下教学的受益者。  【关键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英语逐渐成为认可度最高的通用语言,英语在国际上的传播随之也具有了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改善国家之间的交流,促进国际间的合作及增进联系,但是在英语全球传播的过程中对于英语从生态语言学角度进行分析的视角非常少,大多从外部的视角进行研究,而生态语言学视角则是从内部进行讨论,将英语全球传播看成是一种复杂的和具有本土特征的社会过程,创造更具建设性的英语传播途径。  【关键词】生态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教学资源类型丰富,教学方法花样繁多。教师把互联网背景下的数字化资源运用到教育教学中,不仅优化教学资源,还借助人工智能手段有效整合教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有效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的专业技能发展。  【关键词】人工智能;互联网 教育;数字化资源  【作者简介】谢芳,石嘴山市星海中学。  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教
【摘要】随着科技和经济的持续进步,高职教育已经逐渐变成目前我们国家十分重视的对象之一。相比于高校教育,高职学生由于需要面对未来的社会工作,因此英语教学对学生的口语水平有着比较高的要求。教师在开展情境对话教学的时候,理应改进原有的提问技巧,帮助学生们走出困境,提升自身的综合水平。本篇文章将阐述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并对于具体方法方面提出一些合理的见解。  【关键词】高职英语;情境对话教
【摘要】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是当前英语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  【关键词】文化自信;书面表达  【作者简介】洪海燕,福建永安一中。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三明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高中英语课堂内外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研究”(课题批准号:JYKT-18041)的研究成果。  在英语高考试题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是为我国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重要的教育职责。中职英语作为学生必须要具备的能力之一,对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需要站在职业能力培养的角度上,对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教学服务。本文基于中职英语教学现状,对职业能力培养视角下的中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进行研究,旨在为提升中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提供可行性参考建议。  【关键词】职
【摘要】批判性思维能帮助人进行有目的的、自我校准的判断。近年来,通用学术英语写作过程中体现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成为很多学者关注的重点,也因此,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成为英语写作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移动学习环境下,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措施也应该不断更新和改革。本文首先阐述了通用学术英语写作中体现的批判性思维,分析了移动学习与批判性写作的关系,并结合教学实例探讨了移动学习环境下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