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教师教育创新举步维艰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z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领导的“呵护”让老师不能创新,工作的压力让老师无暇创新,心理的压力让老师无心创新。
  关键词: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5(c)-0008-02
  改进措施:全社会共同为老师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千方百计提高教师待遇,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各级领导要充分相信我们的教师,恰当的使用各种激励机制,使所有的教师能主动的去教学,主动进行教育创新,而不是再处在“被管理和使用”的状态之中被动的工作;教师也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正确对待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没有教育的创新,就培养不出创新人才,也就根本谈不上知识创新和科技发展,科技和经济创新将成为空中楼阁。所以江泽民同志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精神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教师富有创新精神,具备创新素质,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广大一线教师又何尝不知创新的重要性,可是广大一线教师,尤其是乡镇一线教师的处境让教育创新举步维艰。
  1 领导的“呵护”让老师不能创新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国家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否定,全国各地纷纷对原有的课堂模式进行改革,并先后涌现了不少成功的典范。比如“目标教学法”,“和谐教学法”,“洋思教学法”,“杜郎口教学法”等等。而多数乡镇中小学由于教学观念的滞后,教学资源的匮乏,教学改革的力度小,教师的教学潜力没有被挖掘出来,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适合本校教师实际及本校学生实际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领导害怕被戴上“因循守旧”的帽子。于是乎我们的各级教育主管领导纷纷开始“拿来主义”,不断的去效仿别人。不管这种教学模式是不是适合教师实际,也不管这种教学模式是不是适合本校学生的实际,先拿来再说。先是“目标教学”、“和谐教学”,我清楚的记得在学习和谐教学模式时,我们的领导要求所有教师不管是上什么课,也不管是什么内容,都要先唱首歌或练几分钟的气功。于是我们的老师不管自己有没有唱歌或练气功的天赋,纷纷在课堂上唱歌或练气功,让老师在课堂是上出尽了洋相,后来这便成了不少学生和学生家长的笑柄。尔后便是“洋思教学”和“杜郎口教学”。我们的领导又要求我们的教师上课要少讲(“洋思教学法”)甚至不讲,让学生代替老师讲(“杜郎口教学法”)。在领导的这种要求下,致使我们的很多教师上课不敢讲,上起课来畏首畏尾。
  以上的教学模式无法在我们这里顺利推行,现在我们全县又在推行“当堂达标教学模式”。为使这一模式在全县顺利推开,县乡教育主管领导高度重视,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按这一模式上课,并且环节要齐全,不然就一票否决。于是不管是学校领导听课,还是县局领导听课,每人手里都拿着一张“当堂达标模式课堂打分表”,在课堂上为每位授课老师打分,每缺一个环节就要去掉这个环节的分数。于是每位老师为了使自己的课少去分,都把这一模式的教学环节设计的十分齐全。遇到公开课,学校领导更是把授课教师的课包装的“完美无缺”。因此,如果你现在进入我们的课堂,就会发现不管是哪一学科,也不管是什么内容总是:导入新课、出示目标、学生围绕目标自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精讲点拨、拓展延伸、小结、当堂检测、布置作业,造成“千人一面,千课一面”的局面。这难道就是教学模式的创新?在我看来我们的老师上课不像上课,倒有点像唱“样板戏”。这样的课堂,教师的自主性何在,教师的创新意识又如何体现?
  著名的童话作家郑渊洁在《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中说道:“教育如果千人一面,大同小异,将是人类的末日。好的教育是用50种方法教一个学生,差的教育是用一种方法教50个学生。”这段话难道不值得我们教育主管领导的思考吗?
  再加上现在我们领导奉行批评状态下的听课、评课,“不谈优点,只谈缺点和不足”,毫无顾忌的否定教师,打击教师的自信心。教师常常因此发出“为什么我永远不对”的感叹!这样的心境,教师还敢创新吗?
  2 工作的压力让老师无暇创新
  一位農村小学校长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什么是最重要的工作方法,我看就是让老师们都别闲着。”
  这位校长可谓一语道明了领导艺术。现在无论是教育行政机关,还是学校,局长、校长都怕老师闲着,于是乎给每位教师安排了一大堆的活。以七年级语文教师为例:任教两个班的语文课,每班一周7节正课(包含两节作文课),两节自习,这样两个班一周共18节课(包括自习课);要求教师每两周安排学生写一篇作文,且作文要全批全改;每周至少要有一次小作业,也要全批全改;每周一篇周记,老师可以不批,但要检查。这也无可厚非,因为这都是教师份内的活。除此之外,要求教师每周必须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并认真做好记录,每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也要做好记录,每周开展一次兴趣小组活动,每周进行一次学生培养活动。另外还要定期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家访工作。而教育局则要求每位教师每周写一篇教学反思,每周一篇教学札记,每周至少听课不少于2节,每学期教育理论学习笔记不少于一万字。我们认真算一算,教师每天上课至少3节,备课至少要2节吧,批改作业2节,各种活动每天平均1节,整理各种笔记1节……教师每天还有自己支配的时间吗?再加上每学期的各种检查、评比、竞赛等等,老师们要全员上阵,草木皆兵。教师每天都处在这种“被管理与使用”的境地中,忙于机械的工作,那还有闲暇的时间去考虑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去考虑改进教学的措施?进而进行教学的创新?
  3 心理的压力让老师无心创新
  工作的压力还不算什么,让老师难以承受的就是来自精神上和心理上的压力。这种压力来自方方面面:
  首先是学校。学校对老师的各种检查评比、量化打分、末位淘汰制使老师整日惶恐不安、心绪不宁:或是担心教不好课程,担心教学质量上不去,担心考不过人家……再加上某些领导动不动就用“后果自负”、“不好好教就……”之类的语言来威胁老师,使老师感到非常的孤立和孤独。   其次是家庭。现在所有乡镇教师家庭收入的来源就是教师微薄的工资,家庭的所有开支也全部出自这微薄的工资,因此,几乎所有教师都对自己的住房条件、生活状况不满意。以我为例,任教21年,中学高级教师(工资未与职称挂钩),月薪2200多元(连本地农民建筑工小工的月收入都不如;他们每天的日工资为100元左右),每月去除生活的种种开支,几乎所剩无几。而年轻教师则收入更低,只有1400元左右,甚至连正常的开支也不够。除了“啃老族”,那还有资金去改善住房条件和生活状况。面对周围同龄人的住房条件和生活状况,我们的教师难免遭到家人的种种抱怨,久而久之,许多教师渐渐产生自卑心理。
  再次是社会。由于教师承载了社会、家庭太多的希望和责任,无形中就在老师的心理上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再加上社会上部分人的歧视,少数地区个别不法分子及不良少年殴打教师,网络时代教师的权威受到挑战,“学生难教难管”等等,使得一些教师产生孤独、无助、焦虑乃至绝望的不良心理。
  另外,评职称、晋级也给老师思想上带来了压力。这种种精神和思想的压力压在了老师身上,压的老师几乎喘不过气来。“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既然老师安不下心来,又怎能去思考教学,不能思考教学又怎能有教育的创新呢?
  再加上乡镇优势教育资源配置较低,教师出去学习深造的机会与城里教师的不均等也制约了乡鎮教师教育创新的潜能。
  怎样解决这些矛盾呢?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师能把主要精力用在教学上,用在教育创新上呢?
  第一,全社会共同为老师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千方百计提高教师待遇,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为什么我们喊了几十年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我们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却赶不上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平均水平呢,甚至连我们的邻邦印度也赶不上呢?为什么干“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人却始终自豪不起来呢?
  第二,各级领导要充分相信我们的教师,恰当的使用各种激励机制,使所有的教师能主动的去教学,主动进行教育创新,而不是再处在“被管理和使用”的状态之中被动的工作。对教师的管理我们为什么不学一学芬兰呢?芬兰的教育世界第一,当被问到是否考核教师表现时,任职教委会长达30年之久的资深顾问劳卡南几乎动了气,反问:“为什么要评鉴老师?”他骄傲地说:“芬兰根本没有不好的老师,每个老师都很自律,不需要考绩。”而我们的领导为什么要千方百计的去考核教师,通过各种方式非得把老师分个“三六九等”呢?难道我们的领导还不懂得“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道理吗?
  第三,教师也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正确对待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作为教师,我们不要只等待有关部门制定措施,必须想方设法给自己减压:正确对待领导的批评和建议,不要让领导的批评和建议禁锢了自己的头脑,正如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所言,“婆婆的话可听可不听”;以平常心对待先进、模范等荣誉;凡事做到尽心、尽力而为即可,不要苛求尽善尽美;学会为自己“开脱”,不要老为自己念紧箍咒;有事无事找点乐儿:谈谈天、吹吹牛、哼个小曲儿,反倒可能提高教学效率。
  当今的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中国要想在国际竞争中赢得胜利,急需提高民族的创新能力,而提高民族的创新能力离不开教育。“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因此,我们必须要以战略的眼光来看待教育,不能再停留在只“说”不“做”上了。新一届国家教委要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摒除阻碍教育发展和创新的陈规陋习,为创新型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出良好的外部环境。教师也要明确自己肩负使命的重大,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努力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和实践,改进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如果是这样的话,我相信我国的教育一定会出现“百花齐放”局面,我们的老师也一定会为祖国培养出更多创新型的人才,我们是国家也一定会在世界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的民族也一定会永远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 创新理论与实践知识读本[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 芬兰教育的现状[J].齐河教育,2009(3).
其他文献
一、引言教育部在2004年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并于2007年进行了修订,其中明确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
目的:探讨分析全产程硬膜外分娩镇痛应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效果。方法:将180例住院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A、B、C 3组,A组给予第1产程分娩镇痛(0.1%罗哌卡因+2μg/ml芬太尼),B组全程硬
计算机三维建筑动画制作,在当今的建筑行业,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逼真的现场模拟,对于帮助用户直观的理解设计者的思想与建筑的最终效果,有着莫大的帮助。而其制作的关键,是先要有数字化模拟的场景。本文主要就这样的虚拟场景制作,提出些制作经验。
【正】"巧",是"精致语文"五大课堂表征之一,充分体现在教学活动设计的匠心独具与课堂教学的巧妙引导两个方面。本文将着重谈谈如何巧妙地设计教学活动,让老师教得轻松、学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救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及对其肺部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出生后12h内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96例
目的:对比基于关节镜的全内缝合法、外内缝合法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半月板损伤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成两组,各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32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腹股沟斜疝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
雷达测速仪被广泛用于道路机动车速度检测,是公安交管部门取证执法的重要工具,其准确可靠性至关重要。但是,目前雷达测速仪在应用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违法车辆误判、漏判。因
【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设施在不断增加,中波发射场地的选择必须要符合国家标准且有利于信号覆盖,现在不少地区的发射机和供电设备由于工作多年时常爆发故障,这就需要对发射电台的场地进行重新选择,为了更好地促进城市建设的步伐,提升广播电视的播出效果,必须要合理规划用地,科学选择场地。本文就将对中波发射电台场地选择需要注意的问题展开分析。  【关键词】 中波发射 广
一直都想给自己的母亲写点什么,由于自己懒惰,这件事一直被搁浅。今天是母亲节,趁这个机会,我想该是时候写写我的母亲了!母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父亲比母亲大一岁。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