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套环,教您搞定宝宝三餐

来源 :大众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foun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一顿吃少了,下一顿就会多吃一点,只要宝宝情绪愉快,身高和体重都在正常范围内,家长就不必担心了。
  宝宝吃饭的原则之一是定时定量。“定时”原则,对爸爸妈妈来说还比较好控制。但“定量”原則显得很虚幻,不好掌握。在此,我给大家画了一张《每日主要食物彩色套环图》,就是专门针对10个月~12个月的宝宝设计的,希望能让宝爸宝妈们对宝宝三餐有一个具体、形象的认识。(此处有图)
  有的爸爸妈妈看到这张图,可能会说:“啊!原来宝宝一天的食物是这样组成的!”还有的家长会说:“我家宝宝可能吃不了100克的主食啊!”没有关系,不用担心,宝宝很聪明,他知道该吃多少,上一顿吃少了,下一顿就会多吃一点,只要宝宝情绪愉快,身高和体重都在正常范围内,家长就不要太担心了。
  爸爸妈妈决定宝宝每天应该吃什么。由于婴儿身体各脏器十分娇嫩,很容易受到损伤,所以建议父母仔细选择应季的新鲜果蔬,不选择反季节的水果蔬菜;选择多种多样自然色彩的食品,不选择单一颜色的食物;选择没有被农药污染的绿色天然环保的食品,不选择包装华美、质量不可靠的婴儿食品。夏秋季节尤其要当心,不要给婴儿吃剩下的食物。有些婴儿食品,如肝泥,保存在冰箱中,最好在48小时内食用。过期的婴儿食品,应该毫不犹豫地丢弃。
  希望爸爸妈妈们在喂养宝宝的时候,一定要灵活把握适时适量不强喂的原则,让宝宝慢慢地咀嚼。同时,每一个宝宝学习吃饭的速度是不一样的,用餐的快慢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家长一定要保持好的心态,不急不躁不强喂,不慌不烦不粗心,只要这样去做,宝宝就能养成非常好的饮食习惯,健健康康成长起来。
  专家简介:刘欢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小儿内科主任医师、教授,上海儿童营养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主编《小儿常见病家庭护理图解》《妈妈给宝宝当医生》《欢欢妈妈美味餐桌0~12月》《欢欢妈妈美味餐桌12月~36月》《神奇的婴儿游泳》等。在多家电视媒体主讲婴儿成长和喂养知识等,并在全国巡讲婴儿喂养相关知识近100场,擅长儿童保健、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食物过敏及儿童心脏病的诊治。

膳食举例:什锦饭


  适用月龄:12个月以上
  营养要点:所谓什锦,就是指多种原料、多种花样或不同花色所组成的。什锦饭没有固定的组成,由多种食物搭配而成,通常营养成分相对均衡,同时宝宝也可获得较好的口味。更重要的是,什锦饭做起来简单,颜色还很丰富,说不定能“诱惑”宝宝多吃一点噢。
  食材准备:大米约50g。炖好的排骨2块,约20克。胡萝卜1根,约20克。土豆1个,约20克。豌豆一勺,约12粒。姜、葱各少许。排骨汤1碗,约500毫升。
  制作方法:
  1.将胡萝卜、土豆削皮后切碎,姜、葱切成末。
  2.将炖烂的排骨去骨,将肉切碎。
  3.将淘好的大米、碎排骨肉、胡萝卜、土豆、豌豆、姜葱末放入砂锅,倒入排骨汤。
  4.大火烧开后转微火,炖煮约45分钟,什锦饭就做好了。
其他文献
电气化铁路施工行业竞争日趋激励,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本文首先分析了财务管理在电气化铁路施工行业中的重要性,然后提出了企业财务管理中普
语文教学作为国民级科目,事关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当前的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即“主动、探究、合
课堂教学中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学实效性的提高,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离不开课堂教学.本文分析了不良师生关系对课堂教学的不利影响,并对如何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近年来,无论是邻避设施的理论研究还是各地的邻避冲突,公众参与都是一个热点,而且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公众参与机制方面的研究还有不足.本文对邻避设施规划建设中公众参与
目的:对外伤性骨折患者X线诊断漏诊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制定出相关的应对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入治外伤性骨折患者100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X线诊断漏
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必须由课堂的构成者即老师和学生两者的良好配合才可以,这便凸显出学生倾听能力的重要性,只有拥有良好的倾听习惯,才可以听老师讲课,听同学发言,进而
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与新授课相比,习题课教学有时会出现这样尴尬的一幕:老师在课堂上讲得激情澎湃而学生却是无精打采、目光呆滞,课堂效率低。如何才能在数学习题课上调动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获得新知的同时得到全面发展.
如果一胎后不及时做盆底康复,二胎中出现脱垂的几率就会比较大。  前几天,听到几个姐妹闲聊。“生完孩子后,除了可怕的‘游泳圈’,更可怕的可能是,你发现,打个喷嚏就漏尿了!”“出门游玩,没走几步,就感觉要上厕所了,满世界地找厕所!”“有了孩子,每天真是疲惫不堪,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聊胜于无。”  这些问题,简直难以启齿!特别是二孩政策放开后,生二胎的妈妈更有体会,只是羞于在人前说出口。近日,浙江大学医学
期刊